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前臂及手部热压伤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应用足背皮瓣、小腿后侧皮瓣、侧胸皮瓣早期修复前臂及手部深度热压伤21例。结果 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换药愈合,其余20例均全部成活。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薄型游离皮瓣早期修复前臂及手部深度热压伤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上肢微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创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目前临床上治疗手指创面的手术方法有局部筋膜蒂皮瓣转位、足部及上肢微型游离皮瓣转位等。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4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收治的12例手部创面患者,共12指,均为不规则创面,伴不同程度骨骼及肌腱外露;创面范围为(1.5 cm×2.0 cm)-(3.0 cm×4.5 cm)。12例均先行创面清创处理,之后采用四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结果与结论:全部12例皮瓣均成活,供区及受区切口皆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皮瓣外观良好,无需再次行皮瓣修整,患指功能及外观恢复较理想。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指修复后活动功能显示,优3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为91%。结果证实,上肢微型游离皮瓣是修复手部创面的理想方法,具有对手部正常组织无损伤及供区隐蔽等优点,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与游离前臂皮瓣对于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行口咽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及游离皮瓣修复的患者87例,其中46例采用前臂皮瓣修复(A组),41例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者(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及术后的皮瓣存活率、言语及吞咽功能、供皮区并发症。结果两组皮瓣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B组暂时性功能障碍比例为5%(2/41),显著低于A组。B组患者较A组患者满意度高。结论股前外侧皮瓣较前臂皮瓣能更好地降低术后供区功能障碍、感觉麻木及异常、瘢痕,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4.
手部、前臂深度热压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处理相对困难。过去常以传统的腹部或胸脐带蒂皮瓣修复,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带蒂游离皮瓣修复其创面已成为其治疗方法之一。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本科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及前臂深度热压伤12例,术后患肢外形、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刘晓雪  岑瑛  于蓉  赵景华  苏兰 《华西医学》2000,15(4):456-456
手部势压伤是由热力和机械挤压双重作用所致的复合性损伤。我院1993年-1999年共收治23例,经早期扩创后,21例皮瓣修复,19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因清创不彻底,继发感染,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肉芽创面植皮愈合。2例手背切痂植皮,皮片全部成活。本文讨论了手部热压伤在损伤、临床表现为防治上的特点和经验。主伙:手部热压伤应在伤后1-5天尽早彻底扩创,争取一期皮瓣修复创面,超薄皮瓣较普遍带蒂皮瓣更符合的功能和外形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侧胸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多手指热压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摘要 男,19岁。工作时不慎被热机器压伤左手拇、食指,伤后1h入院。查体:T37.0℃,P87次/min,R20次/min,BP100/70mmHg。左手拇指背侧皮肤全层坏死破裂,部分伸指肌腱外露,指间关节部分开放外露,食指腹侧皮肤全层坏死部分屈指肌腱外露,第一、二指间关节部分开放外露,各手指末端感觉减弱,末梢循环充盈延迟。诊断:热压伤1%Ⅲ度左手拇、食指。  相似文献   

7.
