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小学生常见口腔疾病分布、口腔卫生知晓情况以及龋病影响因素,为口腔常见疾病防治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运用随机抽样原则结合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公明第一小学和光明小学3312名在校学生,进行口腔疾病筛查和三年级及以上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调查。结果学生口腔疾病主要有乳牙龋病、恒牙龋病、牙颌畸形、牙龈炎及牙结石,其患病率分别为39.43%、20.71%、2.99%、2.42%和1.78%,其中乳牙、恒牙龋均分别为1.72、0.47;三年级以上小学生每天刷牙率96.52%,其中选择含氟牙膏以及正确的刷牙方式只有15.53%和35.02%,近两年定期做口腔健康检查、使用氟化物:做过窝沟封闭和洁治分别占总人数的53.71%、12.53%、9.42%和35.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三年级以上小学生中,女性(OR=1.26,95%CI=1.04-1.52)、年龄(0R=1.16,95%CI=1.08-1.25)为预防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每次刷牙3-5min(OR=0.80,95%CI=0.66-0.98)、做过窝沟封闭(OR=0.47,95%CI=0.35-0.63)为预防龋病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深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促成小学生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和广泛开展窝沟封闭等有效预防措施;能阻止常见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晓祝 《中国校医》2002,16(4):356-357
为了解青少年口腔疾病的发病状况 ,现将我校 2 0 0 0名中小学生检查监测资料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校附中附小 1994-1996年 7岁至 17岁中小学生2 0 0 0名 ,全部为混合牙例。1.2 方法 按象限检查每个牙齿的点、隧、裂、沟或光滑面 ,这几方面有色、形、质三方面的改变 ,探针尖又能确切插入损害处 ,牙质软化 ,即被诊断为龋齿。检查器械用平面口腔镜与 5号探针。1.3 牙周病的检查方法 采用全国学生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进行。将上下牙分为 6段 (7-4 ,3 -3 ,4-7)每区段查一个牙须检查固定牙位 ,用探针轻探龈沟的深度 ,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东平县中小学生口腔疾病现状,为中小学口腔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和全国第2次口腔流调方法,选择城区和边远2个乡镇为调查点,分10~、12~、14~、16~岁四个年龄组进行,共调查4544人。结果东平县中小学生从10~、12~、14~、16~岁四个年龄组患龋率分别为31.63%、24.98%、22.74%、19.15%;龋均为0.5332、0.5257、0.5166、0.6291;牙龈出血检出率分别为0.81%、0.46%、1.02%、1.58%;牙结石检出率分别为16.18%、19.22%、23.94%、40.12%;牙周软垢检出率分别为27.51%、27.82%、31.79%、32.61%。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结论东平县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城区>农村,女性>男性,低年龄组>高年龄组,表明低年龄组龋患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牙周病患病率均为农村>城区,男性>女性。  相似文献   

4.
5.
口腔疾病患者知识结构对口腔卫生保健行为影响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知识层次口腔疾病患者群体的口腔卫生保健行为的差异 ,为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 ,对 580名口腔疾病患者分不同知识层次群体进行口腔卫生保健行为的多项调查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在选用有保健功效的牙刷和牙膏时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在刷牙的时间上无明显差异 ,但在刷牙次数和方法上差异明显 (P <0 0 1)。结论 高知识层次结构的群体是科学的选用有针对性的口腔护理用品 ,在护理方法上也有明显的合理性。而较低文化结构的群体 ,只是粗略了解一般的口腔护理知识。这就提示我们 :口腔保健应从学校教育抓起。另外要重视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进行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以提高我国的口腔卫生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6.
口腔疾病是危害儿童少年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为了解霍林郭勒市青少年学生口腔疾病的患病情况,以探求病因及发生发展规律,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1997年11月,结合爱牙日活动,对全市1964名中小学生口腔健康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养老机构老年人口腔疾病的就医行为和影响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进老年人口腔疾病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沪东社区2所养老机构的39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369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9名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口腔疾病就医率为68.56%,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就医的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交通(44.83%)、等候时间(23.28%)、就医流程(18.96%)和费用(12.93%),费用因素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医目的从高到低依次为恢复功能(52.57%)、缓解疼痛(23.32%)、美观(17.00%)和保健预防(7.11%),缓解疼痛和恢复功能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的就医医疗机构主要为社区医院,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医疗机构的首要依据从高到低依次为距离(44.66%)、服务技术水平(27.67%)、价格(21.74%)和服务环境(5.93%),距离、价格和技术在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行为受年龄因素影响。要重视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口腔疾病医疗行为和影响因素,合理配置社区口腔卫生服务资源,正确引导就医。  相似文献   

8.
