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盼盼  陈莹  吴莹  邬宁宁  石淙  邹多兵  牧启田 《浙江医学》2019,41(10):1037-1040
目的分析伴3号染色体异常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3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伴3号染色体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与伴其他染色体异常患者作比较;比较伴3号染色体异常与复杂核型、单体核型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283例患者中伴3号染色体异常的有13例(4.59%),其中MDS-EB-2型10例,MDS-EB-1型1例,MDS-MLD型1例,MDS-U型1例。伴3号染色体异常患者中del(3q)4例;t(3q)4例,其中t(3;3)易位1例;der(3q)3例;3p异常2例。伴3号染色体异常患者与伴其他染色体异常患者性别、年龄、ANC、Hb、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3号染色体异常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复杂核型比例、单体核型比例均高于伴其他染色体异常患者(均P<0.05)。13例伴3号染色体异常患者中5例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位转白时间3.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伴3号染色体异常与复杂核型、单体核型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46.15%、53.57%、58.67%,伴3号染色体异常患者1年生存率与复杂核型、单体核型MDS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伴3号染色体异常在MDS患者中并不少见,多为MDS-EB-2型,多属于单体核型或复杂核型,转化AML的风险明显增加,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流产物染色体异常核型。方法选择420例首次流产(早期流产)患者的宫腔搔刮或负压抽吸的流产物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420例样本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145例(34.5%),异常230例(54.8%),体外培养未见细胞生长45例(10.7%)。230例染色体异常样本中以染色体数目异常最为常见,主要有16-三体42例(18.2%)、三倍体28例(12.2%)、X单体25例(10.8%)、四倍体12例(5.2%)、15-三体12例(5.2%),其他类型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片段缺失、重复、插入、易位等。结论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的重要原因,其中16-三体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核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四川地区克氏综合征(KS)患者临床特征,探讨染色体核型、临床症状、血清性激素水平在KS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诊断意义。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398例KS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外周血染色体核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其中206例具有血清性激素结果的纯合型(47,XXY)KS患者和同期随机收集的180例染色体核型正常的男性对照组进行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分析。结果 398例KS患者中,年龄11~30岁,以21~3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占比61.05%。该类患者的临床来源以泌尿外科为主,共306例,占比76.89%。对334例具有明确临床症状信息的KS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其中以睾丸发育不良综合征(TDS)占比较高,为55.99%。在398例K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中纯合型(47,XXY)381例,占比95.75%,嵌合型(47,XXY/46,XY)3例/(47,XXY/46,XX)2例,共占比1.25%,变异型12例,占比3.0%。在206例非嵌合型KS患者血清素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及睾酮(T)水平分析中,KS组血清LH和FSH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类染色体多态性与临床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针对来我院遗传咨询的患者,进行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1068例遗传咨询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132例,检出率12.4%,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发生率(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常染色体多态性100例,包括次缢痕增长(1/9/16号染色体)47例占多态核型35.6%,D/G组染色体短臂增长42例占多态核型31.9%,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11例占多态核型8.3%。Y染色体多态性32例占多态核型24.4%,其中Y染色体长臂qh+19例,Y染色体长臂qh-13例。结论:本文中染色体多态性变异检出率提示染色体多态性可能与生育异常诸如: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死胎畸胎、少弱精、无精症等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了解本地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采用培养的骨髓细胞,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制备、分析。结果在全部29例慢粒患者中共检出27例Ph染色体阳性患者,检出率为93.1%,其中具有典型t(9;22)(q34;q11)易位即简单型25例,2例涉及其他染色体异常的复杂型分别为伴6号染色体臂间倒位和6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各1例,简单型和复杂型所占比例分别为92.6%(25/27)和7.4%(2/27)。结论本地区Ph染色体阳性慢粒患者染色体核型仍以简单型为主,但复杂型与以往其他地区报道的核型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人的染色体核型特点,并探讨不同亚型与染色体异常核型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连续收集MDS病人142例,根据WHO分类标准进行分型,采用短期培养法及R显带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特点。结果 所有病例中76例存在异常核型,其检出率为53.5%,各亚型间异常核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见异常核型为+8(12.0%)、20q-(5.6%),而5q-仅1例,涉及12号染色体异常病人13例。预后分组中RCMD型在中危-2组中的比例明显低于RAEB-1型和2型,差异均有显著性(χ^2=8.827、5.329,P<0.05)。结论 染色体核型分析结合形态学检查对于MDS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2号染色体异常常发生于MDS常见畸变之后,可能与MDS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姜碧 《当代医学》2011,17(23):36-38
