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姜柏散为主,加入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中药,用聚乙烯醇为成膜材料,制成口腔药膜,在药膜的外侧再涂上疏水性的空白膜。使药膜贴于口腔中,不受唾液腺影响,由原来两面释放为单面释放。经临床应用,本膜剂不易脱落,粘附力明显优于普通药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选制备制霉菌素口腔双层贴膜的最优处方. 方法 选择聚乙烯醇(PVA)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壳聚糖作为载药膜的成膜材料,采用L9(34)正交实验进一步筛选处方,以膜的外观、粘附力、口腔粘附时间为考察指标,选择载药膜的最优处方,同时考察不同浓度乙基纤维素空白膜的外观、柔韧性、脱膜性和铺展性,选择空白膜的最优配方. 结果2.5%乙基纤维素乙醇液作为空白隔离层成膜液,聚乙烯醇 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2:1:1)制成的含药膜为最优处方,粘附力适中,外观性状良好. 结论 乙基纤维素-制霉菌素-聚乙烯醇- 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口腔双层贴膜可作为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新型颊膜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3.
常用口腔溃疡药膜,由于膜附着力差,溶化后药物弥散于口腔,不但味苦且麻木难忍,本文研制了一种双层单向缓释膜,一层为半疏水空白膜,另一层含药物并酌加粘附剂,通过实验与临床使用证明,不仅克服了上述缺点,且使药膜粘附于局部刨面、定向释药,延长了作用时间,提高了药效。  相似文献   

4.
第一报曾报道用乙烯-醋酸乙烯(EVA)共聚体加入糊精粉末制成控制膜的眼外伤用长效膜,本文介绍用EV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来制备控制膜。为加快药物的作用,控制膜的外侧还加有速释药物层。实验测定了该速效、长效眼用膜[以下简称RLMO]的体外和家兔的眼内释药。材料与方法一、膜的制备: 本药膜由速释层、控制膜、内芯药膜及标志环经加热粘合而成,见示意图1。药膜长1.4cm,宽0.4~0.5cm,厚度0.25~0.3mm,椭圆形,膜边缘有白色标志环。控制膜的制备:2.0g EVA,0.3~0.6g PVP,35ml氯仿加  相似文献   

5.
药膜是近年来治疗口粘膜疾患的一种新剂型。单用PVA 作基质,临床反映粘附性差,作用时间不够长,受唾液影响易脱落。为此,我们作了一点改进.即在基质中增添了西黄蓍胶,并在处方中加进适量抗胆碱药,在膜面薄涂一层炼蜜制成复合药膜,延  相似文献   

6.
白及胶—聚乙烯醇后马托品眼用膜的药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白及胶,聚乙烯醇(17-88,05-88)按不同质量比分别制得氢溴酸后马托品眼用膜,以2%氢溴酸后马托品滴眼液为对照,成年大耳白兔作实验对象,进行刺激性和药产学实验,结果表明,白及胶-聚乙烯醇(17-88)混合载药膜质地更加柔软,散瞳效果理想,刺激性及缓释作用优于单纯的聚乙烯醇载药膜。  相似文献   