吴阳 《中国卫生统计》2020,(2):221-223,227
目的 了解沈阳市某社区老年人口腔疾病就医行为,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便为相关对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 2016年6-12月在沈阳市某社区选取年龄≥60岁的老年人,对其口腔疾病就医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364例老年人,有就医行为254人、未就医110人,就医率69.78%.年龄、...  相似文献   

9.
十堰市近年中考、高考体检显示学生近视率逐年提高,为了了解十堰市中小学校学生视力状况,分析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更好地指导学校开展防治工作,2010年在十堰市部分中小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十堰市张湾区、茅箭区、市直小学各1所,初中各1所;抽取市重点高中3所,进行问卷调查和视力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蚌埠市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蚌埠市3 4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 775名,女生1 665名,对其进行口腔龋齿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蚌埠市中小学生患龋率为27.79%,龋均为0.67,填充率为11.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OR=1.276,95%CI:1.093~1.491)、有时或经常喝含糖饮料(OR=1.306,95%CI:1.010~1.688)、有时或经常吃甜食(OR=1.354,95%CI:1.002~1.829)、城区学生(OR=1.786,95%CI:1.523~2.095)、刷牙次数≤1次(OR=1.341,95%CI:1.122~1.603)和小学生(OR=1.639,95%CI:1.352~1.986)为龋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蚌埠市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水平较高,影响因素多样。应加强对中小学生口腔健康问题的关注,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降低学生龋齿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刘玉荣  左志平  黄华  马继飞 《职业与健康》2009,25(15):1647-1649
目的了解保定市中小学生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该市50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中小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结果超重肥胖、饮酒、吸烟、被动吸烟占调查人数的比率分别是22.5%、6.4%、1.3%、29.8%。男生经常吃蔬菜水果的比率低于女生,吃肉和饮酒的比率高于女生(均P〈0.01)。超重肥胖、被动吸烟、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DR值、95%Cl和P值分别是1.84,1.56—2.18,0.00;1.20,1.05~1.36,0.01;2.14,1.43—3.21,0.00)。结论超重肥胖、被动吸烟、饮酒是保定市中小学生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近视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分析近视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定期体检及发调查表的形式,调查我街道办所管辖2所中学(初中部),24所小学,2003、2004年所有在校学生的近视发病率,对视力低下的学生与正常视力的学生采用分层抽样法,将影响视力的因素作为调查对象。结果2003年中小学学生近视率分别为60.02%和15.14%;2004年中小学学生近视率分别为56.42%和22.45%。近视眼学生与视力正常学生在学习时间、持续学习时间、看电视及电脑操作、缺乏体育活动及睡眠少等因素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长时间持续近距离作业、缺乏体育运动、睡眠不足是引起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体育运动是预防中、小学生近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滕州市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现状,探讨防制策略。[方法]2009年4月随机抽取滕州市城乡4所中小学2 011名学生,采用饱和生理盐水漂浮法,检查肠道蠕虫虫卵。[结果]检测2 011名学生,检出肠道蠕虫感染者125例,感染率为6.22%。蛔虫、蛲虫、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72%、1.19%、0.30%,其中蛔虫感染者占检出者的76.00%,为主要感染虫种;城市学生感染率为4.41%,农村学生感染率为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学生感染率为4.45%,小学生感染率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感染率6.45%,女生感染率5.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滕州市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率偏高,应及时开展健康教育及服药驱虫工作,控制人群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青浦区中小学生的健康危险因素,为学校和相关部门制定健康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青浦区13所学校2,063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青浦区中小学生的健康因素按合格率占比从低到高依次为:体育活动(4.7%)、BMI(31.6%)、睡眠(43.8%)、抑郁(43.8%)、被动吸烟(49.0%)、营养合格(58.6%)、压力(58.8%)、人际支持(66.1%)、使用电子产品(62.9%).男女生间的BMI、营养、使用电子产品、睡眠习惯、被动吸烟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被动吸烟外,其他健康危险因素在中、小学生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育活动合格率低是青浦区中小学生的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制定健康政策应考虑到健康危险因素在男生和女生、中学生和小学生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健康中国战略提出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而当前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形势严峻,迫切需要通过体医融合实现体质健康的改善。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及专家访谈法,审视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探讨体医融合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从体医融合的视角提出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实现路径,为有效改善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和分析近年来辖区内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及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监督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3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分析学生的健康状况,使用SAS 9.2统计软件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11-2013年辖区在校中小学生体检合格率为58.75%,营养不良率为5.77%,肥胖率为9.97%,视力不良、沙眼和龋齿检出率分别为39.47%、2.77%和46.54%,低血红蛋白血症检出率为2.14%,肝功能异常检出率为1.81%.