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后首次空腹血糖(FBG)水平,探讨入院后首次FBG水平对ACS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0-10/2011-04,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不伴糖尿病的ACS患者130例。根据入院后首次FBG水平分为A组(≤6.0 mmol/L)、B组(6.1~6.9 mmol/L)、C组(≥7.0 mmol/L),随访并观察3组患者60 d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使用MedCalc软件行ROC分析,探讨FBG对ACS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60 d,3组共发生心脏不良事件11例。A、B、C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96%、4.26%、25%,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FBG作为ACS患者60 d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指标,其准确率可达到81%,95%CI为0.74~0.88。结论随着入院首次FPG水平的升高,ACS患者60 d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入院后首次FBG可预测ACS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预测冠状动脉事件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对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ACS组)与60例体检健康的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测定;根据hs-CRP水平将ACS组分为3个亚组,A组22例,血清hs-CRP(48.55±13.04)mg/L;B组20例,血清hs-CRP(44.15±11.26)mg/L;C组18例,血清hs-CRP(36.85±10.19)mg/L。随访冠状动脉事件2年。[结果]①ACS组血清hs-CRP水平(43.57±12.36)mg/L显著高于对照组(8.13±2.02)mg/L;②A、B、C3个亚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例数分别为8例、4例、1例,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6.36%、20.0%、5.56%,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3个亚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增高与冠状动脉事件发生有明显的关系,hs-CRP水平可作为ACS患者未来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GG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血糖控制状况的关系及GGT与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2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G2组)152例(HbA_(1C)≤7%)和血糖控制不良组(G3组)168例(HbA_(1C)7%)。正常对照组(G1组)120例来自体检正常人群。测定空腹血清GGT、hs-CRP、空腹血糖(FPG)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等。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G3组FPG、2 h PG水平明显高于G1和G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3组血清GGT水平[(36.80±18.98)U/L]明显高于G2组[(29.51±13.97)U/L]和G1组[(19.82±7.51)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G2组高于G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3组hs-CRP水平[(3.61±2.62)mg/L]明显高于G2组[(2.32±2.04)mg/L]及G1组[(1.03±0.9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G2组高于G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GT与hs-CRP、FPG、2 h PG和HbA_(1C)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0、0.309、0.386和0.245,P0.05,P0.01);hs-CRP与FPG、2 h PG、HbA_(1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7、0.363和0.239,P0.05)。G3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高于G2组和G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GGT与hs-CRP高于正常人,且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提示氧化应激、炎症与T2DM血糖控制不佳相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纳入2007年1月~2009年12月138例符合诊断的ACS患者,入院24h内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分为3组:A组﹤200pg/L,B组200~500pg/L,C组﹥500pg/L。随访患者住院期间、30d、3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的复合终点)发生率。[结果]138例ACS患者随着血浆NT-ProBNP水平的不同,各组住院期间及30d、3个月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呈明显不同。随着血浆NT-ProBNP水平的升高,B组(200~500pg/L)和C组(﹥500pg/L)在心源性死亡及再次心梗、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方面发生率呈明显递增趋势。3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97%,28.99%,66.67%(P﹤0.01);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是ACS患者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53,95%的可信区间1.582~6.992,P﹤0.01),结果显示其独立于年龄、吸烟史、心电图、Killip分级、左室射血分数、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临床评估因素。[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独立于各因素预测近期病死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评估ACS患者近期临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钠尿肽(BNP)以及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BNP、D-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7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 90例(UA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54例(STEMI组),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 63例(NSTEMI组).检测各组hs-CRP、BNP及D-D水平,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治疗前后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STEMI组hs-CRP水平在治疗后120h开始显著下降[(25.0±0.0) mg/L比(14.3±3.7) mg/L] (P< 0.05),而UA组及NSTEMI组hs-CRP水平在治疗后48h即开始显著下降[(25.0±0.0) mg/L比(12.5±3.5) mg/L,( 25.0±0.0) mg/L比(15.4±5.3) mg/L](P<0.05).