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的胃镜检查资料,探讨胃癌发病变化的趋势。方法:比较安康市中心医院1990年1月~2007年12月的胃癌检出情况,对胃癌患者一般情况、内镜下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年来胃镜胃癌的总检出率3.70%(1204/32551),分三阶段(1990~1995,1996~2001,2002—2007)分别统计,后两阶段检出率显著低于1990—1995阶段(P〈0.001)。男性患者占患者总数78.90%(950/1204),51岁以上患者占72.51%(873/1204)。病变部位胃窦最多(33.55%),其次为贲门(24.75%)、胃体(19.52%)。早期胃癌9例,占0.75%,进展期胃癌中溃疡浸润型最多,占总数的62.21%(749/1204)。组织病理方面管状腺癌占37.62%,粘液腺癌20.85%,低分化腺癌14.37%,乳头状腺癌10.22%,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及其他类型共16.94%。结论:1996年以来胃癌检出率显著下降,但人群分布及病理特点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内镜下形态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对286例胃部内镜下开矿2、病理组织分型了浸润深度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胃癌病变大小超过3cm者占9.1%,肿瘤浸润达肌层后超过3cm者占36.4%(P〈0.05)。早期胃癌1型、2a型及2b型以粘厝内癌为主占63.6%,2e型及3型以粘膜下层癌为主占90.9%(P〈0.01)。进展期胃癌内镜下形态与浸润深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胃癌内镜下形态对判断早期胃  相似文献   

3.
1 554例胃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探讨年龄、性别因素与胃癌的发病和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本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554例胃癌患者的术后病理学资料,比较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胃癌患者的分布状况及临床病理学差异。结果:胃癌的发病率男女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1-70岁为高峰年龄段(49%-61%);40岁以下女性发病多于男性,40岁以上则相反。40岁以下男女胃癌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大多为分化较差的低、未分化腺癌或印戒细胞癌(85%-93%),40岁以上患者中中分化腺癌的比例逐渐增高,尤以男性明显;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是各年龄段女性胃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61%-89%)。不同性别、年龄段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况相同。结论:不同性别、年龄段胃癌患者具有不同的发病状况和组织学类型,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近8年来就诊于我院的胃癌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资料的特点。方法:以我院2003年-2010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42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病理类型、发生部位、临床分期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4例胃癌患者中,男女比为3.36:1,年龄23—83岁,中位年龄61岁,高发年龄61—70岁。临床大体病理分型上,BorrmannⅡ型占大多数(78.77%);病理组织学类型以腺癌居多,占81.6%。分化程度以低、中分化为主。TNM临床分期中以Ⅲ期为主,占41.0%。民族分组分析发现汉族以胃下部(幽门、胃窦)多见,而维吾尔族偏上,以胃中部(胃体、胃角)多见;维吾尔族发病年龄较汉族相对提前,肿瘤大小较汉族大;维吾尔族肿瘤T分期,TNM分期较汉族晚。结论:胃癌老年男性易患,组织学病理类型以低、中分化腺癌多见。各民族组间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在临床上应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行手术治疗的大部分为中晚期患者,胃癌的早期诊断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潮汕地区食管和食管胃交界处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954~2006年潮汕地区16954例食管和食管胃交界处恶性肿瘤临床病理资料,使用SPSS11.5软件对其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及病理类型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6954例病例中,食管恶性肿瘤11996例(占70.8%),食管胃交界处恶性肿瘤4958例(占29.2%)。食管恶性肿瘤和食管胃交界处恶性肿瘤的男女之比分别为3.06:1和4.63:1。食管恶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是55.93岁,食管胃交界处恶性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是59.76岁。食管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以食管中段(69.74%)最多见,其次为食管下段(16.91%)与食管上段(13.32%)。食管恶性肿瘤的大体类型主要为溃疡型(44.82%),其次为髓质型(37.29%)。组织学类型上,食管恶性肿瘤以鳞癌为主(95.47%),其次为腺癌(3.234%);食管胃交界处恶性肿瘤以腺癌为主(95.22%),其次为鳞癌(3.53%)。[结论]食管和食管胃交界处恶性肿瘤作为广东潮汕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男女发病比例、发病年龄、大体类型和组织学类型等临床病理特点方面,潮汕地区与国内其他高发地区比较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肃省胃癌高发区近33年经内镜检出胃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该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择甘肃省河西地区36所医院33年间胃镜检出并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病历资料。对其主要的内镜下改变、临床及组织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年来甘肃省河西地区胃癌总检出率为5.57%,胃癌高发于50~69岁,男性多见,好发于贲门、胃体及胃窦部,且以低分化腺癌为主,武威地区检出率最高(6.39%)。结论甘肃省河西地区33年中胃癌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较低,在当地开展胃癌早期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不同性别住院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不同性别青年胃癌患者临床表现、肿瘤部位、分型、TNM分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织学类型中高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青年胃癌患者共同特点为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发生于胃体和胃窦部,分型以浸润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为主,TNM分期以Ⅲ~Ⅳ期多见,长期生存率低;不同点为青年胃癌患者女性更多见,平均发病年龄偏小,病理类型男性以高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多见,女性以低分化腺癌为主。  相似文献   

8.
