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总结125碘(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恶性瘤患者42例,根据肿瘤部位分别采用床旁局麻直视下体表肿瘤直接植入放射性粒子、超声引导下植入粒子、CT引导下植入粒子和手术中直视下植入粒子的方法对实体肿瘤及转移淋巴结进行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结果42例中,完全缓解16例(38.1%),部分缓解22例(52.3%),无恶化2例(4.8%),恶化2例(4.8%),有效率90.4%。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方法简单安全,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癌症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恶性肿瘤(附113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观察^125I放射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选择113例的治疗病例,其中口腔、颌面部肿瘤49例,头、肺、乳腺、肝、胰、结肠、直肠及前列腺等各种肿瘤共64例,病理诊断明确。经CT定位术植入57例,CT、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52例,模板插值3例,立体定向支架术插植1例,均为组织间永久植入。随访4-10个月,结果显示有2例患者肿瘤完全消失,4例晚期肿瘤患者6个月后转移衰竭死亡,2例因心脑疾病死亡,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症状改善,生存时间延长。在治疗中,全组无白细胞下降,无因植入^125I粒子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临床实践证明^125I放射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组织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时临床诊断明确的39例恶性肿瘤患者,在手术直视或B超、CT引导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组织内。结果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本组病例中完全缓解(PR)13.0%,部分缓解(CR)71.9%,无缓解(SD)9.9%,进展(PD)9.9%,总有效率84.9%。结论组织间永久性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尤其对不能切除的肿瘤或姑息性手术切除的肿瘤,近期疗效显著,可以作为实体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术前根据肿瘤大小、粒子放射有效范围计算出粒子分布及数量,术中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粒子按计划植入预定部位,术后CT扫描粒子植入部位及检查有无漏植。结果:25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粒子均成功植入预定部位,其中包括失去手术机会晚期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12例患者肿瘤完全消失,8例患者肿瘤明显缩小(缩小>75%),5例肿瘤部分缩小(缩小在30%~60%之间)。3个月、半年、1年随访中,无复发病例。结论: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人体治疗肿瘤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疗效确切,尤其适合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共108例晚期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后布源,术中将活度为0.76~0.84mCi的125I粒子在CT导向下植入肿瘤内。粒子按照1.0~1.5cm平面插植。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PD)100~150Gy,每例患者植入10~100颗粒子。2个月后CT复查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56例,稳定16例,进展13例。客观应答率(responserate,RR)为73.14%。经随访发现,大多数毒性反应轻微并可耐受,未见出血、胆瘘、胰瘘、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碘125(^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B、C期各类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或姑息性手术在肿瘤部位直接植入^125I粒子,以及CT引导下将呵粒子直接植入肺癌组织中。术后观察血象,临床表现,定期复查B超、X线及CT,了解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结果16例中存活时间最长达37个月。结论^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蒋仲英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215-215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4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给与积极有效的护理。结果:2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患者、陪护以及医护人员均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是一种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的新技术,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术前根据肿瘤大小、粒子放射有效范围计算出粒子分布及数量,术中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粒子按计划植入预定部位,术后CT扫描粒子植入部位及检查有无漏植。结果:25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粒子均成功植入预定部位。其中包括失去手术机会晚期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12例患者肿瘤完全消失。8例患者肿瘤明显缩小(缩小〉75%),5例肿瘤部分缩小(缩小在30%~60%之间)。3个月、半年、1年随访中,无复发病例。结论: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人体治疗肿瘤是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疗效确切,尤其适合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共108例晚期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后布源,术中将活度为0.76~0.84 mCi的125I粒子在CT导向下植入肿瘤内.粒子按照1.0~1.5 cm平面插植.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PD)100~150 Gy,每例患者植入10~100颗粒子.2个月后CT复查评价疗效.结果 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56例,稳定16例,进展13例.客观应答率(response rate,RR)为73.14%.经随访发现,大多数毒性反应轻微并可耐受,未见出血、胆瘘、胰瘘、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肿瘤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亦称体力伽玛刀),是在手术中或在CT、B超的引导下,根据三维立体治疗计划将微型放射源精确植入肿瘤组织中或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  相似文献   

11.