三组治疗前后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D-D水平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BNP和D-D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hs-CRP水平可以反映ACS患者的治疗情况及预测再次复发的可能性.BNP水平可以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指标.D-D水平与ACS的治疗和病变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利用ELISA方法检测51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和45例糖耐量正常(NGT)孕妇的血清hs-CRP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葡萄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 (1)GDM组FPG[(6.09±0.79)mmol/L]、FIns[(17.03±7.58)mIU/L]、HOMA-IR(3.88±2.01)、hs-CRP[(11.07±3.69)mg/L]分别高于NGT组[(4.30±0.50)mmol/L、(13.39±3.17)mIU/L、(2.56±0.69)和(6.08±2.54)mg/L](P<0.01);(2)血清hs-CRP水平与HOMA-IR(r=0.288,P<0.01)、FIns(r=0.301,P<0.01)、BMI(r=0.196,P<0.01)相关. 结论 慢性炎症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hs-CRP升高是GDM的发病的一个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用于老年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中心ICU的老年(≥65岁)重症患者,根据目标血糖控制水平分为A组(4.4~6.1 mmol/L)和B组(7.3~8.3 mmol/L),应用计算机管理程序化血糖控制方案控制血糖,记录各组血糖控制情况及预后指标.结果共639例患者入选,A组(n =280)和B组(n=359)平均血糖水平分别为(6.07±0.56) mmol/L和(7.52±0.87) mmol/L,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两组高血糖指数分别为(0.69±0.44) mmol/L和(1.60±0.73) mmol/L (P=O.000);无低血糖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两组的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ICU死亡率及院内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重症患者血糖控制在≤8.3 mmol/L安全、合理、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强化调脂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促炎和抗炎失衡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抗炎和稳定斑块的机制.方法 检测82例ACS患者、1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22例对照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L-10水平.将41例应用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的ACS患者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阿托伐他汀10 mg/d)及强化治疗组(阿托伐他汀40 mg/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脂、hs-CRP及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ACS患者hs-CRP水平[(11.10±14.30)mg/L]明显高于SAP患者[(2.47±2.72)mg/L]和对照者[(2,34±4.22)mg/L],P均<0.05;ACS患者IL-10水平[(3.94±1.91)ng/L]明显低于SAP患者[(6.31±4.26)ng/L]和对照者[(7.76±2.82)ng/L],P均<0.05.强化治疗组与标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强化治疗作用更强(P<0.05).结论 ACS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但IL-10水平明显降低,提示机体斑块不稳定与促炎和抗炎失衡有关.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明显降低hs-CRP水平,升高IL-10水平,提示其稳定斑块的作用可能与改善促炎和抗炎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强化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中青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均联合胰岛素泵和动态血糖监测调整胰岛素用量开展治疗,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值、低血糖与高血糖事件发生次数、胰岛素用量、治疗前后各时点血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的FPG、2h PG分别为(5.4±0.9)mmol/L、(6.9±1.6)mmol/L,(5.6±0.8)mmol/L、(6.9±1.1)mmol/L均低于治疗前(P0.05),餐后2 h胰岛素(30.9±5.2)μIU/m L、(29.1±5.6)μIU/m L,空腹C肽水平(0.8±0.2)mmol/L,(0.8±0.1)mmol/L,餐后2 h C肽水平(1.9±0.3)mmol/L,(2.0±0.5)mmol/L及Homa-β功能指数(4.6±0.7)、(4.9±0.9)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餐后2 h胰岛素(30.9±5.2)mmol/L,观察组血糖波动值(5.3±1.5)mmol/L,血糖达标时间(4.4±1.4)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健康教育路径强化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治疗,使其在更短时间内更加有效平稳地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治疗的68例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患者30例,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方案,B组患者38例,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治疗后血糖达标率、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胰岛素日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前FPG、2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A组:(6.7±1.2) mmol/L比(11.6±3.2) mmol/L、(8.9±1.6) mmol/L比(17.8 +3.0) mmol/L、(8.0±1.2)%比(9.5±1.6)%;B组:(7.1±1.3) mmol/L比(11.4±3.1) mmol/L、(10.2±1.4) mmol/L比(17.4±4.0) mmol/L、(8.4±1.4)%比(9.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P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治疗后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7%(26/30)比57.9%(22/38)] (P< 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胰岛素日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门冬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均有效,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对血糖控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妊娠期血糖、体重增长情况与产妇妊娠结局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本院分娩产妇100例临床资料,根据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分为不良结局组、对照组;根据产前空腹血糖(FPG)水平分组,将空腹血糖≥5.1mmol/L设为血糖升高组,<5.1mmol/L设为血糖正常组;根据妊娠期高血糖诊治指南(2022版),制定孕妇体重增长标准分为增重不足组、增重正常组、增重过度组。