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兴南 《护士进修杂志》2014,(11):1042-104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心、肺、脑复苏的院内急救护理最佳配合。方法对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19例心肺脑复苏成功患者的急救与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经瞬间评估判断、畅通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合理给药、脑部降温等急救措施的实施,复苏成功。结论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配合是保证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实施心肺复苏流程再造,提高院内就诊及住院到医技科室检查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院内就诊及住院到医技科室检查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36例为观察组,应用新流程实施团队形式心肺复苏;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院内就诊及住院到医技科室检查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转至急诊科行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总抢救时间、首次除颤时间、胸外按压中断时间、人工气道建立时间、开始监护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肾上腺素使用时间,复苏是否成功。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抢救时间、首次除颤时间、胸外按压中断时间、人工气道建立时间、开始监护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肾上腺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肺复苏流程再造,提高了院内心肺复苏时效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心脏骤停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结果:66例患者中,复苏成功28例,成功率42.4%.结论:及时进行心脏按压、早期除颤、建立快捷的静脉通道、确保呼吸道通畅、重视脑复苏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使心肺复苏时团队抢救有序,缩短急救措施落实到位时间。[方法]把急诊科60名护理人员每3人一组组合成20个观察组,先采用传统组织抢救模式,再采用定位协作抢救模式,遵循《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使用挪威LF03955U全功能急救模拟人,在急诊抢救室抢救模拟心搏呼吸骤停病人,并全程录像,比较两模式急救措施落实到位的时间。[结果]定位协作抢救模式急救措施全部落实到位的总时间、第一次除颤时间、人工气道建立的时间、100%纯氧(机械通气)通气时间、静脉通道建立的时间、肾上腺素应用时间、胸外按压中断时间较传统组织抢救模式均缩短(P<0.01)。[结论]心肺复苏时采用定位协作抢救模式,使抢救有序,缩短了急救措施落实到位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定位协作抢救模式在模拟心搏呼吸骤停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使心肺复苏时团队抢救有序,缩短急救措施落实到位时间。[方法]把急诊科60名护理人员每3人一组组合成20个观察组,先采用传统组织抢救模式,再采用定位协作抢救模式,遵循《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使用挪威LF03955U全功能急救模拟人,在急诊抢救室抢救模拟心搏呼吸骤停病人,并全程录像,比较两模式急救措施落实到位的时间。[结果]定位协作抢救模式急救措施全部落实到位的总时间、第一次除颤时间、人工气道建立的时间、100%纯氧(机械通气)通气时间、静脉通道建立的时间、肾上腺素应用时间、胸外按压中断时间较传统组织抢救模式均缩短(P〈0.01)。[结论]心肺复苏时采用定位协作抢救模式,使抢救有序,缩短了急救措施落实到位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并实施以胸外按压比例(简称CCF)为核心指标的心脏骤停院前救治培训方案,观察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效果。方法以心脏骤停临床路径为基础,设计一套以CCF为核心指标的心脏骤停院前救治培训方案,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对杭州市急救中心32组一线急救单元开展研究,记录、对比培训前后各项复苏培训考核数据,分析、评价培训前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结果记录培训前后两组人员的CCF值,开始按压、心电监护、首次除颤的平均时间以及分析心律、电击除颤、每次通气按压中断的平均时间,培训前分别是(63.25±7.08)%、(15.17±2.0)s、(83.1±4.48)s、(129.13±7.74)s、(5±0.36)s、(14.15±1.86)s、(7.85±1.48)s;培训后分别是(82.56±3.21)%、(14.78±1.45)s、(55.09±2.94)s、(75.23±7.75)s、(4.87±0.45)s、(8.64±1.07)s、(4.9±0.61)s。培训后CCF值明显提升,心电监护时间、首次除颤时间以及除颤按压中断、每次通气按压中断平均时间明显缩短,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因性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和脑复苏成功率培训前分别是4.57%、1.71%;培训后分别是11.24%、5.62%,培训后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按压时间、分析心律中断按压平均时间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单元开展以CCF值为核心指标的心脏骤停院前救治强化培训,能明显的提升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和脑复苏成功率,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第三代心肺复苏机和标准人工按压在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复苏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对象为余姚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转入急诊抢救室后随机分为人工按压组和机械按压组。比较两组间的复苏持续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4h生存率及出院时的神经系统恢复率。结果共有95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符合入组标准,其中机械按压组53例,人工按压组42例。机械按压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4h生存率明显高于人工按压组(P〈0.05),但两组间的复苏持续时间及出院时神经系统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标准徒手胸外按压,第三代心肺复苏机明显改善了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和短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23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急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2006年11月至2008年10月23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经过,总结其成功的经验。结果18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患者经过及时、正确、持续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呼吸机辅助通气、药物复苏及电击除颤等抢救成功,5例患者因院外心跳骤停而贻误了最佳抢救时机致心跳禾恢复。结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的急救,关键是及时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  相似文献   

9.
