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益气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含量的影响,探究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中药复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并设空白对照组.检测体质量、血糖、血清NO、血浆ET的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血清NO含量明显降低,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中药高剂量组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出现障碍,益气活血通络方对其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益气活血通络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弥可保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检测血糖、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 糖尿病大鼠血清N0含量明显降低,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中药组与糖尿病模型组及弥可保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变,益气活血通络中药对其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大鼠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栓烷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d(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用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素组以及益肾通络方大剂量组、益肾通络方小剂量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干预6周后,检测各组对大鼠体质量、血糖以及血浆中ET、NO、TXB:、6-keto—PGF1α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血糖升高,血浆中ET、TXB:含量明显升高,NO、6-Keto—PGF1α含量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通络大剂量组体质量增加,NO、6-Keto—PGF1α含量升高、ET、TXB: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益肾通络小剂量组ET含量降低、6-Keto—PGF1α含量升高(P〈0.01);葛根素组空腹血糖降低,ET、TXB2含量降低,6-Keto—PGF1α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葛根素组比较,益肾通络大剂量组ET、TXB2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络方能够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NO、ET、TXB2、6-Keto—PGF1α的含量,从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甲钴胺组、糖痹康高、中、低剂量组,另设10只雄性SD大鼠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蒸馏水,用不同剂量的糖痹康灌胃,并与甲钴胺对照,每4周检测体质量、空腹血糖,16周后取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光镜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变化及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大鼠血浆ET及铜试纸显色法检测大鼠血浆大鼠血清NO的含量。结果:治疗16周后,糖尿病大鼠体质量、血糖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甲钴胺组及中药各剂量组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病理组织学损伤程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ET的含量显著提高(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血浆中ET的含量均降低(P0.01),糖痹康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升高(P0.05),甲钴胺组及糖痹康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糖痹康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对坐骨神经的形态具有保护作用及可上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浆ET的水平和下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清NO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楼丹飞  曹敏  王佑华  周端 《中医药学刊》2010,(10):2127-2129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活血通痹作用的中药超微细粉小复方对冠脉结扎大鼠血清NO、ET的影响。方法:通过冠脉结扎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63只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中粉组(Z)、超微细粉组(X)、煎剂组(J)、麝香保心丸组(SX)等7组,灌胃14天。观察心电图和血清NO、ET的变化。结果:益气活血通痹小复方能够降低心电图J点升高程度,升高NO,降低ET。结论:益气活血通痹小复方能够减轻心肌的缺血性损伤,可能与其调节血清NO、ET,从而保护血管内皮,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穴位埋线及中药复方对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模型,经治疗16周后,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尿微量白蛋白(UAE)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结果: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血浆ET、UAE含量升高,ISI、血清NO降低;经治疗后,ET、UAE明显降低,ISI、NO明显改善(P<0.01或P<0.001)。结论:穴位埋线及中药复方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能有效地防治DMA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黄活血汤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配合高热量饮食建立模型,中药治疗16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尿微量白蛋白(UAE)等指标。[结果]糖尿病大鼠FBG、ET和UAE明显升高,NO水平及NO/ET降低,治疗后FBG、ET、UAE明显降低,NO含量及NO/ET明显升高(P<0.01)。[结论]二黄活血汤可降低血糖,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维持血管舒缩平衡,能有效地防治DMAP。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足颗粒(加减防己黄芪汤)对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选取6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以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40mg/kg,筛取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大鼠用于建立糖尿病皮肤溃疡模型,并随机分成6组,模型对照组、健足颗粒干预的高、中、低剂量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实验结束后断头取血检测NO、ET-1含量以观察健足颗粒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N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血浆ET-1含量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健足颗粒高剂量组变化最明显(P0.05)。健足颗粒各剂量组的调节作用与剂量呈现相关性。结论:健足颗粒可通过升高血清NO含量、降低血浆ET-1水平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效防治糖尿病皮肤溃疡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益肾通络法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弥可保)、中药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治疗6周后,观察中药复方对模型大鼠血糖、MDA、NO及NGF含量的影响。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MDA、NO明显升高,NGF含量明显降低;中药小剂量组、大剂量组血糖、MDA、NO明显降低,NGF含量明显升高。结论益肾通络法能够改善MDA、NO及NGF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
