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SX1近交系小鼠生长繁育主要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测定SX1近交系小鼠的生长繁育指标,为建立该品系小鼠的生物学特性资料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从采用全同胞兄妹交配方式繁殖获得的F20、F21代仔鼠中选择30对小鼠,连续繁殖5胎,分别测定窝产仔数、24h窝重、仔鼠均重、离乳仔数、离乳均重、胎间隔等几项指标;以第2胎小鼠作为生长发育观察对象,测定1-10周间每周的体重变化,计算每周体重增长情况。结果SX1小鼠1-5胎平均窝产仔数5.42±0.76只;平均窝重10.36±1.45g;仔鼠均重1.93±0.07g;离乳仔数5.21±0.95只;离乳窝重61.41±9.67g;离乳均重11.98±0.50g;离乳成活率96.09%;平均胎间隔33.63±0.68。1-10周平均每周增重雄鼠3.08±2.40g,雌鼠2.76±2.01g。3-5周时为生长发育旺盛期,平均每周增重雄鼠5.95±1.41g,雌鼠5.18±0.96g。结论SX1近交系小鼠具有稳定的繁殖性能,幼鼠离乳成活率高,各项主要指标基本符合近交系小鼠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MU/1和CMU/2长爪沙鼠生长繁殖性能,为其近交系应用、保种和生产繁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择F20~F22代种鼠,按照近交系动物配对方式进行繁育,观测统计1~5胎的胎间隔、窝产仔数、离乳数,生长发育等数据。结果 CMU/1和CMU/2初生体质量为2.5~3.4 g,窝产仔数最少1只,最多9只,离乳成活率为65%~75%,胎间隔最短14 d,最长171 d。2~6周龄体质量增长较快。结论 CMU/1及CMU/2长爪沙鼠窝产仔数差异显著,胎间隔大多数在21~70 d。两个品系长爪沙鼠繁殖性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屏障环境下,对本中心饲养的SPF级KM小鼠繁殖及生长发育性能进行测定。方法从繁殖鼠中选80对,雌雄1:1长期同居,在生产过程中统计繁殖性能参数;从大群中随机选40窝刚出生0日龄仔鼠,统计其生长发育指标。结果SPF级KM小鼠的平均窝产仔数为12.97±0.47只,平均离乳率均为97.94%,平均胎间隔为22.69±0.47d。离乳后小鼠的体重有一个快速增长期:5周龄后,增长速度放慢;10周龄时基本达到体成熟。结论设施环境对KM小鼠繁殖性能及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SPF级动物饲养条件下,对本中心饲养的SPF级C57BL/6J小鼠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指标进行测定。方法 挑选80~90日龄C57BL/6J小鼠40只(雌、雄各半),采取1:1间歇同居,兄妹近交繁殖,并统计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参数指标。结论 SPF级C57BL/6J小鼠离乳后体重增长较慢;第2、3胎繁殖性能较好,第5胎最差,种鼠连续繁殖5胎后要更换。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和比较东方田鼠洞庭湖种群(DTH)(长江亚种)和青铜峡种群(QTX)(指名亚种)的繁殖及生长特性。方法东方田鼠雌雄1:1长期同居法饲养繁殖,观察两种群东方田鼠的窝产仔数、胎间隔、初生体质量、离乳体质量等繁殖指标。两种群田鼠雌雄各选30只,测定不同时间点的体质量,并用VonBertalanffy模型方程拟合其生长曲线。结果 DTH窝产仔数(4.70±1.15)只,胎间隔(30.78±10.21)d,出生体质量(4.09±0.13)g,离乳体质量(27.31±1.10)g;QTX窝产仔数(3.58±1.00)只,胎间隔(35.60±12.48)d,初生体质量(4.37±0.09)g,离乳体质量(28.22±0.46)g。从生长曲线可见,两种群东方田鼠的体质量性二型分化分别出现在14 d和28 d,雄性田鼠的体质量显著高于雌鼠。拟合结果显示,两种群田鼠雌性体质量生长曲线体质量拐点出现时间比雄性鼠早。结论 DTH田鼠繁殖能力较QTX高,两个种群田鼠雌雄鼠的体质量均有明显的性二型分化特征,雌体较雄体早熟。  相似文献   

6.