7.
<正> 膜剂是四十年代提出的新剂型,在最近十几年内引起医药界的注目。在闽内已制备和应用了硝酸甘油膜、毛果芸香碱眼用药膜以及其它药膜:如口服药膜、外科皮肤用药膜、阴道用药膜等。我们就能买到的成膜材料以不同的配方比做基质,制备和使用了两种药膜,感到膜剂确有其独特优越之处。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从80年代起在医院药剂科普及膜剂,初期对口腔溃疡膜研制较多,后来才使其应用范围逐渐拓宽。如鼻用药膜、眼用药膜、宫颈及阴道用药膜等。本文拟就鼻用膜剂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腐植酸钠与尼美舒利合剂制成的药膜治疗大鼠复发性口疮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方法建立口腔溃疡动物模型并观察黄尼膜剂对实验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黄尼膜剂能明显缩短溃疡面愈合时间,降低口腔溃疡大鼠血中白细胞数量,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各给药组病理变化均较模型组小,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各给药组中的TNF-a均较模型组少.结论:黄尼膜剂对复发性口疮大鼠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优于碘甘油上药组(P<0.05),而与甲硝唑药膜组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口腔溃疡膜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将原散剂研制成膜剂,利于药效的发挥.方法:以口腔溃疡散的组方为主药成分,以性状,粘附力、膜溶解时间等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及工艺优化,并进行了膜剂的影响因素试验和在人口腔的溶解试验.结果: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和聚乙烯醇(PVA)为膜材,当比例为2∶1时,膜的外观均匀,粘附力达(23.2±3.4)牛顿(N),聚丙烯酸酯II为外层制成的双层膜溶解时间为(46.7±5.2)min,其在人口腔的溶解时间为(54.0±22.3)min(n=10).结论:膜材HPMC∶PVA为2∶1时, 制成的膜剂质量最佳.双层膜可延长药膜在口腔溃疡表面的粘附与溶解时间,且可定向释放,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远桔香避孕药膜体外杀精子作用和健康育龄夫妇使用的避孕效果.方法 SanderCramer实验作为体外杀精子实验评价标准,选取目前常用的壬苯醇醚膜为对照,初步考察其体外杀精子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将药膜用于256对健康育龄夫妇,随机分两组:128对使用远桔香避孕药膜为观察组,128对使用壬苯醇醚避孕药膜(乐乐醚避孕膜)为对照组,经2年连续观察,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该药膜体外杀精子效果与壬苯醇醚膜无显著性差异.临床应用该药膜总使用妇女实验组2693人次/月,对照组2656人次/月,随访率100%.累计停用率、妊振率实验组分别为11.7%、4.7%,对照组为13.3%、3.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实验组分别为1.6%,对照组为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桔香避孕药膜是安全有效、方便、易于推广的避孕药具之一.  相似文献   

12.
牙用替硝唑缓释药膜的制备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替硝唑缓释药膜的制备方法。方法:用PVA1750和PVA124及CMCNa为膜材制备缓释药膜。结果:以膜材PVA1750∶PVA124∶CMCNa为1∶1∶2,加主药替硝唑制缓释药膜;以PVA1750∶PVA124∶CMCNa为1∶1∶1,加主药替硝唑制凝胶具缓释作用。结论:本方法所制的膜剂为骨架型缓释膜剂。  相似文献   

