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星期三上午,我的老朋友———市纺织厂退休张师傅抱着他的孙子来到我的办公室:“王医生,我孙子已满百天,平时吃奶少,体重增长较慢,晚上啼哭不安。最近我发现比他小的孩子都能抬头了,他却不能抬头,不知孩子患了什么病?您给看看吧。”我从病史中了解到,孩子是在某县妇幼保健站出生的,由于胎儿大(出生体重为4公斤),母亲难产,孩子落地时无哭声(医学上称为新生儿窒息),产房内复苏成功后,转入新生儿科抢救5天才好转回家。我给孩子做了全面检查;生长发育尚可,心肺正常,但头竖不起,四肢肌张力增高。根据患儿有新生儿窒息史…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早期婴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合理地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方法 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出生的72例婴儿为研究对象,自生后15 d起口服维生素D补充剂,满月起逐月询问生活史和体检。于出生及4月龄时分别采集脐血和静脉血,测定血清25-(OH)D、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浓度。结果 脐血25-(OH)D平均水平(21.91±5.75)nmol/L,72例(100.0%)维生素D缺乏;婴儿4月龄时血清25-(OH)D平均水平(108.12±45.30)nmol/L,10例(13.9%)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平均水平在每日摄入维生素D 200 U~组升至(112.37±37.98)nmol/L,在400 U~组升至(133.97±34.93)nmol/L。但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者在每日摄入维生素D 200 U~组6例(23.1%),400 U~组仅2例(7.1%)。新生儿及婴儿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正常。结论 北方地区冬季新生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生后尽早补充可以显著改善维生素D营养状况。每日补充200 U维生素D可显著提高早期婴儿血清25-(OH)D水平;若要达到维生素D营养充足,至少补充400 U维生素D。  相似文献   

3.
免疫缺陷病是指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或多个成分的缺乏或功能缺陷导致免疫功能障碍,引起机体防御功能下降或部分下降,并由此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因遗传因素,如基因突变、缺失等所致的免疫功能缺陷称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因后天因素所致的免疫缺陷称为获得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相似文献   

