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细胞表面和细胞外基质的糖蛋白,不仅介导细胞-细胞或细胞-基质之间的连接,而且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生长移行,肿瘤的转移浸润、免疫炎性反应,血管生长等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与内异症发症关系最密切的是整合素。异位内膜能同时表达多种整合素,没有周期的变化,不同患者异位内膜的整合素表达也不同,每个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整合素的表达也有差异。在子宫以外的环境中,某些整合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内异症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原发性原因不明性不孕症的关系。方法运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6份分别取自正常月经周期第6~27天的内膜、妊娠46~67天的蜕膜及9例原发性原因不明性不孕症患者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进行了整合素β3表达的检测。结果整合素β3表达于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即正常月经周期第19天以后)和早孕期的子宫蜕膜中,且早孕期整合素β3的表达显著增强。与正常妇女相比,原发性原因不明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表达缺失。结论整合素β3参与子宫内膜的蜕膜化及胚泡着床过程,可作为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良好指标。整合素β3表达的异常,可能是导致原因不明性不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细胞表面和细胞外基质的糖蛋白 ,不仅介导细胞 -细胞或细胞 -基质之间的连接 ,而且参与细胞的信号转导 ,细胞的生长移行 ,肿瘤的转移浸润、免疫炎性反应 ,血管生长等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与内异症发病关系最密切的是整合素。异位内膜能同时表达多种整合素 ,没有周期的变化 ,不同患者异位内膜的整合素表达也不同 ,每个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整合素的表达也有差异。在子宫以外的环境中 ,某些整合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内异症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总结细胞粘附分子在子宫内膜/蜕膜中的表达、功能及影响因素,探讨细胞粘附分子与不育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的关系。发现,一些在多种细胞上表达、本质上属糖蛋白的细胞粘附分子参与子宫内膜细胞分布、细胞间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及与内膜网状组织(包括胶原、纤溶酶、基质蛋白等)间相互作用。根据结构与功能,细胞粘附分子分5大类:整合素、钙粘蛋白、免疫球蛋白超家族、CD44、选择素等。其与子宫内膜细胞间信息传递、细胞移行;与细胞外基质粘附及受精、植入、胎盘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织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整合素αVβ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为研究组,以单纯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患者21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OPN、整合素αVβ3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异位内膜OPN的阳性表达率(73.21%)与在位内膜(70.00%)相似,与对照组(19.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异位内膜整合素αVβ3的表达率(100.00%)与在位内膜(55.00%)及对照组(4.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异位内膜VEGF的强阳性表达率(76.79%)与在位内膜(60.00%)及对照组(2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OPN、整合素αVβ3与VEGF在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96和0.568,P均〈0.01),OPN与整合素αVβ3呈正相关(rs=0.738,P〈0.01)。结论异位内膜细胞OPN、整合素αVβ3的高表达促进异位内膜的黏附和侵袭,并可能通过促血管生成,共同促进异位内膜的种植与生长,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总结细胞粘附分子在子宫内膜/蜕膜中的表达、功能及影响因素,探讨细胞粘附分子与不育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的关系。发现,一些在多种细胞上表达、本质上属糖蛋白的细胞粘附分子参与子宫内膜细胞分布、细胞间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及与内膜网状组织(包括胶原、纤溶酶、基质蛋白等)间相互作用。根据结构与功能,细菌粘附分子分5大类:整合素、钙粘蛋白、免疫球蛋白超家族、CD44、选择素等。其与子宫内膜细胞间信息传递、细菌移行;与细胞外基质粘附及受精、植入、胎盘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整合素与胚胎着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合素是一类细胞粘附分子受体,有粘附和信号传递两大基本功能。现已发现,整合素在子宫内膜和胚胎上均有表达,并受雌、孕激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它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粘附和迁移等过程,在胚胎着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整合素亚单位αvβ3和α4β1可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志,并参与着床过程。此外,整合素在输卵管粘膜也有表达,可能为研究胚胎异位着床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整合素是一类细胞粘附分子受体,有粘附和信号传递两大基本功能。现已发现,整合素在子宫内膜和胚胎上均有表达,并受雌、孕激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它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粘附和迁移等过程,在胚胎着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整合素亚单位α_vβ_3和α_4β_1可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志,并参与着床过程。此外,整合素在输卵管粘膜也有表达,可能为研究胚胎异位着床的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和细胞内粘附分子(ICAM)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15例)、异位病灶组织(15例)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对照组)的子宫内膜,分3批对这些组织进行整合素β3和ICAM的蛋白免疫印记法测定,并用VDS扫描对实验结果进行半定量。每批结果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3批结果趋势相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的整合素β3和ICAM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子宫内膜的表达量。而异位病灶组织整合素β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ICAM表达却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从子宫内膜到异位病灶,整合素β3和ICAM均有明显的变化,这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和不孕有关。  相似文献   

10.
