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英 《广州医药》1998,29(1):29-30
分析78例死于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死亡时间、临终前电解质及部分患者临终前的血气,与正常组的电解质情况。探讨慢性呼吸衰竭血气、电解质与死亡时间的关系。认为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加强当日晚上6时至次日早上6时段的血气及电解质监测,这对减少死亡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血气分析是指对动脉血不同类型气体和酸碱物质进行分析的过程.通过血气分析可以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对于各种急、危,重症,尤其是呼吸衰竭诊断、抢救和治疗以及对低氧血症的判断,指导氧气治疗和机械通气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调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呼吸内科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患者167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对血气分析、尿液分析、血肌酐、尿素氮检测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167例患者中,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为17.96%,其中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慢性肾脏病发病率为29.21%,不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5.13%.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高,且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高于不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因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慢性呼吸衰竭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型心脏病血气分析的特点,以便更好指导治疗.方法:对10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呼吸衰竭的类型、血气分析的情况及电解质肾功统计,观察变化.结果:统计结果Ⅱ型呼吸衰竭71例,Ⅰ型呼吸衰竭27例,单纯酸碱失衡44例,复合酸碱失衡34例,三重酸碱失衡8例.结论:根据血气分析变化合理调整治疗,特别是对氧疗的干预.注意电解质补充,发生医源性碱中毒及时纠正,更好地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采用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组血气指标改善明显,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NIPPV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凝血指标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测定2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凝血指标及20例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结果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浆D一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凝血酶原时问、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问水平在明显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血浆D一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血氧分压呈负相关,与血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结论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并容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与高凝状态的形成密切相关.临床治疗中适当的抗凝治疗可能对控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病情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昆明地区慢性肺心病酸碱紊乱特点及呼吸衰竭血气诊断依据。方法 对32 0例 4 5 0例次慢性肺心病患者按海平面标准和昆明地区正常血气参考值提出的诊断依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昆明地区慢性肺心病酸碱紊乱类型以单纯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为主 ,对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建议为PaO2 <5 0mmHg或 /和PaCO2 >4 1mmHg。结论 建立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酸碱紊乱及呼吸衰竭诊断标准有助于对疾病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8.
赵兴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9):F0003-F0003
目的:分析慢性呼吸衰竭合并低血糖的诱因,提高治愈率。方法:介绍慢性呼吸衰竭合并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作者的临床体会。结果:慢性呼吸衰竭合并低血糖的原因复杂。结论:治疗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病人临床表现,分析可能导致低血糖的诱因。监测血糖、血气及电解质的变化,由此可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38例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抽取38例慢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取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等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采取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快速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体缺血缺氧程度,明显升高氧合指数,在保护重要脏器的同时持续改善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血气指标,改善肺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下如急性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等 ,常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我科通过应用BiPAP呼吸机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并测定治疗前及治疗 2h的血气分析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5月在本科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14例 ,均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患者血气分析标准PaO2 <8.0kPa、PaCO2 >6.67kPa。1.2 方法 在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前取 2ml肝素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然…  相似文献   

11.
动脉血气分析的标本采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抢救急、慢性呼吸衰竭、心肺复苏、心脏手术等危重患者的一种重要检查项目为血气分析,它是肺部换气功能和心肺复苏的重要监测指标。护理人员如何正确采集标本,是保证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血气分析是临床上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所致的慢性呼吸衰竭、心肺复苏、心脏手术等危重病人的一种重要检查项目,是准确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环节。其中护理人员如何正确采集标本,乃是保证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自我科开展动脉血气以来,我们对采血部位的选择、抗凝剂的应用,血标本的送检以及特殊动脉穿刺的技巧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评价其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将2014至2015年入住我院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仅单纯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的对照组与常规疗法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观察组,记录两组插管率、死亡率与住院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支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率为22.9%(11/48)低于对照组52.1%(25/48)(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4.2%(2/48)低于对照组10.4%(5/48),(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迅速缓解呼吸障碍,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插管率与死亡率,是治疗该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纳洛酮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62例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纳洛酮1.6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观察12天.结果 在治疗后,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纳洛酮对Ⅱ型呼吸衰竭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病情十分严重 ,若再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UGIB)预示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 ,临床上死亡率较高。故在呼吸衰竭患者中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十分重要。我们在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常规预防性使用西米替丁取得一定的疗效。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入院时均行血气分析 ,大便隐血检查。入选病例符合下列条件 :①血气分析 :动脉血氧分压 (PaO2 )低于 6 0mmHg(8kPa)伴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高于 5 0mmHg(6 .6 5kPa) ,即II型呼吸衰竭 ;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2月-2005年10月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观察66例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氧饱和度(SaO2),住院病程和病死率,并同以往未使用NIPPV治疗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6例NIPPV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住院病程缩短,住院死亡率明显降低,同非NIPPV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NIPPV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应用能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评价其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将2014至2015年入住我院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仅单纯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的对照组与常规疗法基础上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观察组,记录两组插管率、死亡率与住院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支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率为22.9%(11/48)低于对照组52.1%(25/48)(P0.05);观察组死亡率为4.2%(2/48)低于对照组10.4%(5/48),(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迅速缓解呼吸障碍,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插管率与死亡率,是治疗该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功能性呼吸困难分级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A组)和无创通气治疗组(B组),其中A组48例,B组52例;A组与B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均分别作肺功能测定、呼吸困难指数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2、4、8、72h分别作血气分析、每分钟呼吸频率(RR)测定。结果(1)B组与A组比较,肺功能及呼吸困难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2)B组在治疗后4小时血气分析pH、PCO2、PO2及RR均改善(P〈0.05),8h后更明显(P〈0.01),72h呼吸衰竭已基本纠正(P〈0.01)。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能明显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较快纠正Ⅱ型呼吸衰竭,是治疗早期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赵艳琳 《基层医学论坛》2013,(26):3436-343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发呼吸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与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气指标、心率及呼吸频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对救治患者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呼吸衰竭100例临床分析史明经,范生孝本文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所致肺心病呼吸衰竭(以下简称呼衰)病人血气、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特点与肺性脑病(以下简称肺脑)预后关系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1991~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