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预防职业性损伤的效果。方法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各项工作照常规进行,第二阶段则针对工作中的职业性损伤情况进行改进管理,分析预防的效果。结果第二阶段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认知率为100.00%,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阶段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落实情况除了锐器处理率为88.88%外,其他均为100.00%,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该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存在的容易发生感染的因素改进管理,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与能力,实现有效预防职业性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供应室消毒职业性防护对预防职业性损伤干预效果的监测.方法:对我院供应室消毒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宣教和强化管理,采用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考核,建立并完善科室职业安全规章制度,在工作区域设立防护装置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方法.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并对结果前后对比分析.结果: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率、上岗前接受职业性防护辅导和职业防护措施的使用及落实率在干预后均有显著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供应室消毒职业防护进行干预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开展关于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研究。本次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6年3月之前,第二阶段为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分别在两个研究阶段选取各个科室的临床医师与100份无菌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2016年3月之前不采取任何关于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改进措施。2016年3月时组建PDCA循环管理小组,并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现状提出改进措施。对比两个时间段无菌包存放合格率以及科室满意度。结果:2016年3月之后临床科室无菌包存放合格率与科室满意度均显著优于之前,数据差异明显,差异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改善供应室工作效果,提升供应服务质量与水平,促使临床医护工作得到明显改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提出防护对策.方法 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制订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标准预防教育,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重视供应室内环境质量管理.增强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有效地减少了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结论 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开展关于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研究。本次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7年3月之前(常规组),第二阶段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实验组)。常规组之前不采取任何关于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改进措施,实验组采取细节管理。对比两个时间段无菌包存放合格率以及科室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临床科室无菌包存放合格率与科室满意度均显著优于之前,数据差异明显,差异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改善供应室工作效果,提升供应服务质量与水平,促使临床医护工作得到明显改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和发生环节,应用细节管理方法对各项操作流程进行细节改进,实施细节管理,比较细节管理前后效果.结果 实施细节管理后工作人员对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率及职业防护措施落实率显著提高,锐器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细节管理能显著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持续改进对消毒供应中心供应质量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25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6月消毒供应中心未实施PDCA,2015年7—12月实施PDCA,对比实施PDCA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和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工作人员防护知识考核分数、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模式,可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供应质量,使质量管理标准落实到每一环节,减少医院感染,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8.
黄学影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3017-3018
目的:供应室消毒职业性防护对预防职业性损伤干预效果的监测。方法:对我院供应室消毒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宣教和强化管理,采用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考核,建立并完善科室职业安全规章制度,在工作区域设立防护装置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方法。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并对结果前后对比分析。结果: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率、上岗前接受职业性防护辅导和职业防护措施的使用及落实率在干预后均有显著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供应室消毒职业防护进行干预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护对策,有效避免锐器损伤.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5年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发生锐器损伤的登记资料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找出降低锐器损伤发生率的对策.结果 对临床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回收和毁型,发生锐器损伤的次数明显增加.结论 改进易发生锐器损伤意外的工作环节,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强防护意识是消毒供应中心防止锐器损伤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提出防护措施。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制订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重视供应中心内环境质量管理,增强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有效地减少了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结论:减少造成危害的各种因素,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是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提出防护对策。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制订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标准预防教育,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重视供应室内环境质量管理,增强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有效地减少了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结论: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环境状况及对工作人员健康影响,并制定职业防护对策.方法 调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能影响工作人员工作健康的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 通过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提高对生物、物理、化学等危害的预防意识,减少职业伤害.结论 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只有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对策,才能有效地降低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回收间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职业性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对策.结果 通过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及锐利器械损伤的防护和处理,可减少职业伤害,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 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减轻职业损伤。方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措施。结果:通过措施的实施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增强了,减少了各种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采取主动、适当的防护措施,才能确保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职业危害因素,提出防护对策。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制定并落实规范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标准预防教育,加强锐利器械刺伤防护和处理。结论:重视供应室内环境质量管理,增强供应室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可有效减少职业危害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防护用具穿戴不合格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去污区工作人员防护用具穿戴不合格率为活动主题,对去污区工作人员防护用具穿戴情况进行调查,找出防护用具穿戴合格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将改善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改善前不合格率为29.9%,改善后不合格率降为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防护用具穿戴不合格率,提高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意识,并使圈成员的个人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45例为实验对象,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找出质量问题并给予分析,找出原因和针对性的对策。结果:经过持续3年的持续质量改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知识掌握率、工作有效率、待灭菌包质量满意率和灭菌包检测通过率均有明显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C全程优质护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方法:该院从2016年1~6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3C全程优质护理,共有30例护士参与研究,分别在实施3C全程优质护理前后各选取500件医疗器械进行分析,检测洗涤、灭菌及包装合格率,并对护士压力情况、相关科室的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3C全程优质护理实施前,洗涤、灭菌、包装合格率分别为84.20%、91.80%、92.40%,实施后分别为97.80%、99.00%、9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C全程优质护理实施前,相关科室的满意度为80.00%,实施后为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全程优质护理实施前的护士压力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3C全程优质护理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器械处理合格率,也能提高各科室满意度,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652份样本,于其质量管理工作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作为管理后,并将其与常规质量管理工作(管理前)对比,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送达各科室时间明显短于管理前(P0.05),且该科室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率与各科室医务人员满意率等均高于管理前(P0.05),统计学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有效缩短该科室物品送达其他科室时间,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率,改善各科室医务人员对该科室管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李颖红  吴丽莹  岑美珍  曾宪芝 《吉林医学》2013,34(15):3041-3042
目的:对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常规的质量管理,随机抽取20例消毒供应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另取另一时期为观察组,对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同时随机抽取20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通过了解两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于质量管理的满意程度,对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结果:对照组对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满意的相关工作人员有17例,占85.00%。观察组对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满意的相关工作人员有20例,占100%。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于相关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质量管理时,应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建立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加强质量监控,对小组成员进行定期的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从而有效的改善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情况,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