分析不良妊娠影响因素及各指标不同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100例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7.0%;对比,不良结局组FPG水平(6.56±1.22 mmol/L)及GWG(12.52±3.42 kg)均高于对照组(5.44±1.35 mmol/L、10.55±2.89 kg),多因素logistic分析,产妇FPG、GWG异常升高为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均P<0.05);血糖升高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均高于血糖正常组,增重过度组巨大儿、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增重不足组和增重正常组,增重不足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高于增重正常组和增重过度组(均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及其在该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7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7例单纯糖尿病无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营养神经治疗,配合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必要时给予中药浸泡、清创、截肢或截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观察组治疗后1、3、7周的空腹血糖(FPG)、hs-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FPG、hs-CRP及WBC分别为(9.8±3.4)mmol/L、(28.6±4.3)mg/L及(12.2±1.8)×109/L,对照组分别为(8.2±3.2)mmol/L、(9.6±4.1)mg/L及(7.6±2.2)×109/L,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3、7周hs-CRP浓度分别为(25.3±4.4)、(18.5±3.9)、(11.6±3.8)mg/L,3个时点随时间推迟表现出降低趋势(P<0.01),且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8.6±4.3)mg/L(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血hs-CRP浓度的检测,对于糖尿病足感染的早期诊断、疾病程度的判断、疗效的判定以及疾病预后转归的评估等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在PCI术后心肌保护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标准治疗组(A组,阿托伐他汀20 mg) 30例、低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B组,术前12、2h阿托伐他汀分别追加40、20 mg) 35例、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C组,术前12、2h阿托伐他汀分别追加80、40mg) 3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浆sP-selectin水平,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 血浆sP-selectin水平A、B、C组术前分别为(2.32±0.40)、(2.51±0.33)、(2.47±0.28) μg/L,术后6h分别为(4.12±0.75)、(3.34±0.42)、(3.31±0.46) μg/L,术后12h分别为(5.64±1.07)、(4.08±0.74)、(3.84±0.48) μg/L,血浆sP-selectin水平在PCI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同时间点B、C组血浆sP-selectin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A、B、C组术前分别为(4.32±0.51)、(4.46±0.57)、(4.29±0.43) mg/L,术后6h分别为(8.91±1.34)、(7.44±1.06)、(7.28±0.95) mg/L,术后12h分别为(13.66±1.49)、(8.08±1.14)、(7.92±1.04) mg/L,血清hs-CRP水平在PCI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B、C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P-selectin与hs-CRP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53,P<0.01).PCI术后围手术期A、B、C组心肌梗死再发生率分别为23.3%(7/30)、5.7%(2/35)、2.9%(1/3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以抑制PCI术后炎性因子sP-selectin和hs-CRP的表达水平,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以显著降低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DF)足感染患者机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DF组),同期住院治疗的单纯糖尿病(DM)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DM组),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hs-CRP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DF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PG)、hs-CRP、白细胞(WBC)与中性粒细胞(N)分别为(9.37±3.63)mmol/L、(28.27±16.43)mg/L、(11.93±1.82)×109、(83±9.97)%,DM组分别为(7.64±2.15) mmol/L、(9.89±5.24)mg/L、(8.83±1.72)×109、(62±3.11)%,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F组不同Wagner分级患者间FPG、hs-CRP、WBC与N随着级别升高有所升高,hs-CRP 5级比较其他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WBC与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CRP在治疗后1、2、4周检测结果,1级分别为(11.13±4.22)、(10.49±3.51)、(6.68±2.18)mg/L,2级分别为(13.33±5.35)、(10.85±4.39)、(8.84±3.32)mg/L,3级分别为(18.82±6.52)、(14.23±4.88)、(9.36±4.07) mg/L,4级分别为(18.00±10.12)、(17.72±8.34)、(10.92±5.42) mg/L,5级分别为(19.02±10.38)、(18.31±9.78)、(13.72±6.54)mg/L,治疗后1、2、4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在糖尿病足患者中明显升高,监测变化能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汪群芳 《健康研究》2014,(3):269-27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尿钠肽(BNP)及血糖异常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根据患者入院后首次血糖检测结果,随机将1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随机血糖≥7.80mmol/L)及非应激性高血糖组(随机血糖〈7.80mmol/L)。