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先天性耳前瘘管(CPF)反复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CPF反复感染症状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男17例,女26例,年龄(28.08±5.81)岁,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43例,男16例,女27例,年龄(28.84±5.73)岁,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运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χ2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0 4,P=0.001 2)。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为(8.71±1.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1 3,P=0.004 3);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6.13±1.28)d,明显低于对照组(11.57±1.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7 4,P=0.001 6);观察组接受手术率为86.05%(3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9%(2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8 0,P=0.001 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42/43),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4 7,P=0.001 7)。结论 对CPF反复感染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QOL,有效提高患者接受手术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降低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耳畸形,大多数病人平时无自觉不适,但部分病人有继发感染,出现局部红肿,疼痛,重者至脓肿形成需作耳前瘘管脓肿切开排脓引流,笔者自2000-2001年通过对56例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形成脓肿后切开引流患者的护理,体会到:在术前需作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并正确选择切排部位,最后彻底冲洗脓腔及控制引流放置的天数等,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减少复发率,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耳前瘘管感染期的治疗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感染期手术的时机选择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感染期或严重感染引流控制后手术治疗65例均获痊愈。结论为减少患者反复换药的痛苦,感染期或严重感染期脓腔切开并引流冲洗,切除病灶是治疗耳前瘘管的较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反复发作的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患者16例。结果:16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手术治疗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效果好,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后常在耳前形成脓肿,切开排脓后皮肤切口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为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有效治疗,我们采取系统方法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将1999~2005年治疗的47例病例报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7例患者均符合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2~43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达3年;瘘管位置:瘘管口均位于耳轮脚部位;首发感染7例,反复感染40例。1.2方法对于首次发炎患者:采用灌洗法:方法是急性感染期先行抗炎治疗,可用抗生素加激素静脉滴注,在脓肿形成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感染性先天性耳前瘘管是耳科最常见病,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感染性先天性耳前瘘管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63例感染性先天性耳前瘘管的临床观察及治疗。结果 19例局部红肿疼痛患者经抗炎治疗恢复正常;44例形成脓肿、脓瘘患者经切开引流换药形成瘢痕愈合。63例患者中38例最后行耳前瘘管切除术,术后观察半年无复发。结论感染性先天性耳前瘘管是耳科最常见病,治疗中的不同时期要采取不同的处置,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王晓燕 《江西医药》2002,37(6):458-459
先天性耳前瘘管一般无症状,若继发感染,可致脓肿形成.本科自2000年1月~2002年6月应用聚维酮碘创面换药治疗2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提高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手术的治愈率,对45例反复感染1-3个月不愈的病例治疗原则和手术方法进行了总结。方法:全病例在感染期手术治疗。术中彻底清除感染灶中的脓性分泌物及肉芽。结果:术后Ⅰ期愈合38例,占84.44%,7例因皮缺损延长愈合时间,均无手后感染,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期不是手术禁忌证,只要术中病变清理彻底,均可一次性手术痊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难治性耳前瘘管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为难治性耳前瘘管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6例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观察组(n=43)。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消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治愈情况、并发症情况、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难治性耳前瘘管患者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情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3项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感染、消炎常规治疗联合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难治性耳前瘘管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第一鳃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造成的遗迹 ,是耳科门诊的常见病 ,容易引起感染。若感染形成脓肿 ,须行脓肿切开引流、局部换药等治疗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耳前瘘管感染患者 30例 ,其中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最大 6 4岁 ,最小 6个月 ,以青少年发病多见 ;病程最长 6 8天 ,最短 7天。2 治疗方法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 ,除了给予抗菌素治疗外 ,若形成脓肿 ,触及脓腔有波动感 ,应行脓肿切开引流。切开前应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 ,以取得配合 ,然后作皮肤清洁准备 ,将脓肿周围的毛发剃掉并清洗干净。常规消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置管冲洗引流方式治疗耳前瘘管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至2011年期间耳前瘘管感染的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置管引流组和常规切开引流组,各有24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相对于常规切开引流组,置管引流组患者的换药疼痛度相对较小,脓肿愈合时间相对较短;常规切开引流组痊愈率为70.83%,明显小于置管引流组的治愈率(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置管冲洗引流治疗方式对耳前瘘管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比用其他治疗方式起效快、疼痛小、治愈率高、安全性高,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耳前瘘管感染期患者实施摘除术后采用红光理疗促进切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52例耳前瘘管感染期摘除术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红光理疗[波长为(630±10)mm,10min/次,1次/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第3、7天的VAS评分与第1天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第1天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3、7天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一时间的VAS评分(P<0.05)。观察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8.33±0.54)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0.65)d(P<0.05)。观察组的完全愈合率为53.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7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结论对耳前瘘管感染期患者实施摘除术后采用红光理疗能够有效促进切口愈合、减轻切口疼痛、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科2005年3月~2007年2月医院感染进行病历调查及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中以老年、危重患者居多;感染部位占前三位的是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基础疾病以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的感染率最高;并与创伤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不合理抗菌药物应用、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等有关。结论:加强病室管理,改善环境因素和治疗操作中易导致污染和感染的环节,认真遵守无菌原则,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加强护理干预对防范手术室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加强的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总结其手术室感染情况,分析干预护理降低感染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经加强干预护理后,感染率约为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干预护理可显著降低手术室感染几率,临床效果显著,可在手术室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剖宫产后出现切口感染的9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9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术后感染的仅有6.12%,其护理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的术后感染率为26.53%,护理满意度为77.55%,两组患者在血压上升、脉搏加快、术后感染、满意度等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消除产妇不良情绪,稳定其血压和心率的作用,从而也有效降低了切口感染的发病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显微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显微手术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分析手术疗效。结果 10例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显微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9例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1例随访1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 感染期先天性耳前瘘管显微手术安全有效,减轻了患者痛苦,同时缩短了治疗时间,节约了治疗经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行消化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伤口愈合情况、感染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感染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很满意率及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消化道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提高切口愈合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为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在进行护理评估后立即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定期空气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加强气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