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医生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今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和文献检索等数据收集法,开展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医生影响的调查;利用对比分析法对现存医药卫生改革的两面性进行分析。结果医生整体上对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看病贵的问题持积极态度,但医生对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够。结论仍然需要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供给侧改革政策和"两个允许"政策进一步完善医药分开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务工作者对医药分业政策的认知度和可行性态度,为医药分业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3所医院中333名医务工作者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医务工作者对医药分业政策认知度平均得分(7.04±1.548)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的调查者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医药分业政策可行性态度平均得分(18.65±6.1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为影响可行性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77、0.112、-0.274。结论医务工作者对医药分业政策的认知度和可行度得分较高,表明其对医药分业政策较为支持;建议政府应使医药分业政策趋于合理,惠及各个不同领域。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医改的推行,我国在药品流通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但药品层层加价仍是药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为减少流通环节,国务院医改办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试行"两票制"。药品配送模式作为影响药品流通价格体系的重要环节,对"两票制"政策的具体落实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结合"两票制"政策,探讨我国典型配送模式。以福建省和陕西省为代表,对各模式的实施主体、实施形式进行概括,多方面分析各模式利弊所在,提出最优的配送方案,为我国下一阶段完善"两票制"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天津市17种国家谈判抗癌药纳入医保政策的落实现状及政策实施对患者的影响情况并提出建议,以促进天津市医药政策的落实与完善。方法对天津市多家医院的癌症患者和相关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0.9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该项政策;66.44%的患者没有享受到该政策;纳入医保的17种国家谈判抗癌药的价格都得到了极大的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都有所下降;存在药品审批慢、税负高、医保控费压力大和药品耐药性过快等问题。结论 17种国家谈判抗癌药纳入医保政策对癌症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政策的实施情况与患者的期待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多数患者的负担依旧很重,政府应采取措施解决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减轻癌症患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公立医院门诊患者对医药分开政策的态度、效果感知及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以期为医药分开政策的顺利实施与推广提供基础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北京市5所试点医院的325名门诊患者进行了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患者对医药分开政策的知晓率为57.6%;对取消药品加成和设医事服务费的支持率分别为82.28%和43.04%;认为医药分开政策效果不明显或没有效果的占72.78%。此外,改革后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服务态度和医疗效果满意度最高,就诊时间和医疗费用满意度较低。结论医药分开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药费用,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和谐医患关系,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其它配套措施的改革,以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医药综合改革正在进行大力实施,为了研究医药改革之后,该政策对门诊患者产生的影响,文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调查,希望能够为以后医药综合改革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且能够为患者提供很好的服务。方法选择北京市某三级医院为样本来源,根据研究设计调取该三级医院2016年4月8日-2018年4月8日在该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患者的完整的诊疗记录,比较北京医改政策前后该院专科门诊临床医生对患者临床处置方式的具体项目,包括患者所接受的检验、检查项目以及患者就诊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探索关于北京医改政策的变化对于患者临床处置方式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对患者群体与医生群体的问卷调查来了解影响患者临床处置方式的相关因素。结果本院在实行医药改革后,由于门诊患者人数逐渐减少,这使得门诊患者的就诊效率得到了提高,而医药分开改革后,所花费的医疗费用也相对减少,患者门诊就医的时间也相对缩短,患者整体就医体验感有所提高。结论新政策下的医药综合改革有利于为患者减轻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两票制执行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省级层面推行两票制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医疗机构两票制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结果 省、市级医疗机构政策执行较好,县(区)级医疗机构执行率偏低;医疗机构普遍反映部分产品断供、两票制相关材料核验工作繁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传染病医院生存发展之道。方法:对湖北省内传染病医院与综合医院在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及财政支持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传染病医院在以上方面与综合医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传染病医院必须走"平战结合"之路,即以综合业务支撑,政府公共卫生政策支持,资源集中整合等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决符合"两票制"要求的药品购销发票人工复印、核验、存储等传统方式成本高、效率低下、监管难、工作量大等相关问题。方法依托湖南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建设具有票据信息、药品库存、采购订单管理和行政监管功能为一体的票据核验系统,实现药品购销票据规范化、电子化管理。结果在不增加医疗机构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工作量的基础上,该系统建立了信息完备的购销记录,做到了票据、账目、货物、货款相一致,从技术上保障了医疗机构网上采购的药品符合"两票制"管理要求。结论药品采购"两票制"票据核验系统在技术上先进可行,实施成本低,操作简便,可以满足药品"两票制"购销票据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辖区医务人员对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政策和相关工作的认知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平稳顺利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涉及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3家,一级医院1家,社区医疗机构8家。结果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政策和相关工作培训方面,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知晓度较高,一级医院知晓度低。医务人员"对自身收入是否得到提升"的关注度超过60%。多数医务人员认为患者最关心问题是医疗费用是否有降低。超过50%的工作人员认为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有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40%以上医务人员认为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能够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35.3%的人员认为宣传工作是当前的工作重点。结论通过培训,医务人员对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内容知晓度提高;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部分常见慢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在改革实施过程中需要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安阳市市级医院医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河南省安阳市3所市级医院401名医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调查量表、社会支持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年龄、科室、职称、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年限和身体健康状况的医生,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情况均不同。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医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性,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性。