作者2003年10月-2007年12月采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上下肢创面14例,由于皮瓣的精心设计和手术技巧,以及加强了术前术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14例,女7例,男7例,年龄18-60岁,受伤原因:绞伤4例、碾压伤9例、热压伤1例;受伤范围:上肢腕部及前臂8例,下肢足内侧、前足内侧、踝部及胫前6例。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 男,23岁。因左手热压伤后疼痛8h于2005-11-02入院。经查体诊断为:热压伤1%深Ⅱ度0.5%Ⅲ度0.5%左手。入院后于2005—11-04上午在臂丛+腰麻下行左手0.5%刨面切痂植皮、腹部皮瓣修复,左大腿取皮术,于2005-11-21上午在臂丛+腰麻下行腹部皮瓣断蒂,左手0.2%创面清创植皮,邻位皮瓣修复,左侧腹壁取皮术,术后予创面换药等处理。于2005-11-26T04许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中腹部疼痛,伴呕吐少量胃内容物,拟急性胃肠炎,经肌注654—210mg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0例,皮瓣修复创面面积4cm×8cm×3cm×5cm。结果:术后随访1~3a,8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皮瓣美观,外观满意。感觉及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具有操作简便、血供丰富、质地薄、感觉恢复好、无需再次整形等优点,为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提供了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祁强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6):52-53
目的:探讨小腿中下1/3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术式。方法:①选取2002—06/2006-0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软组织缺损患者7例,其中车祸引起小腿中下端软组织缺损5例,外伤后瘢痕溃疡2例,均可见胫腓骨外露。缺损面积3.2cm&;#215;4.5cm~5.7cm&;#215;6.8cm。②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内踝及胫前部缺损4例,对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桥式转位修复胫前缺损1例.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内踝部缺损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外踝足跟部缺损1例。皮瓣面积为5.0cm&;#215;8.0cm-7.0cm&;#215;9.0cm。③设计要点:依据创面部位、形状选择腓肠神经、腓浅神经、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轴心线为小腿后正中线中点向外踝与跟腱中点之连线。轴心点为外踝上方5.0cm。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轴心线为腓骨小头前缘与外踝尖前缘连线,轴心点为外踝上方5.0cm。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轴心线为隐神经、大隐静脉走向相同,轴心点为内踝上3.0~5.0cm。④以轴心线为中心于小腿中近部置入定向柱形扩张器(200~250mL)。隔天开绐微量泵持续冲水,0.5-1.0mL/h,以观察皮瓣无明显苍白为准,一般需14-21d。完成扩张行皮瓣转位时,将神经断端与创面附近皮神经显微镜下作端侧吻合。置冲洗管及负压引流管于皮瓣下,术中及术后冲洗管内滴入地塞米松及有效抗菌药物。术后观察皮瓣血运、引流液及创面愈合情况,随访1年。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7例软组织缺损患者全部完成1年随访,中途无脱落。①术后皮瓣血运、引流液及创面愈合情况:皮瓣血运良好,均未出现肤色青紫现象,苍白改变,无皮瓣异常肿胀,皮纹消失。术后负压引流通畅.2周后待引流液低于10mL/d且无明显感染时拨管。创面一期愈合,无感染及裂开,供区留下线形瘢痕。②随访1年结果:皮瓣外观不臃肿,有弹性,色泽接近正常,创面无破溃。拆除内固定钢板后骨折已愈合,未出现继发性感染。两点辨别觉为2.0-3.0cm。能负重步行、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供区线形瘢痕不明显。结论:微量泵持续预扩张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软组织缺损,在改善骨折及深部组织愈合的同时能够重建皮瓣感觉功能,兼顾供区修复符合现代创伤修复理念,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 马×,男,23岁。在工作中触及6000V高压电后,从8m高处坠落,昏迷约5min,伤后0.5h来院。查:T37.0℃,P108次/min,BP140/95mmHg。神志淡漠,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右外耳道及鼻腔下有血性渗液;左上肢屈曲强直,前臂中上1/3炭化挛缩;右腕部屈侧有-8cm×4cmⅢ°创面,右手大鱼际肌处有-5cm×4cmⅢ°创面,第一掌指关节外露,右手指端感觉迟钝,血运欠佳,呈暗紫色;腹壁有-2%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筋膜皮瓣对下肢创面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小腿筋膜皮瓣修复小腿慢性溃疡切除后创面9例,其中顺行筋膜皮瓣7例,逆行筋膜皮瓣2例。结果本组病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供区移植皮片也全部成活。皮瓣肤色基本接近,外形恢复良好,韧性和感觉正常,皮瓣供区无畸形,随访无复发。结论筋膜皮瓣修复下肢创面术后不会引起供区功能障碍,手术安全,皮瓣易切取,操作简单,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邱征丽 《护理学报》2009,16(22):77-78
