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c.T5diff血液分析仪在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晚期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Ac.T5diff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及分类情况。方法利用Ac.T5diff血液分析仪检测7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常规,研究其化疗前后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变化、分类异常时与手工法分类计数结果比较及不同rhG-CSF应用策略后患者白细胞总数变化情况、平均每例使用rhG-CSF支数和剂量情况。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5d白细胞数即开始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均增高,至化疗后15~20d趋于稳定,化疗后25d均开始上升至正常值附近,而嗜酸性粒细胞均趋于稳定。Ac.T5diff检测结果提示细胞分类异常时,进行手工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分类增高(P0.05),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减少(P0.05),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相近(P0.05)。不同rhG-CSF应用策略均能有效防止白细胞减少症,化疗结束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降至2.0×109/L才使用rhG-CSF3支,而化疗结束后第2天应用的策略是使用rhG-CSF7支。结论 Ac.T5diff血液分析仪能有效监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骨髓抑制,提示分类异常时应进行手工分类,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化疗结束后白细胞计数降至2.0×109/L才注射rhG-CSF更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在老年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30例分为A,B组,A组12例于化疗同时给予rhG-CSF,B组18例于化疗结束后第1天开始给予rhG-CSF 150μg/次,1次/d,皮下注射,7d后改为150 μg/次,隔日1次,皮下注射,用药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0×109/L或应用14d后停药.治疗过程中体温>38℃持续48h、有明确体征或影像学证实为深部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化疗后发热持续时间、粒细胞缺乏症持续时间以及深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A,B组化疗后发热和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及深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同时和化疗后使用rhG-CSF均可降低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发热和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对化疗前伴有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上次化疗出现严重感染者,于化疗同时给予rhG-CSF治疗,有缩短化疗后发热和粒细胞减少症持续时间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抗甲状腺药物(ATD)致不同程度粒细胞缺乏症的疗效。方法40例明确诊断为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的患者,服用ATD前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数量正常,服用ATD后3~16周,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0.09~0.499)×109/L(2次细胞计数);依据中性粒细胞缺乏的轻、中、重程度将患者分为A、B、C 3组;A组16例,B组14例,C组10例;3组患者立即停用ATD,给予盐酸小檗胺和利血生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300μg每日1次皮下注射,第1次应用G-CSF 4~24小时复查血常规,以后每天复查血象,直至血中性粒细胞≥2.0×109/L考虑停药;有症状患者同时加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结果中性粒细胞轻度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3~0.499)×109/L]、中度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1~0.299)×109/L]患者其粒细胞计数可逐渐上升至正常范围;重度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09×109/L)患者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较轻、中度缺乏的患者明显延长;中性粒细胞重度缺乏患者经过以上治疗,应用G-CSF 4~24小时中性粒细胞不升,以后中性粒细胞上升较慢,其中7例患者粒细胞达正常水平,另3例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严重感染死亡,死亡前1天中性粒细胞仍然不升高。结论G-CSF对轻、中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效果明确,且对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G-CSF对重度粒细胞缺乏恢复时间延迟,疗效不满意;第一次注射G-CSF 4~24小时中性粒细胞计数是评价G-CSF是否有效的指征。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2000-01~2005-10应用小剂量马法兰治疗高危高龄继发白血病15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5例,年龄60~85岁,中位年龄68岁。131I治疗甲亢继发M41例、骨髓纤维化转化M21例、再障治疗转化M51例、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继发M21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转化AM L 3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化型(RAEB-T)转化AM L 8例,诊断标准按照FAB分型,病程6~18个月。治疗前外周血常规检查,10例全血细胞减少,3例两系减少,2例仅有贫血。W BC(1.3~6.8)×109/L,Hb(48~96)g/L,PLT(24~118)×109/L。1…  相似文献   

5.
我科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6-02~2006-10就诊于我院的粒细胞减少症合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程度及粒细胞减少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第7版)[1],即1岁以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109/L,1岁以上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在连续3次的血常规检查中发现任何一次粒细胞减少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即可确诊为粒细胞…  相似文献   

6.
我放疗科自2009-01-2011-06共使用(国产)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3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女性,年龄33~71(平均52)岁.使用前骨髓造血无明显抑制,WBC>4.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0×109/L以上,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正常.  相似文献   

7.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摘要如下。1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女,52岁。因行右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后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0.5 g静脉滴注,每隔12 h 1次,用药2 d后查血常规:WBC3.5×109/L,N0.57。1周后复查血常规示:WBC2.8×109/L,N0.46。即停药,予对症治疗,5 d后复查血常规均在正常范围。提示临床应注意本品所致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  相似文献   

