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应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进行麻醉,对照组使用七氟醚吸入进行麻醉。对患者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即刻(T3)、气腹后10 min(T4)及手术结束即刻(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记录,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其他时刻心率(HR)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4时刻HR明显高于T1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4时刻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探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拟行单纯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女性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0~50岁,体重指数〈30 kg/m2,随机分为两组(n=30),S组:七氟醚吸入麻醉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3.0μg/mL);R组: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3.0μg/mL)。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后5 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术后完全清醒时间(完全清醒是指患者自动性睁眼和指令性恢复)、术后24 h恶心呕吐(24 h PONV)及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两组均未发生术中知晓,术后完全清醒时间及术后24 h PONV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麻醉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P〈0.05)。结论对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均可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术后苏醒安全迅速,但七氟醚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ASAⅠ-Ⅱ级,将其随机列入丙泊酚TCI组( P组) 与七氟醚吸入组( S组) ,每组各为30例. 术中行麻醉, P组输注血浆靶浓度为3μg/ml的丙泊酚,S组则持续吸入2%的七氟醚,观察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及术后的恢复情况. 结果:与S组相比,P组患者T4时点的MAP显著较低,而HR则较慢(P<0.05),其余时点的MAP和HR相比,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 停药后2组患者完全清醒的时间相比,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是术后24小时PONV的发生率相比,P组要显著低于S组( P<0.05). 结论:与七氟醚吸入麻醉术相比,丙泊酚TCI麻醉下患者的效果显著,术后苏醒迅速、完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丙泊酚泵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间80例接受疝修补术治疗的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七氟醚面罩吸入,对照组采用丙泊酚泵注麻醉,监测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1)、麻醉后即时(T2)、手术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动脉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T2、T3、T4各时点SBP、DB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SpO2、PET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体动及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7.50%(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比较,七氟醚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但恶性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5.
观察在颅脑外科手术中异氟醚低流量(O2流量0.8L/min)与中流量麻醉(O2流量2L/min)相比减少麻醉药消耗量、体温变化和术后寒战发生率的情况,选择ASAI-Ⅱ级颅脑外科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两组插管后均以2.0L/min氧流量吸入异氟醚,20min后I组改为0.8L/min氧流量吸入异氟醚作低流量麻醉,Ⅱ组氧流量不变。术中监测病人BP、SPO2、ECG、鼻咽体温(T)、VT、MV、PETCO2、FiO、FiISO、FETISO及新鲜气体流量,观察两组麻醉药消耗量(消耗ISO总量/麻醉时间)、术前和术毕体温、术后寒战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药消耗量、术毕体温变化及术后寒战发生率均有显著意义。提示,异氟醚低流量麻醉,能减少异氟醚45%的麻醉药消耗量,术毕体温变化轻微,寒战发生率低,在颅脑外科麻醉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TCI组(P组,n=30)和七氟醚吸入组(S组,n=30).术中麻醉,P组输注血浆靶浓度为3μg/ml丙泊酚,S组持续吸入2%七氟醚(氧流量2 L/min),两组按需追加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分别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手术开始即刻(T3)、气腹后10 min(T4)及手术结束即刻(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术后24h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 与S组比较,P组T4时点的MAP较低,HR较慢(P<0.05),其他时点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完全清醒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 h PONV发生率P组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 丙泊酚TCI麻醉和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完全,但丙泊酚TCI麻醉比七氟醚吸入麻醉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河南医学研究》2017,(10)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泵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68例小儿患者实施麻醉,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丙泊酚泵注麻醉,观察组34例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术患者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镇静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容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地氟醚吸入麻醉与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全凭静脉(TIVA)单一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骨科脊柱手术病人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用芬太尼、维库溴胺分别进行镇痛和肌松。组Ⅰ给予丙泊酚-氧气诱导,并以丙泊酚-氧气维持。组Ⅱ给予地氟醚-氧气行麻醉诱导,用地氟醚-氧气维持。观察两种方法对麻醉诱导、恢复的时间长短、副反应,以及两种方法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差异。结果 丙泊酚组较地氟醚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缩短,伴以不自主运动明显增多,呼吸道刺激反应明显减少。插管时间两组无明显区别。两组病人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清楚时间长短无明显差异。两种麻醉方法心血管稳定性好且具有可比性。结论 无论是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还是地氟醚吸入麻醉,麻醉诱导讯凛,术中平稳,苏醒快速无明显不直反应,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血液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在尼莫地平静脉给药中的应用。方法对110例病人使用微量注射泵推注尼莫地平注射液,以2.5 ̄4.2ml/h的速度给药,掌握注意事项,处理常见问题,观察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剂量准确,给药均匀,避免了药物因浓度大小起伏而产生的副作用。结论采用微量泵推注尼莫地平,药物准确、恒速注入体内,保证药物最佳有效血药浓度,产生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静脉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的效果。方法80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mg,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1μg/kg或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诱导完成气管插管,观察组以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照组吸入异氟醚,静脉注射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具有术后苏醒迅速、定向力恢复快、无呼吸再抑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食道癌根治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麻醉与吸入异氟醚麻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道癌根治术(开胸)患者30例,分为A、B两组(n=15),术中A组持续泵注丙泊酚4mg/(kg.h)、B组吸入异氟醚(吸入浓度1%-2%);所有患者均采用瑞芬太尼0.2μg/(kg.min)和维库溴铵0.03mg/kg维持镇痛和肌松。