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上海市初中生尝试吸烟的环境感知系统进行分析,为初中生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对上海市23所初中的12 413名初中生的尝试吸烟情况及环境感知系统进行调查;并对感知系统中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对尝试吸烟的影响。结果初中生尝试吸烟率为6.8%,男生的尝试吸烟率为9.3%,明显高于女生的4.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感知系统中的7项因素对初中生尝试吸烟行为均有影响,主要因素包括同伴吸烟压力(OR=4.12,95%CI:3.50~4.84)、家庭烟草暴露多(OR=1.46,95%CI:1.38~1.96)、媒体烟草暴露多(OR=1.40,95%CI:1.19~1.65)以及吸烟认同度高(OR=1.37,95%CI:1.17~1.60)。结论环境感知系统中各项因素均与初中生尝试吸烟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应作为初中生控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上海市初中生尝试吸烟的环境感知系统进行分析,为初中生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横断面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对上海市23所初中的12413名初中生的尝试吸烟情况及环境感知系统进行调查;并对感知系统中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对尝试吸烟的影响.结果 初中生尝试吸烟率为6.8%,男生的尝试吸烟率为9.3%,明显高于女生的4.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环境感知系统中的7项因素对初中生尝试吸烟行为均有影响,主要因素包括同伴吸烟压力(OR =4.12,95%CI:3.50~4.84)、家庭烟草暴露多(OR=1.46,95%CI:1.38 ~1.96)、媒体烟草暴露多(OR=1.40,95%CI:1.19~ 1.65)以及吸烟认同度高(OR=1.37,95%CI:1.17~1.60).结论 环境感知系统中各项因素均与初中生尝试吸烟行为的发生密切相关,应作为初中生控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学生被动吸烟现状,分析环境因素与被动吸烟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29所高中、初中和职业学校(职校),使用自制问卷对13 723名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吸烟和戒烟情况、知识和态度、二手烟暴露情况、媒体烟草暴露信息及学校控烟教育情况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3 208份。受调查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1.1%和2.5%,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14.7%和7.4%,P0.001;3.7%和1.3%,P0.001);被动吸烟率为67.0%,女生显著高于男生(68.6%和65.4%,P0.001),职校生和初中生显著高于高中生(75.6%和63.2%,P0.001;67.0%和63.2%,P0.001);34.5%的被动吸烟者每天都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初中或职校学生、父母和同伴吸烟、学校缺少控烟教育课程、反吸烟信息接触少及经常看到媒体上演员吸烟的学生更倾向于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结论上海市中学生被动吸烟现状严峻,社会、学校、家庭需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被动吸烟对中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学生被动吸烟现状,分析环境因素与被动吸烟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29所高中、初中和职业学校(职校),使用自制问卷对13723名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吸烟和戒烟情况、知识和态度、二手烟暴露情况、媒体烟草暴露信息及学校控烟教育情况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3208份.受调查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1.1%和2.5%,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14.7%和7.4%,P<0.001;3.7%和1.3%,P<0.001);被动吸烟率为67.0%,女生显著高于男生(68.6%和65.4%,P<0.001),职校生和初中生显著高于高中生(75.6%和63.2%,P<0.001;67.0%和63.2%,P<0.001);34.5%的被动吸烟者每天都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初中或职校学生、父母和同伴吸烟、学校缺少控烟教育课程、反吸烟信息接触少及经常看到媒体上演员吸烟的学生更倾向于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结论 上海市中学生被动吸烟现状严峻,社会、学校、家庭需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被动吸烟对中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学创新》2014,(35):67-69
目的:为了解吉林省长春市政府机构工作场所吸烟率及相关控烟规定,制定科学有效的政府机构控烟策略,为长春市创建无烟城市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长春市抽取1510名政府机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长春市政府机构现在吸烟率为19.8%;各抽样城区现在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烟规定覆盖率最广可达63.2%;控烟宣传有助于降低二手烟的暴露,接受控烟宣传的城区较未接受者二手烟暴露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春市政府机构工作场所吸烟率较低,控烟规定覆盖率较高,控烟宣传有助于降低二手烟的暴露,依据调查结果,积极制定各项控烟规定,加大控烟宣传力度,有助于推动长春市创建无烟城市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62-64
目的:了解长春市从事运输设备制造的企业员工吸烟现状以及企业控烟环境状况,为制定政策创建无烟企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长春市具有代表性的3个大型企业的814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集中自填问卷方式调查。结果:企业员工现在总体吸烟率41.6%,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手烟暴露率为30.6%,不同性别二手烟暴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吸烟者平均每天吸烟量为(12.58±6.86)支,不同性别每日吸烟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者的主要吸烟场所为卫生间、办公室及走廊;控烟环境严格企业员工的吸烟率、吸烟者在工作场所吸烟率及二手烟暴露率均低于控烟环境不严格的企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长春市从事运输设备制造的企业员工的吸烟情况较为严重,吸烟率处在较高的水平,调查的企业中虽然均有控烟政策,但执行力度不够。控烟工作者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专业的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尽快制定相应措施,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7.