其中公立学校学生肥胖率、近视不良率均高于民办学校(P<0.05);小学生营养不良率、近视不良率均低于中学生(P<0.05);男生营养不良率、肥胖率高于女生(P<0.05),视力不良率和龋齿率则是女生高于男生(P<0.05).结论 辖区内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总体上有所改善,学生营养不良、低血红蛋白、沙眼及肝功能异常检出率有所下降,但与此同时,学生肥胖率、视力不良率和龋齿患病率继续上升.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奉贤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海英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97-1299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及分布特征,为制定学生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学校、社区二级监测报告网,对上海市奉贤区2006学年在校学生意外伤害个案登记和报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2006学年奉贤区中、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74‰,其中小学生为3.12‰,初中生为5.11‰,高中生为2.20‰;男生为5.51‰,女生为1.79‰。学校是学生发生伤害的最主要场所,占33.12%;课间休息是学生发生意外伤害的最主要时段,占35.67%;消遣是发生意外伤害时的最主要活动,占45.22%;跌倒或跌落是伤害最主要的原因,占58.6%;骨折最主要的伤害性质,占59.87%;手和腕是最主要的伤害部位,占29.3%。结论学校应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西昌市中小学生肥胖动态,为政府部门制定控制中小学生肥胖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开展中小学生肥胖监测,选取2006-2010年7~15岁中小学生的肥胖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西昌市中小学男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8.70%、9.63%、8.74%、10.38%和9.35%,女生的肥胖检出率为3.90%、5.12%、4.13%、6.47%和6.57%,男生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结论西昌市中小学生肥胖率总体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学校及家长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对学生开展针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合理膳食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Oral malodor (halitosis or bad breath) might be an important motivation tool for improving oral health in adolescents. There are few studies that report the epidemiology of oral malodor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s with lifestyle and oral health status. 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o obtain underlying data for introducing an ora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which targeted prevention of oral malodor as a motivation tool for changing oral health behavior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chool oral examination, and oral malodor measurement were conducted o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 Tokyo metropolitan school in 2007. A total of 474 students (male: 219, female: 255) were used for the analysis. RESULTS: Over 42% of subjects reported that they had experienced anxiety, or were conscious of oral malodor, on at least 1 occasion. The students who had detectable oral malodor comprised 39.6% of subjects. Th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whether or not subjects ate breakfast before the oral examination (p < .05), the presence of plaque (p < .01), and presence of a substantive tongue coating (p < .01) were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detectable oral malodor. CONCLUSIONS: Cleaning the oral cavity and eating breakfast are important to prevent oral malodor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incorporating prevention of oral malodor as a motivation tool for oral health promotion could be a valuable procedure to include in high school denta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相似文献   

20.
路桂菊 《预防医学论坛》2011,(12):1109-1111
[目的]了解淄博市博山区农村中小学生卫生习惯状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0月,对淄博市博山区2所农村中学的初中一年级、2所农村小学的四年级全部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学生660人,13项起居卫生习惯均经常有的占69.85%,其中初中一年级均有的占75.56%,小学四年级经常有的占63.00%(P<0.01);起床后经常洗脸的占99.24%、有专用牙刷的占96.21%、勤剪指甲的占77.58%。经常有的饮食习惯饭前洗手占94.09%、便后洗手占86.21%、喝生水的占48.48%。6项用眼卫生习惯均经常有的占1.21%,其中初中一年级经常有的占0.56%,小学四年级占2.21%(P>0.05),经常有的用眼卫生习惯做作业时眼离桌面太近(小于30cm)占14.67%,连续看书超过1h的占13.58%,躺着看书的占9.63%。4项公共卫生习惯均经常有的占1.03%,其中初中一年级占0.76%,小学四年级占1.44%(P>0.05);经常有的公共卫生习惯乱扔果皮纸屑占20.43%、乱倒垃圾占16.52%、随地吐痰占14.81%。[结论]博山区农村中小学生卫生行为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