周春花 《当代医学》2009,(9):118-118
目的探讨在术中或CT、B超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行该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结果术后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术中或CT、B超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而细致周到的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张西元  刘钊  王琳 《海南医学》2006,17(11):45-46
目的 探讨25I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CT或B超引导经皮穿刺植入和术中植入法治疗35例恶性肿瘤患者.结果 术后有效率85.71%,患者肿块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发症少,生存期延长,无手术相关性死亡.结论 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恶性肿瘤,能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合理、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CT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均为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或术中不能切除的恶性肿瘤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精确制定等剂量曲线,在CT引导下根据治疗计划将125Ⅰ粒子植入到预定位置.比较术后患者肿瘤大小、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6个月后CT复查,44例患者病灶完全缓解(CR)22例,部分缓解(PR)13例,无效变(NC)7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为79.6%.结论 CT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疗效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孙春蕾  陈启龙 《医学综述》2014,(9):1585-1588
胰腺癌是常见的腹部恶性肿瘤,病变早期难以发现,根治性手术时机难以把握。随着肿瘤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插植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新兴方式,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125I粒子。临床研究表明,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在局部控制肿瘤进展、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等方面与传统保守治疗方式相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25碘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晚期恶肿瘤患者行放射性125碘粒子肿瘤内植入治疗.3个月后按WH0恶性肿瘤治疗客观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6.6%),PR 20例(66%),NC 5例(16.7%),PD 3例(10%),总有效率72.6%.结论 125碘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微创、安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王重韧  赵明  徐欣  尤宇  韩磊  赵四军 《河南医学研究》2010,19(2):202-204,208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及放射性并发症。方法:35例复发的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125I粒子植入组和单纯手术组。125I粒子植入组肿瘤切除后植入125I粒子,植入深度为0.5~1.0cm,粒子间隔1.0cm。术后每2个月复查MRI,全部患者接受8~32个月随访,观察中位生存期及毒副作用。结果:单纯手术组中位生存期40周(95%CI,25~53周),125I粒子植入组中位生存期62周(95%CI,42~69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125I粒子植入组中发生4例顽固性脑水肿,3例脑放射性坏死,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结论: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可有效地提高复发性脑胶质瘤的生存时间,125I粒子植入后放射性脑水肿和脑坏死与肿瘤恶性程度、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前外放疗的剂量和作用时间等作用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放射性粒子I125植入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放射性粒子I125植入术治疗的14例患者进行护理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加强护理,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了患者术后恢复。结论:放射性粒子I125植入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小、靶区辐射剂量高、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加强术后患者生命体征观察,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做好相关人员放射性防护及患者饮食指导,可有效地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碘125(125Ⅰ)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B、C期各类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手术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或姑息性手术在肿瘤部位直接植入125Ⅰ粒子,以及CT引导下将125Ⅰ粒子直接植入肺癌组织中.术后观察血象,临床表现,定期复查B超、X线及CT,了解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结果16例中存活时间最长达37个月.结论125Ⅰ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核素125碘粒子插植治疗晚期癌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125碘粒子插植治疗对晚期癌症的疗效。方法:54例确诊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由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通过影像引导植入放射性核素^125碘粒子,均采用均一方式布源。定期进行复查。结果:除2例无效外。52例晚期癌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灶减小和疼痛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放射性^125碘粒子插植治疗晚期癌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125碘(125I)放射性微粒近距离照射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结合手术或体外CT﹑超声技术引导介入的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手段,通过125I释放出的射线杀伤肿瘤细胞.2001年12月-2002年12月我院对晚期头颈部﹑胸部、腹部及盆腔恶性肿瘤采用术中肿瘤区植入,CT、B超引导体外穿刺植入,对60例不同类别恶性肿瘤病人进行了治疗,随访3~11个月,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