整合素在生殖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素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 ,属于细胞粘附分子的一大家族。它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 ,在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 ,哺乳动物卵子、精子表面均表达整合素 ,与受精过程有关。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 ,子宫内膜表面表达的整合素种类和数量均不同 ,特别在月经黄体中期 ,其表达有特殊的变化 ,表明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及受精卵的植入相关。另外 ,它在胚胎的生长发育、不孕、流产等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现对整合素在生殖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骨桥蛋白及其受体与生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莉  何主强  钟刚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14(3):239-240,243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分泌型糖基化磷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整合素αVβ3是其主要受体。OPN在子宫内膜和滋养细胞均有表达,参与生殖的全过程包括受精、胚泡着床及胎盘形成,并对子宫和胎盘的连接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否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而造成不孕。方法:前瞻性研究我院2004年1月到2005年6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胚胎种植窗期血清孕激素、雌激素浓度,组织学分期和子宫内膜整合素av、β3的表达,并与同期已育妇女的指标作比较。结果: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中Ⅰ期和Ⅱ期共8例(研究1组),Ⅲ期和Ⅳ期共7例(研究2组),与16例对照组比较,血清孕激素和雌激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学确诊的黄体功能不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仅Ⅲ期和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步证实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标记物-子宫内膜整合素av的表达下降,与其导致不孕和流产相关,值得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的改变,包括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整合素β3表达的变化,来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黄体生成素(LH)的使用对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昆明小鼠,药物降调后进行人工周期,然后根据注射药物的不同分为HCG组、LH组和对照组3组,处死小鼠并取出小鼠子宫内膜。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F和整合素β3在子宫内膜上的表达,并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其表达阳性率的变化。结果:HCG组子宫内膜LIF和整合素β3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组子宫内膜LIF和整合素β3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G的使用可以影响子宫内膜的LIF以及整合素β3的表达,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下降,而LH的使用对子宫内膜的容受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控制性超排卵周期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控制性超排卵(COH)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扫描电镜观察COH后子宫内膜胞饮突的变化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整合素β3、TGFβl的表达;以正常月经周期分泌中期子宫内膜作对照。结果 COH周期,完全发展的胞饮突出现在月经周期的第18—19d,较正常周期提前l一2d出现和消失;整合素β3、TGFβl在正常月经周期第2l一23d的子宫内膜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高表达,而COH周期在第18—20d高表达。COH周期和正常周期,整合素β3和TGFβl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高表达与完全发展胞饮突的出现在时期上存在着一致性。结论 COH可能通过改变子宫内膜与着床密切相关的粘附分子、细胞因子和超微结构的时序性表达来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使子宫内膜着床窗的开放与胚泡的发育不同步,这可能是影响IVF妊娠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整合素蛋白β3亚基在妊娠中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整全素蛋白β3亚基在胚胎着床期的作用,本实验应用特异性抗整合素蛋白ヂ3抗体,采用免疫和Western即迹法,二氢基联苯胺显色,VDS扫描等技术,检测妊娠d3、5、7、15小鼠子宫内膜及人分泌期子宫内膜和妊娠早期中整合素β3亚基的表达量。结果:小鼠子宫内膜整合素蛋白Ψ3亚基表达量在妊娠d5明显上升,至d廛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P〈0.01)。此后下降,d15时,整合素蛋白β3的表达量与对照级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分泌反应情况、雌孕激素受体(ER、PR)、整合素β1表达及子宫内膜厚度与形态四种指标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关系。方法 56例患者,在IVF治疗周期开始前、BBT升高5~7d行诊断性刮宫,刮出组织分别行HE染色和SP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内膜分泌反应、ER、PR及整合素β1,B超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形态(根据B超下内膜表现分为A、B、C三型)。结果 子宫内膜分泌反应正常组中妊娠率及整合素β1含量均明显高于分泌反应不良组,P〈0.05。妊娠组的整合素β1的含量及表达明显高于未妊娠组,P〈0.01;A、B、C三型内膜相比妊娠率无差异,但A+B型内膜与C型相比则有显著性差异,P=0.027。结论 整合素β1结合子宫内膜分泌反应情况、子宫内膜形态能有效预测IVF-ET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4、α5、β1亚单位及αvβ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 2 7例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整合素α4、α5、β1及αvβ3的表达 ,并选择同期正常育龄 13例子宫内膜进行对照。 结果 :整合素α4、α5、β1及αvβ3在正常子宫内膜以及内异症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腺上皮均有不同程度表达 ,α5在内异症中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 ;而αvβ3在血管内皮细胞中有极显著性的阳性表达 ,以增生期异位灶为甚。结论 :推测内异症中整合素α5的低表达和血管内皮细胞中αvβ3的高表达可能与内异症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整合素αvβ3和骨桥蛋白(OPN)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生物学标志。它们在人子宫内膜"植入窗"期呈特异性表达。整合素αvβ3和OPN表达异常使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与不孕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且二者的表达具有卵巢性激素依赖性并受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调控。现对整合素αvβ3和OPN在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及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表达、作用及其调节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整合素蛋白 β3亚基在胚胎着床期的作用 ,本实验应用特异性抗整合素蛋白 β3抗体 ,采用免疫和 Western印迹法 ,二氨基联苯胺显色 ,VDS扫描等技术 ,检测妊娠 d3、5、7、1 5小鼠子宫内膜及人分泌期子宫内膜和妊娠早期中整合素β3亚基的表达量。结果 :小鼠子宫内膜整合素蛋白 β3亚基表达量在妊娠 d5明显上升 ,至 d7时达高峰 (与对照组比较 ,P<0 .0 1 )。此后下降 ,d1 5时 ,整合素蛋白 β3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 ,无明显差异。人蜕膜组织和分泌期子宫内膜均有整合素蛋白β3的表达。蜕膜整合素蛋白β3的表达量与胚囊大小无关 ,但比分泌期子宫内膜高 4~ 5倍 (P<0 .0 0 0 1 )。这些结果提示 :整合蛋白 β3亚基在子宫内膜中的特异性变化 ,可能启动、促进胚胎的粘附和着床 ,在着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子宫腺肌病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恶性行为的一种良性疾病,至今病因尚不明确。有关细胞粘附分子整合素家族及凋亡调控蛋白生存素与多种恶性肿瘤组织的相关性研究较多,而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报道较少。文献报道整合素β3与生存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探讨整合素β3(integinβ3,Intβ3)及生存素(survivin)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以进一步阐明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为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