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病案摘要病例1:患者男性,48岁。因双侧颌下、双侧腋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渐进性增大2月余于2008年1月来我院就诊。查体:双侧颌下、腋下、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多枚,大小均在1.5cm×2cm之间,移动度尚可,无压痛,质地中等,周围皮肤无溃烂。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缘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 ,2 8岁。以颈部、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肿大 1月余于 1999年 1月入院。无发热 ,无盗汗 ,无恶心、呕吐。既往身体健康。体检 :颈部、腹股沟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 ,部分融合 ,最大淋巴结 3cm× 3cm大小 ,质硬 ,固定 ,无压痛。双侧肺脏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 ,心律齐 ,无杂音。全腹无压痛 ,肝脏右肋下未触及 ,脾脏左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后查血像示正常 ,肝肾功能示正常 ,淋巴结穿刺示非霍奇金淋巴瘤 ,取右颈部淋巴结活检示滤泡性小裂细胞为主型淋巴瘤 ,LDH和 β 2 -MG轻微增高。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采用CHOP方案…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 1.1例1,男,24岁,农民.因左上腹胀痛不适伴乏力纳差2周于1999年5月8日入院.入院查体:神清,无贫血貌,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左锁骨上、右颈部腋下、双腹股沟淋巴结略肿大,质韧,无触痛,胸骨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10 cm,质中,无压痛,双侧睾丸无肿大,神经系统无异常.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21岁,主诉因多处淋巴结肿大半年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处淋巴结肿大,分布于右腋窝、双颈部及双侧腹股沟,无不适,一直未引起重视,入院前1.5月于当地医院行右腋窝肿物切除,经我院病理会诊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手术后左乳发现2个肿物,生长较快,最近1个月自觉乏力、多汗、恶心、食欲下降、体重下降10余斤。查体见患者消瘦,贫血貌,双颈部和双侧腹股沟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直径约0.8cm~1.5cm,质硬,活动,末融合,左乳外下和外上象限各触及一肿物,直径分别为2cm和1cm,质硬,界清,活动。为明确乳腺肿物性质,患者要求手术活检,2002年8月30日行左乳肿物切除,2个肿物均有包膜,切面细腻,灰白色,病理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结合病史,考虑为乳腺继发性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8岁,因发现左颈部肿块8个月,气促1个月于1999年3月5日入院.住院号:613021.入院时查体:T36.8℃,P90次/分,R28次期/分,BP18/15kPa,神志清.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皮疹,双侧颈部各触及7~8枚肿大淋巴结,最小0.5cm×1.0cm,最大3.0cm×2.5cm,质韧,半固定,无压痛.双侧腋下各触及2~3枚肿大淋巴结,最小0.5cm×O.5cm,最大2.0cm×1.0cm,质韧、活动、无压痛.双侧腹股沟各触及一枚肿大淋巴结,约为3.0cm×3.0cm,半固定质中,无压痛.气管右偏,胸廓无畸形.左肺语颤明显减弱,叩诊全部呈浊音,呼吸音消失;右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心界叩诊不清,心脏听诊未闻异常.腹软,肝右肋下未及,脾左肋缘下3cm,质中、无压痛.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浮肿.右侧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示::非霍奇金淋巴瘤,滤泡型,裂细胞性,来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4岁,因发现颜面部、右臀部皮下肿物1年余而于2007年10月17日入院.查体:左颞部、右肩及有臀外侧均可见皮下结节.最大者约为8cm×10cm,质硬无压痛.双侧颈部、腋窝及腹股沟区可触及肿大淋巴结.余无异常.血常规及骨髓象均正常.肺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大.右肩部皮肤肿物病理活检示:皮下脂膜炎型T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性,47岁,因“发现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2日”于2020年5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颈部触诊发现左锁骨上窝一枚约1.5 cm×1.3 cm×1.0 cm肿大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缘光滑,无触痛,无融合,对侧淋巴结未触及。颈部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双侧锁骨上窝淋巴结异常肿大,左侧大者为1.4 cm×1.4 cm,右侧大者为1.0 cm×0.83 cm(图1A)。胸部CT:右肺中叶周围型肺癌(约4.2 cm×3.5 cm),纵隔及锁骨上窝多发淋巴结转移(图2A)。肿瘤标志物肺癌5项异常(图3)。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大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患者,男,50岁。因腰腹部疼痛、尿黄2个月,双侧颈部、腋下、腹股沟肿块10天入院。当地医院行胸腹部及盆腔CT检查:纵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入院后腹股沟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弥漫性大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体温37℃,脉搏10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6/10.6kPa,巩膜黄染,双颈、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最大6cm×4cm。心肺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未触及肿块。骨髓无异常。实验室检查:RBC3.0×1012/L,Hb99g/L,WBC17.7×109/L,PLT133×1…  相似文献   

9.
