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节镜下1310例(侧)半月板损伤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不同修复方法的效果 ,提出半月板损伤修复较适用的方法。方法 随访 1 31 0例 (侧 )半月板损伤镜下修复的病人 ,从发病年龄、受伤机理、镜下修复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镜下半月板缝合优良率达 91 5 % ,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优良率为 85 3 % ,半月板全切除优良率为 65 1 % ,6例少年儿童半月板损伤镜检术后未予缝合而用石膏外固定优良率为 1 0 0 %。结论 少年儿童半月板 (盘状半月板损伤需部分切除成形 )损伤采用非手术治疗 ;距结合部 5mm以内的半月板损伤采用缝合 ;应尽量避免切除半月板 ,完好部份应予保留修整成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半月板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切除后对膝关节胫骨旋转角度的影响.方法 取6具新鲜尸体共12个膝关节标本,分为对照组(完整膝关节标本)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半月板部分切除组(内侧半月板前角切除组、内侧半月板后角切除组、外侧半月板前角切除组)和半月板全切除组(内侧半月板全切除组、外侧半月板全切除组),每组测量4个标本,标本重复使用.应用Staubli机器人模拟生理状态下膝关节站立至下蹲屈膝过程,采用日本Nenicon角度测量仪测量各组标本在膝关节屈曲0~90°过程中胫骨旋转角度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完整膝关节标本)在膝关节屈曲0、10°、20°、30°、60°、90°时胫骨旋转角度平均分别为4.9°±0.8°、9.2°±0.8°、11.4°±0.8°、12.1°±0.5°、12.4°±0.5°.在膝关节屈曲0~ 90°过程中,半月板部分切除组与对照组、半月板部分切除组之间胫骨旋转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月板全切除组与半月板部分切除组及半月板全切除组之间胫骨旋转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月板全切除组与对照组在膝关节屈曲0~30°时胫骨旋转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膝关节屈曲30°~9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半月板部分切除对伴随屈曲运动的胫骨旋转运动形式无明显影响.在膝关节屈曲0~30°过程中,半月板全切除对胫骨旋转角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外侧半月板全切和部分切除的短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外侧半月板损伤的短期疗效。方法210例(210膝)外侧半月板损伤在关节镜下行外侧半月板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其中全切组120膝,平均年龄46.2岁(16~69岁);部分切除组90膝,平均年龄47.1岁(14~78岁)。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并作手术前后的组间比较。结果术后获12~44个月(平均32.3个月)随访,Lysholm评分分别从术前的(56.2±16.6)分和(58.5±17.8)分提高至随访时的(92.9±10.3)分和(93.2±8.9)分,手术前后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功能优良率达到96.67%和98.89%。两组患者间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比较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治疗外侧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外侧半月板全切除术和部分切除术的短期治疗效果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缝合修补术的生物力学依据,为临床手术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采集8具新鲜膝关节标本,模拟临床分别行内外侧半月板半切除或双侧全切除,分别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分析半月板损伤后引起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在胫骨关节骨端上会引起异常应力,临床上半月板全部切除后胫骨平台内外侧应力峰值分别达到(3.87±0.31)MPa和(4.88±0.42)MPa,即使单切内外侧半月板应力峰值也能达到(3.70±0.32)MPa和(4.84±0.41)MPa,它们比正常人应力水平增加18%~28%(P 0.05)。结论临床上导致创伤性骨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半月板损伤(切除)所致的机械应力集中,建议临床骨科医师采取必要措施保留半月板、修补或缝合损伤的半月板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5.
经关节镜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疗半月板无血管区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治疗半月板无血管区损伤的手术疗效,提出较适宜的手术时机。方法 随访276例(侧)半月板无血管区损伤关节镜下部分切除的患者,从手术时间、镜下部分切除术后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半月板损伤后15d~2个月组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优良率达79%;2~4年组治疗术后优良率为57.2%。结论 半月板损伤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关节镜下部分切除无血管区损伤半月板的疗效明显优于晚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1310例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诊治效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Huang HY  Yin QS  Zhang Y  Liu JF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2):730-732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不同修复方法的效果 ,提出半月板损伤修复较适用方法。方法 随访 1310例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镜下修复的患者 ,从发病年龄、损伤类型、镜下修复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 ,其中男性 880例 (90 9例侧 ) ,女性 374例 (4 0 1例侧 ) ,平均 2 5 5岁 ,平均患病时间半年。半月板缝合 6 8例侧 ,部分切除成形术 75 6例侧 ,半月板全切除 4 80例侧 ,6例儿童半月板损伤镜检确定后未行镜下处理 ,于镜检后石膏固定。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4年 3个月 ,Lysholm评分 :半月板缝合术前 4 7 5分 ,术后 86 3分 ;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前 4 5 1分 ,术后 84 0分 ;半月板全切除术前4 5 4分 ,术后 76 1分。 