8.
本科自2004-10~2005-10共收治恶性实体瘤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患者80例,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6例,女34例;肝癌30例,乳腺癌18例,卵巢癌16例,前列腺癌9例,结肠癌5例,骨肉瘤2例,平均48(26~78)岁。72例既往曾接受过化疗或放疗,8例为首次化疗。骨髓抑制程度均为Ⅳ度,即为血常规中W BC≤0.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PLT≤25×109/L。化疗方案均为国内常用的标准方案。1.2方法化疗后患者W BC有不同程度减少,ANC 7~14 d降至最低[1],当W BC≤0.5×109/L,ANC≤0.5×109/L,PL…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脐血干细胞移植对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静脉输注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回顾性分析移植前后肝功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和百分比的变化。结果 10例肝硬化患者脐血干细胞移植前谷丙转氨酶(ALT)平均值为(60.40±63.54)U/L;移植后ALT平均值为(29.80±14.24)U/L。移植前ALT指标异常患者,其移植后ALT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脐血干细胞移植前白细胞总数为(4.10±1.73)×109/L,其中4例<4×109/L,平均(2.39±0.85)×109/L,移植后上升至(2.88±0.56)×109/L;6例患者白细胞总数属于正常,平均(5.24±1.03)×109/L,移植后降低至(4.50±0.93)×109/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脐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肝功能改善以ALT为主。对于白细胞异常降低患者,脐血干细胞移植可以阻止并逆转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瑞白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rhGCSF(瑞白)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用瑞白治疗32例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计数(WBC)<3.9×109/L或中性粒细胞<2.5×109/L时开始用rhGCSF150μg皮下注射,每日一次,连用5d或以上,白细胞记数升至正常或以上时停药。结果:治疗后可使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的白细胞恢复正常范围,平均6.5d,使化疗按期完成。结论:可有效的治疗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明显缩短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以下的持续时间,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减少所引起的医院感染,为医院感染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我院血液科2001年1月~2004年12月住院的40例均由临床、血象、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儿进行研究统计。结果:本组40例530例次化疗患儿中,发生感染144例次,感染例次率为27·1%,发生医院感染70例次,占总感染例次的48·6%,感染部位及器官以呼吸道、胃肠道、败血症、皮肤及口腔多见;病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0·1×109/L发生感染107例次,占总感染例次的74·3%;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为0·1~0·5×109/L发生感染29例次,占总感染例次约20·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为0·5~1·0×109/L发生感染6例次,占总感染例次的4·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发生感染2例次,占总感染例次的1·4%。结论:儿童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率高,因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儿童急性白血病治疗水平和延长患儿生存期的重要手段;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继发免疫功能低下,使患儿并发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程度重、范围广;因此,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并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杨波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2):1421-1421
目的:探讨化疗后IV度骨髓抑制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于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1.0×109/L的病人采取保护性隔离,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抗生素、支持治疗等直至外周血白细胞》4.0×109/L,当出现感染性发热时可使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或泰能控制感染,同时细心观察病人口腔及大便,注意有无霉菌感染.结果:24例病人骨髓造血功能均在7~10 d内恢复正常.无严重合并症及致死病例. 结论:采取以G-CSF为主,辅以支持治疗,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可以使患者安全、快速地度过骨髓抑制期的危险阶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急性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PEG-rhG-CSF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化疗前及化疗3周后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和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化疗后3周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和结束时间,比较两组患儿化疗3周后在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N)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化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ANC、WBC水平均较化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儿的ANC、WBC水平分别为(6.77±4.22)×109/L、(9.17±3.36)×109/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34±2.34)×109/L、(8.91±3.56)×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4.
董懿珍 《临床医学》2012,32(10):105-106
目的了解开封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区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因,对抗菌药物对部分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意义进行研究,探讨抗菌药物科学管理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病历,收集手足口病历250份,以入院后第1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接受常规治疗者为空白组,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接受常规治疗者为对照组,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除接受常规治疗外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者为观察组,对三组患儿入院第1天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出院前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最后转归情况、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入院第1天三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治疗3 d后三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最终转归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不是合并细菌感染的指征,抗菌药物使用无意义,应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5.
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患者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高强度化疗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但化疗后骨髓抑制,造成白细胞下降,甚至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0.5×109/L),具有很大的感染危险性[1],这也是导致白血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感染的预防护理是临床工作的难点.江苏省中医院于2004~2006年共收治化疗后致粒细胞缺乏的白血病患者43例,在实施了密切的护理观察后,减少了感染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化疗前粒细胞减少处理方法。方法: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1.5×10^9/L;或WBC≥3.0×10^9/L,N≥1.8×10^9/L,继续原方案化疗(化疗组14例),2d后复查血象;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200mg,5h后复查血象(观察组10例)。结果:22例能顺利完成化疗,2例无明显变化,暂缓化疗,需G—CSF治疗。结论:采集血液成分来自循环池,并不能如实反映粒细胞贮备功能,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帮助判断粒细胞贮备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预防性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对实体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按照使用糖皮质激素与否,将39例患者分为激素组(20例)和非激素组(19例),采用Annexin-Ⅴ/PI方法检测化疗前(第1天)、化疗后(第6天)外周血粒细胞凋亡,同时检测粒细胞表面Fas的表达,并观察它们与粒细胞数目变化的关系。结果 (1)激素组化疗后粒细胞Fas表达高于化疗前(P<0.05),粒细胞计数、凋亡率差异前后未见统计学意义;非激素组化疗后粒细胞计数低于化疗前,凋亡率、Fas表达均高于化疗前,差异可见显著性差异(P<0.05)。(2)化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凋亡率负相关(r=-0.370,P=0.020);非激素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凋亡率与Fas表达正相关(r=0.518,P=0.023)。(3)激素组、非激素组第6天粒细胞下降的患者分别为45%(9/20)、89.5%(17/19);而第8天粒细胞下降的患者分别为50%(10/20)、100%(19/19);激素组粒细胞下降的患者比例均低于非激素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可以影响化疗药物对中性粒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这个作用可能不全是通过Fas途径诱导凋亡导致的。临床上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化疗患者粒细胞减少的规律不同于未用激素者。  相似文献   