结论不同特征医生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情况有差异;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与医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医生对医责险的认知与需求,为医责险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对广州某三甲综合医院医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同时对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个别医生进行访谈。结果:风险越高的科室,对医责险的认知越高,工龄越长的医生,对医责险越了解;医责险受到医生的普遍支持,需求意愿强烈,但对保费承担主体及分担意见差异较大。讨论:医生对医责险仍缺乏足够的认知,有效宣传较缺乏;医责险的构建模式仍比较模糊,政府主导能力及市场运作能力严重不足。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并优化流程,提高医责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完善医责险具体内容,加强监管,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医责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联体成员单位医生对分级诊疗的认知评价,探究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医联体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市儿童医院医联体模式下医联体单位的医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科分级诊疗医生调查问卷,了解医联体单位医生对分级诊疗的评价与分级诊疗影响因素评价。结果:36.5%的人不太了解或很不了解分级诊疗政策,84.4%的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实施分级诊疗制度,91.5%的人认为分级诊疗能缓解儿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69%的人认为分级诊疗在引导患儿家长去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作用很大或有一定作用,59.7%的人认为分级诊疗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病源和医生的收入有影响。86.8%的人选择了偶尔或从未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过患儿,仅6.2%的人认为向上级医院转诊患儿非常通畅。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推动分级诊疗的政策支持、政府用于分级诊疗政策的资金投入、政府宣传分级诊疗制度的力度等是影响分级诊疗的重要因素。结论:医务人员认可分级诊疗政策,但需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政府需加大对分级诊疗政策的支持力度与资金投入;发挥医保主导作用,建立激励机制;加强远程平台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市郊H区和M县的12个乡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乡村医生配置现状及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结果显示:M县平均每千人拥有乡村医生1. 68人,H区每千人拥有乡村医生1. 92人;能提供公共服务的前五位依次是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管理、村民健康档案管理、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86. 5%的乡村医生认可"公建民营、政府补贴"的模式。结果表明,京郊两区县的农村医生配置满足基本要求,乡村医生认可"公建民营,政府补贴"的政策,村委会对村卫生室有一定管理和支持,农村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有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西基层医务人员对政府卫生人力政策实施效果的认知评价及满意度情况,以期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卫生人力政策的满意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广西柳江县、武鸣县、陆川县、容县共计904名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对政府卫生人力政策"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或"一般了解"的基层医务人员仅有36.84%;认为政府在职业发展、教育培训、改善待遇水平中的政策效果"非常好"或"比较好"的基层医务人员分别为12.06%、9.96%、8.96%;对政府人力政策表示满意的医务人员有66.15%。[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对政府卫生人力政策的了解率过低;政府卫生人力政策实施效果有待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政府卫生人力政策的满意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加快推进以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为核心的基本药物制度,已成为促进新医改提出的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目标的重要环节,城乡居民对零差价政策的支持意愿及就医行为变化无疑是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观察点。以浙江省中部某县级市城乡居民对药品零差价政策意愿与就医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政策成效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对药品零差价政策的了解意愿和知晓程度偏低,年龄、平均月收入、政策知晓度、均次医疗费用下降度、药品种类满足需求度、限制销售非零差价药品的支持度等是影响居民经常性流向城乡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及首诊选择意愿的主要促进因素。并针对问题与发现,提出了相关思考与讨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乡镇卫生院院长对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的态度与看法。方法现场问卷调查湖北省63名乡镇卫生院院长,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是否支持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对零差率政策运行影响因素和保障零差率政策实施建议的看法(多选排序题);采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为"瑟斯顿配对比较法",统计指标为选项平均百分位值。结果发放问卷100份,回收率68.0%(有效问卷63份)。58位(92.1%)院长支持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对零差率政策运行影响因素的看法中,平均百分位值选项中"政府投入不足"最高,为0.723;对保障零差率政策实施的建议中,平均百分位值选项中"明确财政补偿项目和提高补偿标准"最高,为0.906。结论乡镇卫生院院长中多数支持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认为政府投入不足是零差率政策运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明确补偿项目和提高补偿标准对保障零差政策实施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某医联体双向转诊工作现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双向转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上海市某医联体所辖医疗机构临床医师及就诊患者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认同度、了解度,以及对实施影响因素的看法。结果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认同度方面,患者较医师认同度更高(P<0.05);了解度方面,医师较患者知晓率更高(P<0.05);影响因素方面,宣传度、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的信任度、就诊体验方便性,以及政策、奖励机制及信息化程度,是影响双向转诊发展的重要原因。结论双向转诊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制度的认同度不高,医疗机构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激励制度及政策支撑,以及信息化平台薄弱等。  相似文献   

19.
在"两票制"的改革背景下,传统的药品流通体系逐渐瓦解,构建新的药品流通商业模式势在必行。文章对直营办事处模式、招商代理模式两种传统药品流通商业模式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两票制"对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流通企业的影响,对欧盟药品流通监管经验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两票制"下药品流通监管的建议:要厘清代理商与经销商的概念、允许合法代理行为的存在,加强中小流通企业转型合同销售组织的监管,完善药品管理法,将第三方医药物流主体纳入监管范围。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西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认知现状,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广西3个城市,每个城市分别抽取1家三甲医院、1家县级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家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的知晓度及态度,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实施对个人及个人所在单位的影响,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未来发展重点的认知等进行调研。[结果]45.12%医务人员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政策受关注度不高;医务人员对该政策的主观认知度虽存在差异,但认知程度普遍较高;72.26%的医务人员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实施对个人有正面影响;61.04%的医务人员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实施对所在单位有正面影响;91.81%的医务人员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的实施;80%以上的不同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都认为基层医疗机构需共同加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结论]服务手册、专栏、医生培训等宣传手段可以加强医务人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的认知,绩效考核等方式能提高医疗机构的重视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在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基础上,可允许不同地区基层医疗机构有针对性重点开展卫生服务项目,以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策全面、有效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