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状态能够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肿瘤内免疫细胞对肿瘤生长转移的促进作用与抗肿瘤免疫反应同时存在,而肿瘤细胞能够主动抑制抗肿瘤免疫。本文综述了乳腺癌免疫微环境相关因素与预后的关系,并总结了乳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与乳腺癌发展、转移的关系,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血液循环中最丰富的白细胞,其与抗感染及抗炎密切相关,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性粒细胞可被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招募至肿瘤微环境进而转化为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TANs通过与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TANs可以通过释放活性氧、分泌细胞因子及蛋白酶、释放胞外诱捕网及影响免疫细胞功能等方式影响肿瘤进展。现对近年来TANs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实体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招募和浸润因肿瘤原发器官、疾病分期等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治疗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三级淋巴样组织(TLS)是形成于慢性炎症、感染及肿瘤组织中的异常淋巴样结构。TLS的形成与肿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并对肿瘤微环境中T淋巴细胞的招募及局部免疫细胞的活化极为重要。深入分析肿瘤微环境中的TLS不仅可为阐明肿瘤免疫治疗的具体机制发挥作用,还可为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从而为肿瘤患者的精准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代谢重编程是细胞为满足能量需求,通过改变代谢模式来促进细胞增殖和生长的机制。肿瘤细胞通过Warburg效应等代谢重编程模式来供能,以促进自身的生存、生长与转移。肿瘤微环境即肿瘤细胞自身所处的内环境,其不仅包括肿瘤细胞本身,还包括与肿瘤细胞关系密切的基质细胞、免疫细胞等组分。肿瘤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代谢产物等生化分子调控细胞之间的免疫功能、信号转导,并塑造一个缺氧、酸性、营养物质匮乏的肿瘤微环境,阻断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竞争相对匮乏的营养物质,使得肿瘤细胞本身就可营造一种免疫抑制的微环境。在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影响下,免疫细胞通过代谢重编程的方式来产生耐受表型相关的代谢适应,以满足自身需求,并发挥抗肿瘤或免疫抑制的功能。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反应主要依赖于其特有的代谢途径,这与免疫细胞的类型与功能有关。免疫细胞的功能特性与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直接相关。调节免疫细胞的代谢途径,可为肿瘤治疗提供良好的方向。该文阐述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主要代谢途径,总结其代谢特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讨论代谢通路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改造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及改善肿瘤免疫治...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的生存率低,用药也非常局限。导致肿瘤发展与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形成,因此针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治疗方法是近期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并已取得显著的疗效。子宫内膜癌能够激发内源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表明免疫治疗对延长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期是有益的。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和共刺激受体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究这些免疫因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合理调控,将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谢晓妹  赵唯含  冉静纯  王捷虹  刘力 《中医学报》2019,34(11):2329-2334
随着"带瘤生存"理念的提出,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肿瘤生长、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备受关注,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为胃癌的防控提供了新方向。中医药在防控胃癌的生长、进展及转归,或术后及放化疗后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有独特优势,与调控胃癌免疫微环境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增强免疫监视、克制免疫抑制、调控免疫逃逸,以改善胃癌免疫微环境,防控胃癌于早期。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形成和动态变化是多方面、多靶点的,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其在胃癌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②中医药治疗方法众多,作用机制和靶点多样,中医药如何通过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防控肿瘤尚需更深入的研究;③目前对于胃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以临床观察类居多,对胃癌分类分型及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较少,且临床观察样本量较小,对于全面揭示中医药的调控机制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需进一步拓宽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内涵,持续完善肿瘤免疫微环境的中医本质,不断探究肿瘤免疫微环境在胃癌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全面分析中医药调控胃癌免疫肿瘤微环境的具体机制,让胃癌的中医药免疫防治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间质细胞及其分泌的活性介质等与肿瘤细胞共同构成的局部内环境.其中,局部浸润的免疫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行为学特性征的形成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既能诱导抗肿瘤免疫,从而清除肿瘤细胞,同时又能被肿瘤细胞募集而促进其生长[1].免疫细胞种类繁多,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ur 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就是其中一员,它们参与实体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血管和淋巴管的形成和免疫抑制,并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血管新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共同构成的肿瘤的局部病理环境,肿瘤血管形成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研究显示,肿瘤微环境诱导内皮细胞基因表达朝向有利于血管形成的方向发展,血管形成相关因子的主要储存于胞外基质,肿瘤相关的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使大量内皮细胞募集于肿瘤等;免疫细胞也是血管形成相关的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和蛋白酶的的重要来源。肿瘤血管是肿瘤营养输送及肿瘤细胞的逃逸通道,肿瘤微环境可调节肿瘤血管的生成,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迁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D276在泛癌中的表达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CGA和GTEx数据库分析CD276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采用R语言分析CD276对泛癌患者预后、肿瘤微环境、肿瘤突变负荷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肿瘤组织中CD276表达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 CD276的生物学功能,最后采用实时PCR对CD276在肿瘤中的表达进行体外验证。结果 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间CD276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CD276影响肿瘤预后并与肿瘤微环境、肿瘤突变负荷、微卫星不稳定性和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密切相关。结论 全面的泛癌分析确定CD276是免疫浸润和癌症预后不良的生物标志物,可将其作为新的免疫调节靶点,用于开发新的免疫治疗靶向药物,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胆固醇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脂质分子,参与细胞的膜性结构形成、胆汁酸代谢以及类固醇激素合成等,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胆固醇代谢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生了重编程。除了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胆固醇代谢重编程还可以调控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抗瘤活性。本文回顾了肿瘤微环境中髓源抑制性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胆固醇代谢重编程及其相互作用。肿瘤微环境中胆固醇代谢与肿瘤免疫的关系呈现复杂性、多样性。