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阔筋膜结合锚钉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锚钉结合阔筋膜治疗腓骨肌腱滑脱。方法 :自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采用自体阔筋膜条编织后结合带线锚钉重建腓骨肌腱上支持带治疗腓骨肌腱滑脱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14~23岁,平均17岁。术前均存在踝关节疼痛,不能剧烈运动。结果 :12例患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无感染、不愈合。所有患者定期复查,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术后踝关节疼痛明显好转,运动功能恢复,踝关节功能应用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平均(91.92±3.17)分。结论:阔筋膜结合锚钉治疗腓骨肌腱滑脱具有取材区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腓骨钻孔缝合固定和带线锚钉缝合固定两种方式修复腓骨肌上支持带对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对26例腓骨肌腱滑脱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依据修复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12例患者行腓骨钻孔缝合修复腓骨肌上支持带,14例患者行带线锚钉缝合修复腓骨肌上支持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损伤侧别、损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前和术后至少9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此外,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费用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各项统计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12个月,平均(10.23±1.18)个月。两组术后随访的VAS评分及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费用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钻孔缝合修复或带线锚钉缝合修复腓骨肌上支持带,均在手术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症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两者在治疗效果上无差异,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方面带线锚钉固定方式明显优于腓骨钻孔缝合。在手术费用方面,腓骨钻孔缝合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腓骨肌腱滑脱手术治疗体会并文献回顾。方法对2018年3月收治的1例腓骨肌腱滑脱患者采用腓骨上支持带修复+腓骨沟加深术治疗。结果术后经过半年随访,患者踝关节疼痛、不稳症状完全消失,踝关节屈伸活动无明显受限,活动时无肌腱滑脱,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96分。结论腓骨肌腱滑脱发病率低,且早期易漏诊,治疗方法多样,其中腓骨上支持带修复+腓骨沟加深术对于Oden分型Ⅰ度损伤的腓骨肌腱滑脱有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带线缝合锚钉内固定治疗腓骨小头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Twin-fix带线锚钉治疗腓骨小头新鲜撕脱骨折18例,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Lysholm评分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2~24个月随访后未见骨折移位、关节不稳及伸屈膝关节受限,术后12个月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缝合锚钉治疗腓骨小头撕脱骨折具有不破坏周围韧带肌腱,可最大程度恢复解剖结构及提供生物力学支持,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腓骨肌腱沟加深联合支持带重建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6月~2018年10月本院共收治18例腓骨肌腱滑脱症患者,均采取腓骨肌腱沟加深联合支持带重建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踝关节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活动范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脱位复发率。[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脱位复发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AOFAS-AH评分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ROM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AOFAS-AH评分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OM显著优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肌腱沟加深联合支持带重建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症,不仅为腓骨肌间提供足够的容积和骨性阻挡,而且联合重建上支持带可以保证肌腱在踝关节主动运动中的动态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带线锚钉治疗腓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带线锚钉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腓骨小头新鲜闭合骨折13例,术后早期适度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经12 ~ 18个月(平均15.2个月)随访,未见有骨折不愈、骨折移位、关节不稳、屈伸功能障碍及腓总神经损伤.[结论]带线锚钉治疗腓骨小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无需2次手术取出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带线锚钉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强生Fastin RC带线锚钉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42例,并运用关节镜诊治关节内继发病损.结果 术后39例获随访13~27个月,平均(18.5±5.2)个月,术后所有踝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术前与术后AOFAS后足评分有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带线锚钉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有效地矫正了踝关节外侧不稳,手术方法合理而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带线锚钉在踝关节损伤非骨性平衡重建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自2005年6月~2009年1月,笔者收治需行非骨性平衡重建31例踝关节损伤使用带线锚钉治疗.结果 31例随访10~28个月,无骨折不愈合及踝穴失稳.按Leeds评定标准评估:优28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6.8%.结论 非骨性平衡重建手术中带线锚钉...  相似文献   

9.
