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颅外伤继发脑梗塞,临床少见.现将1989年1月~1993年4月我院收治的13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本组13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20岁以下8例(其中婴幼儿5例),20~60岁3例,60岁以上2例.1.2 外伤史 13例均有明确的头颅外伤史,其中坠落伤5例,车祸伤3例,冲撞伤2例,打击伤2例,跌伤1例.受伤着力点:额顶部2例,额部3例,后枕部2例,颞部1例,余5例无详细记载.外伤后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的时间:24/小时以内6例,24~48小时3例,48小时以上4例,最短时间为外伤后20分钟,最长时间为外伤后8天.1.3 临床表现 伤后有短暂意识障碍4例(持续10分~1小时),头痛7例,头晕2例,呕吐3例,言语障碍6例(运动性失语5例,混合性失语1例),肢体瘫痪12例(单瘫2例,偏瘫9例,四肢瘫痪1例).病理征:单侧阳性11例.双侧阳性2例.均无脑膜刺激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科死亡原因及规律,为防治死亡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东院急诊科 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院前及急诊科抢救无效死亡728例的资料.结果:总体死因顺位是猝死(22.3%)、损伤(13.2%)、心血管疾病(11.8%)和机动车意外伤(10.0%),男性72.3%(526/728),死亡时间以辰时(7~9时)、戌时(19~21时)、巳时(9~11时)和寅时(3~5时)较集中;院前死亡54.4%(396/728),前三位为猝死(31.3%)、损伤(13.8%)、心血管病(12.1%);儿童以心血管疾病、呼吸、恶性肿瘤为前三位死因,中青年以创伤(包括损伤和机动车意外伤)、猝死为主,老年人以猝死、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要死因,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视猝死、创伤和心脑血管等常见急诊致死性疾病的生命支持,在死亡集中时间段提高警惕,熟练地开展心肺复苏;提高严重创伤的现场救治能力和急诊常见病多发病抢救水平;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和急救电话120的知晓率,普及全民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在生产过程中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的方针,可降低急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院前猝死的特点与对策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我国院前猝死的现场复苏成功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1 ] 。因此 ,有必要深入研究院前猝死的特点及有效防治措施 ,从而不断提高院前工作质量。一、资料回顾厦门市 1998年 1月~ 2 0 0 0年12月 3年间院前死亡病例 ,对资料完整且附合猝死诊断标准[2 ] 的 2 86例院前猝死病例的临床特征及其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1.2 86例猝死年龄分布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院前猝死 2 86例 ,占同期院前急救病例的 1 46 %。 2 86例中 ,男性 185例 (6 4 6 9% ) ,女性 10 1例(35 31% ) ,男女之比为 1 83∶1。最大年龄 93岁 ,最小年龄 17岁…  相似文献   

4.
阎浩  刘华 《临床医学》2004,24(1):57-57
我院自 1992年 1月~ 2 0 0 2年 5月 4日年间共收治儿童眼球穿孔伤 86例 ,现将角膜、巩膜、虹膜及白内障的外伤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性别与年龄 :86例中男 60例 ,占 69 8%,女 2 6例 ,占 3 0 1%,年龄最小 2 0个月 ,最大 14岁 ,3岁以下 2 0例 ,占2 3 3 %,4~ 6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院前心肺复苏(CPR)的有效措施,提高CPR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院前急诊救治的2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院前猝死病例247例,约72%有明确的心血管病史,猝死的高发年龄段有2个:66~75岁(27.3%)和46~55岁(22.6%).发生猝死病例中,既往有明显心血管病史者177例(71.66%),不明原因者20例(8.10%),其它原因者50例(20.24%).引发猝死的直接原因为:室速、室颤(77.0%).结论 院前猝死事件中,以急性心血管事件所致比例最大,及时救治更为重要;对于已有心血管病病史的患者应注意其发生猝死的高度危险性,同时应注意低年龄组人群也有较高比例的猝死事件发生.心脏骤停患者尽早实施电除颤可明显提高CPR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成人肠套叠1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寒柳  林晖  林俊琼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3):2198-2198
回顾总结我院普外科自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总收治成人肠套叠病例17例,现就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6例,年龄17~82岁。临床表现:反复腹痛腹胀等症状6例(35.3%),腹部包块3例(17.6%),腹泻2例(11.8%),便血4例(23.5%),  相似文献   

7.
胸部外伤230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院1990-01~2002-12收治的胸部外伤23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97例,女33例.年龄6~88岁,30~52岁179例(78%),以交通事故、装载作业、建筑施工等致伤193例(84%),斗殴及意外致伤37例(16%).  相似文献   

