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并发脑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探讨其免疫功能改变与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7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组34例和手足口病未并发脑炎组23例,以20例同期进行腹股沟疝外科手术的儿童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抗凝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CD3+CD19-)、辅助T细胞Th(CD3+CD4+)、抑制T细胞Ts(CD3+CD8+)、B淋巴细胞(CD3-CD19+)和NK细胞(CD3-CD56+/CD16+)的相对计数。结果: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19-)、辅助T细胞Th(CD3+CD4+)、抑制T细胞Ts(CD3+CD8+)的百分率下降,明显低于手足口病未并发脑炎组及对照组(P0.05);B淋巴细胞(CD3-CD19+)的百分率较其它2组明显增高(P0.05);但手足口病未并发脑炎组与对照组之间辅助T细胞Th(CD3+CD4+)、抑制T细胞Ts(CD3+CD8+)、B淋巴细胞(CD3-CD1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组及手足口病未并发脑炎组NK细胞(CD3-CD56+/CD16+)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特别是合并有脑炎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探讨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123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进行检测,并与35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消化系统各肿瘤组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CD3+)、T4细胞(CD3+CD4+)、NK细胞(CD3-CD16/56+)百分率下降(P<0.01);T4/T8(CD3+CD4+/CD3+CD8+)比值降低(P<0.05);T8细胞(CD3+CD8+)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消化系统各肿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表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检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监测抗瘤疗效和判断预后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免疫学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3例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B淋巴细胞(CD19+)及NK细胞(CD3-/CD16+56+)的表达率。结果所有患者化疗后CD3+、CD4+、CD4+/CD8+表达高于化疗前(P<0.05),其中化疗有效组(30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化疗无效组(4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CD19+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NK细胞降低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化疗能够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陈月婵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4):2033-2035
目的分析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调节性T(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Th)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1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检查的41例健康早孕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TGF-β、IL-10)、NK细胞亚群(CD56~+CD16~-、CD56~+CD16~+、CD56~-CD16~+)及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实验组Treg细胞分泌的TGF-β、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D56~+CD16~-、CD56~-CD16~+NK细胞亚群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56~+CD16~+NK细胞亚群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外周血IL-2、IFN-γ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L-4、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NK细胞亚群及Th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可作为诊断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生存截瘫患者外周血淋巴细 胞亚群水平,评估截瘫患者40多年后细胞免疫功能的状况。方法采 集110例截瘫患者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Th细 胞,CD8+Ts细胞,CD4+/CD8+),CD19+B淋巴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并与正 常对照作比较。同时,按性别分层比较各项目的差异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截瘫组与对照组比较,截瘫组CD8+T细胞升高,CD4+/CD8+和CD16+CD56 +NK细胞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375,1.052,0.674,均P <0.05)。 CD3+,CD4+T细胞和CD19+B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800,1.490,0.223,均 P >0.05) 。按性别分层,CD19+B细胞女性组高于男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F=0.03 8,均P <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 F=0.002~1.808,均P >0.05)。CD4+与CD 8+,CD4+与CD4+/CD8+,CD4+与CD16+CD56+,CD8+与CD4+/CD8+,CD8 +与CD16+CD56+,CD19+与CD16+CD56+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P <0.01)。结论唐山地震截瘫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紊乱。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和格雷夫斯病(Gravesdisease,GD)患者甲状腺组织内淋巴细胞分布情况与特征。方法选择HT患者28例(HT组),GD患者15例(GD组),无功能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6例(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细针穿刺获取甲状腺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CD8+),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CD127-),总B淋巴细胞(CD3-CD19+),总自然杀伤细胞(CD3-CD16+CD56+)的细胞数及CD4+/CD8+。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T组CD3+总T淋巴细胞升高,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降低(P<0.05),GD组CD3-(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和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下降(P<0.05),CD3+CD4+的T淋巴细胞和CD4+/CD8+明显升高(P<0.05);HT组与GD组CD3+CD8+T淋巴细胞和CD3-CD19+B淋巴细胞及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CD3+总T淋巴细胞及CD3-(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较GD组升高,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较GD组下降(P<0.05)。结论 HT和GD患者甲状腺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发生偏移,提示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改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发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及31例确诊但未治疗的MDS患者(低危、中危和高危)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 CD19+B淋巴细胞和CD3(CDI6CD56)+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DS患者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总数均明显减低.