13.
本刊从这期开始陆续刊登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与各兄弟厂一起研制的薄膜新剂型,包括口服安定药膜、苯乙哌啶药膜、外用避孕药膜、眼用毛果芸香碱药膜、舌下硝酸甘油含膜以及药膜制膜机、药膜包装机等方面的文章。薄膜剂型是适合于小剂量药物的一种新颖制剂,可制成口服、阴道用、皮肤创伤用、植入用、眼用、舌下含服等剂型。它工艺简单,易解决劳动保护问题,易实现连动化生产;可制成多层复合膜以制备复方,解决复方的分析干扰、配伍禁忌;选用不同的成膜材科,尚可制备速效、长效药膜等等,因而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新剂型。由于研制的时间不长,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请广大读者能提供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一种载美洲大蠊提取物的蛛丝蛋白膜,并对其进行表征及体外释药性和细胞毒性考察。方法 以天然敬钊缨毛蛛蛛丝为原料,美洲大蠊提取物为模型药物,采用溶剂浇铸法制备载药蛛丝蛋白膜(后文称“载药膜”),同法制备不含美洲大蠊提取物的载药材料基质蛛丝蛋白膜(后文称“空白膜”)。经静态水接触角、傅里叶红外色谱、X-射线衍射以及扫描电镜等技术对膜剂进行表征,从不同角度分析膜剂结构;通过体外模拟药物在人工唾液中的释放特性评价药物的缓释性能;以MTT法验证载药膜的体外细胞毒性。结果 制备得到的载药膜的静态水接触角均小于90°,且小于空白膜;载药膜在1 500~1 700 cm-1存在美洲大蠊提取物多肽的特征吸收峰;同时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也证实美洲大蠊提取物已成功负载到膜剂中。该膜剂可在人工唾液中释药时长逾200 min。MTT实验结果显示,空白膜和载药膜作用后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84.6%、79.4%(均大于70%),无显著的潜在细胞毒性。结论 以天然蛛丝所制备的载药膜在人工唾液中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有望作为一种具优异生物相容性的药物缓释载体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眼用药膜配方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靖 《中国新药杂志》1998,7(3):230-233
目的:为了延长药物溶出时间和改进的柔软性而改进和载药膜的配方。方法:以聚乙烯醇(PVA)和白芨胶为药膜基质,制备氢溴酸后马托品眼用药膜,并进行体外溶出度和动物试验。结果:在PVA膜质中加入白芨胶可以改进PVA膜的药物释性能及膜的柔软性。结论:A经膜基质配方的选择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盐酸麻黄素植入膜剂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制盐酸麻黄素植入膜剂 ,为临床治疗慢性、顽固性支气管哮喘开发新剂型与给药途径。方法 :研究盐酸麻黄素植入膜剂的处方、制备、质量控制 ,并通过体外释药试验评价缓释膜作用及动物试验考查其安全性。结果 :盐酸麻黄素植入膜剂的含药膜基质以明胶为佳 ,延缓释药膜基质以PVA17 -99 为佳。含量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体外释药试验表明 ,本品缓释效果好 ,植入穴位无任何不良反应。临床应用疗效可靠、作用持久、安全性好。结论 :盐酸麻黄素植入膜剂植入双定喘穴具穴位疗法和药物靶区定向缓释的双重治疗作用 ,是一个有前途的新制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不同型号生物粘附剂———聚羧乙烯对口腔粘附缓释膜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中药复方溃宁为模型药,通过对给药系统的粘附力、体外释放速率等的测定进行评价。结果 3种膜剂的粘附力分别为CP934:6 6. 8±4 .5g/cm2 ;CP971 :5 5 . 9±4 .7g/cm2 ;CP974 :5 2 . 8±4 .4g/cm2 。体外释放速率(T50 )分别为CP934:2 4 0min ;CP971 :30 0min ;CP974 :1 0 0min。结论 不同型号的生物粘附剂聚羧乙烯对口腔粘附缓释膜的质量有显著影响;膜的粘附性CP934最大,CP974最小;释放速率CP974型最快,CP971型最慢。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复方奥硝唑大黄口腔膜的安全性。方法:将口腔膜分别贴在健康豚鼠背部和口腔颊侧黏膜上,进行急性皮肤刺激实验和黏膜刺激实验;将药膜浸膏涂抹在牙周膜上,观察对牙周组织的毒性。结果:急性皮肤刺激反应及强度积分值均为0。黏膜刺激实验中未见充血、出血、肿胀、糜烂、溃疡等反应。牙周组织毒性实验中未出现细胞炎症反应。结论:该药膜对皮肤及口腔黏膜无刺激性,对牙周组织无毒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型号生物粘附剂——聚羧乙烯对口腔粘附缓释膜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中药复方溃宁为模型药,通过对给药系统的粘附力、体外释放速率等的测定进行评价。结果 3种膜剂的粘附力分别为CP934:66.8±4.5g/cm2;CP971:55.9±4.7g/cm2;CP974:52.8±4.4g/cm2。体外释放速率(T50)分别为CP934:240min ;CP971:300min;CP974:100min。结论 不同型号的生物粘附剂聚羧乙烯对口腔粘附缓释膜的质量有显著影响;膜的粘附性CP934最大,CP974最小;释放速率CP974型最快,CP971型最慢。  相似文献   

20.
口腔溃疡缓释药膜以PVA124-CMCNa(1:1)为药膜材料,采用涂膜法制备。并以克霉唑为代表成分,用HPLC法测定膜剂中的克霉唑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8.85%,RSD为1.10%而其他药及膜剂基质对测定均无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