比较两组入院后血清hs-CRP、BNP、白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I(TNI)、心功能及发病1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应激性高血糖组血清hs-CRP、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但两组白蛋白、CK-MB、TNI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应激性高血糖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测值显著升高,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同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结论血糖、血清hs-CRP及BNP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GDM孕妇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糖尿病饮食和运动训练,同时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血清Cys C、Hcy水平,同时比较孕妇并发症和围生儿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4.03±0.49)mmol/L、(5.92±0.57)mmol/L、(5.12±0.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82±0.68)mmol/L、(8.16±0.83)mmol/L、(6.44±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Cys C、Hcy水平[(0.74±0.13)mg/L、(7.75±2.13)μ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97±0.19)mg/L、(9.78±2.6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血糖、早产、酮症酸中毒、剖宫产、蛋白尿及羊水过多等并发症发生率(8.51%、4.26%、0.00%、0.00%、12.76%、2.13%、12.7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66%、12.76%、12.76%、8.51%、36.17%、14.89%、3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巨大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不良围生儿结局发生率(8.51%、10.64%、2.13%、4.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4.04%、31.91%、14.89%、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GDM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bg)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 将90例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10 mg每日1次口服)45例和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45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时hs-CRP、Fbg及vWF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hs-CRP、Fbg及vW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Fbg及vW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hs-CRP、Fbg及vWF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11.62±7.12)mg/L比(15.58±8.19)mg/L;(4.11±0.70)g/L比(4.74±0.88)g/L;(169.4±22.4)%比(181.4±25.3)%](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具有降低ACS患者hs-CRP、Fbg及vWF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使用散射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113例ACS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6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1例]和4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浆hs-CRP和IL-6水平.结果 UA组血浆hs-CRP、IL-6水平分别为(14.82±3.76)mg/L、(15.83±3.94)ng/L,AMI组分别为(29.65±5.16)mg/L、(35.75±6.31)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8±0.79)mg/L、(9.74±2.52)ng/L](P<0.05).AMI组血浆hs-CRP、IL-6水平明显高于UA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数量的增加,hs-CRP、IL-6水平逐渐增高(P<0.05).ACS患者血浆hs-CRP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382,P<0.05).结论 血浆hs-CRP、IL-6水平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空腹血糖(FPG)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糖代谢状况及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入院时FPG正常的冠心病患者269例,根据FPG水平分为三组:A组(FPG<3.9mmol/L,64例),B组(3.9mmol/L≤FPG≤5.0mmol/L,106例),C组(FPG>5.0mmol/L,99例).行简易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析其餐后2 h血糖(2hPG)分布情况.其中16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C组2hPG≥11.1 mmol/L的比率(38.4%,38/99)与A组(12.5%,8/64)和B组(9.4%,10/1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49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中,糖耐量正常27例,单纯糖耐量受损75例,单纯餐后血糖升高47例.三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糖耐量受损与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0.4±1.7)分、(32.6±2.2)分比(24.8±2.4)分,P<0.01].结论 FPG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已有很大一部分出现餐后血糖异常,并且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应及早关注冠心病患者的血糖问题,早期干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10 mg和辛伐他汀20 mg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藏族患者降脂疗效和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藏族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组和辛伐他汀20mg组,每组35例。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ApoB)、白细胞(WBC)计数、空腹血糖(FBG)和hs-CRP水平,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4周,两组TC、LDL-C、ApoB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10 mg组治疗后4周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39±0.63) mmol/L比(1.95±1.62) mmol/L,P<0.05],而辛伐他汀20 mg组治疗后4周TG水平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0.32)nnol/L比(1.93±0.83) mmol/L,P>0.05]。两组治疗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阿托伐他汀10mg组hs-CRP水平降低幅度大于辛伐他汀20mg组(40.51%比3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hs-CRP水平的降低独立于降脂效果,仅与他汀种类相关(标准化回归系数=-0.384,P=0.022)。结论 辛伐他汀20 mg对于血清TC和LDL-C水平的降低作用与阿托伐他汀10 mg相当,两种他汀类药物均可降低藏族2型糖尿病患者hs-CRP水平,阿托伐他汀疗效略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