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成瑞明  徐静  何新立 《中国医药》2010,5(5):485-486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35岁以上的妇女发病率较高,达20%以上,常常引起异常子宫出血导致贫血,瘤体增大可引起邻近器官压迫症状,是良性病变中切除子宫的首位因素。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很多患者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253例肝癌患者,共计384个癌灶,肿瘤大小为1.1~8.5 cm。采用彩超、CT及血AFP检查综合评价疗效。结果射频消融治疗术后347个癌灶完全被灭活,灭活率为90.3%(347/384)。5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1例肝脓肿,1例胆瘘。结论超声引导RFA对肝脏恶性肿瘤提供了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规范的手术操作可避免RFA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肾脏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肾脏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19例肿瘤位于肾脏背外侧、肾中下极的患者接受B超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术.结果 1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50 min,无肾周出血、肾周积液、邻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住院2~5 d.病理诊断:肾细胞癌14例,肾脏错构瘤3例,2例病理无法判断.1例术后复查证实肿瘤残留,再次行经皮射频治疗.随访5~19个月,尚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者远处转移.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肾脏肿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于肿瘤位于肾脏背外侧且中下极不适宜或者不愿手术患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RFCA)术前、术后患者心房血与外周血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酶的变化,评价外周血cTnT在诊断心肌微小损伤(MMD)中的敏感性。方法因心律失常行RFCA的患者120例,于术前、术后即刻采外周静脉血及心房血,术后24、48h采外周静脉血,行cTnT和心肌酶测定。结果RFCA前后,外周血与心房血cTnT均无显著性差异(P2〉0.05),术后心房血、外周血cTnT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外周血术后即刻cTnT最高,48h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RFCA所造成的心肌损伤为MMD,检测cTnT灵敏度明显高于心肌酶。  相似文献   

5.
韩凤珠 《淮海医药》2012,30(2):124-126
目的评价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本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超声介入射频治疗系统进行一次性超声消融治疗。观察靶肌瘤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瘤体缩小率、临床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率和卵巢功能。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靶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症状严重程度(SSS)评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QOL)比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卵巢功能无异常。结论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肿瘤射频消融治疗(RFA)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9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在超声造影指导下,对照组在普通超声引导下行RFA术。结果观察组53例中,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的比例超声造影为81.13%,增强CT/MRI为77.36%(P>0.05)。术后1个月,病灶稳定/完全灭活率观察组(83.02%)高于对照组(60.38%)(P<0.05);肿瘤原位复发率观察组(7.55%)低于对照组(20.75%)(P<0.05)。随访3~12个月,观察组无疾病进展的比例为73.58%,对照组为49.06%(P<0.05)。结论超声造影术中显影良好,不仅指导RFA手术,还可减少肿瘤局部存活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翟渊鹏  张鹏  李潜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6):15-18,23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激光消融与射频消融对单发性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引导下经细针穿刺病理证实为单发性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入组60名,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组(n =30)和射频消融组(n =30),记录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消融前及消融后6...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对肾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肾癌患者18个病灶先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然后在超声引导下对病灶进行射频消融.结果 14例病理为肾透明细胞癌,1例为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未活检.17个病灶一次性完全消融;1个病灶出现残留,3个月后行二次消融完全.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肾癌具有创伤小,定位精确,消融范围可控,治疗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可重复消融等优点,是外科手术的良好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经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组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米非司酮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痛经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大小和月经量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米非司酮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痛经改善总有效率(97.92%、93.75%)显著高于单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组(79.17%、77.08%),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单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组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米非司酮组患者子宫体积和月经量均小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米非司酮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和月经量均小于单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组,差异显著(P<0.05)。