另外,在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 CD4+的辅助性T细胞(Th)表达降低,CD3+ CD8+的抑制性T细胞(Ts)表达增高,Th/Ts比值倒置,比例失衡;且随着MDS疾病的进展,Ts细胞的表达逐渐增加,但低危、中危和高危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K细胞的表达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S 3组间T淋巴细胞和Th/Ts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DS患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均降低,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可用来评估MDS患者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C-CIK细胞免疫治疗对化疗后胰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0例经病理确诊的胰腺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化疗联合自身DC-CIK细胞治疗25例患者作为联合治疗组,同期单纯化疗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相同时间点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及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ELISA方法检测IFN-γ及IL-4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3+CD56+T细胞百分率上升,CD4+/CD8+值上调,CD8+T细胞百分率下降(P<0.05或P<0.01);CD4+CD25+CD127lowTreg下降(P<0.01);Th1细胞因子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Th2细胞因子IL-4水平降低(P<0.01)。对照组单纯化疗后CD3+、CD4+、CD8+细胞百分率下降(P<0.05或P<0.01);CD4+CD25+CD127lowTreg下降(P<0.01);IFN-γ和IL-4水平降低(P均<0.01)。结论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能提高胰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是治疗胰腺癌患者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的变化,以评估乙型肝炎患者机体的免疫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109例乙型肝炎肝患者作为乙型肝炎组,另选取2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促凝和肝素抗凝外周血,临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抗体免疫指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载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与绝对值。并根据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表达水平及HBVDNA载量将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以及HB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结果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辅助细胞(CD4+Th细胞)、CD8+杀伤性T细胞(CD8+Tc细胞)、CD19+B细胞绝对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组间CD3-CD16+CD56+自然杀伤性细胞(NK细胞)绝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患者外周血CD3+T、CD4+Th、CD8+Tc及CD19+B细胞绝对值均低于HBeAg阳性患者(P0.05),但CD3-CD16+CD56+NK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患者CD4+Th细胞绝对值低于HBV-DNA阴性患者(P0.01),其余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量的变化可提示其免疫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病病人外周血NK(CD3-CD16+CD56+)细胞在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9例自身免疫病病人和1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NK(CD3-CD16+CD56+)细胞数,同时检测NK细胞的胞膜活化性受体NKG2D(CD314)和抑制性受体NKG2A(CD159)以及穿孔素、颗粒酶-β的表达。结果自身免疫病病人外周血NK细胞数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自身免疫病病人NK细胞膜活化性受体NKG2D和颗粒酶-β的表达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身免疫病病人NK细胞膜膜抑制性受体NKG2A和穿孔素的表达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别。结论 外周血NK细胞的膜活化性受体NKG2D和颗粒酶-β表达减少可能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特点,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l7)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率的平衡关系,分析其在MM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0例初诊的MM患者(病例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中总T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诱导T细胞(CD3~+CD4~+)、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CD3~+CD4~+)/(CD3~+CD8~+)的比值;以及Thl7和Treg细胞各占的比率、Th17细胞/Treg比值,比较分析MM患者与对照组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3~+CD8~+)比例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CD3~+CD4~+)/(CD3~+CD8~+)比值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的比率为(5.9±1.9)%,与对照组(4.0±0.9)%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reg细胞比率为(1.2±0.3)%,与对照组(2.1±0.4)%相比,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h17/Treg细胞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患者体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紊乱,Thl7细胞比率升高和Treg细胞比率降低所致的Thl7/Treg细胞比例失衡,该免疫失衡可能在MM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并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过敏性紫癜(HSP)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外周血CD3+、CD4+、CD8+、CD4+/CD8+、CD19+及自然杀伤细胞(NK)(CD16++CD56+)细胞水平的变化,了解HSP合并MP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探讨MP感染与HSP免疫学发病机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3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MP-IgM抗体,又分为MP-IgM阳性组21例、阴性组32例,并选择20名健康查体儿童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所有儿童外周血CD3+、CD4+、CD8+、CD19+、CD4+/CD8+和NK(CD16++CD56+)细胞水平。结果 53例HSP患儿中MP-IgM阳性21例,其阳性率高达39.6%;HSP患儿外周血CD3+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CD4+细胞和NK(CD16++CD56+)细胞百分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CD4+/CD8+比值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还显示,HSP患儿CD8+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CD19+B细胞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HSP患儿支原体感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发现,支原体感染阳性组CD8+细胞百分率较阴性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CD4+/CD8+比值和NK(CD16++CD56+)细胞活性下降更显著,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SP儿童中有较高肺炎支原体感染率;HSP患儿存在T细胞功能紊乱,NK细胞活性降低,B细胞多克隆活化,说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参与HSP的发病;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HS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更加紊乱,表现在CD8+细胞百分率升高更明显,NK(CD16++CD56+)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下降更显著;提示MP感染可能在HSP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方法 选取HFMD患儿186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儿童140名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分为重症病例组和普通病例组及EV7阳性组和EV71阴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患儿T(CD3+)淋巴细胞、Th(CD4+)细胞、Ts(CD8+)细胞、NK(CD16+)细胞数量及其所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计算CD4+/CD8+比值.