王跃生 《现代肿瘤医学》2008,16(7):1197-1199
目的:探讨发现早期胃癌(EGC)、评价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例资料,统计EGC检出率,并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2004年、2005年、2006年EGC分别占该院同期手术胃癌的5.26%,6.09%,11.11%。胃镜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92.73%。发病年龄高峰为50岁-59岁,男:女=1.9:1.0,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EGC主要病灶分布在胃窦,肉眼分型多为Ⅱc和Ⅲ型,直径多〈2cm。病理分型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多数浸润黏膜层。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1.34%和36.36%。结论:EGC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内镜多点活检可明显提高EGC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对47例早期胃癌(尤其是小胃癌、微小胃癌)的形态与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研究。其中,小胃癌和微小胃癌各9例(19%),Ⅰ及ⅡA型9例(19%),ⅡB型8例(17%),ⅡC型18例(38.3%),Ⅲ型(潜凹型)8例。本组早期胃癌中,浸润粘膜下层者9例,其中ⅡC型6例,Ⅲ型3例,以低分化腺癌及粘液腺癌为主(77.8%)。并对典型胃炎样早期胃癌的诊断以及如佑提高此型早期胃癌的检出率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导纤维内镜,观察878例35岁以下的林县居民的食管及胃粘膜病变,对有内镜所见的各种病变均取材进行连续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内镜所见图像的病理组织学特点,研究显示:(1)内镜所见溃疡、结节及肿物,镜下证实为癌占70.7%;(2)糜烂病灶中,癌占13.8%;(3)斑块病灶中,癌占48%;(4)红区病灶中,癌占0.84%,结果显示:除内镜所见肿物及溃疡以外,较大的糜烂及红区,特别是糜烂伴有斑块的区域,癌的可能性也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神经内分泌分化(NED)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南京鼓楼医院伴NED 98例胃癌患者和同期不伴NED 33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 rank检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伴与不伴NED的两组胃癌患者均具有以下特征:起病症状相似,年龄<65岁和肿瘤直径≥4 cm更多见,神经浸润比例较高及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比例相仿;而两组在性别、组织学类型、T分期、TNM分期及脉管浸润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A、Syn的阳性率分别为704%、755%,共同阳性率为459%。生存分析显示伴NED胃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5%、462%、342%,明显低于不伴NED胃癌患者的889%、641%、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伴NED胃癌患者的预后与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NM分期、脉管和神经是否浸润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影响伴NED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 结论免疫组化染色是判定胃癌伴NED的主要方法,伴NED胃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Survivin、PTEN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35例胃癌及12例浅表性胃炎组织中Survivin、PTEN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为77.1%(27/35),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16.7%(2/12)(P〈n01);PTEN阳性率为34.3%(12/35),显著低于浅表性胃炎组91.7%(11/12)(P〈0.01);Survivin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PTEN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Survivin和PTEN二者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在胃癌中高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呈正相关;PTEN在胃癌中表达下调,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呈负相关。联合检测Survivin和PTEN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可能是临床评价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 TopoⅡ)和谷胱甘肽转移酶π( GST-π)在胃癌和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TopoⅡ和GST-π在40例胃癌组织和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在40例胃癌组织中TopoⅡ和GST-π阳性率分别为42.5%和82.5%,TopoⅡ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阳性率低于低分化腺癌( P<0.01),而GST-π在高分化腺癌中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癌( P<0.05),但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TopoⅡ和GST-π在结直癌中阳性率分别为43.3%和93.3%,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结论:中晚期胃癌和结直肠癌广泛存在耐药性,TopoⅡ和GST-π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的指标,还可以指导临床对胃癌和结直肠癌化疗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以探讨其转移规律,为指导临床治疗、评估预后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累及肠管周径、大体类型、组织类型、病理分级、浸润深度等相关因素,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结肠癌淋巴结转移与大体类型、组织类型、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大体类型、病理分级及浸润深度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影响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