8.
2079例交通伤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诊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8年12月急诊抢救的交通伤患者2079例,按年龄、季节、外伤类型、外伤死亡原因、病死率等分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年龄分布:年龄≤14岁,占1.3%;14~39岁939例,占45.2%;40~59岁865例,占41.6%;60~79岁176例,占8.5%;≥80岁71例,占3.4%。②按季度统计:1季度383例,占18.4%;2季度555例,占26.7%;3季度619例,占29.8%;4季度522例,占25.1%。以3季度交通伤发生病例数最多。③9年来交通伤病例数占各种外伤病例的65.2%,比例有逐年增高的趋势。④交通伤中损害部位最多的为颅脑和各种骨折,分别占总数的56.2%和15.7%;颅脑外伤和多发伤为交通伤常见的死亡原因,分别占总数的56.4%和33.7%。结论:通过对交通伤的流行病学分析,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改进急救体系和服务模式,加强急诊创伤急救专业人员的培训,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院前急救死亡77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2月我院成立急救中心以来 ,共出车急救 140 2 8人次 ,其中死亡 778人 (5 5 % )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院前死亡 778例中 ,急性心肌梗死36 5人 (46 9% ) ,车祸外伤 144人(18 5 % ) ,农药中毒 6 1人 (7 8% ) ,脑血管病 5 7人 ,肺心病 36人 ,自杀 2 7人 ,糖尿病 12人 ,电击伤 7人 ,上消化道大出血 5人 ,产妇 4人 ,各种恶性肿瘤 17人 ,癫痫大发作 3人 ,慢性肾病 3人 ,流行性出血热 2人 ,早产儿 3人 ,布比卡因过敏 1人 ,输液反应 1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 42~ 83岁 ,平均 6 4岁 ;车祸外伤者年龄 14~ 71岁…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89年1月~1992年8月收治12例脾外伤,重温文献,应用多种保脾功能术式获得无死亡,无并发症,保脾功能效果良好。临床资料全组12例均为男性闭合伤,18~53岁,其中20~34岁10例。车祸伤5例,坠落伤4例,打击伤3例。单一脾伤1例外,余11例(91.7%)伴有颅脑伤,胸  相似文献   