茅彩萍  顾振纶 《中成药》2004,26(6):487-489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浆ET和ANF、血清NO和NOS含量的影响.方法:以STZ诱导DM大鼠模型,并将DM大鼠随机分为DM对照组(DM)、不同剂量葛根素治疗组(0.5、0.25、0.125g·kg-1,ig.)和氨基胍治疗组(0.lg·kg-1,ig.),另设一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12周后,各组取血清分别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NOS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浆ET-1、ANF的含量.结果: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NO及NOS明显下降,而血浆ET、ANF较正常组明显上调,葛根素治疗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清NO及NOS的含量显著升高,而血浆ET、ANF的含量显著降低.结论:葛根素可有效调节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血浆ET-NO、ET-ANF间的动态平衡,这一作用有利于控制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解毒汤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家免心电图,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血浆内皮素(ET)含量和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健康青紫蓝兔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肾活血解毒汤组、复方丹参滴丸组,每组6只,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基础上,监测各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ECs)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加味桃红四物汤含药血清及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模型大鼠,从模型大鼠胸主动脉分离培养VECs,将VECs分为对照组、血瘀血清组、中药血清组分别进行处理,采用改良的Boyden chamber法观察VECs迁移的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NO含量,ELASA法测定培养液中ET、t-PA/PAI-1、ICAM-1含量,RT-PCR检测eNOSmRNA、ICAMmRNA的表达。结果:血瘀血清组培养液中NO、t-PA含量低于对照组与中药血清组(P〈0.05),ET、PAI-1、ICAM-1含量高于对照组与中药血清组(P〈0.05);VECs经血瘀血清处理后,迁移活性降低,而经中药血清干预后,VECs迁移活性增加,与血瘀血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血清组eNOSmRNA表达低于中药血清组,而ICAMmRNA表达高于中药血清组。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药物成分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血瘀证大鼠VECs迁移,并促进VECs保护性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蓟醇提物对两肾一夹(2-kidney 1-clip,2K1C)高血压大鼠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2K1C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检测心功能、左心重与体重比值(LVM/BW);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Griess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thase,NOS)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功能抑制,LVM/BW比值升高,血浆中AngⅡ的含量升高,血清中NO和NOS的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小蓟组(高低剂量组)大鼠心功能明显好转,LVM/BW比值降低,血浆中AngⅡ的含量降低,血清中NO和NOS的含量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小蓟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具有降低血压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LBP)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枸杞多糖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意义及其机制。方法:高糖高脂喂养合并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组灌胃给予枸杞多糖及对照药物,连续8周。给药结束后检测血糖(BG)、血脂(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血清胰岛素(In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等指标,考察枸杞多糖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枸杞多糖组TC、TG、ET均低于模型组(P<0.05),SOD和NO均高于模型组(P<0.05);BGI、ns、MDA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枸杞多糖对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血管内皮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机制与其降糖、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增加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中药复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6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利水中药复方,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90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O和ET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NO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  相似文献   

16.
白建乐  刘建平  张书金 《河北中医》2011,33(7):1058-1060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血流量(GMBF)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活血化瘀中药组,每组各8只。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活血化瘀中药组建立乙酸致胃溃疡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养。造模后第3 d,雷尼替丁组及活血化瘀中药组分别予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悬浮液、活血化瘀中药方0.05 mL/kg灌胃,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连续14 d。各组大鼠末次给药后,禁食24 h,测定GMBF、溃疡损伤指数、血浆内皮素(ET)及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雷尼替丁组GMBF明显降低(P〈0.05),血浆ET明显升高(P〈0.05),而活血化瘀中药组无明显变化(P〉0.05)。活血化瘀中药组GMBF、ET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善优于雷尼替丁组(P〈0.05)。雷尼替丁组和活血化瘀中药组溃疡损伤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雷尼替丁组与活血化瘀中药组溃疡损伤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化瘀中药组血清及胃黏膜组织NO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雷尼替丁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通过减少大鼠血浆ET含量,增加血清及胃黏膜组织NO含量,改善GMBF,从而达到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黑加仑籽粉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血清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 NO)、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 malonic di-aldehyde, MDA)的影响。方法将实验SD雄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黑加仑籽粉组,灌胃给药8周,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于给药前及给药后定期对SD大鼠血压进行测量,并对给药8周后SD大鼠血浆中的ET-1含量,血清中的SOD活力、NO及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给药8周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血压、血浆中ET-1含量、血清中MDA的含量均明显升高( P〈0.01),且血清中NO含量及SOD活力明显降低( 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卡托普利组、黑加仑籽粉组的血压明显下降(P〈0.01),血浆中ET-1含量及血清中MDA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中 NO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黑加仑籽粉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具有降压作用,推测其作用途径可能与通过抗氧化作用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