阿霉素致喉头痉挛、全身荨麻疹,国内文献未见有报道,现将我科所治一例报告如下。患儿,男,9岁,因双侧颈部肿块2月余于1990年8月8日在本院行左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为恶性淋巴瘤(B系弥漫性裂—无裂细胞混合型)。结合骨髓检查,临床诊断为非何杰金淋巴瘤Ⅳ期伴淋巴细胞白血病。在门诊用“COM”方案化疗一次(CTX0.6g,VCR1mg,MTX10mg),未见药物反应,且颈部肿块明显缩小,1990年9月1日收住本科。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好,双侧颈部触及10余枚直径约0.5cm到2.5cm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相互融合成团,双颌下,双腹股沟也触及多枚直径约0.5cm至1.5cm大小不等的淋巴结,质中,无触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性, 60岁,因发现颈部肿物伴腹痛1月余于2005年2月12日入院。患者于1月前出现颈部肿物,并呈进行性增大伴轻度疼痛,伴腹痛。 无咳嗽及咯血丝痰史。入院查体:一般生命体征稳定。双侧颈部,左锁骨上,右腋下,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以'左侧睾丸肿大30 a余,发现左侧睾丸占位3个月'为主诉收入我院。查体:左侧睾丸明显肿大,大小约4 cm×5 cm,表面皮肤正常,无红肿、溃疡等,无阴囊坠涨、睾丸绞痛等不适。左侧睾丸中极可触及1结节,质软,约1.5 cm,无压痛;双侧精索正常,无曲张、压痛;双侧腹股沟、盆腔淋巴结未触及。抽血检查:甲胎蛋白(AFP):1.8 ng·mL-1,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0.100 mI U·mL-1,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 患者,男,23岁,因"发现耻骨处肿块,渐进性增大7年余"入院.7年前发现右侧耻骨处有一肿块,无疼痛,否认外伤史,当时未予重视,以后肿块逐渐增大,入院前肿大明显,活动后感不适.查体:耻骨联合偏右侧可触及一约8cm × 6cm×4cm肿块,形态不规则,质硬,不活动,无明显触压痛,表面皮肤无破溃,双侧髋关节活动良好,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及肿大.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1岁,因自查发现右乳肿物2个月余就诊于我院.患者于1年前因右足小趾黑痣破溃伴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入院手术治疗,行右足第4、5趾截趾术、右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和左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报告:右足小趾恶性黑色素瘤,右腹股沟淋巴结1/8(+),左腹股沟淋巴结阴性.术后给予CVD方案[氮烯咪胺(DTIC)+顺铂(DDP)+长春新碱(VCR)]化疗,共6个周期.入院查体结果:右乳肿物无压痛,大小约2.0 cm×1.5 cm,位于外下象限,质硬,表面欠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欠佳;右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腹及全身检查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率为 79.37% ,但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远地转移少见 ,我们于 1996年初至 1996年底收治 2例鼻咽癌患者均以右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 ,继而进一步检查鼻咽部后确诊为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 ,且分别于放射治疗前后 ,同时发生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均经病理证实。例 1:男性 ,40岁 ,农民 ,发现右颈部巨大包块 2月 ,伴有气短半月来我院就诊 ,查体发现右颈部有 10 cm× 8cm× 8cm肿物 ,质硬、固定。左颈部未见异常。双侧腹股沟可及数枚大小不等之肿大淋巴结 ,大者约 3cm× 3cm× 2 cm ,小者约0 .5 cm× 1cm ,间接鼻咽镜检查见 ,张口受限…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2岁,以腹胀、纳差、消瘦8个月,在当地做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为“十二指肠球部未分化腺癌”于1992年5月3日入院.既往健康,无消化道溃疡及肾脏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差,消瘦,双侧巩膜无黄染,右侧腋下可触及l.0cm×1.5cm肿大淋巴结,质硬,边界清,活动,余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右侧胸壁第10肋间腋中线皮下可触及2.0×2.5cm.