6例少年儿童半月板损伤 ,Lysholm评分术前 4 5 0分 ,术后 98 7分。三种治疗方法效果有显著性差异 (t=2 876 ,P <0 0 1)。结论 半月板损伤应在关节镜下行缝合或部分切除成形治疗 ,避免半月板切除 ;<14岁盘状半月板损伤需部分切除成形 ,半月板损伤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囊肿切除后联合半月板撕裂全关节内缝合技术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2006年8月~2008年5月共收集19例外侧半月板囊肿病例,其中男7例,女12例,通过MRI检查:其中半月板撕裂合并半月板囊肿14例,单纯滑膜囊肿5例,最终关节镜下诊断半月板撕裂合并半月板囊肿15例,单纯滑膜囊肿4例,通过关节镜将囊肿切除后,利用肩关节镜缝合器械将损伤的半月板缝合,继而进行有效的康复计划.然后应用Lysholm评分系统对术前术后的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20.5个月,所有病例恢复了正常的运动,没有发现关节内或关节外的术后并发症的产生.Lysholm scores 术前平均(64±5)分,术后平均(94±3)分.应用Studeng-t检验术前和术后的关节功能评分有显著的差异(P<0.001).其中13例镜下随访发现11例完全愈合,2例不完全愈合.[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囊肿切除后联合半月板撕裂全关节内缝合技术(all-inside)无论在操作方面还是半月板的愈合方面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关节镜技术的一项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半月板切除对下肢力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半月板切除后下肢力线的改变情况。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4年3月,以术前诊断为半月板损伤且站立时膝关节能伸直的45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8例,女17例;年龄15~42岁,平均27.5岁。经膝关节镜证实,内侧半月板损伤6例,外侧半月板损伤21例,外侧盘状半月板12例,滑膜皱襞综合征、髌下脂肪垫增生症但半月板正常者6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22例,半月板次全切除10例,半月板全切除7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后拍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测量下肢力线,以膝关节中心到髋关节、踝关节中心连线的距离作为固有偏距(intrinsicvarizingdistance,IVD)。以手术前后IVD差的绝对值ΔIVD为参数,比较不同半月板切除量、不同半月板损伤情况、手术前后下肢力线改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半月板切除量的增加,下肢力线的改变程度也相应增加。半月板全切除组及次全切除组下肢力线的改变程度与半月板部分切除组和未切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后下肢力线的改变程度明显大于单纯外侧半月板切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月板全切除、次全切除后,膝关节承受及传导截荷能力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下肢力线的改变和膝关节内、外翻,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后膝关节外翻增加更为明显。术中应尽量修复损伤的半月板,对于需行半月板全切除、次全切除者,为避免下肢力线改变应尽早行同种异体半月板、组织工程半月板替代物移植,防止关节软骨发生退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方法对均3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手术,其中半月板缝合修整术12例半月板部分切除15例,次全切除7例,全切除2例。结果术后均未发生血栓性静脉炎、股四头肌的萎缩等严重并发症。均获随访6个月~4 a,平均2.06 a。依据Ikeuchi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80.56%,(29/36)。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半月板损伤传统的外科治疗是将损伤的半月板切除.经长期的临床观察,切除半月板的关节易早期退变,形成骨性关节炎.我院2002年8月-2004年5月采用自行研发的套线式半月板缝合器(国家专利2L 01280001.5)缝合半月板损伤28例,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92年1月~2008年4月,采用石膏制动非手术治疗、半月板切除、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半月板缝合修补等方法治疗各型半月板损伤17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关节镜技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4例半月板损伤的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及在关节镜下手术方式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54例术后随访5~40个月.疗效评定,优 25例(46.3%),良 22例(40.7%),可 6 例(11.1%),差1例(1.9%).结论 物理检查、MR检查相结合,发现半月板损伤,再行关节镜检查、治疗,根据镜下分型,行部分切除成型术或有选择性的修补术,尽可能的避免半月板全切术,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盘状半月板水平撕裂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半月板成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水平撕裂的效果及手术方法。[方法]2002年12月~2006年8月,27人(膝)盘状半月板水平撕裂患者经关节镜行盘状半月板成型术。患者年龄6~42岁,平均32岁,男23例,女4例。关节镜探查后,首先切除半月板中央部约1/3的半月板组织,然后对半月板进行仔细评价。不稳定的一片切除至边缘,稳定的一片保留并且行半月板成型术,不能保留的则完全切除。术前及术后患者随访时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并观察术后半月板再撕裂的可能性和再次手术的需求。[结果]患者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术前65~79分,平均(72·48±4·64)分,术后83~98分,平均(92·18±4·52)分。术后患者功能评分较术前提高,没有发现再撕裂和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结论]半月板成型术应用于盘状半月板水平撕裂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作为其手术选择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关节镜下部分切除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盘状半月板关节镜下诊断和部分切除治疗体会。方法对27例关节镜下确诊的盘状半月板患者,行半月板成形手术。手术切除半月板中间部位25例,保留中间部位半月板2例。结果术后25例关节交锁、肿胀消失,股四头肌肉周径平均提高3·3cm。结论盘状半月板撕裂,切除腘肌腱部位半月板损伤,保持前、后角半月板的稳定性是手术关键。