于麻醉前(T1),切皮后60min(T2)、120min(T3)、180min(T4)时抽取颈内静脉(中心静脉)血,监测上述各时间点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结果与基础值比较,A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B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B组T3、T4时全血中、低切黏度也较T1时显著降低(P〈0.05),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麻醉后略有增高,但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持续输注4mg/(kg·h)丙泊酚比吸入异氟醚更能有效降低食道癌患者的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控性。方法:选择期眼科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观察组)和异氟吸人全麻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ug(kg min)和丙泊酚,对照组麻醉组维持用氟醚吸入,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整异氟醚吸人浓度和丙泊酚输注速度,观乏、气管拔管和清醒捍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察组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组(p<0.05)。结论:瑞芬太复合泊酚静脉全麻可为小儿眼科手术提供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快速苏醒,适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随着微量泵在临床上应用的普及,我院自1996年3月到1997年12月使用微量泵持续注入局麻药用于硬膜外麻醉10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100例患者,ASAⅠ—Ⅱ级,无脊椎畸形和硬膜外穿刺禁忌。男64例,女36例,年龄22—70岁。手术种类上腹部手术(胃、胆道手术)40例,下腹部手术(子宫切除、直肠癌)60例。术前用鲁米那0.1—0.2,阿托品0.5mg肌注。上腹部手术穿刺部位T_(7—8)或T_(8—9),下腹部手术穿刺部位L_(1—2)或L_(2—3),均向上置管2.5—3.5cm,局麻药均用2%利多卡因(内含1:20万~u付肾素),术中辅助用药氟哌啶2.5mg,度冷丁50mg静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植入式胶囊渗透压泵对大鼠脑梗死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进行脑室内给药的可行性。方法 18只改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 mNSS)在10~13分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渗透压泵给药组、常规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大鼠。模型前和模型后24h、3、7和14天分别行mNSS评分;模型后14天处死大鼠行2,3,5-三苯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并计算脑梗死体积。结果 模型后14天,渗透压泵给药组和常规给药组大鼠神经功能明显改善,m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渗透压泵给药组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优于常规给药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渗透压泵给药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为28.6%±5.8%,低于常规给药组(35.5%±7.6%)和对照组(38.2%±6.5%),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给药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植入式胶囊渗透压泵应用于大鼠脑梗死模型的脑室给药是可行和有效的,这种缓释的给药方式显著优于单次脑室内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与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时比,探讨丙泊酚TCI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0例全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的小儿,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TCI组(P组,n=15)和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n=15).P组采用效应室靶控输注,异丙酚靶浓度为4μ/mL;S组吸入2.5%七氟醚.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以及手术开始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观察术毕停药后拔管时间、拔管后10min的意识状态以及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P组麻醉诱导时的最低平均动脉压(MBP)低于S组(P<0.05),插管反应发生较少;S组在手术开始后最高MBP高于P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毕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都较低,但P组患儿拔管后10min的OAAS评分高于S组.结论 丙泊酚靶控榆注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与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比较,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与丙泊酚异氟醚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以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45)。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麻醉维持方面,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0.1~0.3μg/(kg&#183;min)]联合丙泊酚[6~8 mg/(kg&#183;h)]方案,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异氟醚方案,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差值分别为(9.39±4.08)mmHg、(5.69±2.90)mmHg和(4.52±2.39)bpm,对照组分别为(19.85±10.85)mmHg、(10.82±4.30)mmHg和(11.52±3.60)bpm,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24.4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方案可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挥较丙泊酚复合异氟醚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并探讨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在2008年12月—2011年12月间所收治的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病例,共12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取异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方式来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麻醉诱导以及气管插管时患者的血压和心律变化,停药之后患者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进行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而言,运用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方式来进行术中麻醉患者具有苏醒快、拔管早、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今后的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范永斌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6(4):449-450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重度颅脑外伤(TBI)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ASAⅡ~Ⅲ级TB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60例。阿托品0.5rag。鲁米那钠0.1g,术前30min肌注。入室后接(德国)马奎特多项参数监护仪监测ECG、SBP、MAP、HR、SpO2、PetCO2,个别病例监测CVP,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结果诱导后两组病人MAP显著降低(P〈0.01)。插管后1~3min,B组病人均回升到诱导前水平,A组MAP升高幅度显著大于B组(P〈0.01),A组HR高于B组(P〈0.05),插管后术中探查时A组明显升高,B组变化不明显;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A组较B组却显著延迟。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法和镇痛效果比普鲁卡因+芬太尼强,起效快,循环稳定。效价比高,应激反应抑制庭好。是理想的颅脑外科手术首选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