心脏骤停是心脏突然停止泵血引起循环停止的临床综合征,是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心脏骤停的早期识别和心肺复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始动因素,二者主要由旁观者完成。本文就旁观者在院外心脏骤停现场急救中早期识别、心肺复苏和体外自动除颤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大众对院外心脏骤停的认识,并为临床急救人员开展培训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本院两年来急诊初级心肺复苏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44例心肺复苏病例。观察其心跳骤停发生地点、骤停时间、病因、肾上腺素用量、有无电除颤及机械通气等指标。结果:成功组复苏前骤停时间比失败组短(P<0.05);在院内发生骤停的复苏成功率比院外要高(P<0.01);成功组需要的胸外按压时间和肾上腺素总量均低于失败组(P<0.05)。结论: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基础因素包括心肺复苏前骤停的时间、地点、基础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是否及时开放气道、进行胸外按压的时间、肾上腺素的用量等可预测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郭彩萍 《全科护理》2014,(5):446-447
回顾性分析74例心搏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发病时病人均伴有意识丧失、脸色苍白、全身性抽搐、瞳孔放大、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等症状,在场医护人员迅速对病情做出判断,采用有力胸外按压、人工通气、早除颤、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脑复苏等急救措施实施及时救治。20例病人经抢救后恢复意识、血压恢复、血液循环恢复,54例病人抢救无效当场死亡。对心搏骤停的病人,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加强对病人的有效护理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持续机械胸外心脏按压模式对心搏呼吸骤停(CPA)老年患者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影响。方法依据CPR时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方式的不同将150例院内发生的CPA老年患者分为两组,76例采用心肺复苏机持续机械胸外心脏按压的为机械组,74例采用多人次人工徒手胸外心脏按压的为人工组,两组使用气管插管、电除颤、药物复苏等抢救措施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循环(ROSC)所需时间及比例。结果机械组患者ROSC所需时间优于人工组[(17.5±5.2)min比(26.8±7.3)min,P0.05],机械组ROSC例数高于人工组(42例比28例,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持续机械胸外心脏按压模式在缩短CPA老年患者ROSC时间、提高ROSC比例及CPR有效率方面均优于人工徒手胸外心脏按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方法:对34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并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常规应用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根据需要辅以电击除颤等,并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生命体征。结果:复苏成功8例,总成功率为23.1%。结论:规范和普及心肺复苏技术,加强院前急救,可以大大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33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措施及复苏成功率,探讨心跳骤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以提高复苏率、心肺复苏(CPR)成功率及急救水平。结果 33例患者中,失败12例,成功11例,成功率33.3%。呼吸、心跳骤停复苏起始早晚是影响抢救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效的心脏按压和心脏电除颤、尽快开放气道,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合理正确的药物使用是CPR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院前急救成功率的因素。方法对68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均实施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电击除颤,气管插管或气囊面罩吸氧,心肺复苏药物应用,脑复苏等急救措施。比较不同疾病类型、不同复苏时间、不同电除颤时间,是否人工气道的抢救成功率的异同。结果不同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病因、不同复苏开始时间、电击除颤的早迟、有无气管插管,其抢救成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患者的病因、复苏时机、复苏措施均与心肺复苏成功率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缩短心肺复苏时急救护理人员急救准备时间,急救措施落实到位时间,提高急救的时效性。方法把急诊科60位护理人员每3人(高、中、低年资护士各一)1组组合成20个观察组,遵循(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利用挪威Laerdal公司产型号LF03955U全功能急救模拟人,进行情景模拟在急诊抢救室定位协作抢救一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培训、演练和考核,培训演练前后均全程录像。结果同组培训演练后急救措施全部落实到位的总时间、第1次除颤时间、模拟人人工气道建立的时间、100%纯氧(呼吸机)通气时间、开通静脉通道的时间、肾上腺素应用时间、胸外按压中断时间较培训演练前均缩短,其中培训前总时间为(302.00±39.70)s,培训后总时间为(156.50±0.20)s,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501,P〈0.01)。结论采用团队的形式,进行情景模拟定位协作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培训、演练和考核,使急救措施落实快速有效,提高了急救的时效性、有序性,延长复苏的时间窗,为临床组织急救提供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17.
心肺复苏中气管插管和心脏电除颤的时机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早期能否果断及时准确地行气管插管开放气道和胸外心脏电除颤对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意义重大.我院急诊科在院前及院内CPR抢救过程中早期应用抢救性气管插管及胸外心脏电除颤,并对插管及除颤顺序随病因不同作出先后选择,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思莹  杨旻斐   《护理与康复》2022,21(1):78-79+82
总结1例复发性多软骨炎并发呼吸道塌陷致窒息继发心搏骤停的急救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使用双人加压通气手法开放气道,关闭呼吸皮囊减压阀实现有效通气,选择气管切开联合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落实精细化人工气道管理,心搏骤停时给予团队高质量心肺复苏。患者经上述急救护理后成功建立人工气道,实现有效通气并在心搏骤停后获得自主循环,住院对症支持康复治疗149 d后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除颤监护仪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监护和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3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急诊期间,两组患者均给予再灌注治疗、镇痛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除颤监护仪进行监护和心肺复苏;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监护仪、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术及机械通气、药物复苏法等。比较两组救护期间心室颤动发生率、心脏骤停发生率、发生心室颤动后的心肺复苏率及出院后2年内存活率。结果:两组救护期间心室颤动发生率及心脏骤停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颤动发生后,观察组心肺复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3.64,P<0.01);观察组出院后2年内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82,P<0.01)。结论:除颤监护仪应用于AMI患者的监护和急救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心肺复苏率及存活率,从而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和预后,对AMI患者的急救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下胸外按压对院内心脏骤停(CA)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9-06~2011-02浙江省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40例院内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心电监护组.复苏人员均经培训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常规组复苏人员自行控制胸外按压,心电监护组复苏人员在直视心电监护[主要看心电图(ECG)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波形]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两组胸外按压时均2 min轮换按压人员,观察两组复苏人员的每人次胸外心脏按压频率、每人次患者平均动脉压(MAP)、每人次有效按压时间比例.结果 常规组共按压171人次,心电监护组共按压158人次;常规组按压频率、MAP、有效按压时间比例与心电监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16) 次/min vs(108±8)次/min,(78±15)mm Hg vs(86±13)mm Hg,(86±3.6)%vs(94±4.5)%,P均<0.05],心电监护组每人次按压频率低于常规组,且更接近指南中的100次/min,每人次患者MAP及有效按压时间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心电监护下胸外按压可以提高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的按压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