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动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分析这些影响与人类的性别、遗传因素、地域因素及年龄等多种相关因素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85/2004期间与红细胞免疫和运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redbloodcellImmunity,sportsexercise”,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检索万方数据库1992/2004相关文章,检索词“红细胞免疫,运动”,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研究红细胞免疫的影响因素及运动对红细胞免疫作用的文章,无论有无对照组、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实验,排除综述类文献,文献重复则选择发表在近5年内或刊登在权威杂志者。资料提炼:共检索到28篇文献,中文文献15篇,英文文献13篇,排除综述和重复文献,纳入18篇文献,其中5篇探讨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因素,13篇研究运动与红细胞免疫的关系。资料综合:年龄与性别因素、遗传因素和地域因素均能影响红细胞免疫,各种相关因素是通过影响红细胞发挥免疫功能的过程或改变红细胞免疫物质基础或调节因子来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运动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不同报道的结果不同,但大多数研究认为一定负荷的运动可以促进红细胞免疫的黏附功能,特别是强度中等、频度适宜的运动(5次/周,45min/次)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红细胞免疫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适度运动能增强红细胞免疫的黏附功能。  相似文献   

2.
运动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运动时红细胞在细胞水平上出现各种功能的变化。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l991—01/2004-12关于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的文章,检索词:“sports;redbloodcell,immunefunctiondeformability”,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国期刊网1991-01/2004—12关于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的文章,检索词:“运动,红细胞,免疫功能;抗氧化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阅读相关内容的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与运动引起的红细胞变形,红细胞免疫机能的改变;红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红细胞生成与老化的相关文章,然后筛除与以上要求无明显联系的文章。纳入标准:详细阐述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收集69篇关于运动、红细胞及其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的文献,排除55篇,选用14篇文献和1本书籍内容用以综述。 资料综合:红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之一,运动时红细胞流变性受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训练水平等因素影响。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可抑制红细胞免疫功能。在运动中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高,能快速消除自由基对红细胞的损伤,改善红细胞的运氧功能,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运动增加了红细胞的更新。但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引起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破坏速度超过生成速度,则可能导致红细胞的减少和血红蛋白下降,可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恢复能力。 结论:了解运动中红细胞的变形性、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恢复特点、抗氧化酶活性、生成与老化的影响,对科学地指导大众健身运动、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唯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2):127-129
目的:探讨运动与先天免疫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0—01/2004—12有关运动与先天免疫关系的文献,检索词为“spoils,immunity,immune system”,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1994-01/2004—12有关运动与先天免疫关系的文献,检索词为“运动,免疫性,免疫系统”,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选择有关运动对机体自然杀伤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补体、树突状细胞、溶菌酶免疫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排除综述类文章及重复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8篇有关运动与先天免疫关系的文献,内容呈不同程度重复的有20篇,对其他48篇进行分类整理,其中17篇选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提高自然杀伤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溶菌酶的免疫功能;而大强度的运动则对它们产生抑制作用。虽然有关大强度运动对补体、树突状细胞影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但已有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维持或提高补体、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结论:中等强度的运动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先天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运动时红细胞在细胞水平上出现各种功能的变化。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1-01/2004-12关于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的文章,检索词:“sports;redbloodcell,immunefunctiondeformability”,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中国期刊网1991-01/2004-12关于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的文章,检索词:“运动,红细胞,免疫功能;抗氧化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阅读相关内容的书籍。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与运动引起的红细胞变形,红细胞免疫机能的改变;红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红细胞生成与老化的相关文章,然后筛除与以上要求无明显联系的文章。纳入标准:详细阐述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收集69篇关于运动、红细胞及其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的文献,排除55篇,选用14篇文献和1本书籍内容用以综述。资料综合:红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之一,运动时红细胞流变性受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训练水平等因素影响。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可抑制红细胞免疫功能。在运动中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高,能快速消除自由基对红细胞的损伤,改善红细胞的运氧功能,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运动增加了红细胞的更新。但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引起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破坏速度超过生成速度,则可能导致红细胞的减少和血红蛋白下降,可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恢复能力。结论:了解运动中红细胞的变形性、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恢复特点、抗氧化酶活性、生成与老化的影响,对科学地指导大众健身运动、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近几年来有关一氧化氮双重作用以及在运动中效应的研究结论,阐述了一氧化氮在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运动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4/2006与一氧化氮相关的文献,检索词“Nitric Oxide’s,Double Effects,Adoption in Sports”,并限定文献语种为英文。同时检索CNKI数据库1999/2006相关文献,检索词“NO的双重作用,NO在运动中的效应”,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 资料选择:主要纳取有关一氧化氮双重作用及一氧化氮在运动中效应的相关文章,排除综述和重复文献。 资料提炼:共提炼出22篇文献进行综述,其中4篇中文,18篇英文。 资料综合:由于一氧化氮在机体中浓度的不同积累,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发挥着生理、病理效应,影响着机体的生理活动。在运动中,运动能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适量的一氧化氮会提高运动能力,也有利于身体健康;过高或过低的则加速运动疲劳的产生,影响着机体的运动能力。 