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疗性人源抗狂犬病毒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达百分之百。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Lyssavirus),基因组编码五种结构蛋白,其中由G基因编码的糖蛋白,是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的配体,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与病毒的毒力、致病性密切相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  相似文献   

2.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达100% [1].而预防狂犬病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对动物咬伤暴露后三级损伤患者注射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HRIG在注射过程中及注射后容易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现就其发生机制、预防措施及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狂犬病病毒进行观察.方法 超速离心制备狂犬病病毒CTN-1v株,采用磷钨酸负染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采用轻敲模式在大气常温下扫描成像.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狂犬病病毒的典型弹状病毒粒子,透射电镜提供病毒二维图像,可见刺突结构,原子力显微镜则呈现了狂犬病病毒三维图像,且可见病毒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特征和边缘有齿轮状的突起,同时获得表面粗糙度等可以量化指标.两种方法最终得到相似的形态学结果.结论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首次观察到狂犬病病毒的三维形态结构,与透射电镜观察相比,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制样简单、观察直观的新型病毒形态学研究工具.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 on the research of morphology of the rabies viruses. Methods To prepare the rabies virus CTN-1v strains by ultracentrifugation, and observe it with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which negatively stained by phosphotungstic acid. Then study the morphology of rabies virus with AFM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EM. AFM image applies the tapping mode to rabies virus without any further treatment in air at room temperature. Results The TEM image is two-dimensional image which can be seen the classical bullet-shaped structure,and the spike structure can also be seen. The AFM image showed the rabies virus morphology with three-dimensional image which can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rus surface and edge. The rabies virus particle was successfully observed by TEM or AFM methods. Conclusion It's the first time to get the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rabies virus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compared with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FM is a new research tool for viral morphology study with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ample preparing and intuitionistic and visible interface for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动物致伤特点及注射狂犬疫苗后抗体水平.方法注射狂犬疫苗首针后45天采血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结果常规程序(0、3、7、14、30天)接种狂犬疫苗的狂犬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75.70%,应用2-2-1程序(0、7、14天)接种狂犬疫苗的狂犬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92.18%.结论犬伤为本地区动物致伤首位,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重要措施之一,2-2-1程序比常规程序免疫时间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县狂犬病暴露后免疫接种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我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09年狂犬病疫苗接种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登记的1761例疫苗接种者中,男女之比为2.44:1,暴露的高危年龄段为10~29岁,高发月份为每年的7、8、9月;绝大多数接种者是被犬致伤;伤及部位以下肢最多;接种者中Ⅲ级暴露所占构成比最高,暴露后未处理伤口的比例为1:1.14%,全程注射狂犬疲苗者1738例.结论 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教,提高暴露人群免疫预防接种率,加强犬的管理.搞好戈的免疫工作,从源头防止狂犬病的发生,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与疲苗的管理是控制狂犬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狂犬病患者在急诊救治和护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或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 对本科救治5例狂犬病患者过程中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最先接诊的1例狂犬病患者在急诊救治和护理过程中有5人发生职业暴露,后4例未发生职业暴露.结论 首先,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普遍采取标准防护,同时应熟悉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尽早对狂犬病患者和疑似患者做出诊断,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减少或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9-2010年绵阳市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所采用的预防控制措施,为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暴露级别、伤口处理、狂犬病疫苗及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的及时性以及伤人动物的类别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0年绵阳市9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共接诊狂犬病暴露人群4531例,男女性别比为1.14:1;0~岁组和40~岁组被咬伤人数最多,分别占犬伤总人数的23.31%和15.12%;伤后24h内就诊者达92.45%;Ⅱ级暴露者和伤及四肢者最多,分别占53.59%和87.46%;犬伤人占大部分,为93%;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人数占应使用者的45.35%。结论预防狂犬病要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加强犬类管理,减少暴露机会;同时,应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医务人员的培训,普及狂犬病的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中国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中国2013年狂犬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与趋势,探讨相应防治对策建议.方法 利用2013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6省监测点监测上报的数据,进行回顾性描述分析.结果 2013年我国28个省共报告狂犬病1172例,较2012年下降17.75%.病例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广西(161例)、广东(140例)、贵州(84例)、湖南(83例)和河南(81例),占全国报告发病总数的46.84%.高发季节为夏秋季,病例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病例男女性别比为2.27∶1.40-64岁组报告病例最多,其次为0-14岁组.共收集到319例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致伤动物仍以犬为主(占93.83%),其次为猫(占5.48%).病例潜伏期中位数为67天.暴露程度以Ⅲ级暴露为主,占64.36%.暴露后疫苗接种率为11.86%,但疫苗全程接种率仅1.36%,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5.91%.结论 2013年全国狂犬病疫情总体继续呈下降趋势,南方病例仍然多于北方,但北方地区疫情有上升和扩散的趋势.病例主要分布于农村地区,病例职业以农民、学生、散居儿童为主.病例的伤口自行处理与医疗机构处理率、疫苗接种率与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均很低.应加强狂犬病监测工作,以农村地区为重点,加强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宣传.  相似文献   

9.