6种常用SPF级大小鼠繁殖性能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定、分析本中心保存的6种常用SPF级大小鼠(SD大鼠、C57BL/6小鼠、BALB/c小鼠、NIH小鼠、KM小鼠、ICR小鼠)的主要繁殖性状。方法近交系小鼠采用全同胞同居交配,封闭群大鼠和小鼠采用循环交配。测定这6种品系大小鼠第1~4胎所生仔鼠的平均产仔数、平均带仔数和平均离乳数,并计算离乳率。同时测定初配日龄、初产日龄、初产间隔和各胎胎间隔。结果近交系小鼠的平均产仔数均为6~7只,前3胎繁殖数据基本保持稳定,第4胎各项数据相比第3胎明显下降(P0.05)。BALB/c小鼠的离乳率在98%~99%,C57BL/6小鼠为96%~98%。封闭群实验动物的平均产仔数可达12~14只,第2~3胎平均产仔数均较第1胎明显升高(P0.05),但第4胎又比第3胎显著下降(P0.05)。NIH、KM和ICR小鼠的离乳率都维持在98%~99%;SD大鼠的离乳率则略低(95%~97%)。小鼠的初配日龄在70 d~80 d之间,大鼠在109 d;封闭群小鼠的初产日龄和初产间隔低于近交系小鼠,大鼠的初产日龄和初产间隔分别为136.3 d和27.7 d;近交系小鼠的胎间隔在34 d~40 d之间,封闭群小鼠在25.5 d~28.7 d之间,大鼠在32.8 d~33.8 d之间。结论本中心保存的6种常用大小鼠繁殖性能较高,获得的繁殖性能参数为华南地区实验大小鼠商业化生产和啮齿类实验动物资源库的建立提供依据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昆明(KM)种稀毛鼠与正常鼠的生长繁殖是否有差异.方法 对KM种稀毛鼠与正常鼠1~8胎进行平均胎间隔、受胎率、产仔数、初生体重、仔鼠离乳成活率等繁殖力指标及1~12周龄平均体重增长等生长指标作对比实验,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从第5胎起稀毛鼠的受胎率、平均胎间隔、仔鼠离乳成活率三项繁殖指标均低于正常鼠.但两者的产仔数、仔鼠初生体重及育成鼠周平均增重却无明显差异.结论 平均胎间隔、平均受胎率、仔鼠离乳成活率是影响稀毛鼠正常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爪沙鼠剖宫产净化种群的代乳方法。方法在超净工作台对妊娠长爪沙鼠进行剖宫取胎,选择有1~2胎哺乳经验的SPF级NIH、SD母鼠代乳,统计沙鼠的胎间隔、胎鼠成活率和离乳率,绘制代乳胎鼠1~4周的生长曲线,并取净化后2月龄的沙鼠按小鼠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结果长爪沙鼠的平均胎间隔为30.14士4.40(22-38)d,代乳成活率和离乳率均超过50%,代乳鼠与非代乳鼠的生长曲线在后期无明显差异,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检测均符合清洁级小鼠的国家标准。结论NIH、SD母鼠代乳剖宫取胎的长爪沙鼠可以净化种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控制封闭群KM雌鼠带仔数量对小鼠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6~8周龄KM小鼠70对,随机分2组,每组35对,按雌雄1∶1长期同居方式交配,通过对其雌鼠带仔数量进行控制的方式,观测其对雌鼠子代的生长发育以及自身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小鼠的出生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较,第1胎无差异,第2胎和第3胎比较存在差异(P0.05);1~3胎实验组产仔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仔鼠的离乳体质量、离乳存活率、胎间隔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控制雌鼠带仔数量对封闭群KM小鼠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作为我国昆明小鼠生物学特性标准化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我们承担了兰州生物制品所昆明小鼠生长发育指标及繁殖性能测定工作。方法 从生产大群中选取了170只怀孕母鼠,用其所生仔鼠进行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测其3、7、10、14日龄窝重和3、4、5、6、8、10、12、14周龄体重。用育成雄、雌仔鼠各140只,饲养至70~75日龄配种,共配136盒,作繁殖性能测定。测初配后30d产仔率、各胎平均窝产仔数、离乳成活率和胎间隔。结果 兰生所昆明小鼠平均初生窝重为20g,反映小鼠哺乳情况的14日龄平均窝重为67.4g。公鼠10周龄时体重已达体成熟,母鼠10周龄时体重也达体成熟的90%以上。初配后30d产仔率81.6%。1~5胎平均产仔数10只以上,6~10胎平均产仔数约7只,平均离乳率84%。结论 上述结果为中国昆明小鼠标准化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1.