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米非司酮组与单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2.50%vs 10.42%),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经阴道射频刀消融子宫肌瘤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腹部超声引导下对54例患者62个子宫肌瘤行经阴道射频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行腹部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评估肌瘤的位置、大小、血流、造影剂灌注特征及治疗后无灌注区范围。根据超声测量肌瘤的均径并计算平均体积和肌瘤缩小率。症状改善情况采用UFS-QOL调查问卷评估。结果治疗前62个子宫肌瘤体内均显示造影剂灌注。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子宫肌瘤病灶内无灌注38例,肌瘤周边有部分造影剂增强12例,瘤体内有局灶性造影剂增强9例,显示造影剂弥漫性增强3例。病灶内造影剂无灌注组、周边部分增强组、内部局灶性增强组、弥漫性增强组在治疗后6个月肌瘤体积的缩小率分别为53.30%、46.75%、22.06%、0。结论超声造影能明确肌瘤凝固坏死的范围及残存病灶,对经阴道射频刀消融子宫肌瘤早期疗效的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牛颈静脉行上腔静脉置换治疗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2月-2011年5月收治胸部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12例,均应用牛颈静脉置换受肿瘤侵犯的上腔静脉。结果本组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12—36h上腔静脉阻塞症状缓解。术后所有患者接受化疗,2例恶性胸腺瘤术后6个月接受局部放疗。牛颈静脉1年通畅率为100%。1例肺癌术后18个月肿瘤复发未接受治疗,1例肺癌和2例恶性胸腺瘤均于术后24个月死亡。随访期间未见移植的牛颈静脉内血栓形成及钙化。结论应用戊二醛处理的牛颈静脉对胸部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行上腔静脉置换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肝脏移植受者使用华法林预防人工血管重建下腔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肝胆胰中心行LDLT或接受右半肝的SLT共12名肝脏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INR、人工血管通畅性及出血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肝脏移植术后平均6.5天开始口服华法林,术后1~7、8~14、15~30 d的平均INR分别为1.29(1.22,1.44)、1.71±0.55、1.85±0.69;90、180、360、720、1080 d的INR分别为1.40±0.19、1.35±0.19、1.38±0.15、1.44±0.33、1.34±0.28。9例患者始终保持人工血管通畅,术后30、90、180、360、720、1080 d人工血管累积通畅率分别为100.00%、100.00%、91.67%、81.48%、67.90%、67.90%。抗凝中出血发生率8.33%(1/12),暂停华法林、治疗原发病后好转。结论:肝移植受者使用华法林预防人工血管重建的下腔静脉血栓疗效确切,INR达标对于血栓预防十分重要,尤其是术后早期,建议控制INR 1.5~2.0,抗凝治疗出血发生率低且症状轻微,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 T)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cy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AMI患者(AMI溶栓再通组44例、溶栓未通组42例)进行血清cTnt、cTnl、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不同时间点,血清cTnT、cTnⅠ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同时期CK和CK-MB的阳性检出率;溶栓再通组cTnⅠ、cTnT峰值较未通组显著增高,且峰值时间提前(P<0.05).再通组cTn Ⅰ、cTn T 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提前于未通组(P<0.05,P<0.05).结论:cTn Ⅰ、cTn T检测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于CK、CK-MB;溶栓后动态监测血清cTn Ⅰ、cTn T浓度、峰值时间,对于正确判断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是否再通及进一步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及肌钙蛋白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35例,心肌梗死组45例。分别于胸痛发作2、4、6、12、24h采静脉血检测其缺血修饰白蛋白及肌钙蛋白T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胸痛2、4h时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胸痛6、12、24h时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2、4h时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同组胸痛6、12、24h时(P<0.05);心肌梗死患者胸痛4、6、12、24h时肌钙蛋白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肌梗死患者胸痛6、12、24h时肌钙蛋白T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胸痛4h时(P<0.01)。结论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及肌钙蛋白T的水平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琼  徐昉  周发春 《中国药房》2008,(36):2858-2860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肺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我院急诊科中心ICU内178例心肺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参附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含镁极化液静脉滴注,监测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情况。结果:复苏后2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压、低心排和心肌损伤。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心脏泵功能显著增强,心输出量、心指数、每搏输出量显著增加,平均动脉血压显著提高;治疗组CK、CK-MB、LDH、AST、cTnI显著下降。