腹部皮瓣移植术是在腹部切取创面所需要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并在切取过程中保留部分组织与腹部相连,用于覆盖另一部位创面的手术方法。术后因患者供区(腹部)与受区(本文所指受区为上肢伤处)相连,所以必须将患侧上肢固定于腹部,保持皮瓣的供区与受区部位制动3~4周后断蒂。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3岁,体重55公斤。200年9月19日工作中不慎掉入热水池中烫伤,伤后2小时入院。当时,神志清醒,全身疼痛难忍,口渴明显,无尿,肢端凉。体温36.0摄氏度,脉搏98次/分,血压120/90毫米汞柱,呼吸20次/分。创面分布于全身(除头面左上肢部分皮肤正常外),面积约84%,其中下腹部、外阴、臀及双下肢创面基底苍白或腊白,无触痛,渗出不明显,三度面积约50%。余创面基底红白相间、略苍白,痛觉迟钝,有少量渗出。全身大部水泡腐皮完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收治的 5 9例手部热压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皮瓣修复的疗效最好 ,优良率达 96 0 % ;早期大张中厚皮片和移植晚期皮瓣修复稍差 ,优良率分别为 81 2 %和 80 0 % ;而晚期肉芽创面植皮效果最差 ,优良率仅为5 7 0 %。结论 :早期正确处理是手部热压伤功能恢复的关键 ,早期行腹部皮瓣修复创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供皮区创面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促进创面愈合,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对供皮区创面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2002—06/2004—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随机选择头部刃厚供皮区、大腿中厚供皮区创面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rhEGF及抗生素湿敷于创面上,对照组单用抗生素纱布覆盖刨面,每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速度加快(t=2.3967,2.7037;P&;lt;0.01),同期愈合率提高(t=2.5557,7.4780,3.8751,14.9866;P&;lt;0.01),愈合时间缩短;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外用rhEGF能显著加快供皮区创面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带前臂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前臂内侧皮神经近侧的血供来源于尺侧返动脉混合肌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8mm,穿出筋膜前长度为1.1cm;中段主要来自尺动脉近中段和远中段的粗大皮支,起始处外径均为0.7mm,穿出深筋膜前长度均为1.0cm;远侧有尺动脉腕上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9mm,穿出深筋膜前长为2.6cm。其神经旁血管网与神经皮(穿)支及神经内血管广泛吻合组成了皮神经血管轴。结论:可设计成带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营养血管为蒂筋膜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受区无可供吻接血管的肢体创面修复手术。方法:对19例肢体(上肢8例,下肢11例)受区无可供吻接血管的创面,采用下述方法进行修复:(1)健侧小腿桥式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瘢痕切除术后创面6例。(2)腹股沟皮瓣寄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伴有浅、深静脉广泛性栓塞狭窄的前臂创面1例。(3)腹部“H”形带蒂皮瓣移植覆盖上肢单一创面3例;双胸脐皮瓣带蒂移值修复上肢两处创面(前臂、手背部)3例。(4)对6例上、下肢受区血管损伤的急诊患者,行大隐静脉移植桥接皮瓣4例,人造血管移植桥接皮瓣手术2例。结果:1例患者皮瓣移植术后10h出现动脉痉挛,处理后症状消失;1例皮瓣移植术后出现轻度感染,经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所有皮瓣均成活。随访6个月-6年,皮瓣生长良好,无色素沉着及破渍。结论:对受区无可供吻接血管的肢体深部组织裸露创面,可采用上述不同方法进行皮瓣移植手术。本文还探讨了受区无可供吻接血管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肢复杂损伤创面覆盖方法。方法:对2004—09/2007—0336例患者运用背阔肌皮瓣修复上臂、联合髂腹股沟或股前外皮瓣修复前臂以远组织缺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5~7个月,36例共完成皮瓣治疗52例,合并肱动脉损伤6例,尺桡动脉同时损伤3例,烧伤后创面恶性变2例,除2例皮瓣出现少量边缘坏死余全部成活。结论:上肢创面覆盖可同时通过多个带蒂皮瓣完成手术方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部热压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从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64例手部热压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皮瓣修复的疗效最好,优良率达92%;早期大张中厚皮片,优良率为78%;而晚期肉芽创面植皮效果最差,优良率仅为38%。结论:正确处理是手部热压伤功能恢复的关键,早期行腹部皮瓣修复创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