深筋膜修补术治疗创伤性腓骨肌腱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肌腱滑脱是指肌腱从正常解剖位置脱出,临床较少见,多为损伤所致的支持韧带断裂或骨的畸形所致。临床较为常见的肌腱滑脱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及腓骨肌腱滑脱。自2000年2月~2005年3月采用深筋膜修补术治疗创伤性腓骨肌腱滑脱症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腓骨肌腱滑脱症—一种容易误诊的踝部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腓骨肌腱滑脱症的损伤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减少早期误诊。方法:回顾20年间收治3例腓骨肌腱滑脱症及相关文献。分析腓骨肌腱的生物力学作用及肌腱在脱位状态下静力平衡的变化。用CT扫描观察在不同状态下腓骨肌腱与骨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随访2月-20年均无复发。结论:腓骨肌腱滑脱症早期易被误诊。仔细进行物理检查及CT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手术方法治疗慢性腓骨肌腱滑脱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腓骨沟加深术联合腓骨上支持带修复术治疗创伤性、复发性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8例创伤性复发性腓骨肌腱脱位的病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腓骨沟加深术联合腓骨上支持带修复术治疗,男7例,女1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7.00±12.95)岁。左侧5例,右侧3例。8例患者均无踝关节骨折。在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对所有病例均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及踝关节屈伸、内外翻活动度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8例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在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所有病例随访期内均未出现复发脱位。结论腓骨沟加深术联合腓骨上支持带修复术治疗创伤性。复发性腓骨肌腱脱位,能明显改善踝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第三腓骨肌腱解剖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踝关节慢性外侧不稳定的技术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01月采用第三腓骨肌动力解剖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63例。在第三腓骨肌肌腱远端止点处切断,向近端游离至远侧伸肌支持带近端,向下牵拉肌腱,于距骨颈距腓前韧带附着点放置锚钉,缝合固定第三腓骨肌腱。于外踝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附着点分别建立骨道并相通,将移植腱游离端穿过骨隧道,拉紧肌腱,Swivelock锚钉固定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再在跟骨止点建立骨道,将移植腱游离端导入,Swivelock锚钉固定,重建跟腓前韧带。[结果]随访时间为8~28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的AOFAS评分,应力下影像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距离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临床结果评定为优11例,良49例,可3例,优良率为95.24%。[结论]应用第三腓骨肌解剖重建外侧副韧带,创伤小,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腓骨肌腱滑脱症最早由Monteggia在1803年报道,指腓骨肌腱从腓骨沟原有解剖位置移位脱出,从而导致踝关节疼痛、弹响,甚至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临床上腓骨肌腱滑脱症并不常见,漏诊率高,早期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转变为慢性损伤,其中90%以上为运动性损伤引起[2].大多数学者认为非手术治疗慢性腓骨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型带线锚钉手术缝合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8年3月,对10例伸肌腱止点损伤患者,采用微型带线锚钉结合编织缝合法治疗,术后随访,并与健侧远指间关节活动度对比,记录活动度情况。结果 1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拍片未见微型锚钉松动、脱落。按照患指功能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法评定:优6例,良4例。结论微型带线锚钉结合编织缝合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断裂,操作方便,临床预后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带线锚钉辅助下同种异体肌腱在肩喙锁韧带重建应用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带线锚钉辅助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12例肩锁关节脱位。结果本组平均随访(20.5±5.7)个月,所有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较术前明显改善。疗效满意;术后肩关节功能ASES评分结果:优10例,良2例;Constant—Mueley评分结果:优10例。良1例。结论带线锚钉辅助下的同种异体肌腱在肩锁关节脱位肩喙锁韧带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修复踝关节三角韧带断裂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月10月至2011年月10月本院治疗伴三角韧带断裂的踝关节骨折32例,均行骨折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并带线锚钉修复重建三角韧带,恢复踝关节内外侧结构的稳定性。结果全部部病例术后随访1-3年,优23例,良9例,优良率100%。结论带线锚钉修复踝关节三角韧带断裂手术方式恢复了三角韧带的解剖和生物力学,固定可靠,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带线锚钉治疗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12年4月治疗伴有三角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23例,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24~69岁,平均42.8岁,均采用切开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并修复重建三角韧带,恢复踝关节内外侧结构的稳定性。结果:随访2~36个月,术后踝关节内侧间隙宽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优良率为87.0%。结论:带线锚钉治疗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较采用钢丝或丝线的传统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的特点,带线锚钉是治疗三角韧带损伤良好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应用带线锚钉重建跟腱止点的临床效果,并探讨跟腱近止点断裂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带线锚钉结合Krackow缝合技术治疗18例跟腱近止点病变,随访采用Amer—Lindholm标准评价临床效果,记录并发症、患者恢复工作的时间、跖屈肌力、踝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评分。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3(8~17)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锚钉松动、移位及跟腱再次断裂。末次随访时按Amer—Lindhohn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13例,良4例,差1例;视觉疼痛评分平均2.54(0~4)分;踝关节活动度跖屈曲平均20°(10—35°),背屈平均5°(-5~15°):跖屈肌力较对侧减少平均15%(8%~20%)。结论采用带线锚钉结合Krackow缝合技术蘑建跟腱止点治疗跟腱止点病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钉修补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踝关节内侧韧带结构损伤的患者行切开带线锚钉修补手术.结果 18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2~24个月.X线片显示胫距关节间隙正常.Baird踝关节功能评分为91~98(93.44±4.91)分,优12例,良6例.结论 带线锚钉修补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操作简单,可以避免踝关节不稳,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06—2012—08,采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18例,于近端骨折面内置入1或2枚锚钉,保持踝关节轻度外翻位,将锚钉尾线穿过外侧韧带复位并固定微小骨折块。结果18例术后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12周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AOFAS评分82-100分,平均92.9分;优11例,良7例。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基本恢复。结论采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有助于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及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