4.
脐血IgE水平对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都发现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儿童的过敏性疾病常在婴儿期即可出现症状,病程长或者病情重者,常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医疗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是遗传因素导致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缺陷引起免疫功能缺如或降低,导致机体抗感染免疫功能降低的一组疾病。尽管PID临床表现多样,但均具有易导致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致死及致残率高等特点。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拯救PID患儿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我国优生优育国策指引下,对PID早期诊治愈来愈受到社会和政府部门重视。对新生儿进行PID筛查,无疑对降低医疗负担、提高人口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装修型化学性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毒作用范围广、水平高、持续时间长。本文就甲醛的免疫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外周血、脐血CD25 mRNA和CD25表达水平,初步了解CD25在幼稚T细胞表达中的作用.方法以Ficoll-Hypaque分离30名健康产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以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PHA诱导前后CD25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sIL-2R含量;Real-time PCR检测CD25 mRNA含最.结果静息状态和PHA诱导状态CD25(%)、血清中的sIL-2R(pg/ml)及CD25mRNA(logcDNA/logGAPDH)表达水平分别为在孕妇外周血中和在脐血中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在孕妇外周血中分别为3.73±1.03、32.53±4.36、246.50±97.30和1.47±0.14及在脐血中分别为1.30±0.45、8.03±1.24、155.00±83.50和0.47±0.46.结论脐血中的免疫细胞幼稚,未分化成熟,免疫细胞活性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均较低,可作为一种有效、经济、安全的造血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8.
沈权民 《健康生活》2013,(12):20-20
医学上把人体对各种疾病的防御、监视和维护自身机体稳定的能力叫做免疫功能。这种免疫功能是由体内的免疫系统,即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来共同完成的。我们人体之所以能抵御各种病菌的侵袭和疾病的发生,就是因为人体具有这种免疫功能的缘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脐血IgE值的可疑因素并为降低脐血IgE值提出早期干预措施。方法:对将分娩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及血25-羟维生素D3检查,并于分娩时采集脐血IgE,跟踪新生儿,记录出生情况,对影响脐血IgE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亲有过敏性疾病史、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过大、性别为男孩及出生时有窒息史与脐血IgE值阳性存在相关性。结论:父母亲尤其是母亲的过敏史是导致脐血IgE升高的危险因素,同时,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包括体重、性别、窒息史等与IgE值有相关性,从而影响了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78名5-8月龄儿童麻疹胎传抗体及其麻疹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120对新生儿及母亲、282名18-38岁育龄期妇女,观察其麻疹抗体消退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新生儿脐血与其母亲和18。36岁育龄妇女的抗体水平相一致;5-8月龄儿童麻疹胎传抗体阳性率在14.86%-55.71%之间,且7-8月龄阳性率显著低于5。6月龄(x^2=11.69,P〈0.01);新生儿阳性率及GMT远高于5—8月龄婴儿,不同月龄的婴儿,阳性率及GMT随着月龄的增大,出现下降的趋势;而278名5—8月龄婴儿初免麻疹疫苗后,其免疫成功率为84.89%,GMT平均为1:1154.8,6-8月龄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5月龄的婴儿(x^2=8.55、14、64、25.73,P〈0.01),尤其以8月龄婴儿免疫应答为好。另外,初免麻疹疫苗前IgG抗体滴度对免疫应答结果有明显的影响:180名IgG抗体≤1:200的婴儿,其免疫成功率为86,11%,19名IgG抗体滴度为≥1:800的婴儿,有10名免疫成功。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预防我市出现麻疹发病向低年龄组转化的趋势,在同时考虑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及胎传麻疹抗体对麻疹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两种干预措施,第一种是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还是定为8月龄为宜,从联合免疫等方面考虑也比较科学合理,对申请结婚的育龄期妇女中接种一针麻疹疫苗,将会有效提高母传麻疹抗体的水平,进而降低婴儿麻疹的发病率,这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结论一致。第二种是建议在麻疹流行期内,应急接种可从6月龄开始,从而可为更多的婴儿提供保护性抗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变态反应性哮喘产妇新生儿脐血的氧化应激状态,及与嗜碱性粒细胞释放介质能力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住院分娩的16例妊娠前有变态反应性哮喘史产妇(哮喘产妇组)和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产妇18例(正常产妇组)的新生儿脐血中提纯嗜碱性粒细胞,采用粉尘螨及甘露醇刺激,测定嗜碱性粒细胞CD63及白细胞介素(IL)-4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3-硝基酪氨酸(3-NT)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孕妇的年龄、分娩方式、分娩孕龄及新生儿脐血采集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粉尘螨及甘露醇刺激哮喘产妇组新生儿脐血嗜碱性粒细胞CD63的表达高于正常产妇组(215.59±47.15 vs.11.33±3.26,233.65±51.25,12.98±3.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1,8.97;P<0.01);所释放的IL-4亦高于正常产妇组[(3.27±0.40)pg/mL vs.(1.78±0.48)pg/mL;(3.56±0.47)pg/mL vs.(1.92±0.52)p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3.61;P<0.01)。哮喘产妇组的产妇外周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中3-NT的含量均高于正常产妇组[(443.86±95.20)μg/mL vs.(288.17±57.23)μg/mL;(474.69±92.55)μg/mL vs.(273.7±68.09)μ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2.79;P<0.01)。IL-4水平与新生儿脐血中3-NT的含量相关(r=0.607,P<0.05;r=0.619,P<0.05)。结论哮喘中,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和非特异性的刺激均与氧化应激有关,这可能是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调查广东省翁源县新生儿脐带血铅的含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当地优生优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妇幼保健院和新江镇卫生院作为研究现场,对所有在2011年9月1日-2012年8月31日分娩的576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新生儿脐带血标本。结果 576名新生儿脐带血铅含量为12.77~253.63 μg/L,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31.96和18.37 μg/L;44名(7.64%)新生儿脐带血铅含量>100 μg/L;单因素分析显示,孕期住房距公路距离>50 m(OR=0.39,95%CI=0.19~0.78)、孕妇孕期平均每天走公路时间>30 min(OR=2.51,95%CI=1.30~4.84)、孕期喝咖啡(OR=4.47,95%CI=2.38~8.39)、孕期饮茶(OR=3.00,95%CI=1.60~5.62)和孕期补钙(OR=0.26,95%CI=0.13~0.52)与新生儿脐带血铅含量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孕期喝咖啡(OR=3.58,95%CI=1.11~11.57)和补钙(OR=0.31,95%CI=0.10~0.97)与新生儿脐带血铅含量有关。结论 当地新生儿脐带血铅含量水平较高,孕妇妊娠期住宅距公路距离及其生活习惯与之相关。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Several public cord blood banks are struggling financially, and the question remains as to whether additional allocations of funds to them are justified.

Objectives

To estimate the social benefits of public cord blood bank inventory net of cord blood banks’ operational costs.

