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绩效管理的效果,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在作者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绩效管理制度,对比分析制度实施前后医生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制度实施后,患者对护士生活照料、护理技术、热情服务、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出院指导、功能锻炼等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医生对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医护配合、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在危重护理、基础护理、优质护理、病房管理、文件管理等护理方面的质量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制度实施后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妇产科优质护理工作中实施绩效管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确保护理工作能持续、稳定开展。  相似文献   

2.
医院门诊是患者看病就诊的第一站窗口,由于患者的流量较大,疾病种类也较繁多,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医院均有较严重的影响[1].以上这些因素就增加门诊护理服务的难度与挑战,临床门诊包含的内容较多,且相应的部门也较多,包括采血部、发热门诊、结核门诊、导诊服务部门、输液部门及换药部门等.在临床上,传统的护理工作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革新,对门诊各个岗位进行设置,并与绩效管理相结合,进行综合成绩评估.通过应用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结合的方式,不仅减少护患矛盾与纠纷,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优化门诊护理人员的配置,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最终提升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本文就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希望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医院管理需求进行护理岗位分类,基于岗位分类建立护理绩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不同岗位护士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法:使用参阅文献、广泛调研、德菲尔筛选等方法,确定医院护理岗位分类.根据护理岗位分类,调整绩效管理方案,建立护理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系统实施前后,护士绩效收入结构合理性、临床一线护理队伍稳定性、临床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结果:护理绩效信息管理系统使全院护理绩效分配结构比例得以调整、临床护士向非临床岗位流动性减少、临床护士自身满意度增加.结论:建立以岗位分类为基础的护理绩效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达到优化护理人员绩效比例结构、稳定临床护理队伍、提升临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患者及家属了解医院往往是通过门诊,这是综合医院重要窗口,近年来,门诊管理成为医院管理层人员研究重点及难点,研究显示,医院形象与门诊服务治疗具有密切联系[1]。因门诊往往具有人员流动性大、疾病复杂、周期短等特点,故其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具有较高要求;此外,因门诊护理往往存在人力资源不足以及配备相对较弱等现象,导致门诊投诉率相对较高,且患者满意度较差[2]。因此,对门诊护士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十分重要,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医院整体形象十分重要。研究证实,岗位设置以及绩效管理是实现组织目前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临床对其应用在门诊护士中研究并不多见,且尚未达成统一共识,基于此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给予门诊护士岗位设置联合绩效管理,对其综合素质及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元化的分层培训方法在急诊科护士能力提升中的效果.方法:自2020年1月起对44名急诊科护士实施多元化的分层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科研意识培养、医护共同情景模拟演练等多形式的培训方法,比较不同能级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科研创新情况,医生、患者家属及护士自身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多元化培训后各层级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论文发表数量、课题获批立项数高于培训前,医生和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自我满意度均较培训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元化分层培训对急诊科护士具有实用性,能帮助提升护士业务水平及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保障急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系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方法:制定由护士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年资、职称、学历、岗位6个要素组成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系统,使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实行信息化管理。比较实施信息化绩效考核前后病区护理质量(一级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及护士自身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实行信息化绩效考核管理后,一级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59、-28.41、33.36;P<0.01;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及护士自身的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6、4.88、4.76;P值分别为<0.01、<0.05、<0.05。结论:实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工作人员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人员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层管理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护理人员实行常规管理模式管理,分层管理组护理人员采用基础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护士长4个层次管理。30 d后,统计并比较管理前后工作积极性(自评和他评)、操作及理论知识评分、患者及医生满意度。结果:分层管理模式较常规管理模式优势显著,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操作及理论知识评分、患者及医生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广大医疗工作者应加大推广护士分层管理的实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临床科室护理工作人员5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2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1年后分别对2组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比较,并调查记录其工作积极性,医生、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及操作考核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层次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管理水平,使得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升,工作积极性提高,显著改善了与医生的配合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激励机制在分层级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激励机制,实行岗位授权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充分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结果护士对职业满意度由59.38%提高至93.27%,离岗率由每年14.90%降低至2.43%,较好地稳定了护士队伍,护士整体素质提高。结论运用激励机制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级授权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是提升护理人员职业素质,稳定护理队伍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荣兰花 《求医问药》2014,(3X):189-189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我院两个科室的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科室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与方法;另外一个作为实验组,实施分层次管理方法,即分为护理组长—责任护士—操作护士—助理护士四个层次;半年后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工作压力及自身满意度,以评价管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半年后,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工作压力以及满意度较管理前有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工作压力、满意度(P<0.01)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管理,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发挥护理人员的潜力和才智,提升护理质量和护士的职业价值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人员应用人性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度在门诊护理人员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作为研究组,2011年度门诊护理人员中未实施人性化管理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期间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及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护理人员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同时提高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安全事故发生,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崔颖  张娟  杨霞  陈纬纬  史宁 《现代医学》2022,(12):1575-1578