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显著改善心肺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强心肌收缩力,有效降低心肌酶,对心肺骤停所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具有明显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杜占申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055-2056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4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的cTnT及CK—MB并与同期45例非心肌炎小儿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人院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血清cTnT及CK-MB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心肌炎小儿(均P〈0.05);治疗2周后血清cTnT及CK.MB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心-踝血管指数(CAVI)检测联合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价。方法对150例患者,包括36例非冠心病患者、5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分别进行血清cTnT、CAVI检测,并对60例UAP患者进行2年随访,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三组中UAP组血清cTnT、CAVI结果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和SAP组(P〈0.05);在UAP组中, cTnT与CAVI均阳性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也比单一阳性患者及均阴性患者高(P〈0.05)。结论 cTnT和CAVI检测联合预测UAP的预后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烟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开放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烟碱400μg/kg组、烟碱200μg/kg组和烟碱40μg/kg组共5组,每组6只。观察心肌缺血区和梗死区面积、主要器官组织病理学,动脉血乳酸盐测定和血气分析。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梗死面积(47.72±9.77)%相比,烟碱400μg/kg组(32.26±10.4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动脉血pH值(7.13±0.05)相比,烟碱400μg/kg组(7.41±0.06)、200μg/kg组(7.41±0.08)、40μg/kg组(7.33±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缺血/再灌注组动脉血BE值(-15.17±4.49)mmol/L相比,烟碱400μg/kg组(-1.00±3.16)、200μg/kg组(-1.00±4.00)和40μg/kg组(-4.50±6.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缺血/再灌注组动脉血乳酸盐浓度(5.92±1.66)mmol/L相比,烟碱400μg/kg组(1.28±0.85)、200μg/kg组(1.28±0.85)和40μg/kg组(2.87±0.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且烟碱400μg/kg组与40μg/kg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学检查: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组织可见多处散在坏死灶,大片心肌细胞坏死,坏死处原有心肌结构消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烟碱400μg/kg组可见散在一些坏死灶,未见大片坏死细胞。缺血/再灌注组肝细胞肿胀、空泡样脂肪变性,点状或小片状坏死。肝脏门管区局灶性脓肿,肝血窦扩张,中性粒细胞浸润于血管壁。烟碱400μg/kg组肝细胞浊肿,轻度脂肪变性,未见明显坏死灶。肝血窦中中性粒细胞浸润较轻。缺血/再灌注组部分肺泡上皮细胞肿胀,肺泡隔增宽,毛细血管明显扩张瘀血,微血栓形成,肺间质充血水肿,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腔变小,部分区域肺萎缩,肺泡腔内大量炎性渗出。烟碱400μg/kg组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内中性粒细胞浸润较轻,肺间质轻度水肿,肺泡隔增宽不明显,肺泡腔无渗出物。结论烟碱作用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后,明显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减小缺血面积;对肝、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降低动脉血乳酸盐浓度,稳定细胞外液碱剩余和血液酸碱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Ⅰ(cTnI)心肌酶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5例HIE和26例正常新生儿血清hs-CRP、cTnI水平,并同时检测血清CK、CK-MB、LDH、ALT、AST。结果HIE新生儿急性期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E新生儿急性期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cTnI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E新生儿急性期CK、CK-MB、LDH、AST、ALT均较正常新生儿升高;恢复期CK、CK-MB、ALT降低明显(P〈0.05),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AST降低不明显(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和cTnI的动态变化与HIE的疗程相平行,能较敏感地反映HIE患儿病情程度及转归趋势,与血清酶学改变一起可作为了解HIE的疗效及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心肌钙蛋白 T (cTnT )水平评估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接受心导管介入封堵术CHD患儿152例分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组,49例)、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组,61例)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组, 42例)三组,免疫抑制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48 h血清CK‐MB和cTnT 水平。结果三组患儿术前血清CK‐MB和cTnT 均在正常水平。ASD、VSD组术后即刻血清CK‐MB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VSD组术后48 h血清CK‐MB水平低于术后即刻(P<0.05)。三组术后即刻血清 cT nT 水平均升高( P<0.05或P<0.01)。三组术后48 h血清 cT nT 水平均下降(P<0.05),但VSD、PDA组仍高于术前(P<0.05)。结论检测血清CK‐MB和cTnT 两项指标均可用于评估CHD患儿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血清cTnT水平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