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小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患儿118例(病例组)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例(对照组),病例组根据肺炎类型分为细菌性肺炎组(42例)、病毒性肺炎组(30例)、支原体肺炎组(46例),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血清PCT及CRP水平。结果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及支原体肺炎组的PCT及CRP检测水平、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细菌性肺炎组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及支原体肺炎组(P<0.05);支原体肺炎组的CRP水平及其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组(P<0.05),但两组的PCT水平及其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及CRP对于小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对诊断老年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20例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120例患者均进行病原菌检测,按照其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分为细菌组、病毒组和支原体组,其中细菌组有53例患者,病毒组有35例患者,支原体组有32例患者。另外,随机抽取40位健康老年人作为健康组。为这4组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液进行检测。然后,比较这4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的PCT(血清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及WBC(白细胞)的水平。结果:细菌组患者的PCT、CRP及WB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支原体组患者、病毒组患者及对照组健康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支原体组患者的PCT、CRP及WBC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和病毒组患者,但低于细菌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病毒组患者的PCT、CRP及WBC的水平与对照组健康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组患者CRP、PCT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组研究对象,患者PCT对细菌性肺炎进行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CRP,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中PCT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对细菌性肺炎患者、病毒性肺炎患者及支原体性肺炎患者进行诊断的依据,尤其是对细菌性肺炎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感染患者血清PCT及CR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7例,按照病情分为COPD缓解组(缓解组)以及COPD急性加重组(加重组),其中COPD急性加重组按照患者有无感染的情况再分为COPD急性加重并发感染(感染组)以及COPD急性加重未并发感染(无感染组),感染组再根据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分级.比较各分组以及分级之间的血清PCT以及CRP的水平以及变化.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PCT及CRP的水平均较COPD稳定期显著升高(P<0.05).COPD感染组的PCT及CRP水平较非感染组的PCT及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急性加重期并发感染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在肺功能分级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中,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不同分级之间统计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感染患者的血清PCT及CRP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肺功能的恶化,血清PCT及CRP水平升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对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治疗前后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的价值.方法 分析95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5天后PCT、CRP、WBC的变化,并与同期体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肺炎组在治疗前PCT、CRP、WBC的检测水平及异常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5天后:PCT、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检测PCT、CRP及WBC三项实验室指标,可作为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比单一指标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葛神永  孙伟 《安徽医学》2017,38(7):904-906
目的 观察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不同病原体导致的小儿肺炎中的变化情况,以期为小儿肺炎的类型鉴别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的小儿肺炎病例120例,按临床诊断标准分成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其中确诊的支原体肺炎(MPP)患儿45例、细菌性肺炎患儿 3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 41 例,观察各组患儿PCT、CRP、WBC变化情况.此外,对细菌性肺炎患儿按照治疗前后的不同病程分为急性感染期和恢复期,比较PCT、CRP、WBC水平变化.结果 PCT在细菌性肺炎中升高最为显著[(3.25±0.51) ng/mL],与病毒性肺炎组[(0.24±0.12) ng/mL]、支原体肺炎组[(0.11±0.09) 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浓度变化依次为细菌性肺炎组[(36.84±18.27) mg/mL]>支原体肺炎组[(32.53±15.62) mg/mL]>病毒性肺炎组[(5.98±3.29) mg/mL],其中支原体肺炎组的CRP水平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菌性肺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的结果趋势与CRP相似.进一步对不同病程细菌性肺炎PCT、CRP、WBC水平分析发现,急性期与恢复期PCT、CRP、W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PCT和CRP有助于区别不同病原体导致的肺炎,可提高早期肺炎病原体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原体载量指数(MPLI)、肺炎支原体抗体、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炎组)及50例门诊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对照组),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P-DNA含量计算MPLI,被动凝集发检测肺炎支原体总抗体(MP-IgM+MP-IgG+MP-IgA),胶体金法检测血清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8.结果 肺炎组MPL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炎支原体抗体、CRP、IL-8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组轻症患儿MPLI明显高于重症(P<0.05),肺炎支原体抗体、CRP、IL-8低于重症(P<0.05);肺炎组治疗7 d时MPLI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肺炎支原体抗体、CRP、IL-8低于治疗7 d时(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MPLI明显下降,肺炎支原体抗体、CRP、IL-8明显升高,检测以上指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肺炎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并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的疗效以及对免疫学分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肺炎患者2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化痰清肺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实际疗效及免疫学分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83.0%,研究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上升幅度更大;两组患者CD8+水平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病情,还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学分子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itonin,PCT)检测在老年细菌性肺炎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100例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9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85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PCT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检测,对比不同肺炎类型、不同疾病程度研究对象的血清PCT、CRP水平及阳性率。结果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血清PCT水平、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血清PCT和血清CRP水平及阳性率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血清PCT阳性率与血清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细菌性肺炎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有效评估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常规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阳性诊断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我院102例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作为实验组,包含45例细菌感染,3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23例病毒感染;纳入同期9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血常规(WBC)及血清PCT、CRP水平、不同感染类型WBC及血清PCT、CRP水平,并对比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实验组WBC、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者WBC、PCT、CRP水平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病毒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者WBC、PCT、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阳性检出率在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及病毒感染患者中高于WBC、PCT、CRP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PCT、CR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及细菌感染阳性检出率,可为临床评估感染病原微生物种类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液C反应蛋白(CRP)、前降钙素(PCT)、血沉(ESR)、WBC及中性粒细胞(NE)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症状怀疑支原体肺炎者320例,痰培养确诊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及病毒性抗体检测诊断为病毒性肺炎患儿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确定支原体感染组87例,非支原体感染者233例.