李强  孙有发  赵月 《医学信息》2010,23(15):2793-2794
目的了解我县狂犬病暴露后免疫接种人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我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09年狂犬病疫苗接种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登记的1761例疫苗接种者中,男女之比为2.44:1,暴露的高危年龄段为10~29岁,高发月份为每年的7、8、9月;绝大多数接种者是被犬致伤;伤及部位以下肢最多;接种者中Ⅲ级暴露所占构成比最高,暴露后未处理伤口的比例为1:1.14%,全程注射狂犬疫苗者1738例。结论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教,提高暴露人群免疫预防接种率,加强犬的管理,搞好犬的免疫工作,从源头防止狂犬病的发生,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与疫苗的管理是控制狂犬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高发地区犬只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分析自然状况下犬只感染狂犬病毒状况及其与人间狂犬病的关系.方法 2005年10月到2006年12月间,在狂犬病疫情最严重的贵州、广西和湖南3省区的狂犬病高、中、低发病地区分别选择1-2个市作为标本采样点,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RT-PCR两种方法 检测标本.结果 在3省区的15个市共收集犬脑标本2887份,检测阳性标本66份,感染率为2.3%,不同地区犬感染率与当地人狂犬病发病率不呈线性相关.结论 犬只感染狂犬病毒普遍存在,这是我国狂犬病高发区疫情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广西2004-2008年狂犬病高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西2004-2008年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和2006--2008年健康犬脑带毒检测结果,探讨广西狂犬病高发因素及相关性。方法收集分析2004--2008年广西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和全国狂犬病监测系统资料,DFA和RT-PCR法检测2006--2008年健康犬脑标本。结果2004—2008年间广西共报告狂犬病2463例,年发病率0.98/10万。疫情波及95个县,高发县数量减少,低发县数量增多,中西部地区疫情增长迅速。病例四季没有显著高峰。高发人群为农民、儿童和散居儿童,〈20岁和≥40岁发病较多。病例犬伤占83.79%;病例多为Ⅲ级暴露,占78.5%;受伤部位上下肢占83.17%,头面颈部占10.56%。67.88%的病例未处理暴露伤口,18.31%注射狂犬疫苗,3.63%Ⅲ级暴露病例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潜伏期的中位数为60d。2006--2008年健康犬脑狂犬病毒RT—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92%、0.93%和0.89%。结论暴露后处置未能规范实行、地域内存在大量的狂犬病毒感染的健康犬是广西狂犬病高发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狂犬病毒感染中,宿主细胞会发生凋亡性坏死。研究表明,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狂犬病毒糖蛋白及基质蛋白均能诱导宿主细胞发生凋亡,有许多凋亡分子参与这个过程并起着作用。理解狂犬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凋亡发生的可能机制,能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一些药物研究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7年渭南市犬伤门诊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暴露后处置情况,为狂犬病防制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2007录入渭南市犬伤门诊报告的病例资料,对暴露人群处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采样χ2检验。结果2017年渭南市犬伤门诊共接诊32094例,年暴露率625.64/10万。动物咬伤事件主要发生在春夏季,占全年47.47%。不同年龄暴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58,P=0.003)。农民暴露人群构成比最高,为52.34%。门诊伤口处置及疫苗接种率为89.6%,Ⅲ级暴露人群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46.93%。结论应实施以强制免疫家养和收容流浪犬类为主的综合措施,同时加强狂犬病防制宣传,是防治人类狂犬病发生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我国现行狂犬病疫苗暴露前免疫程序(0-7-21或28)与WHO新推荐的免疫程序(0-7)在安全性、有效性及保护性方面的差别, 为修订《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相关内容提供实验动物方面的数据支持。