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加内减压术治疗半月板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加内减压术治疗半月板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加内减压术治疗的9例半月板囊肿病人,男3例,女6例;年龄16~54岁,平均(32.5±14.1)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13.4±6.8)个月。内侧半月板囊肿1例,外侧半月板囊肿8例。囊肿发生于半月板前角区5例,体部区3例,后角区1例。囊肿部位半月板水平撕裂6例,复杂裂3例。关节镜下确定半月板裂隙和囊肿相通后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注意保留半月板边缘,再经半月板裂隙置入刨削器行囊肿内减压切除,切除囊肿壁,扩大囊肿与膝关节腔间的通道。术后指导病人行患肢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7.2±9.8)个月,对比其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推断治疗结果。[结果]9例病人随访期间均无复发,膝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未再有弹响和关节交锁,膝关节表面包块消失。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关节活动受限等手术并发症发生。Lysholm评分手术前为(70.2±7.8)分,手术后提高至(96.7±3.3)分(t=-9.3868,P=0.000)。[结论]膝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加内减压术在保留半月板功能和减少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上具有显著优点,具有创伤小、疗效佳的特点,是治疗半月板囊肿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下1310例(侧)半月板损伤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不同修复方法的效果,提出半月板损伤修复较适用的方法。方法:随访1310例(侧)半月板损伤镜下修复的病人,从发病年龄、受伤机理、镜下修复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镜下半月板缝合优良率达91.5%,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优良率为85.3%,半月板全切除优良率为65.1%,6例少年儿童半月板损伤镜检术后未予缝合而用石膏外固定优良率为100%。结论:少年儿童半月板(盘状半月板损伤需部分切除成形)损伤采用非手术治疗;距结合部5mm以内的半月板损伤采用缝合;应尽量避免切除半月板,完好部分应予保留修整成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将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150例纳入研究,患者术后均接受规律康复训练治疗。以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得分患者分为疼痛组(n=23)和非疼痛组(n=127)。回顾性收集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残留情况,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康复训练后疼痛残留的影响因素。 结果术后6个月,15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康复训练后疼痛23例,疼痛残留率为15.3%,疼痛组及非疼痛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t=3.149、20.409,均为P<0.05);疼痛组与非疼痛组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0,P>0.05);非疼痛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较疼痛组低(t=9.961,P<0.05)。年龄>60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关节软骨损伤、骨关节炎疼痛、行滑膜切除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疼痛残留的影响因素[优势比(OR)=3.130、2.164、2.259、3.881、1.998; 95%置信区间(CI):(1.537,6.376)、(1.420,3.298)、(1.135,4.495)、(1.376,10.945)、(1.054,3.785),均为P<0.05]。 结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手术患者康复训练后仍有部分遗留疼痛情况,其发生与年龄>60岁、BMI>24 kg/m2、关节软骨损伤、骨关节炎疼痛、行滑膜切除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述半月板重建替代的进展. 方法全面复习近期相关文献,分析半月板重建替代的方法. 结果半月板重建替代的方法主要有同种异体移植、自体肌腱移植及半月板支架.这些重建方法各有利弊,尚在继续研究探讨之中. 结论半月板缺损后易导致关节退行性变已成为共识,因此半月板损伤或切除后应积极修复并重建其功能.尽管半月板重建术开展多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半月板囊肿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附20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半月板囊肿的关节镜下手术方法与其疗效。[方法]1997~2005年本院共完成20例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关节镜手术,12例行囊肿切除,8例行囊肿切除同时采用outside-in方法垂直缝合关闭残腔。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18.7±12.2)个月。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和手术后疗效评定的G lasgow评定法对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囊肿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4例失访。1例单纯囊肿切除患者术后1 a囊肿复发。手术前Lysholm评分为(71.2±8.7)分,手术后提高至(97.1±2.9)分(t=32.948,P<0.001)。G lasgow疗效评定法,16例完成随访患者中,优15例(93.75%),一般1例(6.3%)。[结论]关节镜技术治疗半月板囊肿创伤小、疗效佳,在保留半月板功能及减少患膝骨关节炎发生率上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外侧半月板下入路切除外侧半月板前角下层的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对10例外侧半月板前角层裂采用关节镜外侧半月板下入路切除外侧半月板前角层裂中不稳定的下层。采用3个入路:膝前外侧入路,前内侧入路及外侧半月板下入路。自前内侧入路置入关节镜观察;经前外侧入路使用探沟翻转层裂上层,并尽可能显露下层;经外侧半月板下入路使用直头Punch(篮钳)切除半月板前角层裂的下层。结果无术后并发症。6例术后MRI检查均显示半月板前角下层完全切除。10例随访12~45个月,平均18.9月:9例膝关节完全不痛,1例偶尔运动后疼痛;10例膝关节活动范围均恢复至正常;膝关节Lysholm评分由术前(68.7±12.9)分提高到术后随访时的(94.4±5.7)分(配对t检验,t=7.79,P=0.00)。结论关节镜外侧半月板下入路可安全、有效切除外侧半月板前角层裂中不稳定的下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