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MPR、VR、SSD)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普通X线平片结果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急诊外伤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进行MPR、VR、SSD图像处理,评价各种后处理方法对隐匿性骨折的显示能力。结果 60例患者通过后处理技术显示,最终均确诊为隐匿性骨折,其中环枢关节15例,膝关节8例,肩关节7例,足跗骨6例,肋骨5例,腕关节3例,踝关节4例,肘关节3例,骶尾骨2例,颞颌关节2例,颈椎棘突、胸肋关节,下颌骨,甲状软骨、舌骨各1例,CT横断轴位、MPR、VR、SSD诊断骨折阳性率分别为86.7%(52/60),100%(60/60,75%(45/60),68.3%(41/60)。结论 64层螺旋CT横断位结合后处理技术,尤其MPR技术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有效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隐匿性肋骨、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97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高度怀疑肋骨骨折而X线检查未发现明确骨折病例的影像资料,行64排螺旋CT平扫,采用原始薄层轴位图像数据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重建图像,结合轴位图像作出对骨折的诊断。结果:97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及重建后,X线未能显示的骨折MSCT及重建图像全部显示,其中肋软骨骨折6例,前肋近肋软骨部骨折18例,肋弓部及后肋区肋骨不全性骨折及线形骨折73例。结论:多排螺旋CT薄层图像联合后处理重建图像是胸部外伤性肋骨隐匿性骨折中的较好的诊断方法,可以提供肋骨骨折的数目、形态、累及范围等详细信息,基本能满足临床早期治疗和及时的司法鉴定需要,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宋杰  刘栋  蔡崧 《黑龙江医学》2019,43(4):385-38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足跗骨隐匿性骨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足踝部外伤后数字X线摄影检查未见明确骨折而临床疑诊跗骨骨折的病人,经64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薄层重建及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图像后处理,比较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跗骨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结果经CT检查后发现77例骨折,共累及81处骨折,3例病人出现多发骨折;其中跟骨骨折9处,距骨骨折16处,骰骨骨折14处,足舟骨骨折13处,楔状骨骨折29处。结论 64层螺旋CT薄层图像及后处理技术相结合能对跗骨隐匿性骨折做出准确的诊断,可明显的提高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SCT薄层扫描和重建技术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常规X线平片检查阴性患者的MSCT图像资料.结果 40例患者MSCT扫描及处理后,共发现81处骨折,其中单发肋骨骨折14例(35.00%),多发26例(65.00%).结论 MSCT薄层扫描和图像后重建技术可以明确诊断肋骨骨折并准确定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源CT在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怀疑肋骨骨折而X线检查未发现明确骨折病例的影像资料,采用原始薄层轴位图像结合MPR、MIP、VR后处理技术进行肋骨重建、分析。结果 27例患者中,骨折位于第1、2肋5例,胸肋关节处4例,腋中线处7例,后肋近肋椎关节处5例,膈下肋骨3例,肋软骨3例。同时合并有其他骨及胸腹部脏器损伤。结论双源CT扫描得到的原始薄层轴位图像与多种重建图像相结合能对隐匿性肋骨骨折准确诊断,明显优于X线平片,是肋骨隐匿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重建技术(VR)和多平面重建成像技术(MPR)显示成人巾内耳结构的方法。方法采用MSCT薄层扫描(层厚0.625mm)、小视野(9.6min)、密集重建(间隔0.3min),细小骨关节(boneplus)重建,对耳鼻咽喉科诊治的患者15例(30只耳)和正常成人11例(22只耳)中内耳分别进行VR和MPR三维成像。结果正常40只耳,其VR图像显示丁内耳骨迷路的细微结构,以及各结构之间的关系;异常12只耳,其中3只耳砧骨长腿异常,1只耳外半规管侵蚀,2只耳锤骨发育不全,2只耳砧镫关节消失,2只耳外耳道闭锁伴听小骨发育不全,2只耳镫骨前后脚发育异常,配合中耳MPR可更直观、准确地诊断。病变耳立体显示了畸形部位及程度。VR操作较复杂,图像立体感强;MPR操作相对简单,尤其对听骨链显示简捷明了。结论VR和MPR三维成像相结合能全面准确地观察中内耳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CT检查对眶内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对23例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摄眼眶X线片和眼眶CT横断扫描,其中9例加扫眼眶冠状位。23例中,眶内壁骨折12例,底壁骨折9例,顶壁骨折2例。8例无直接骨折征象(约占34.8%)。由于CT检查对眶内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放对有外伤史,临床怀疑有骨折,应常规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V)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颌面部创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横断位容积扫描,常规层厚2mm,重建间隔1mm,螺距0.9mm,原始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VR、MIP三维重建。结果三维重建影像显示骨折范围、位置、类型、骨折线走行方向及碎骨片移位等信息方面较轴位扫描图像有显著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对颌面部骨折显示良好,有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隐匿性骨折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CT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对19例X线平片显示阴性或骨折线显示不清的患者行CT轴位或冠状位扫描,结果发现1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隐匿性骨折。提示CT能发现常规X线平片不能发现的骨折,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应用螺旋CT扫描三维多平面重建对详细了解损伤部情况、制定周密手术计划、选择适当内固定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组24例骨盆骨折病例,术前均拍摄X线片并行螺旋CT扫描三维多平面重建。结果 螺旋CT扫描三维多平面重建在显示骨折全貌、确定临床诊断,指导手术治疗等方面具有显优势。结论 螺旋CT扫描三维多平面重建,能够在立体空间清晰地显示复杂骨折的全部细节,有助于理解骨盆骨折的复杂性,应作为术前检查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危成波 《医学综述》2013,(21):4016-40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来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住院诊治的84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成像(VR),分析其骨折情况。