11.
应激性溃疡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从2001~2002年收治应激性溃疡26例,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7例,女9例,年龄31~74岁,平均56岁.其中大面积烧伤4例,颅脑手术后8例,颅脑损伤8例,其它部位创伤(包括多发伤)6例.26例中,于伤后或术后当日出血2例,1~2 d内出血3例,3~7 d出血11例,8~14 d出血9例,15 d以上出血1例.其中1周内发生出血16例(61.54%).26例中死亡4例(15.38%),其中死于脑疝2例,感染性休克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科成年死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成年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比例在70岁之前各年龄段为5~2:1,70~80岁为1:1,81岁以后则为1:2;总平均死亡年龄53.34岁与男性的51.15岁相近,明显低于女性的61.46岁(P<0.05);前五位死因分别为各种创伤(37.50%)、脑血管疾病(17.59%)、心血管疾病(17.13%)、恶性肿瘤(10.19%)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5.56%).50岁以下青年人的主要死因为各种创伤和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50~70岁年龄段为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60岁以上则是COPD.结论:各种创伤、脑心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是急诊科成年患者的主要死因,及时正确抢救能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对农民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的分析,一般文献报道尚少.本院自1978年至1990年3月共收治农民AMI 116例,本文就其特点进行初步探讨.一、性别与年龄男83例(71.6%),女33例(28.4%),男:女=25:1.男性年龄35~80岁,平均57岁,高峰年龄组在50~69岁(49例,占男性59%),其中50~59岁20例(占男性的24.1%),60~69岁29例(占男性的34.9%).女性年龄41~85岁.平均55岁,高峰年龄组50~69岁(19例,占女性的57.6%),其中50~59岁10例(占女性的33.3%),60~69岁9例(占女性的27.3%).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76年至1987年共收治毒蛇咬伤238例,死亡1例,治愈237例,治愈率99.6%。现将我们在救治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198例,女40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60岁。16~50岁205例(占86.1%)。入院时间:伤后3小时内45例(占18.9%),3~7小时130例(占54.6%),7~24小时35例(占14.7%),伤后超过24小时者28例(占11.8%)。入院前处理情况:入院前经过不同程度的处理(如伤口冲洗、吸毒、结扎、外敷草药、口服蛇药等)者208例(占87.4%),未经任何处理者30例(占12.6%)。致伤毒蛇种类:银环蛇伤21例(占8.8%),竹叶青蛇伤130例(占54.6%),眼镜蛇伤79例(占33.2%),海蛇伤8例(占3.4%)。治疗效果:死亡1例(系危重型银环蛇咬伤患者,呼吸停止7天并发肺炎死亡),237例痊愈,治愈率99.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院前成年患者死亡原因变化的趋势。方法:对资料完整年龄>18岁院前死亡患者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由外伤致死所占的比例呈相对下降趋势,依次为车祸59.50%,刀伤21.00%,高处坠落伤11.50%,电击伤4.70%,溺水3.40%;由非外伤引起死亡的比例呈相对上升趋势,依次为猝死57.03%,脑血管急症18.21%,心血管急症12.72%,呼吸系统急症6.56%,恶性肿瘤5.49%。结论:猝死和外伤仍是主要的院前死亡原因,普及急救知识和及时急救是降低院前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3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杰浩  冯承宣 《新医学》1999,30(8):460-461
1 引 言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在颅脑外伤中较常见。我院于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该类患者32例,占同期颅脑损伤住院病人457例的7%,其中占颅内血肿168例的19%,介绍如下。2 临床资料2.1 一般资料男19例,女13例,年龄18~61岁,平均34岁。外伤原因:交通伤25例,高处坠落伤4例,打击伤3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测量表(GCS)评分:13~15分15例,9~12分8例,3~8分9例。临床表现:头痛、呕吐20例,烦躁12例(其中瞳孔不等大4例,经实验室检查和手术中证实有凝血功能障碍者2例)。2.2 CT扫描时间及结果伤后首次CT时间于30分钟~6小时,结果正常5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急诊患者的死亡规律 ,以降低病死率 ,现将我院 2年中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 193例进行对比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年 1月~ 1998年 12月 ,我院急诊抢救室共接诊 2 416例 ,死亡 193例 ,病死率 7.99%。其中包括来院时已经死亡者 ,对于离开急诊室后的死亡病例未予涉及。193例中男 12 4例 ,女 6 9例 ;年龄 2月~ 90岁 ,平均 41.8岁。死亡时间以上午 8时、下午 4时及晚 7时~ 10时居多 ,占75 .3%。1.2 死因分析1.2 .1  193例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193例死因依次为创伤5 0例 ( 2 5 .9% )、脑血管病 38例 ( 19.7% )、猝死 32例( …  相似文献   

18.
我院 1996年 8月~ 1999年 8月收治 846例多发伤患者 ,其中死亡 36例 (4.3% ) ,现就其死亡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4.5~ 79岁 ,其中 18岁以下 4例 ,19~ 5 5岁者 2 6例 ,5 6岁以上 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 :1小时以内 9例 ,1~ 2小时 17例 ,2~ 12小时 17例 ,超过 12小时 3例。交通事故伤 14例 ,坠落伤 9例 ,砸伤、挤压伤10例 ,其它 3例。以颅脑损伤为主 9例 ,腹部伤为主 8例 ,胸部伤为主 6例 ,胸腹联合伤 4例 ,腹、脑伤 6例 ,胸、脑伤 3例 ,合并骨折 32例。平均每例伤 4处 ,最多者 7处。按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19.
东莞市镇区创伤院前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院前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2005年创伤院前死亡患者2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创伤院前主要致死原因是交通伤(73.3%),其次是坠落伤(12.6%);现场或送医院已经死亡214例(75.1%),途中死亡13例(4.6%),急诊科死亡58例(20.4%);91.2%的患者是多发伤;急救反应时间为15.3min。结论:尽快健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努力提高急救人员对严重创伤的救治水平,普及全民的急救意识,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伤院前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会阴Ⅲ度裂伤会造成长期大便失控,给患者生活及精神上带来极大痛苦。笔者自1983年1月至1988年4月收治会阴Ⅲ度裂伤30例,采用分层缝合法修补,一次成功率93.33%(28/30),此法简单易学,适用于基层,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的年龄为3~57岁。其中产伤26例(2~6产经产妇),外伤4例(3例幼女、1例经产妇)。26例产伤中除1例在医院分娩当时缝合外,余均为陈旧性,于第一胎分娩时裂伤22例,二胎4例(均在家分娩原因不明)。病程1~34年,平均11年。4例外伤原因:3例为骑跨伤,1例3岁被强奸致伤。均于受伤后1~19小时来院,其中1例伤后19小时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