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60例合并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OP),68例骨量正常,比较两组的年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24小时尿蛋白、C反应蛋白等。结果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OP发生率约46.8%。2型糖尿病合并OP组与2型糖尿病骨量正常组在体重、体重指数、病程、臀围、LDL、24小时尿蛋白比较中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而C肽在OP组明显降低,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与多因素有关,高龄,低体重,女性患者,病程长,肾功能损害,高脂血症为OP发生的高危因素,肾功能损害可能为OP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钙(ca)、血磷(P);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骨钙素(BGP),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碱性磷酸酶(ALP)和甲状旁腺素(PTH)。比较2组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结果2组血ca、P、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H水平高于对照组,BG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应及早进行骨密度测定,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应注意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147-14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以上患者诊断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体检正常者1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我院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定骨密度,两组受检者均在腰椎和股骨颈处进行骨密度测定。同时测定两组空腹血糖、血钙水平、血磷水平。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血钙水平、血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计松质骨密度、总计皮质骨密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松质骨密度、男性皮质骨密度分别与本组中女性松质骨密度和女性皮质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水平与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相关性,严格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该组患者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时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检测骨密度,两组人群均在股骨颈和腰椎两部位进行骨密度检测。同时化验两组空腹血糖、血钙水平、血磷水平。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该组血钙、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计松质骨骨密度、总计皮质骨骨密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男性松质骨骨密度、男性皮质骨骨密度分别与本组中女性松质骨骨密度和女性皮质骨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水平与骨质疏松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12):192-19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骨质疏松(osteo porosis,O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设为A组;另外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10.0mmoL/L)均升高为B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GDR-2000型Hologac Sahara超声骨密度仪测量跟骨骨密度。测定全部受试者均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过夜空腹12h以上,次日晨采静脉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磷、尿钙、血钙、血镁、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及碱性磷酸酶(ALP)等临床生化指标。结果 A组尿钙、血钙、血镁、PTH、25(OH)D_3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尿钙、血钙、血镁、PTH、25(OH)D_3、ALP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尿钙明显高于A组,而血镁、25(OH)D_3、ALP等指标明显低于A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HbAlc、PTH、糖尿病病程等指标均明显高于骨量减低组和骨密度正常组,且比较差异军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HbAlc、PTH是糖尿病患者骨密度降低的危险因素。结论血糖控制未达标T2DM患者骨密度水平低于血糖控制达标2型糖尿病患者,T2DM与OP二者有相关性。病程、HbAlc、PTH是影响T2DM患者骨密度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医院收治的年龄≥65岁的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年龄≥65岁的无骨质疏松的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2组患者的股骨颈及L1~L4腰椎的骨密度进行测定,并同时检测2组患者的空腹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 PTH )、血清骨钙素( BGP )、碱性磷酸酶( ALP)和晨尿中脱氧吡啶啉( DPD)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股骨颈的平均骨密度与腰椎的平均骨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在血清磷( P)、血清钙( Ca)及碱性磷酸酶( ALP)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 PTH)和晨尿中脱氧吡啶啉( DPD)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血清骨钙素( BG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老年男性患者其骨形成的能力降低,骨吸收功能亢进,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应及时检测患者的骨密度,对于骨质疏松做到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所致不同程度肾功能异常与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12例2型糖尿病肾功不全患者资料,并进行肾功能损害程度相关生化指标及不同部位骨密度、骨质疏松情况测定,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与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12例2型糖尿病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中,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骨质疏松发生严重程度也逐渐加重,骨质疏松发生率分别为33.3%,44.8%,56.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所致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与骨质疏松发生具有相关性.为了更好地控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应努力控制并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体内血糖升高。糖尿病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的糖尿病并发症,一般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激素失衡、钙磷代谢紊乱而导致的骨密度下降及骨微观结构改变。由于现代人摄入营养物质过剩、运动量下降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引起糖尿病的发生率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占糖尿病总数的90%左右,且2型糖尿病的患者骨折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该文就2型糖尿病对骨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强骨胶囊,3次/日,1粒/次;治疗组加用自拟补肾活血方(方剂组成:黄芪30g,黄精12g,淫羊藿12g,鹿角胶15g,沙苑子15g,制首乌15g,山药30g,葛根30g,丹参30g,制大黄10g,血竭10g等),加工为水丸,3次/日,6g/次,12周为1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及骨密度的变化。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密度提高,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同时,虽然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1),但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补肾活血方对提高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有效,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初诊T2DM男性患者并发骨质疏松后BMD的改变及相关因素,为早期诊断、早期防治T2DM男性患者并发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至2012年入院初诊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36例。通过定量QCT测定第3腰椎总骨矿含量和骨密度,依骨密度将其分为有骨质疏松组和无骨质疏松组。再取同期来院进行常规体检,肝肾功能、血糖正常,无其他基础疾病的正常男36例。分别测定骨密度及各生化指标并比较。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骨质疏松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较无骨质疏松组尿Ca/Cr高、血T低,体重指数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磷、BGP、PTH,尿CTX/Cr,AL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的患者较易并发骨质疏松,其发生和高尿Ca/Cr、低血T和低体重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王毅 《安徽医药》2018,22(10):1901-1904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和25羟维生素D(25OHD)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方法 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中的定义,将入组的患者分成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症组,对三个组别患者的25OHD,PTH,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三个组别患者的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BMI)三项指标数据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35,χ2=0.157,F=1.985,P>0.05)。