目的对染色体核型异常及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原发不育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讨染色体核型异常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在男性不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东莞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男性不育患者26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分析及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检测。结果 266例男性原发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发现异常核型50例(18.80%);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发现存在Y染色体微缺失24人(9.02%),其中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病人也检出了Y染色体微缺失。结论男性原发不育与染色体核型异常及Y染色体微缺失关系密切,对男性原发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及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多态性对夫精人工授精(AIH)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45对接受夫精人工授精(AIH)治疗的夫妇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分析核型多态性与夫精人工授精治疗结局的关系。结果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和染色体多态性49例(发生率为10.0%),包括平衡易位2例(0.41%),4号、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15例(3.06%),Y染色体多态性2例(0.41%),其他染色体多态性30例(6.12%)。染色体核型正常组与染色体臂间倒位组比较,AIH周期临床妊娠率无差异(P〉0.05),染色体核型正常组与常染色体多态性组比较,周期临床妊娠率有差异(P〈0.05)。结论染色体臂间倒位对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影响,常染色体多态性对AIH妊娠率并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不同阶段染色体核型变化对疾病诊断、治疗、进展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67例初诊CML患者,抽取骨髓,采用24h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然后用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观察其遗传学特点及意义,分析染色体变异易位及附加染色体异常与经典的Ph+CML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的差异。结果:167例CML患者染色体分析中,无分裂相患者7例(4.2%),Ph+患者154例(92.2%),Ph-患者6例(3.6%)。154例Ph+患者中,126例(81.8%)为典型Ph阳性,28例(18.2%)为变异易位或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涉及+8、+Ph、-Y、der(17)、del(3p)、del(15q)、del(11p)、add(21q)、add(2q)等,以+8、+Ph、-Y、der(17)为主。结论:在CML染色体核型分析中,Ph染色体是其遗传学标志,染色体核型复杂程度与CML治疗、进展及预后之间有密切联系,染色体的复杂程度越高,患者预后可能越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 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后22例妊娠早期流产患者,根据流产者绒毛染色体检测结果分为异常染色体核型组(n=17)和正常染色体核型组(n=5);并以同期35例继续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T方案中可能影响胚胎染色体的因素。结果 新鲜移植周期自然流产率为10.95%(91/831),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77.27%;异常染色体核型组年龄(34.7±4.1)岁高于继续妊娠组(31.6±3.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ART促排方案中多因素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后自然流产者胚胎染色体异常可能与年龄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方法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 中的诊治意义。方法 171 例标本应用染色体R 显带进行核型分析,218 例标本应用间期FISH 进行分析。 结果 在171 例患者中,116 例(68%)检出Ph 染色体,22 例(13%)存在其他异常核型。218 例CML 患者 标本应用FISH 进行分析,174 例(80%)检出BCR/ABL 基因。76% CML 患者BCR/ABL 融合基因产生的蛋 白类型为P210,3% CML 患者BCR/ABL 融合基因产生的蛋白类型为P210 共表达P190,0.95% CML 患者融 合基因产生的蛋白类型为P190。另外,18% CML 患者存在der(9)部分序列缺失。结论 FISH 对BCR/ABL 融合基因检出率高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对Ph 的检出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提示Ph 染色体及多种其他异常核型。 FISH 分析可提示是否存在BCR/ABL 融合基因,也可提示不同的融合蛋白类型,还可提示der(9)的部分序 列缺失与否。2 种分析方法可以多角度提示CML 患者的疾病信息,在CML 的诊治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软标记、结构畸形在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病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8例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胎儿的超声征象及染色体检测结果,总结染色体异常胎儿的超声征象特点,比较超声软标记、结构畸形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608例中,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异常54例(检出率8.9%),其中21?三体25例(46.3%);18?三体9例(16.7%);13?三体2例(0.04%);Turner 综合征1例(0.02%);余17例为其他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异常中有31例(57.4%)存在超声征象异常。高危因素为超声因素的检出率(12.3%)明显高于非超声因素的检出率(6.7%)(P<0.05)。结构畸形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28.6%)明显高于超声软标记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6.7%)(P<0.01)。结论:发现胎儿存在结构畸形或多个软标记阳性,特别是合并羊水过多或其他高危因素(高龄、血清学检查阳性)时应建议行染色体检查以明确诊断;发现单个超声软标记时,没有必要过分强调其可能的染色体风险,以免引起孕妇精神紧张和过度医疗。  相似文献   

13.