Long Evans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建立Long Evans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体外培养的方法,为RGCs的体外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出生后1~3 d的Long Evans大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胰蛋白酶 透明质酸酶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用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生长规律,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有突起的RGCs数目、胞体面积和最长的突起长度,Thy1.1单克隆抗体和微管相差蛋白2多克隆抗体荧光双标法鉴定RGCs.结果 Long Evans大鼠RGCs体外培养存活4 d;荧光双标显示RGCs纯度为80%~90%.结论在普通培养基中Long Evans大鼠RGCs体外培养能获成功.胰蛋白酶 透明质酸酶联合消化较单独用胰蛋白酶消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肥胖对雌性大鼠交感肾上腺系统的长期程序化作用。方法:将雌性sD大鼠在出生当E1分成2组:①实验组,小窝喂养,每窝4只;②对照组,正常喂养,每窝12只。每周测体质量,出生后28d开始监测阴道口初开放时间和阴道细胞学涂片。出生后10周,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肾上腺和卵巢交感神经兴奋性的改变;用原位杂交技术测定中枢蓝斑核的酪氨酸羟化酶(TH)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z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明显肥胖,持续终生;青春期启动明显提早[实验组(35.5土0.8)d,对照组(37.6±0.3)d];卵巢和肾上腺的TH免疫染色明显增强和蓝斑核的THmRNA表达明显增加,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尸〈0.05)。结论:肥胖通过上调交感肾上腺兴奋性影响雌鼠的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应用从加拿大引种自发性糖尿病大鼠(简称BB Wistar大鼠)进行一年半的饲养繁殖试验。通过对该动物的生长发育、代谢观察及脏器重量等项指标的检测以及对影响其子代发病率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证明:自发性糖尿病大鼠后代发病率较高(10%~39%),不同家系内和亲代不同交配方式影响子代发病率。此外,发病鼠的生长发育、机体代谢与人类青年型糖尿病十分相似。BB Wistar大鼠可作为一种自发性动物模型用于人类青年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Long Evans大鼠和Wistar大鼠睁眼前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电生理学特性及形态学特征上的差异.方法取出生后0~31 d Long Evans和Wistar大鼠,各按睁眼时间分为两组,制备视网膜片,行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同时行组织切片和细胞内染色,观察形态特征.结果比较22只Long Evans大鼠和24只Wistar大鼠被动膜学特性和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幅度及阈值无显著差异,形态学上除两者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含或不含色素颗粒外未见明显区别.结论 Long Evans大鼠因其RPE含色素颗粒,以及在视觉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优点,可取代Wistar等白化鼠而作为一种良好的视觉和神经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从1985年开始,陆续从国外实验动物著名机构引进常用近交系小鼠共23个品系(亚系和亚群)。在多年来保种繁殖过程中,根据修饰平行线系统选择留种动物,同时对动物进行全兄妹近亲交配繁殖,保持完整的谱系记录,控制饲养环境条件,成功地保持了绝大多数品系。同时对多数品系的繁殖性能和体重增长进行了观察,为这些品系的实验应用提供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6.
Long Evans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电生理学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Lnng Evans大鼠不同发育阶段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电生理学特性,认识视觉发育过程中视网膜神经元成熟的细胞内机制。方法 取出生后3~31d Lnng Evans大鼠,制备视网膜片,寻找RGCs行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给予不同强度去极化脉冲,诱发动作电位。结果 33只Long Evans大鼠共获得94个RGCs,按动作电位类型RGCs分为单锋型、瞬变型和持续型,在视觉发育不同阶段,3种类型的RCCs所占比例不同,在电生理特性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视觉发育过程中,RGCs的电学特性逐渐成熟,动作电位的幅度、频率存在差异,提示不同类型的RGCs在编码及传递时间、空间视觉信息中具有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To determine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ment of diarrhea in litters of preweaned piglets, data were analyzed from records of 4,397 litters of swine farrowed on a central California ranch 1978-1982. Sixty-four percent of litters were treated for diarrhea. Statistical analysis by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litters born to young sows (parity less than or equal to 2) were 1.7 times more likely to develop diarrhea before weaning than were litters born to older sows (parity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3) and that litters born on one end of farrowing barns were 1.3 times more likely to develop diarrhea than were litters born in the other end. The association of diarrhea with other variables--dam breed, sire, gestation group, gestation length, size of litter, number of mummies, runts or stillbirths per litter, farrowing barn of birth or day of the week farrowed--was weak or nonexistent (P greater than 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3组不同发育阶段正常Long Evans大鼠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的异同,探索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波形在视觉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随机抽取不同发育阶段的Long Evarts大鼠50只,分成3组。每组大鼠用乙醚麻醉,使用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采集其F-VEP。结果 未睁眼组未记录到大鼠明显的VEP波形,睁眼后可记录到大鼠F—VEP波形,但成年组和幼年组F-VEP主波(Pmax)的潜伏期和振幅有显著性差异,成年组与幼年组Long Evans大鼠相比,F-VEP主波(Pmax)的潜伏期缩短、振幅减小。结论 随着发育,LongEvans大鼠F-VEP主波(Pmax)的潜伏期缩短、振幅减小。F—VEP对大鼠视觉发育阶段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