非感染组PCT、CRP较非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但均低于肺炎链球菌组,并高于病毒性肺炎组.ESR、WBC及NE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之间无明显升高,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T、CRP对早期诊断支原体肺炎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区分能确定是否是支原体感染.CRP是MPP急性期炎症反应的敏感检测指标,动态监测CRP可判断MPP病情轻重、判断治疗效果.ESR无助于早期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但有利于鉴别细菌性肺炎与非细菌性肺炎;WBC及NE可作为一般排查感染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8(IL-18)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中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AURI患者共9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4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血清PCT、CRP及IL-18水平,检测阳性率;细菌感染组在治疗前后血清PCT、CRP及IL-18的含量水平变化,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结果 血清PCT、CRP、IL-8比较:对照组与病毒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病毒组和对照组低于细菌组(P<0.05);PCT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观察组各炎症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1 d、3 d、7 d,血清PCT、CRP及IL-18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在第7天各指标的含量处于最低.结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PCT、CRP及IL-18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血清PCT诊断细菌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常规在危重患儿感染预测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分为A组(细菌感染组)、B组(病毒感染组)、C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分别18例、22例、24例.分别检测PCT、CRP、WBC.结果 PCT、CRP、WBC水平3组中均以A组最高,C组次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均高于CRP、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CRP及WBC联合检测对危重患儿感染预测尤其是细菌诊断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抗体、C-反应蛋白及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呼吸道医院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按其致病病原体的分类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50)、肺炎支原体感染组(n=50)、病毒感染组(n=60).比较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以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细菌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基本病情方面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的CRP与WBC水平也显著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的MP-IgM的阳性率分别为4.00%、96.00%与5.00%,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的MP-IgM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三者的检测对儿童呼吸道医院感染诊断有很大帮助,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未出现肺炎的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和CRP水平进行检测。将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发病7 d后的血清PCT水平和CRP水平进行对比,对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和CRP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入院当天观察组的血清PCT水平为(6.71±1.23)ng/mL,对照组的血清PCT水平为(0.51±0.12)ng/mL。观察组的CRP水平为(26.82±2.53)mg/mL,对照组的CRP水平为(9.53±0.81)mg/mL,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7 d后,观察组的血清PCT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7 d后,2组患者的CRP水平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血清PCT及CRP水平检测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玉屏风颗粒佐治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加用玉屏风颗粒,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CRP、WBC水平,血清TNF-α、IL-10水平,血清免疫蛋白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热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RP、WB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TNF-α、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g E、Ig M、Ig G、Ig 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能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老年(年龄≥60岁)CAP 120例作为肺炎组,老年健康者120例作为对照组。肺炎组患者根据CURB-65评分分为低危组(51例)、中危组(40例)和高危组(29例)。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NT-pro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和白细胞计数。结果 肺炎组患者NT-proBNP、CRP、PCT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高危组患者NT-proBNP、CRP、PCT水平和白细胞计数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5),中危组NT-proBNP、CRP、PCT水平和白细胞计数高于低危组(P<0.05)。老年肺炎肺炎严重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评分与NT-proBNP、CRP、PCT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P<0.05)。肺炎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CR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P<0.05),PCT水平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在老年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于国云  张庆  杜丽艳  曹立杰 《重庆医学》2018,(20):2703-2705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者的凝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该院2016年住院的肺炎患者,对其进行病原体抗体、血常规、PCT、CRP等指标检测,并按支原体IgM抗体阳性与否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组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较支原体IgM抗体阴性组、对照组偏高,凝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其他两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组CRP较其他两组明显偏高,PCT较对照组偏高,较支原体IgM抗体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患者中以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患者居多,阳性率为61.48%;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的肺炎患者较支原体IgM抗体阴性患者及对照组D-dimer、FDP、CRP明显升高,PT、APTT明显降低.PCT在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组较对照组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及对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9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给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CRP、PCT、EOS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48%)较对照组(78.26%)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潮气量(T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均升高,呼吸频率(RR)均降低,且研究组TV、FVC、FEV1均较对照组更高,RR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CRP、PCT、EOS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用于支气管肺炎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CRP、PCT、EOS水平。  相似文献   

19.
吕尔 《黑龙江医学》2021,45(1):60-61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肺炎支原体(MP)联合检测在肺炎患儿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2月于廉江康福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儿5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CRP、PCT及MP水平,并分析血清CRP、PCT及MP在肺炎患儿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RP和PCT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联合检测相比,单项指标的CRP、PCT和MP阳性检出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项检测相比,CRP、PCT和MP的联合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血清CRP、PCT和MP三项联合检测,有助于肺炎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的提升,有效减少漏诊及降低误诊率,对肺炎早期诊治判断、临床治疗、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水平指导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合并感染时抗生素使用的价值。方法将51例神经内科ICU住院的合并感染的重症患者按单、双号分为2组: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6例)。2组均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在检测感染后1、3、5、7d的血清PCT浓度后,在血清PCT>0.25mg.L-1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在血清PCT<0.25mg.L-1时,停用抗生素治疗。对照组由医生按照常规抗生素治疗指南的决定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检测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hs-CRP)、研究组的炎症检测指标(PCT)和2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临床疗效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PC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抗生素使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生素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参考血清PCT浓度对于指导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合并感染时抗生素的使用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及使用疗程,且PCT水平的动态监测可以判断病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