包块,质硬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腹部隆起,稍韧,剑突及右侧腹部有压痛,并可触及3.0cm×4.0cm包块,肝脾未触及,腹水征阳性,双侧肾区无叩疼.入院后做B超检查,肝、胆、脾、胰腺均正常,腹腔内大血管周围布满数十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最大为7.3cm×4.5cm,边界清,有包膜回声,双侧肾脏大小形态正常,左右侧肾盂内各见6.1cm×2.2cm及8.1cm×2.2cm无回声区,结果示腹膜后腹腔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0岁,因"发现淋巴结肿大半个月"于2006年2月14日入院,当时无意中发现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约2 cm×2 cm大小,活动,光滑,无压痛,未伴发热、食欲不振、盗汗,消瘦,到南阳市肿瘤医院就诊,行腹股沟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切除淋巴结送河南省肿瘤医院行病理检查,结果示:腹股沟淋巴结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小B细胞性,免疫组织化学:LCA(+)、CD-20、CD+45RA、CD-45RO、CD-3;、CD-68、CD-15、CD+5.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发现腹股沟肿物1个月,右颈部肿物1d入院.查体:体温36.2℃,双颈部、双侧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质韧,无压痛,活动欠佳.右肺呼吸音低,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腹部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45×109/L,中性粒细胞1.94×109/L,C反应蛋白8.97mg/L,血清乳酸脱氢酶(LDH)290.50 U/L,血沉44mm/h.胸部CT:右肺上叶纵隔旁占位;右肺门及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右侧锁骨下及双侧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心包积液、双侧胸腔积液.颈部和双腋下彩超:双侧颈部、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腹部彩超:腹腔多发实性占位,考虑肿大淋巴结;脾大;腹水.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增生减低,M/E=2.9/1,粒系58%,红系20%,血小板数量正常.左腋下淋巴结活检病理:淋巴组织高度增生,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Castleman病(系统性),其中部分淋巴细胞侵至淋巴结被膜外脂肪.  相似文献   

18.
男,66岁,因发现颈部肿物1月于2010年5月3日入院。伴盗汗,无发热、消瘦。入院查体:KPS 80分,贫血外观,双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触及肿大,最大约3.0cm×3.5cm,质硬,活动度差,无触痛。腹饱满,肝肋下未及,脾脏肋下10cm,无触痛。CT:双颈、锁骨上、腋窝、腹腔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77岁。双侧颈部肿物3个月,生长快,憋气感。无甲亢症状及声音嘶哑,腹泻等。临床拟诊“甲状腺癌”。既往无甲状腺肿大史。居住地无“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家族肿瘤史阴性。 体查 一般状况略差,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腹阴性。心电图正常。 颈部检查 双侧甲状腺肿大,质软,形态不规则。左侧8×7cm,右侧7×6cm,和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界清,活动。气管左移,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颈部平片:颈前巨大软组织影,不规则,有钙斑,气管受压左移,疑有向纵隔及气管内转移可能。胸片未见异常。常规化验无特殊。 治疗情况 术前先服Lugols液治疗半月,肿物变硬、缩小,同时应用抗菌素。于1979年9月27日行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75岁,主因口、眼、鼻干燥3个月于2011年7月8日入院。常感上腹不适,频发结膜炎。查体:血压18.6/10.6kPa,双侧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睑结膜充血,舌体干裂,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4次/min,律齐,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