结果84例患者共发现骨折线392条,MPR可发现骨折线392条(100%),常规CT扫描图像发现骨折线328条(83.7%),其中上颌骨、鼻骨、筛骨、蝶骨骨折的显示率显著低于MPR图像(P〈0.05),眶骨、颧骨和下颌骨的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共显示294条骨折线(75.0%),其中上颌骨、眶骨、鼻骨、筛骨、蝶骨骨折显示率显著低于MPR图像(P〈0.05),颧骨和下颌骨的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全面评估骨折情况,提高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其在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X线正侧位片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患者的完整影像学资料,观察分析骨折的发生部位、表现形式。结果(1)36例患者共41侧踝关节骨折,其中单踝骨折5例,双踝骨折25例,三踝骨折11例。伴有足骨骨折11例。(2)多层螺旋CT扫描MPR重建对踝关节骨折诊断率达100%;VR虽然对细小骨折显示不佳,但更有利于空间上了解骨折的移位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MPR结合VR重建能够充分显示踝关节骨折的发生部位和发生方式,能够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3D重建对寰枢椎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寰枢椎骨折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及3D重建,分别进行寰枢椎及周围软组织重建,并用假彩色技术处理。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病变,测量有关数据。结果:全部病例被清楚显示,骨折线的走行、骨折的部位、骨折类型、严重程度、移位及椎管狭窄状况。结论:螺旋CT3D重建对寰枢椎骨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简化了观察者的思维过程,并能为骨科选择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螺旋CT对37例髋臼骨折患者行薄层(2~3mm)螺旋扫描。利用工作站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立体、多角度准确显示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部位、类型、程度,对于外科制定治疗计划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揭示髋臼骨折。方法  15例髋臼骨折患者均行Xvision -GX扫描 ,把所得数据经Sun -Xtension工作站处理 ,采用SSD法和关节分离技术三维重建 ,并把重建图像沿X轴和Z轴旋转显示髋臼。结果 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 15例髋臼骨折均被揭示。而且应用关节分离技术和图像旋转技术能够揭示骨折的细节。结论 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关节分离技术和图像旋转技术的联合应用 ,对髋臼骨折的每个细节都能预先直接揭示 ,这对帮助临床选择手术入路和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颞骨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庆聪  徐川  张亚琴  王晓红 《实用全科医学》2006,4(2):227-228,F000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MSCT对正常3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1耳进行1.25 mm/4i薄层扫描,把扫描所得的容积数据用容积重现法(VR)进行三维重建,记录重建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VR法能对正常颞骨内结构,如听骨链、面神经管、耳蜗、前庭、半规管等均显示满意,对外侧半规管淋巴漏的诊断和手术所见完全相符,对胆脂瘤范围和锤骨、砧骨破坏的诊断和手术所见基本相符。结论VR三维重建法可以为临床提供详细、立体的影像资料,对明确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和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及重建技术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螺旋CT及重建技术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脊柱损伤患者的螺旋CT袖位图像(TrCT)、多平面重建图像(MPR)、表面遮盖法重建图像(SSD),根据对病变的分辨率,将三者对病变的显示能力分为优、良、差3等。结果 脊柱正、侧位CT定位像类似于常规X线摄片。TrCT、MPR对骨折、无旋转脱位、脊髓损伤显示良好。SSD对线性骨折、脊髓损伤显示差。MPR和SSD能清晰显示椎间隙宽窄、椎体滑脱;椎体旋转脱位以SSD显示最好。MPR和SSD立体感强,空间分辨率高。结论 螺旋CT应作为脊柱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熟悉并灵活应用CT定位像、TrCT、MPR、SSD图像,可对各种脊柱损伤作出及时而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不同类型的颌面部骨折进行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对比骨折线显示情况,并与手术中骨折线相对照。结果MPR能清楚显示各种颌面部骨折,但缺乏立体感;MIP对于线性骨折显示清晰;VR能立体显示表浅骨折的移位情况。结论MPR、MIP和VR对颌面部骨折的显示各有优缺点。3种方法相互补充能准确全面地显示颌面部骨折情况。  相似文献   

19.
64层CT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CT多种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治疗的3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X线平片检查、64层CT检查后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3D)重建。回顾性分析33例患者的CT检查及重建图像,进行骨折分型,评估胫骨平台的劈裂及塌陷程度,并与X线平片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33例胫骨平台骨折的CT图像经MPR及3D重建后,骨折显示与术中所见吻合率为100%,X线平片漏诊1例。MPR能够显示骨折的细微结构,有助于骨折类型的判断。3D重建可清晰显示骨折的立体外观、关节面碎裂及塌陷的范围。结论 64层CT重建技术能直观、多方位、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部位、形态、类型,关节面碎裂及塌陷程度等空间信息,对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准确的复位和内固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骨关节螺旋CT多平面重建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 CT多平面重建在骨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 4 8例骨关节病 ,包括骨折 12例、缺血坏死 15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3例、退行性骨关节病 16例、骨关节结核 2例。对原始CT扫描数据均行多平面重建 (MPR)。结果 :MPR可以多角度、多平面观察骨关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等的改变 ,对病变显示满意。结论 :螺旋 CT MPR重建能提供骨关节病变非常有价值的空间关系信息 ,其表现接近病理解剖 ,临床应用价值大 ,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订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