赵兰  许惠利  王萍  刘亮  屈蓓蓓 《河北医学》2010,16(4):424-427
目的:分析74例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分布情况及各亚型核型变化的特征。方法:对初步确诊的急性白血病进行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在AML、ALL中分别为64.4%(38/59)、73.3%(11/15),平均染色体核型异常者占66.2%(49/74)。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特征来看,M3染色体变化较一致,以t(15;17)(q22;q11.2)改变为主;而其他类型白血病染色体异常存在着不一致性,特别是M4有着明显的不一致性。结论:根据急性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异常分析,复杂核型则是预后不良的标志。有些特定的染色体异常与FAB亚型密切相关。因此,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在白血病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判断诸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染色体核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WHO 分型系统中的作用。方法 107例AML患者按WHO标准进行分型诊断,并对诊断后各亚型之间的诱导化疗完全缓解率(CR)进行分析。结果 AML中伴有重现染色体异常36例(33.6%),染色体核型均为低危;伴有多系发育异常24例(22.4%),染色体核型中危17例、高危7例;不另做分类占47例(43.0%),染色体核型中危39例、高危8例。伴t(8;21)和伴inv(16)或t(16;16)患者的诱导化疗CR 率显著高于不另做分类的(P〈0.05)。有多系增生异常患者的诱导化疗CR率明显低于无多系增生异常患者(P〈0.05)。结论 AML各亚型之间诱导化疗CR率不同,细胞遗传学是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达到CR最有用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IgH)重排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其他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158例初诊B-ALL患者的骨髓标本,应用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悬液,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选用位于14q32 IgH基因两端的序列特异性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158例患者的染色体悬液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结果 158例中,检出IgH基因重排阳性11例(6.9%),其阳性细胞比例为10.5%~88.2%。结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11例中同时伴随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有9例,其中8例为复杂异常。9例染色体异常病例中明确累及14q32的有5例。不同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IgH基因重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染色体复杂异常患者IgH基因重排阳性率(14.5%)高于正常核型(3.8%)及非复杂异常(1.9%)。而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患者IgH基因重排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gH基因重排在B-ALL中有较高的发生率。FISH技术以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提高IgH基因重排的检出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GL)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不加植物血凝素(PHA)的24h体外细胞培养法制备骨髓染色体,并应用热变性姬姆萨显带技术对42例CGL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42例CGL中,发现39例(92.9%)有典型的Ph染色体,Ph染色体阴性3例(7.1%)。其中6例核型呈嵌合状态,3例除Ph阳性外,还出现附加染色体改变,分别为+Ph、+8。36例经干扰素、羟基脲等治疗后其Ph阳性率不变。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不但有助于CG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且有助于细胞遗传学分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异常对性腺发育和表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应用G显带技术,对112例闭经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 112例闭经患者中检出正常染色体核型67例占59.82%(67/112),异常染色体核型45例占40.18%(45/112);原发性闭经患者101例,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42例,继发性闭经患者11例,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3例。在45例异常核型中,包括X染色体数目异常、X染色体嵌合型、X染色体结构异常、两性畸形及多态现象。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是闭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临床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在MDS亚型中的分布及核型分析在该疾病向白血病转化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对57例MDS患者采用骨髓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并用G显带方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所有患者根据国际预后积分系统评分和分组,采用Kaplan-Meier方法观察不同危险组的生存状况。结果:MDS患者中异常核型率为49.12%(28/57)。28例异常核型患者中伴有+8异常8例,t(8;21)易位4例,20q-2例,少见的重现性异常i(20q-)1例,复杂核型7例,未见5q-核型。随访的42例患者中,14例死亡,5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结论:核型分析在MDS患者向白血病转化及预后中有重要意义。某些特殊的核型可能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胎儿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2 年1 - 12 月我院收治的52 例有脐血穿刺指征的孕妇,在妊娠17 ~ 39 周时行脐带穿刺术抽取脐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 染色体异常核型14 例,异常核型检出率26.9%。其中21 三体7 例( 占异常核型的50.0%),18 三体2 例(14.3%),部分三体2 例(14.3%),染色体易位1 例(7.1%),倒位1 例(7.1%),特纳综合征1 例(7.1%)。 结论 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不受妊娠时间的限制,能够有效降低缺陷患儿的出生率,对孕中晚期胎儿的产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的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的特征。方法我们对35例以FAB分类标准确诊的APL初发患者的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以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APL患者白血病细胞内均见Auer小体,其中有24例(占68.8%)的患者可见"柴捆细胞"(faggot cell)。POX染色呈强阳性反应,M3a型细胞浆中有粗大密集颗粒,M3b型细胞浆内为细小颗粒。在35例患者中有32例(占91.4%)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31例(占88.6%)的APL具有特异性染色体易位t(15;17)(q22;q21)及PML-RARa融合基因。1例(占2.86%)具有染色体t(11;17)(q23;q21)及PLZF-RARa融合基因。3例(占8.6%)无染色体核型异常。结论 APL白血病具有独特的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