结果 观察组的CD3+、CD4+、CD16+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重症病例组CD3+、CD4+、CD16+低于普通病例组(P<0.05或P<0.01).EV71阳性组的CD3+、CD4+、CD16+低于EV71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FMD患儿细胞免疫功能降低,重症组和EV71阳性组尤其明显,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可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腹膜透析(PD)和血液透析(HD)对自然杀伤(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12月诊治的25例ESRD患者中PD组13例,HD组12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后6个月及12个月时,患者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1)PD治疗组:PD后6、12个月CD3+、CD4+、CD4/CD8较透析前均升高(P均<0.05);PD后12个月CD3+、CD4+均高于PD后6个月(P均<0.05),但CD4/CD8无明显变化(P>0.05).PD后6个月与透析前、PD后12个月相比,CD8+无统计学差异(P>0.05).NK细胞(CD16 +/CD56+)百分比在PD后6、12个月较透析前均降低(P均<0.05),且PD后12个月低于PD后6个月(P<0.05).(2)HD治疗组:HD后6、12个月CD3+、CD4+、CD4/CD8与透析前相比均升高(P均<0.05),CD8+无变化(P>0.05);HD后12个月与HD后6个月相比CD3+下降(P<0.05),CD4+、CD4/CD8无变化(P均>0.05);NK细胞百分比在HD后6个月与透析前相比无差异(P>0.05);HD后12个月较透析前及HD后6个月均降低(P均<0.05).结论 PD治疗对ESRD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低于HD治疗,两种透析方法对NK细胞活性的降低无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6例DLBCL患者和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45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研究,DLBCL患者中36例治疗后为完全缓解(CR组),30例为部分缓解(PR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化疗前后静脉血肿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变化。结果化疗前,CR组和PR组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活性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R组患者化疗2周和化疗4周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升高(P0.05);PR组患者化疗前与化疗2、4周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BCL患者存在免疫抑制情况,患者治疗前后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变化明显,可用于临床上评估DLBCL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2082-2083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1月收治的47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收治的47例人工流产妇女作为对照组。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两组患者2ml外周静脉血,比较外周血中CD+、CD4+、CD8+及Treg细胞活化率与CD56dim D16+、CD56bright CDl6-、D56+CD69+在NK细胞中所占比例。结果两组CD4+细胞活化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性流产组CD3+、CD8+活化率均显著高于人工流产组(P<0.05),Treg细胞活化率则低于人工流产组(P<0.05)。两组D56+CD69+所占比例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性流产组患者CD56dim D16+在NK细胞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人工流产组(P<0.05),CD56bright CDl6-显著低于人工流产组(P<0.05)。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与正常人工流产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CD56dim D16+与CD56bright CDl6-比例及Treg活化率发生变化为主,可密切监测孕妇各指标变化情况防止免疫失调以预防流产。  相似文献   

17.
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免疫功能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四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31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抗凝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CD3+CD4+细胞、CD3+CD8+细胞、CD19+细胞、CD16+56+细胞的相对计数,并同时检测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CD3+细胞、CD3+CD4+细胞(Th)、CD3+CD8+细胞(Ts)以及CD16+56+细胞的百分率下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19+细胞的百分率则显著增高(P0.05);而两组间Th/Ts细胞比值的变化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病毒感染可能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数目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52例不同类型肿瘤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数目,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同时测定88例肿瘤患者分为早、中期肿瘤患者与晚期肿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肺肿瘤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h淋巴细胞、CD4+/CD8+(Th/Ts)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Ts)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肿瘤患者NK细胞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肿瘤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肿瘤患者与早、中期肿瘤患者相较,CD3+T淋巴细胞、CD4+Th淋巴细胞、CD4+/CD8+(Th/Ts)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乳腺肿瘤的免疫功能没什么改变,胃肿瘤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力下降;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随肿瘤病情的发展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
莫扬  李智山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2):2044-2045
目的研究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探讨其免疫功能改变。方法以临床确诊并入住ICU的40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与30例正常儿童进行比对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抗凝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CD3+CD19-)、辅助T细胞Th(CD3+CD4+)、抑制T细胞Ts(CD3+CD8+)、B细胞(CD3-CD19+)和NK细胞(CD3-CD56+)的相对计数,并计算Th/Ts值。结果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Th细胞、Ts细胞的百分率下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细胞的百分率则显著增高(P〈0.05);而两组间NK细胞百分率及Th/Ts细胞比值的变化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出现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对化疗后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化疗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每个患者接受DC与CIK细胞治疗至少2个疗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健康者和48例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及DC联合CIK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NK细胞及CD4+/CD8+比值。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数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及CD4+/CD8+比值较化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化疗前后CD8+均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DC与CIK细胞回输后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高于回输前,CD8+低于回输前,但CD3+、CD4+仍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免疫力降低,应用DC与CIK细胞免疫治疗,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