方法按照我国现行的3针法、WHO新推荐的2针法等狂犬病暴露前免疫程序, 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 即0-7-21组(3针组)、0-7组(2针组)、0-14组、0-21组和对照组。观察小鼠生存状态, 每间隔5 d称重, 比较不同免疫程序的安全性。首次免疫后7、14、21、28和35 d采血, 检测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rabies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RVNA), 确认其有效性。免疫后35 d以致死剂量的CVS-11狂犬病病毒对各组小鼠攻毒, 评价不同免疫程序的保护性。结果接种疫苗后, 各组小鼠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后14 d, 各免疫组小鼠RVNA阳转率均为100%, 可对小鼠提供完全保护作用。0-7-21 d组和0-7 d组免疫后35 d RV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番禺区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狂犬病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在狂犬病预防门诊接受诊治的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7年番禺区共报告狂犬病暴露者19532人。两年均无因本地动物伤害而引起的狂犬病病例报告。动物伤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中以7~10月相对较多,第三季度共发生5574例。暴露者中男性占56.43%.女性占43.57%。所有暴露者中15~44岁占51.22%。中心城区的暴露水平较周边地区高。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占87.82%,受伤部位以下肢为主共10190例,占52.17%,暴露人员中以Ⅱ度暴露最多共18193例,占93.14%。结论当前控制狂犬病流行需加强养犬管理,有效地降低人群狂犬病暴露水平;加强狂犬病防治等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等综合措施。以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惠州市犬咬伤人群全程接种疫苗后机体受到保护的情况,为狂犬病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狂犬病毒抗体。结果狂犬病疫苗暴露后人群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8,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不同性别的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产生较为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细胞适应株狂犬病病毒反向遗传系统中所需的4个结构蛋白辅助质粒.方法 利用RT-PCR方法扩增细胞适应株狂犬病毒的核蛋白(N)、磷酸化蛋白(P)、糖蛋白(G)、转录大蛋白(L)基因,测序结果正确后,分别连接表达载体,构建反向遗传所需的4个功能性蛋白辅助质粒.结果成功扩增4个结构基因,经测序完全正确,并成功构建反向遗传体系中N蛋白、P蛋白、G蛋白、L蛋白的辅助表达质粒,酶切鉴定完全正确.结论 成功构建狂犬病病毒拯救系统的4个辅助质粒,为此细胞适应株狂犬病病毒的拯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国狂犬病病毒与亚洲毒株的遗传进化关系及狂犬病病毒在亚洲的进化传播特点.方法 选取中国狂犬病代表流行株,并结合来自亚洲其他国家G序列,利用BEAST软件和MigraPhyla软件等进行G基因时空进化分析.结果 通过中国代表株与亚洲流行株的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中国6个狂犬病毒群(China Ⅰ-Ⅵ)呈不同范围的流行:China Ⅰ群、Ⅱ群和V群基本只在我国境内循环;ChinaⅥ群分布于我国广西和云南,与东南亚毒株共同进化;ChinaⅢ群和Ⅳ群亦与亚洲国家毒株有较近亲缘关系.亚洲范围内的地理迁徙分析显示,泰国和印度可能为亚洲的两个狂犬病传播中心.结论 中国与亚洲狂犬病流行株进化关系密切,亚洲狂犬病的早期传播可能以泰国和印度为中心.  相似文献   

19.
20.
狂犬病毒疫苗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世界性人兽共患疾病,几乎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它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咬伤,一旦临床症状出现,病人则无可挽救地死亡,自然条件免疫群永远不会建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控制主要依赖于疫苗的接种即是一种建立免疫群的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速发展,狂犬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亦取得了显著进展.这对于研究狂犬病毒的基因工程疫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