章传红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2):130-131
目的 了解卫校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和制订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卫生部提供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中国问卷》为基础,结合卫校学生实际制订调查问卷.对某卫校2004级、2005级学生进行随机整群匿名抽样调查.结果 卫校男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吸烟率显著高于女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004级学生的吸烟率显著高于2005级学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尝试吸烟平均年龄为12.6岁,尝试吸烟主要原因为好奇、模仿(44.5%)和朋友劝吸(32.6%),主要吸烟场所为网吧(36.2%)和游戏厅(27.9%),烟草主要来源是朋友给的(54.5%)和自己买的(37.3%),97.4%的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显现出知、信、行的背离.结论 切实加强卫校学生的控烟意识,使他们远离烟草,成为未来控烟工作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校园控烟教育和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所学校的9 3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对待烟草使用态度和行为、学校控烟教育状况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对学校控烟教育负责人逐个进行访谈,分别评估校园制度建设、控烟宣传教育、校园控烟标识和环境管理等12项内容(无烟学校制度建设6项,控烟教育措施和环境评估6项),赋值后分别定义为校园控烟效果好、一般和较差。分析校园控烟效果与学生吸烟行为和烟草信息敏感度的关系,以及中学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父母和同伴的吸烟情况对校园控烟教育认同的影响。结果与校园控烟效果较差的学校比较,校园控烟效果好的学校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下降3.1%,实际吸烟率下降1.2%;校园控烟效果对中学生对烟草信息敏感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趋于下降,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吸烟持反对态度者比例分别为86.6%和58.2%,持支持态度者比例则分别为0.9%和1.5%;中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与校园控烟教育水平有关,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程度与父母和同伴是否吸烟有关。结论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降低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实际吸烟率有一定的作用。青少年吸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校园控烟教育和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所学校的93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对待烟草使用态度和行为、学校控烟教育状况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对学校控烟教育负责人逐个进行访谈,分别评估校园制度建设、控烟宣传教育、校园控烟标识和环境管理等12项内容(无烟学校制度建设6项,控烟教育措施和环境评估6项),赋值后分别定义为校园控烟效果好、一般和较差.分析校园控烟效果与学生吸烟行为和烟草信息敏感度的关系,以及中学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父母和同伴的吸烟情况对校园控烟教育认同的影响.结果 与校园控烟效果较差的学校比较,校园控烟效果好的学校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下降3.1%,实际吸烟率下降1.2%;校园控烟效果对中学生对烟草信息敏感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趋于下降,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吸烟持反对态度者比例分别为86.6%和58.2%,持支持态度者比例则分别为0.9%和1.5%;中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与校园控烟教育水平有关,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程度与父母和同伴是否吸烟有关.结论 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降低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实际吸烟率有一定的作用.青少年吸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宋佩杉  曹秀菁 《安徽医学》2017,38(5):579-584
目的 了解宿州市埇桥区初中生吸烟行为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宿州市2016年4月6所初中3 955名在校生,进行匿名吸烟行为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该地区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因素.结果 宿州市埇桥区初中生总体吸烟率为6.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级、零用钱多少、家庭性质、父母是否提醒、父亲文化、父母是否吸烟、同伴是否吸烟、是否留守青少年、是否经常暴露于网吧、烟草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成绩优劣等12个因素与吸烟率有关 (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生、单亲家庭、留守青少年、父母经常吸烟、父亲文化程度低、同伴经常吸烟、经常暴露于网吧是吸烟的危险性因素(P<0.05);低年级、零用钱较少、学习成绩较好、烟草知识及格是吸烟行为的保护性因素(P<0.05).同学们烟草知识及格率为61.01%,烟草相关知识平均分为(6.39±1.13)分,烟草专业知识较匮乏.结论 宿州市埇桥区初中生吸烟现状不容乐观,家庭环境是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学校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平罗县中学生吸烟状况,为控烟措施提供依据,于2008年4月对平罗县5所中学1020名学生进行了吸烟行为调查,采用格式化问卷方法调查学生吸烟情况.结果 ,尝试吸烟率初中生为25.37%,高中生为44.54%,男生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少年开始吸烟年龄集中在10~15岁;中学生尝试吸烟的主要原因是好奇、心情不好和朋友影响.分别占第一次尝试吸烟者的44.00%、28.80%和18.40%.87.10%吸烟者买烟没有遇到困难.吸烟率及吸烟量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初中至高中阶段是一个快速上升期,要把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这个年龄段上.  相似文献   

12.
