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检测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ACS病例48例,对照组48例的急性时相hs—CRP含量,并作比较。结果:hs—CRP水平在ACS组中升高明显,以急性心肌梗死组最高[(23694±2167)ng/ml],不稳定心绞痛组次之[(19773±1945)ng/ml],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hs—CRP在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性,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预报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
探讨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服用氟伐他汀前后血浆IL-6及MCP-1水平。同时选择4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前,ACS组血浆IL-6[(24.13±6.24)ng/ml]、MCP-1[(18.95±4.53)pg/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8.97±5.67)ng/ml和(14.35±4.28)pg/L,P均〈0.01;服用氟伐他汀4周后,ACS组血浆IL-6(19.56±5.87)ng/ml及MCP-1(14.85±4.38)pg/L水平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冠脉综合征与炎症反应有关。氟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病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更与炎症密切相关。C反应蛋白是一种典型的炎症急性相反应蛋白,其血浆水平的高低可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状态及稳定程度。目前,把血浆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判定指标的临床价值已逐渐得到认同,但最新研究发现,新蝶呤和脑利钠肽等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评估可能较C反应蛋白更为特异而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CAD)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CS)前后,血浆中髓过氧化酶(MPO)的变化.方法 78例行CS术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51例)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27例)组.分别在CS手术前后取血测MPO、C反应蛋白(CRP),观察两指标者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关系.结果 术前ACS组血浆MPO、CRP均明显高于SAP组,手术后两组CRP升高明显,而MPO的差别则不显著;术前ACS组MPO水平与CRP显著相关(r=0.341,P<0.05).结论 血浆MPO与冠脉斑块急性损伤、炎症的相关性小,可作为预测、评估ACS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的急性时相蛋白中最敏感的指标。近年的研究表明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关,ACS患者血中CRP浓度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调脂对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综合征 (ACS)患者冠脉病变炎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 12 5例ACS患者 (在常规治疗下 )分为他汀治疗组 (6 3例 )和非他汀治疗组 (6 2例 ) ,另选健康对照者6 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在治疗前、治疗后 8周血浆高敏C 反应蛋白 (HS CRP)、P 选择素、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血清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ACS患者的血浆HS CRP、P 选择素、ox LDL水平明显增高 ,血清NO水平明显降低 ,血浆HS CRP、P 选择素水平与ox LDL、血清NO水平有明显直线相关性。②他汀治疗组在治疗 8周后其血浆HS CRP、P 选择素与ox LDL水平明显下降 ,血清NO水平明显上升 ,非他汀治疗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他汀调脂可阻滞ACS患者冠脉病变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答:C反应蛋白(CRP)是在急性炎症时出现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期蛋白,一直用来检查和预测各种传染性、感染性和坏死性过程的结局,并评估这些过程的治疗效果。目前发现CRP可以预测健康个体将来发生冠脉事件以及估计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预后。CRP作为炎症标志物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已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浓度代表体内LDL氧化应激程度,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C反应蛋白(CRP)是一项敏感的炎症反应程度指标。大量研究结果表明,CRP与冠心病有关,尤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密切相关。本文在探讨血浆ox-LDL及血清高敏CRP(hs—CRP)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11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被分成辛伐他汀常规治疗组(48例)和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组(69例)。观察治疗后6周两组血浆hs—CRP和血脂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6周血浆hs—CRP、血脂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但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组的hs—CRP下降幅度较辛伐他汀组更大(P〈0.05),两组血脂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用氢氯吡格雷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浆hs—CRP浓度。更有利于抑制炎症、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炎症与免疫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全过程,白细胞介素-18(IL-18)是多效能前炎症因子,与斑块脆性有关;金属蛋白酶-1(MMP-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相互影响,导致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缺血事件。hs—CRP是最敏感的急性相关蛋白,与IL-18相互作用,加重炎症反应,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我们观察IL-18、MMP-1和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病变的关系,旨在为老年人ACS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