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调查不同手术方式喉癌术后患者远期(术后6个月以上)生活质量并做分析,寻求最优护理对策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为喉癌并行手术治疗患者82例,其中行全喉切除术42例(全喉切除术组),喉部分切除术40例(喉部分切除术组,包括水平半喉切除术22例,垂直半喉切除术18例).采用头颈癌生活质量测定特异量表(QLQ-H&N65)中文版对2组患者的术后远期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喉切除术组患者生活质量在总健康状况、吞咽、语言问题、进食方面问题、社交障碍、唾液黏稠、咳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失眠、便秘、经济困难、性功能减退等方面显著差于喉部分切除术组.结论 不同术式喉切除患者的生活质量受躯体症状及心理、社会功能缺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更多的关注干预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癌部分喉切除术后复发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喉癌部分喉切除术后肿瘤复发并行挽救治疗的26例临床资料。结果 26例首次术后至复发时间平均22个月,均行挽救治疗,术式包括全喉切除、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支撑喉镜复发癌局部切除、喉次全切除加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发声重建术等,11例同时行术后放疗,3例单纯行放疗。治疗后有4例再复发,均行第3次手术,其中1例行第4次手术。随访5年,挽救治疗后总体3年生存率57.69%(15/26),5年生存率34.62%(9/26)。结论喉癌部分喉切除术后复发患者以局部复发为主,目前挽救性治疗仍以全喉切除为主,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增强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自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将168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全喉切除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Orem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P<0.005),术后焦虑人数明显减少(P<0.005),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Orem自理模式可提高喉癌患者全喉切除术后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治疗中晚期喉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4例中晚期喉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全喉切除术)和观察组(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每组42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鼻饲时间、开始试吃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的生存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治疗中晚期喉癌患者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并可获得与全喉切除术相同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系统心理干预对喉全切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喉癌全切术后恢复期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给予喉癌全切除术后的化疗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系统的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中国版头颈部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HN量表)对全喉切除术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QLICP-HN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促进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全喉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64例喉癌行全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在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后第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和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喉癌全喉切除术患者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能有效地预防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手术方式已不再影响喉癌患者的生存率,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却会产生影响,观察喉癌喉全切除术和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所有患者依肿瘤分期分为Ⅰ、Ⅱ期组72例,Ⅲ、Ⅳ期组63例;依手术方式分为喉全切除术组42例和喉部分切除术组93例,并应用华盛顿医科大学生活质量(univeraity of Washington.QOL,UW-QOL)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不同组别分别进行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5例患者Ⅰ、Ⅱ期组生活质量评分平均(720.0&;#177;126.13)分,明显高于Ⅲ、Ⅳ期组的(557.0&;#177;12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7.66,P&;lt;0.01)。喉部分切除组患者的QOL总分、说话交流、外貌、娱乐消遣得分方面显著优于喉全切除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t=2.21~7,60,P&;lt;0.05或P&;lt;0、01)。在呼吸道症状改善方面亦较后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8,P&;lt;0,05)。喉全切除术组疼痛平均得分高于喉部分切除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20,P&;lt;0.01)。3年生存率为73.33%(99/135),Ⅰ、Ⅱ期组生存率为88.9%(64/72),Ⅲ、Ⅳ期组生存率为55.56%(35/6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r=19.09,P&;lt;0,01)。结论:喉部分切除术能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在不降低生存率的前提下,可以选择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喉部分切除术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分析吞咽功能的发展趋势。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9月某三甲医院行喉部分切除术的首诊喉癌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患者25例(垂直组),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患者12例(水平组)和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17例(SCPL组)。观察患者术后胃管拔除时间,术后15 d行X线吞咽造影检查(VFSS)和改良误侵误吸计分量表(MPAS)评估,术后15、20、30 d采用吞咽评估量表(GUSS)评估3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结果3组患者胃管拔除时间、术后15 d GUSS、VFSS+MP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时间为主效应的Roy最大根检验F=460.693,P<0.001,时间对GUSS评分有影响;以手术为主效应的Roy最大根检验F=218.387,P<0.001,手术方式对GUSS评分有影响;时间与手术方式交互时F=164.033,P<0.001,3组术式不同时间点的吞咽功能发展趋势不一样。结论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对吞咽的影响较小,且恢复较快,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和SCPL术对吞咽功能的影响较大,短时间内不能依赖残喉自身的括约肌功能获得较好的代偿,且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患者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周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喉癌行半喉或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在本院2012年1~5月行半喉或全喉切除术的26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术后延伸护理,与2011年5~12月行半喉或全喉切除术的26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比较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S 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喉癌术后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喉癌手术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27例70岁以上喉癌患者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无术中死亡病例,全喉切除术12例,喉部分切除15例,术后并发症10例(37%)。结论:在有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手术仍可以是治疗高龄喉癌患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8.
护士选择性应用静脉留置针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鑫  张琰  岳鹏  王欣然 《护理研究》2009,(6):1521-1523
[目的]了解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留置针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38名护士留置针选择性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约1/4的护士并不知道应选择性使用留置针,近60%的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选择留置针的意识较差;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决策受多因素影响;不同科室、职称及是否具有带教资格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绝大部分护士希望参加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相关内容的培训。[结论]临床护士操作前考虑留置针选择的意识有待加强。建议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护士选择性应用留置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护理提供者(护理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6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者进行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QOLI-74)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家庭护理提供者各维度的主观生活满意度与其客观指标相关,但也与其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有关。结论:客观状态是影响主观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应考虑护理者的需求、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的关系对护理者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失眠症又称不寐,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睡眠质量下降,不能满足身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现将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失眠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