Methods

We used publicly available data from the Health Resources and Service Administration on the number of annual cord blood transplants as well as the patient age distribution in 2010, and the survival estimates between 2008 and 2012 for the several diseases treated by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 Data on aggregate annual costs to the cord blood industry for recruitment, processing, and storage were obtained from published work. We used estimated increases in life expectancy due to treatment using umbilical cord blood and value for life-years gained to estimate the social benefits of the public cord blood inventory annually.

Results

We found that the annual social benefits of between $500 million and $1.5 billion outweigh the current operational annual costs of running cord blood banks of $60 to $70 million by a significant margin.

Conclusions

We estimated that the annual social benefit of having a cord blood system far outweighs its costs, by more than an order of magnitude. Thus, the social benefits of maintaining the US public cord blood banking system at the present time far outweigh the costs of collecting, storing, and distributing cord blood. This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 potential justification fo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o align social benefits and costs. Nevertheless, simple fixes may produc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and so a careful design for subsidies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与脐血流比值及孕妇红细胞压积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诊治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73例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同期正常孕妇74例为对照组,均行脐血流比值及孕妇红细胞压积检测,分析两组孕妇的孕期合并症,比较两组孕妇及胎儿的妊娠结局,分析胎儿生长受限与脐血流比值及孕妇红细胞压积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孕周的增加,脐血流比值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但观察组孕妇胎儿脐血流比值在32~42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胎盘早剥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低体重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胎儿生长受限与脐血流比值、孕妇红细胞压积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胎儿生长受限与脐血流比值及孕妇红细胞压积关系密切,血液浓缩与脐血流阻力增加会进一步加剧胎儿生长受限,会直接影响到孕妇及胎儿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脐带血血铅浓度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刚  王春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8,14(4):196-198,209
为了解新生儿脐带血血铅浓度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在南通市收集脐带血标本139份。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浓度,并以访谈式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相应的139名产妇进行了环境因素的调查,用多因素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对脐血铅水平有影响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铅对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集脐血21份,同时检测脐血中铅水平以及采用Fi-coll-Hy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获取单个核细胞,在体外悬浮培养15 d,定期观察细胞增值情况。结果脐铅含量平均为(54.3±1.7)μg/L。从细胞生长密度随培养时间变化的趋势看,不同铅水平的细胞生长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铅水平的单个核细胞群的扩增能力明显低于低铅水平组。铅对单个核细胞群增值和分化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于培养初期,对于培养后期的细胞群,其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铅对各阶段造血细胞增和分化的抑制作用不同,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人脐血、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扩增与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的方法与条件.比较相应实验的难易度。方法脐血采用沉降红细胞后密度梯度法及CD34^+免疫磁珠负选法分离单个核细胞+10%胎牛血清或Mesencuit^TM培养基培养传代,集落生长细胞向成骨、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脐带沿血管灌入胶原酶悬液,获取细胞培养、扩增,细胞呈集落生长后传代,定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结果脐血经沉降红细胞后分离的MNCs,使用Mesencult^TM培养基+10%胎牛血清培养成功率高,集落细胞能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脐带去除血管后灌注可获得贴壁生长的细胞,能扩增形成集落,并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定向分化。结论脐血中可分离出MSCs,并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及分化,但难度较大。脐带组织存在间充质干细胞,并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形成集落细胞传代,集落细胞能够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方法较脐血容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人脐血、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扩增与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的方法与条件,比较相应实验的难易度。方法脐血采用沉降红细胞后密度梯度法及CD34+免疫磁珠负选法分离单个核细胞+10%胎牛血清或MesencultTM培养基培养传代,集落生长细胞向成骨、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脐带沿血管灌入胶原酶悬液,获取细胞培养、扩增,细胞呈集落生长后传代,定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结果脐血经沉降红细胞后分离的MNCs,使用MesencultTM培养基+10%胎牛血清培养成功率高,集落细胞能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脐带去除血管后灌注可获得贴壁生长的细胞,能扩增形成集落,并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定向分化。结论脐血中可分离出MSCs,并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及分化,但难度较大。脐带组织存在间充质干细胞,并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形成集落细胞传代,集落细胞能够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方法较脐血容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孕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和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未怀孕妇女和早孕妇女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带血内皮祖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脐带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脐带血内皮祖细胞经体外培养7d后,分组做增殖实验、迁移实验和粘附实验。结果妇女怀孕后循环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增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明显降低的孕妇所产新生儿的脐带血内皮祖细胞数量降低,增殖、迁移和粘附能力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怀孕后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增加明显;孕妇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