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运动-心理-睡眠干预结合正念放松对睡眠质量及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运动-心理-睡眠干预结合正念放松,观察2组患者睡眠质量、心理韧性、疾病自我感受等情况,之后统计对比2组的观察结果。结果: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值更低,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各指标分值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PSQI分值更低,CD-RISC各指标分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身体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分值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身体负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分值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运动-心理-睡眠干预结合正念放松后,不仅能够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遗忘规律健康教育对住院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遗忘规律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行为的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及自我效能感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饮食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治疗相关管理、社会心理管理及自我管理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遗忘规律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肺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念行为训练联合亲情护理对肺癌病人自我感觉负担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3年12月经唐山市人民呼吸内科确诊为Ⅰ期~Ⅱ期肺癌3个月以上的病人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给予亲情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正念行为训练(每周1次,每次90min~120min,共6周)。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SQ)和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测评两组病人自我感觉负担、应对方式和正念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SPBS、MCSQ及MA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PBS评分、MCSQ评分、MAAS评分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PBS评分、MCSQ及MAAS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行为训练联合亲情护理可改善肺癌病人自我感觉负担和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终末期肿瘤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生命态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9例终末期癌症患者,根据疗护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安宁疗护,n=45)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n=44)。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生命态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千预后,两组患者照护负担、经济负担、家庭负担、心理及情感负担、治疗负担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逸离接受评分低于干预前,自然接受、超近接受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宁疗护有助于缓解终末期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减轻面对死亡临近的恐惧与逃避心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体化教育与心理干预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65例患者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给予个体化教育与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ESCA)、肾小球滤过率(e GFR)和肌酐(Cr),分别于开始前和干预12周后收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GSES评分、ESC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e GFR、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教育与心理干预可改善未经透析治疗的CKD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对性忧郁、焦虑心理护理对肺癌晚期患者疼痛评分(NRS)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晚期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所有入选按照癌症疼痛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法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忧郁、焦虑心理护理干预, 3月后比较两组NRS评分、疼痛控制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80±0.67 VS 4.5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3.55%VS 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及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忧郁焦虑护理干预可减轻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程度,癌痛控制满意度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孙焕 《当代护士》2022,(5):38-41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理念联合人本位护理对骨盆骨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赋能教育理念联合人本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的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的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教育理念联合人本位护理可有效减轻骨盆骨折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阶段认知行为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确诊后均根据具体的治疗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常规临床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和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中度自我感受负担、重度自我感受负担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度自我感受负担、重度自我感受负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减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作为NSCLC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联合多学科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2019年1月—8月收治的6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及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联合多学科护理。比较两组的化疗毒副反应情况、化疗完成率以及自我负担感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PICC相关并发症、口腔炎等毒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化疗完成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负担感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联合多学科护理能够减少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毒副反应,减轻患者的自我负担感,促进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10.
荣玮  冯莉霞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1):1037-1039,1042
目的探讨同步健康教育路径对宫颈癌化疗患者及配偶心理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72例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干预组35例,对照组实施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及配偶常规宣教,干预组实施患者及配偶同步化健康教育路径,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对2组宫颈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配偶照顾负担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在照护负担、情感负担、治疗负担及总分方面,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配偶照顾负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在个人负担、责任负担及总分3个方面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偶同步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可以降低宫颈癌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减轻配偶的照顾负担,进一步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的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在晚期肺癌患者癌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癌痛应对和管理能力。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晚期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其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肺癌疼痛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患者参与的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干预,主要围绕主题为正确认识癌痛、癌痛自我评估、癌痛应对、躯体功能应对和心理情绪调试5个脚本展开。采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简式-简明心境问卷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及第7天评估患者的疼痛管理效能及心境状态。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的慢性疼痛自我效能和心境状态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观察组患者的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中文版简式-简明心境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参与的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晚期肺癌患者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改善患者心境状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五位一体护理结合环节式健康教育干预在剖宫产后腹胀患者中的应用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福建省惠安县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57),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五位一体护理结合环节式健康教育干预,对比2组机体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2组产妇进行睡眠情况的评估,采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测评,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及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RSS评分均有降低,其中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异常心理症状产妇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腹胀、肠粘连、切口愈合延迟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位一体护理结合环节式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后腹胀的发生率,改善产妇睡眠情况,加快产妇机体修复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活希望计划干预对中老年肺癌患者希望水平、自我效能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次序进行分组,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中老年肺癌40例为对照组,采用阶段性健康教育;2018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43例中老年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活希望计划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自我效能及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希望水平总分(38.52±5.39)分高于对照组(30.58±6.17)分及其干预前(26.24±3.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自我效能总分(31.42±4.18)分高于对照组(26.37±3.65)分及其干预前(23.35±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总分(54.17±8.16)分低于对照组(64.70±9.69)分及其干预前(74.92±12.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生活希望计划联合阶段性健康教育可提高肺癌患者希望水平与自我效能,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14.
任向辉 《妇幼护理》2022,2(4):770-77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护理期间运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8 月期间收诊 的 86 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3 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 运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后癌因性疲乏程度分值、心理状态分值、化疗依从性、护理质量得分和 自我感受负担。结果 两组间 PFS 测评所得分值在入组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 PFS 分值均下降,且观察组 下降同比对照组更大(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分值更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化疗依从性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各项护理质量考核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 两组自我感受负担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乳腺癌护理期间,运用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模式更能提升护理质量,可显著性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及自我感受负担,舒缓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在晚期肺癌患者癌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晚期肺癌患者提高癌痛应对和管理能力。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晚期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其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肺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干预,主要围绕正确认识癌痛、癌痛自我评估、癌痛应对、躯体功能应对和负性心理情绪调试等展开。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及第7天评估患者疼痛管理效能及情绪状况。结果 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中文版简式-简明心境问卷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情绪,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式健康宣教联合康复指导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肢体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及康复指导,观察组给予问题导向式健康宣教及康复指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BI)、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两组BI评分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SCA量表中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及ESCA总分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除躯体疼痛外各项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3.18%(41/44),对照组为77.27%(34/4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问题导向式健康宣教联合康复指导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并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仲谨 《南京护理》2021,(5):30-34
S目的:探索协同家属护理模式配合健康宣教对慢性心衰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17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 = 88)和对照组(n = 88)。观察组采用协同家属护理模式配合健康宣教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及自护能力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协同家属护理模式配合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该院接受永久性肠造口治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4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我效能干预护理。结果出院3个月后2组患者的行走能力显示,研究组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d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护理能显著改善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心理状况,有助于患者重返及更好适应社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时间及是否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将其分为观察组(2019年1?7月给予多元化健康教育,n=57)和对照组(2018年6?12月给予常规健康教育,n=51)。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康复效果、并发症等指标。[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ESCA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RS评分、Cobb角度低于对照组,Frankel脊髄神经分级评分、椎体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7%(16/57),低于对照组的50.98%(2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P=0.015<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3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干预后康复质量(疾病康复知识、自我护理能力、治疗依从度),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者组护理干预后疾病相关康复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依从度等康复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SDS等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康复质量,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