在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吸烟状况及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960名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吸烟原因及吸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800份(收回率为83.3%).800名被调查学生中总吸烟率20.9%,其中男生吸烟率36.1%,女生5.3%,男女生吸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吸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90%以上大学生知晓烟草中的主要有害成分,对吸烟危害健康的知晓率较高.结论:大学生虽然知晓烟草中的有害成分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性,但吸烟率水平仍较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控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银川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烟草使用情况及二手烟暴露情况.方法 对银川市行政中心1 449名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吸烟习惯等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的方法.结果 发现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但两者均低于全国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基线水平.文化程度和政策与吸烟存在相关,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吸烟率越低.100%无烟政策的单位吸烟率低于部分禁烟的单位,而部分禁烟的单位吸烟率低于无相关政策或所有地方都允许吸烟的单位.结论 办公场所无烟政策可保护非吸烟人群免受二手烟的侵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青少年控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评价其在上海市中学生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范围内抽取3个区,对区内所属的41所学校19117名初中生和高中生进行青少年控烟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家庭和学校的基本信息、烟草使用情况、吸烟危害的认知、烟草使用的内在倾向、学校控烟教育环境、烟草使用的外在吸引力认同、二手烟暴露情况、家庭烟草接触暴露、同伴烟草使用情况以及烟草的媒体暴露风险.用统计软件评价其效度和内在信度.对其中6所学校的287名初中和高中生以相同问卷接受两次调查,评价重测信度.结果 主要测量指标的内在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504~ 0.804,家庭烟草接触暴露和未来吸烟倾向2个维度的内在信度最高.Spearman相关系数均>0.7,问卷的重测信度良好.因子分析显示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10个公因子涵盖了倾向因素、强化因素和促成因素,能解释问卷全部内容的61.17%.结论 制定的青少年控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青少年控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了解中职生烟草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校所有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有关吸烟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中职生尝试吸烟率为26.7%,现在吸烟率为14.8%,男生高于女生;对烟草危害有具体认知的学生只占18.3%。结论中职生尝试吸烟与性别、好奇心理、同伴怂恿、家庭或周围他人的影响、影视及广告的误导等有关,最主要的原因是中职生对烟草的危害缺乏具体认知,对中职生的控烟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青少年控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评价其在上海市中学生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范围内抽取3个区,对区内所属的41所学校19 117名初中生和高中生进行青少年控烟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家庭和学校的基本信息、烟草使用情况、吸烟危害的认知、烟草使用的内在倾向、学校控烟教育环境、烟草使用的外在吸引力认同、二手烟暴露情况、家庭烟草接触暴露、同伴烟草使用情况以及烟草的媒体暴露风险。用统计软件评价其效度和内在信度。对其中6所学校的287名初中和高中生以相同问卷接受两次调查,评价重测信度。结果主要测量指标的内在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504~0.804,家庭烟草接触暴露和未来吸烟倾向2个维度的内在信度最高。Spearman相关系数均0.7,问卷的重测信度良好。因子分析显示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10个公因子涵盖了倾向因素、强化因素和促成因素,能解释问卷全部内容的61.17%。结论制定的青少年控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青少年控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和掌握海口市烟草流行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海口市15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入户,由调查员使用掌上电脑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开展调查。结果 海口市15岁以上常住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1.76%,不同地区之间现在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城乡、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人群之间现在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海口市15岁以上常住居民现在吸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男性、25~<45岁人群、初中文化、高中/中专文化、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企业商业服务业工作人员以及未就业人员;海口市市民对电子烟的知晓率和使用率相对较低(分别为22.36%和0.72%)。非吸烟者一周中暴露于二手烟的比率是67.41%。结论 海口市现在吸烟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部分群体吸烟率仍然较高,开展控烟干预应侧重吸烟率较高群体;海口市二手烟暴露较为严重,应加强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的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8.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1],烟草的使用仍然处在高水平,截止到2012年吸烟率居前三位的是中国、美国和英国,中国为28%,英国为22%,美国为19%.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600万人死于直接使用烟草和二手烟[2].我国是人口大国,烟草的生产和消费位居世界首位[3],吸烟人数已超过3亿,约占全世界吸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且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4].我国采取多种策略进行控烟干预,吸烟率出现下降趋势,而我国大学生吸烟率出现持续增高的趋势[5].大学时期是形成规律吸烟的重要阶段,对大学生的吸烟行为进行有力的干预,是控烟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6].我们对大学生吸烟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大学生控烟和无烟校园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21年沧州市青少年学生尝试卷烟和电子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控烟政策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9月抽取4 569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结果 沧州市青少年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9.35%(1 341/4 569),尝试卷烟率为13.77%(468/4 569),尝试电子烟率为15.58%(712/4 569),尝试吸卷烟率和尝试吸电子烟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职高学生尝试卷烟率和电子烟率均高于初中和高中学生;多因素非条件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每周零花钱、好朋友吸烟、吸烟感受和“是否有人教过烟草使用后果?”是青少年学生尝试卷烟的影响因素(均P<0.05);性别、每周零花钱、老师吸烟、好朋友吸烟、吸烟感受和“是否收到过免费烟草产品?”是青少年学生尝试电子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2021年沧州市青少年学生烟草使用率较高,学生吸烟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建议继续加强控烟工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创建无烟环境。全面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学生吸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巩义市烟草消费者的吸烟状况及对控烟政策知晓情况,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巩义市六类20个不同场所的烟草消费者,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由受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进行拦截调查。调查数据用EPI 3.01进行录入,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000名香烟消费者总吸烟率为85.1%,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17.2岁,平均每天吸烟量为18.86支。虽然93.4%的购烟者都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但仅有40.6%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广告牌是烟草宣传和促销的主要手段。结论:开展烟草消费者的吸烟状况及对控烟政策知晓情况调查,对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加大烟草危害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指导公众戒烟,减少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