PTH对比中,骨量正常组[(33.62±9.85)ng·L-1]<骨量减少组[(42.61±11.57)ng·L-1]<骨质疏松症组[(58.64±12.27)ng·L-1],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87,P=0.001);25OHD对比,骨量正常组[(22.48±7.95)μg·L-1]>骨量减少组[(17.32±6.58)μg·L-1]>骨质疏松症组[(13.57±5.24)μg·L-1],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42,P=0.002)。在PTH比较方面,四个季节来医院就诊的DM患者的数据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68,P>0.05),在25OHD,四个季节来医院就诊的DM患者的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68,P<0.05),经过q检验,夏、秋季患者的25OHD水平明显高于冬季和春季患者(P<0.05)。通过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季节,BMI和HbA1c调整之后,PTH与PINP呈正相关(r=0.249,P=0.013),PTH与β-CTX呈正相关(r=0.378,P=0.022),25OHD与PTH呈负相关(r=-0.374,P=0.002),25OHD与PINP呈负相关(r=-0.142,P=0.011),25OHD与β-CTX呈负相关(r=-0.131,P=0.003),通过ROC曲线计算得出,PTH, 25OHD, PINP和β-CTX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阈值依次分别为47.61 ng·L-1,15.24 μg·L-1,37.54 μg·L-1,382.64 pmol·L-1。 结论 PTH水平增高的患者更容易患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25OHD的水平增高是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在不同的季节患者体内的25OHD水平不同,在缺乏日照季节,患者应注意25OHD的适当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内脂素(visfatin)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90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45例和非大血管病变组45例,另选45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观测所选对象的一般临床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内脂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血管病变组和非大血管病变组血浆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大血管病变组血浆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非大血管病变组(P<0.01)。两变量简单相关分析显示内脂素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IR、WHR、BMI对内脂素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SBP、内脂素为T2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浆内脂素水平增高是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在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19例予艾塞那肽治疗。治疗前后比较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体质量、空腹C肽及餐后2h C肽水平,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HbA1c、FBG、2h PG、TG、TC和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空腹C肽、餐后2h C肽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出现恶心等轻度胃肠道反应5例,低血糖发生率为5.3%。结论艾塞那肽可持续有效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降低患者体质量,改善B细胞功能,且低血糖风险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三种用于2型糖尿病(T2DM)治疗方案的效果与成本的关系,以得出最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利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回顾性分析198例T2DM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格列美脲、瑞格列奈、罗格列酮三种用于T2DM的药物进行药物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三种方案的总有效率没有显著差异,而三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2.99、1.43、5.76,三种方案的增量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42.15、18.32、214.74.结论 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治疗效果最好,价格最低,安全系数最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刘培欣  廖世波  吴敏 《安徽医药》2024,28(5):1029-1033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代谢性慢性疾病,占糖尿病病人的 90%以上。高血糖、胰岛素缺乏及胰岛素抵抗等为其主要特点。持续性高血糖易引起血液高凝趋向,带来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血栓弹力图( TEG)是反映血液凝固动态变化的指标,利用 TEG对凝血过程进行检测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测、治疗、预后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就 TEG在 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连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对照组给予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可加快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芬 《安徽医药》2021,25(3):508-5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代谢综合征和慢性肾脏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纳入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住院的2129例2型糖尿病病人,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和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分析合并和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探讨代谢综合征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和尿酸的水平高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病人(P<0.05).合并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病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病人(16.05%比4.88%,χ2=46.523,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龄、女性、高血肌酐、代谢综合征是2型糖尿病病人发生慢性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 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代谢综合征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可增加2型糖尿病病人并发慢性肾脏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为该疾病预防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分为A组(合并骨质疏松)与B组(未合并骨质疏松),每组40例。检测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双股骨密度及L1~4骨密度。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情况,分析骨密度与各体脂分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组双股骨密度(0.96±0.02)g/cm^2、L1~4骨密度(0.83±0.04)g/cm^2均低于B组的(1.16±0.31)、(1.09±0.17)g/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全身脂肪、躯干脂肪、四肢脂肪含量与双股骨密度、L1~4骨密度均呈正相关(r=0.488、0.569、0.425、0.453、0.571、0.043;P<0.05),其中,与躯干脂肪含量相关性最大。患者瘦肉组织含量与双股骨密度、L1~4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体脂分布与骨质疏松有较大相关性,特别是躯干脂肪组织含量。  相似文献   

19.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sitagliptin”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及CochraneLibrary,以“西格列汀”为关键词检索万方数据库,收集以糖化血红蛋白〈7%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研究终点的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CT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资料并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口)。结果共25个RCT入选。Meta分析显示,西格列汀糖化血红蛋白〈7%达标率优于安慰剂(OR=3.02,95%C/为2.48~3.67,P=0.00),逊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OR=0.60,95%C/为0.41~0.88,P=0.01),类似于二甲双胍(OR=0.78,95%C/为0.51~1.19,P=0.25)、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OR=0.53,95%C/为0.15-1.92,P=0.34)和磺酰脲类药物(OR=0.93,95%CI为0.58—1.48,P=0.76);不良反应发生率类似于安慰剂(OR=1.11,95%C/为0.89~1.39,P=0.33),低于二甲双胍(OR=0.42,95%C/为0.32~0.55,P=0.00)、噻唑烷二酮类药物(OR=0.65,95%C/为0.45~0.94,P=0.02)、GLP一1受体激动剂(OR=0.45,95%凹为0.24—0.83,P=0.01)、磺酰脲类药物(OR=0.38,95%CI为0.32—0.47,P=0.00)。结论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降糖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