目的:构建手术室护理信息化绩效考核方案,将该方案应用于临床研究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绩效考核小组,优化绩效考核方案,涵盖能级绩效、工作量绩效、手术护理分级绩效、奖惩绩效4个部分。通过手术护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抓取与整合,更精确地将能级绩效按照N0~N4共5个能级进行绩效分配;工作量绩效按照手术时长进行分配;手术护理分级绩效按照配合手术数量和手术护理分级进行分配;奖惩绩效按照科室岗位质量标准和奖励细则进行分配。比较实施信息化绩效考核前后手术护理质量、首台手术准点率、手术接台时间、护士和医生满意度。结果:信息化绩效考核实施后,手术护理质量和首台准点率、护士和医生对绩效考核分配方案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手术接台时间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并应用信息化绩效考核方案,使手术室护士绩效分配更加客观、科学、公平,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缩短了手术接台时间,提高了首台准点率以及护士和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向慧  杨敏 《吉林医学》2015,(6):1200-1202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方法,通过绩效考评激励机制调动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护士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方法:制定适合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标准,将工作量、工作风险系数纳入考核中,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态度改变。结果:绩效改革后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较改革前有了极大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绩效制度的实施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于新萍  谷新萍 《农垦医学》2012,34(4):356-359
目的:探讨护士绩效考评与绩效分配在我院的实践效果.方法:制定护士绩效评价量化指标,将绩效评价管理与量化管理相结合,对护士工作业绩进行评定,并按绩效量化指标进行奖金分配,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情况.结果: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47%提高到95.10%,前后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工作质量综合评分由实施前的89.39±3.09分提高至实施后93.91 ±2.35,前后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投诉明显下降,护理科研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护理绩效改革规范了管理岗位,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护士责任心,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操作难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手术室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拟定手术室护理操作难度评测维度,根据评测维度进行常见的手术室护理操作项目难度分层,按照N0-N4对应层级护理人员任职标准进行不同难度手术操作管理;纳入贵州省某三甲医院手术室护士80人,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评估,对比"核心能力""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及家属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认可度"。结果: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较实施前显著提升(P0.05);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较实施之前提高(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及家属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较之前提高(P0.05)、医生对护理工作认可度较之前提升(P0.05)。结论:根据难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护士分层次管理后,有助于为人才分配提供依据,提高专业服务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岗位绩效工资评估分配制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我院抽取80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为每位护理人员设定岗位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由量化工资、岗位工资及单项奖惩3部分组成,开展的绩效工资公平合理性在于相同能级和职责的护士均采用同一评价标准。结果:观察组实施绩效考核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护士考核优秀率、护理工作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后,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解决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丽琴 《吉林医学》2013,(26):5494-5495
目的:探讨开展护理岗位设置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的调查对象为一线相关护理人员50名,从2012年6月起开始实施护理岗位设置制度,然后对制度设置后的护士考核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岗位设置制度前的理论科考试与技术操作科考试得分分别为(62.23±0.25)分和(71.52±0.63)分。但是制度设置后,这两项技术得分分别为(80.53±0.45)分和(85.09±0.56)分,设置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我院的护理管理难度大,开展护理岗位设置有利于医院管理,更加有利于护理人员自身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工作分析法在手术室护理岗位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龙海市第一医院手术室两个系列(手术系列和麻醉系列)共36名护士为对象,运用工作分析法对手术室护理岗位进行优化。比较手术系列护士(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责任护士)、麻醉系列护士(诱导室护士、复苏室护士)在岗位优化前后的工作项目总数。采用该院自制的岗位设置满意度测评表,从“工作强度”“工作效率”“工作交接”“总体评价”在岗位优化前后对岗位设置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 经岗位优化后,巡回护士、器械护士、诱导室护士、复苏室护士、责任护士的护理项目数量分别为39项、21项、22项、17项、28项,较优化前减少3项、2项、1项、1项、6项。优化后护理人员对岗位工作强度、工作效率、工作交接和总体评价评分均显著高于优化前(P<0.05)。结论 工作分析法有助于手术室护理岗位优化,并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岗位设置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干部门诊护士素质的培养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朝霞 《当代医学》2010,16(14):162-162
通过对干部门诊护理工作中干部门诊护士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发现干部门诊护士存在积极性低、责任心不强、护士自身要求不高、与干部患者沟通能力较低等问题,提出改善干部门诊护理的内部环境、加强护士的态度培养、加强护理技能的培养等相关措施,并加干部门诊护理岗位责任制的管理以及整体护理人员素质提高的管理。通过这些培养措施和管理,提高了干部门诊护理素质,减少干部门诊护理中出现的矛盾,提高干部患者对干部门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岗位管理的绩效考核实践的探索与取得的实效,建立适合二级甲等医院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护理工作风险程度、技术难度、工作量等因素设定护理岗位,并按护士能级、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患者满意度等因素进行分级,设N1-5五个等级,并制定岗位晋级标准,经培训考核后,将临床护理单元40%的绩效工资,按护理质量考核进行二次分配。结果:岗位管理有利于稳定护理队伍和青年护士人才的成长,有效保障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注入了新的护理内涵。结论:绩效管理与考核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