结论:一氧化氮的双重作用影响着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运动能力,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有氧运动健身的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有氧运动促进健康的机制,以期为运动训练、运动健身和运动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Elsevier science 2000-01/2005-12关于有氧运动健身的文章。检索词“aerobic exercise,health”并限定文章的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同期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有氧运动,健身”。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有氧运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②有氧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③有氧运动对自由基产生和清除能力的影响。④关于有氧运动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⑤有氧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献78篇,排除47篇重复性研究。31篇符合纳入标准。 资料综合: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研究都表明:有氧运动能改善能量代谢,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心血管危险因子.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结论:有氧运动能通过多种生物学机制促进健康,是运动健身和运动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运动对谷氨酰胺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论述运动、谷氨酰胺与免疫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运动应激等情况下,补充谷氨酰胺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和运动能力的影响,阐明了谷氨酰胺与运动及机体免疫力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0-01/2003-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glutamine,exercise,immunit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0-01/2003-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谷氨酰胺,运动,免疫”,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关于谷氨酰胺与运动、免疫关系的文献,所选择的文献为研究原著,排除综述和Meta分析,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0篇关于谷氨酰胺与运动、免疫关系的随机和未随机试验。资料综合:短时间力竭运动导致血浆谷氨酰胺浓度上升,而长时间、过度训练导致血浆谷氨酰胺浓度下降,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依赖于体内谷氨酰胺的水平,长时间、过度训练后期,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其原因与血浆谷氨酰胺含量下降有关。另外补充外源性谷氨酰胺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这对于延缓疲劳的产生,促进机体的恢复有一定意义。结论:谷氨酰胺与运动及机体的免疫力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谷氨酰胺是免疫细胞和肠黏膜上皮细胞的重要燃料,运动可以影响谷氨酰胺的浓度,这主要取决于运动的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运动与免疫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国内外近期运动与免疫研究进展状况。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8-01/2004-12的关于运动与免疫的文章,检索词“exercise.immunity”,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 资料选择:共搜索100l条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出与运动免疫相关的文献,通过摘要查找全文。 资料提炼:从收集到的文献中,筛选出细胞免疫、细胞因子等有关运动免疫的相关文献13篇用于综述。 资料综合:运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取决于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适度的运动对免疫功能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而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以及长期的强化训练,将会导致机体免疫抑制。运动对淋巴细胞的影响表现在数量变化和功能改变上。不同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动员不同亚型自然杀伤细胞,运动中细胞因子发生明显变化,其变化与运动的种类、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运动中有更多的免疫物质对免疫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结论:运动可对淋巴细胞及其亚型、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及细胞因子产生影响。大负荷运动可使细胞免疫受抑制,体液免疫增强,致使机体免疫失衡。同时有必要对免疫相关的物质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明确运动与免疫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理应激和运动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金花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8):126-128
目的:分析近10年来急性心理应激和急性运动应激对免疫功能影响的文献,探讨急性应激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的生理机制。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6/2005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psychological stress,exercise,immune”,并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05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急性心理应激、运动、免疫”。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步审查,选取符合要求的有关文献,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急性心理应激对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原著。②有关运动引起免疫系统改变的研究原著。排除标准:①重复的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②慢性心理应激的文章。③长时间或长期运动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3篇有关心理应激对免疫系统影响及运动锻炼对免疫系统影响的文献,排除重复或类似的研究等不符合其他标准的文章,纳入21篇。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影响的文献有13篇,运动影响免疫功能的文献有8篇。 资料综合:急性应激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和交感神经系统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变化。急性心理应激引起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数量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数增加,自然杀伤细胞毒性显著升高,T细胞对刀豆素A和植物血凝素的增殖反应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干扰素r生成增加。急性运动应激不仅造成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和毒性的提高,而且T抑制/细胞毒细胞增加以及其对有丝分裂原增殖反应下降,并导致分泌型IgA水平升高。 结论:各种类型的急性应激包括体育运动和情绪应激都能影响免疫功能。急性心理应激加强快速的、聚合能量的自然免疫,同时消耗时间和能量的特异性免疫被抑制;急性运动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与急性心理应激大致相似,主要受运动的类型和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猝死     
潘志军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0):190-192
目的:探讨和分析运动性猝死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特征,为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提供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2-01/2005-07关于运动性猝死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exercise/sport sudden death”: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同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运动性猝死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运动、猝死”,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选,选择与运动有关的猝死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文献以及个案。 资料提炼:在63篇文献中,经分类整理,纳入14篇。 资料综合:运动性猝死发生率低,进展迅速,与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之间没有明显相关,多发生在30-60岁,男性多于女性。病因多为心源性和脑源性猝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运动性猝死的一个主要原因。 结论:运动性猝死发生率低,存在性别特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运动性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加强对运动性猝死流行病学和病因学以及预防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