大体类型、病理分级及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核受体nr5a2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和59例癌旁组织石蜡切片中nr5a2和GPC3的表达情况,以阳性细胞百分比与着色强度乘积值分为阴性表达(<3分)和阳性表达(≥3分),分析两者不同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Laure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同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胃癌组织中nr5a2和GPC3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两蛋白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nr5a2和GPC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44/68)和57.4%(39/68),均高于癌旁组织的32.2%(19/59)和22.0%(13/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nr5a2和GPC3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1, P=0.001),且两者表达与临床分期和Lauren分型有关,此外nr5a2与浸润深度有关,而GPC3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r5a2阳性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OS)为22.5个月,低于阴性表达者的32.0个月(P<0.05);GPC3阳性表达者的中位OS为26.5个月,与阴性表达者的31.0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5a2和GPC3在胃癌组织中均以阳性表达为主,两者均与临床分期、Lauren分型有关,且nr5a2表达与预后有关,提示两者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辅助胃癌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肿瘤易感基因101(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 101,TSG101)在原发性胃癌、癌旁及其对应转移灶中表达情况,及与胃癌临床参数特别是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SG101蛋白在67例原发性胃癌组织、癌旁及其中28例转移灶中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转移及非转移性胃癌原发灶中表达水平的差异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在所有67例原发灶与28例转移灶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TSG101在胃癌组织阳性表达率高于其对应癌旁组织(P〈0.05);在原发灶中阳性表达率与其分化及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性别及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转移灶中阳性表达率高于原发灶(P〈0.05)。结论:TSG10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胃癌分化及转移呈正相关,提示可能在胃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VEGF、CD10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中VEGF、CD105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率是60.5%,VEGF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VEGF阳性表达的病人总生存率比阴性表达者低。结论:VEGF表达水平异常增高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VEGF、CD105表达水平可判断胃癌病人预后及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75例年龄≥65岁且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与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75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ORR)为86.67% (65/75),pCR为18.67%(14/75).单因素分析发现原发肿瘤直径是老年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达pCR的影响因素(×^2=4.08,P=0.043).老年乳腺癌患者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70.90%、81.30%.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合并疾病、TNM分期、病理类型、激素受体状态、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及pCR(×^2=4.18、3.92、6.50、13.04、6.29、7.18,P=0.041、0.048、0.011、0.000、0.043、0.007).多因素分析显示,激素受体阴性是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1,95% CI:1.19 ~ 10.29,P=0.022),合并疾病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OR=0.14,95% CI:0.04~0.44,P=0.001).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具有特殊的临床特征和独立的预后因素,应综合评价病情,实现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类肝素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类肝素酶(Heparanase,HPSE)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探讨其作为胃癌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具有随访资料的103例胃腺癌标本中HPSE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103例胃癌组织中HPSE的阳性表达率为57.3%(59/103),在胃正常组织中均无表达;(2)HPSE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和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P<0.05);(3)HPSE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1.0个月,阴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0.0个月(P<005)。结论:测定胃癌组织中HPSE的表达,有助于临床胃癌患者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