18.
<正> 2001年1月-2003年5月,我们用复方阿胶浆口服液辅助治疗婴幼儿粒细胞减少症42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20例作对照,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62例为我科住院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均在1.7-4.0×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0.5-1.5×109/L之间,符合粒细胞减少症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5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化疗后骨髓抑制期输注体外扩增的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低增生性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①53岁女性患者1例,2002-01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0型,予HA、EA等诱导方案化疗后达完全缓解,在随后的4年中给予包括MA、中剂量Ara-C、DA、TA在内的多次巩固治疗以维持完全缓解.2006-01中性粒细胞缺乏,白血病复发.同年3月再次给予TAE方案诱导治疗未缓解,骨髓持续低增生,并持续粒细胞缺乏达半年.②患者有一位HLA配型完全相合的同胞姐姐,为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于2006-07再次入院,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患者于2006-08-23予CAG方案化疗,即阿柔比星10 mg/d,×8 d;阿糖胞苷15 mg/次,2次/d,×14 d;2006-08-23~2006-09-25给予洁欣300 μg/d.化疗过程中骨髓抑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霉菌性败血症等重症感染.抗感染治疗的同时,于CAG化疗结束后第2天输注经体外扩增的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数为1.4×106/kg受者体质量,以促进骨髓造血恢复支持治疗.结果: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后第15天,中性粒细胞数达到半年多来第1次大于0.5×109 L-1.输注1个月后,外周血白细胞数5.5×109 L-1,中性粒细胞数4.64×109 L-1,血红蛋白量94 g/L,血小板数25×109 L-1,外周血象渐恢复正常水平.复查骨髓涂片显示骨髓三系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占0.4%,骨髓流式细胞仪检查MRD阴性,骨髓达完全缓解,感染症状逐渐控制.随访半年,患者持续完全缓解,未有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出现.结论:CAG方案联合输注体外扩增的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助于衰竭骨髓的造血重建,对长期反复化疗后出现低增生性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是一个新的有前途的方法,但其安全性与有效性需要通过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观察rhG CSF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 ,对 14 0例恶性肿瘤放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的患者用此国产rhG CSF(粒生素 )进行治疗。白细胞 <3.0× 10 9/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ANC) <2 .0× 10 9/L时开始用粒生素 75 μg,皮下注射 ,每日 1次 ,待白细胞 >4 .0× 10 9/L或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2 .5× 10 9/L时停药。结果表明 :粒生素能使放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回升至正常范围 ,平均时间为 4 8天 ,有效率 96 .4 %。结论 :粒生素可以明显减轻放化疗过程中外周血白细胞下降程度 ,缩短白细胞恢复时间 ,且毒副反应轻、安全可靠 ,有利于放化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