肿瘤微环境中胆固醇代谢重编程在调控免疫细胞活性方面的异同以及具体调控的机制仍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靶向干预免疫细胞的胆固醇代谢途径,有望成为胆固醇代谢在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常的机体免疫功能是抵御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是机体抗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理解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及调控网络将有效提高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效果较差,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组成和功能仍未得到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肿瘤免疫微环境被视为肿瘤"第七大标记性特征",肿瘤免疫逃逸与肿瘤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作为肿瘤免疫逃逸的主要调控因子,TGF-β可抑制多种免疫细胞在肿瘤组织中增殖分化,表现为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TAN极化,阻断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还可以募集髓系抑制性细胞,加强TGF-β信号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促癌作用。因此抑制TGF-β的功能,重建抗肿瘤免疫环境将成为治疗肿瘤的一个重要策略。本文对TGF-β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相关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转录本数据和临床数据,探寻AML的骨髓微环境中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TICss)的相关预后基因.〔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下载AML患者的RNA-seq数据,通过R语言软件采用CIBERSORT和ESTIMATE算法计算其中肿瘤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成分比例,Kaplan Meier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利用COX回归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PPI)进行差异基因分析,随后利用韦恩图确定PPI和COX回归分析的集合基因.Kaplan Meier生存分析预测集合基因与AML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后续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分析其相关富集通路、TICss比例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在AML的骨髓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成分与预后相关(P<0.05),β2-整合素(ITGB2)在COX回归和PPI网络两个基因集中均存在,低表达ITGB2的AML患者生存预后更好(P<0.05).GSEA结果显示,高表达ITGB2与多条免疫相关信号通路相关,TICss分析发现ITGB2与9种免疫细胞相关.〔结论〕IT-GB2的表达量可能与AML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可能通过影响骨髓微环境的免疫细胞发挥作用,提示ITGB2可能作为AML靶向治疗的潜在生物学靶点.  相似文献   

14.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 m6A)修饰是真核生物信使RNA中最丰富的表观遗传修饰,其失调会导致mRNA异常生物学行为如翻译和降解紊乱,从而调控肿瘤发生发展。近期研究表明m6A在免疫调控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其不仅可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还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应答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从而影响免疫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6A修饰可能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潜在干预靶点。本文阐述了免疫细胞中m6A修饰调控及其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相关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靶向m6A调控蛋白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干预策略及潜在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肿瘤的生长依赖肿瘤微环境,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和预后存在密切联系,而中性粒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参与炎症反应的主要细胞,是存在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称为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其中N1型抑制肿瘤生长,N2型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微环境中,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增加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宫颈癌的发生、转移和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作用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未来,进一步了解免疫细胞在肿瘤微环境的作用,将为宫颈癌的治疗和预后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肿瘤炎性微环境与“癌毒”病机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炎性微环境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的肿瘤形成过程中经历了由可控性炎症到非可控性炎症的转化过程,最终将肿瘤周围环境塑造成适合其生长的微环境,促进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及免疫逃逸。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根据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创新性地提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癌毒与痰浊、瘀血、湿浊、热毒等病理因素胶结存在、互为因果、兼夹转化、共同为病。我们研究认为"癌毒"病机理论与肿瘤炎性微环境密切相关,癌毒的形成过程及病机特点与肿瘤炎性微环境中"炎症——肿瘤"的转化过程具有相似性;癌毒与多种病理因素兼夹为患的特点与肿瘤炎性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一致性。在此,我们从中西医2种理论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认识出发,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将有可能阐明"癌毒"病机理论的生物学基础,为临床运用"癌毒"病机理论治疗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仇玮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7):269-271
过去对肿瘤的研究多集中在癌细胞本身基因结构及功能的变异上,在治疗策略上也主要是针对破坏癌细胞。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形成、分化、演进、侵袭及转移中的作用,例如:肿瘤血管生成、免疫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旁分泌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及蛋白酶等,并期望以肿瘤微环境作为肿瘤治疗的标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ATP柠檬酸裂合酶(ACLY)在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HCC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网站和肿瘤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数据库在线检索ACLY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收录的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和预后改变,选取HCC为疾病模型,分析ACLY在基因表达数据库HCC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采集HCC患者临床标本在mRNA、蛋白水平进行表达验证;同时在细胞水平敲减ACLY,并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细胞增殖实验等功能验证;探讨ACLY与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及免疫浸润的相关性,以及与免疫新抗原、免疫检查点基因的相关性。结果 ACLY基因在包括HCC在内的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P均<0.05),且ACLY高表达与HCC的总体存活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5)。ACLY的高表达可影响包括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的数量以及脂代谢基因的表达(P均<0.05)。结论 ACLY与HCC的发生发展及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并对HCC的免疫微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ANs)在肿瘤微环境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研究证实,TANs不仅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与维持有关,而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等病理过程也紧密相关。按照其功能的不同,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可以分为N1型和N2型。N1型TANs具有抗肿瘤效应,能够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 N2型TANs具有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效应,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化学因子,等影响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及治疗等过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分子免疫学、肿瘤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肿瘤的免疫基因疗法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经细胞因子基因转染的肿瘤疫苗的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其基本机制就是将细胞因子基因携至肿瘤局部使之在肿瘤微环境中表达和产生细胞因子并诱导全身抗肿瘤的特异和(或)非特异免疫反应及免疫记忆,抑制或消灭体内肿瘤生长,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