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四川省2003~2005年麻疹野病毒分离株基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3~2005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分离株基因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B95a、Vero/Slam细胞从疑似麻疹爆发和散发患者的标本中分离麻疹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分离到的22株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羧基末端676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以C末端456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四川省2003~2005年从6个市(自治州,下同)分离的22株麻疹野病毒全部为H1基因型,除2株为H1b基因亚型外,其余均为H1a基因亚型。22株麻疹野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6.2%~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5.3%~100.0%。四川省11株麻疹病毒代表株与中国S191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0%~92.5%,氨基酸同源性为86.7%~91.6%。结论四川省2003~2005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以H1a为绝对优势基因亚型,H1b为弱势基因亚型,未发现H1c基因亚型。其中以H1a基因亚型为主的病毒株引起的多个传播链造成四川省各市的麻疹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阐明江苏省2007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分离株的基因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用Ve-ro-Slam细胞从麻疹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麻疹病毒,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分离到的麻疹病毒株中扩增出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羧基末端600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以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 江苏省2007年分离的14株麻疹野病毒全部为H1基囚型中的H1a基因亚型,在基因树上有多个分支.14株麻疹野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6.7%~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4.0%~100.0%.与中国沪191麻疹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1%~91.6%,氨基酸同源性为84.7%~88.0%;与H2基因型代表株China94-1的核廿酸问源性为91.6%~93.4 0A,氨基酸同源性为88.0%~91.3%.结论 江苏省2007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优势基闪亚型为H1a,与我国大陆其它省份流行的优势基因亚型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2013年-2014年流行的麻疹病毒基因型特征和变异趋势,为开展麻疹分子生物学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多重荧光RT-PCR方法进行麻疹病毒核酸鉴定,鉴定阳性标本采用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C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基因型流行特征,并同WHO麻疹病毒基因型代表株、我国H1基因型代表株、疫苗株构建基因进化树进行核苷酸、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结果 1 347株麻疹病毒基因型分别为1 303株H1a基因型,37株为D8基因型,5株为A基因型,1株D9基因型,1株B3基因型。H1a基因型麻疹病毒在全市16个县区均有流行。1 303株H1a基因型核苷酸同源性为99.7%~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3%~100.0%。结论 2013年-2014年北京流行的麻疹病毒主要为H1基因型,以H1a为优势亚型,发现3种新的基因型输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南康市麻疹暴发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掌握麻疹病毒的基因特性.[方法]采用Vero/SLAM细胞对2007年暴发疫情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通过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分离株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并对扩增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2007年南康市麻疹病毒分离株为麻疹H1基因型,属于我国麻疹病毒的优势株.两株分离株之间N基因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8.7%;与中国疫苗株沪191株的N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其同源性分别为94.7%和96.O%.[结论]南康市此次麻疹暴发疫情病毒分离株为H1基因型,并与中国疫苗株沪191株在基因特性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5年黔东南地区麻疹病毒基因型别和特征。方法 采集疑似麻疹病例临床咽拭子标本,经Real - time RT - PCR初筛为麻疹病毒核酸阳性,使用Vero/SLAM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对阳性分离物提取病毒RNA,采用RT - 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编码的634个核苷酸片段,并进行测序与分析。结果 35例疑似麻疹病例中检测到4例麻疹病毒阳性核酸,经分离得到2株麻疹病毒。基因亲缘关系显示2株为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2株麻疹病毒株与H1基因型参考株MVi/Hunan.CHN/0.93/7(AF045212)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7%和98.0%;与H1a基因亚型参考株Chin9322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9.3%;2株H1a基因亚型与往年及本省流行的麻疹病毒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2%~100%和98.0%~100%。结论 黔东南地区2015年分离到的麻疹病毒为H1a基因亚型,与贵州省本土麻疹流行的优势基因亚型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5年上海部分地区麻疹暴发流行株的基因型别和特性,加强麻疹病毒学监测。方法采集暴发麻疹患者咽拭子标本分离病毒,通过RT-PCR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C末端450 bp核苷酸并进行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麻疹病毒各基因型参考株及国内其他地区的麻疹分离株进行基因比较。结果从10例麻疹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共分离麻疹病毒4株,均属H基因组H1基因型,型内变异0.7%-1.3%。与H1型代表株China93-7的基因同源性为98%-98.2%;与H2基因型代表株China94-1的基因差异为6.4%-6.9%。与A型代表株Edmonston的基因差异为6.7%- 6.9%;与中国麻疹疫苗株Shanghai191的基因差异为7.6%-8.0%,与国内其他地区麻疹流行株基因差异为0.2%-3.7%。结论2005年上海部分地区麻疹暴发是由H1基因型病毒引起,为中国本土流行株。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2001~2006年麻疹野病毒分离株基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辽宁省2001~2006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基因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用B95a和Vero/Slam细胞从麻疹爆发和散发患者的标本中分离麻疹野病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麻疹野病毒分离株的核蛋白(N)基因羧基末端676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以N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背酸片段构建基凶亲缘性关系树,进行核苷酸变异分析.结果 辽宁省2001~2006年共分离到93株麻疹野病毒,38株经过测序后均为H1基因型的H1a基因亚型.38株麻疹野病毒450个核苷酸差异为0%~4.8%,与H1基因型代表株Chin 93-7的差异为1.5%~5%,与H1a基因亚型的代表株Chin 9322同源性为96%~99.5%.结论 辽宁省2001~2006年流行的麻疹野病毒以H1a为优势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宁波市2014年麻疹流行情况以及病毒基因型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2014年宁波市麻疹病例相关资料.采用RT-PCR对85份含漱液样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离,对所得麻疹分离株核蛋白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并与基因库中麻疹病毒各基因型参考株比对分析.结果 宁波市2014年麻疹确诊病例共176例,0~1岁组发病率最高(58.43/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2-4月份(138例,78.41%).其间象山县发生2起麻疹暴发疫情(第1起20例,第2起16例).85份含漱液样本共分离得到23株麻疹分离株,分为两簇:其中B3基因型11株,均来源于象山县,与当时流行于英国的B3基因型麻疹毒株高度同源;另一簇为H1a亚型12株,来源于其他县市,与中国大陆近年流行株高度同源.B3基因型与中国疫苗株S191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1.1%~93.2%和86.4%~88.6%,H1基因型与S191同源性分别为89.7%~90.6%和84.8%~87.9%.结论 宁波市2014年麻疹病例主要由本土流行株(H1a亚型)引起,B3基因型仅引起局部流行.我国的麻疹疫苗S191株可能对B3基因型及H1a基因型麻疹病毒感染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6~2009年广西麻疹野病毒基因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6~2009年广西麻疹患者的咽拭子标本33份,用EB病毒转化的狨猴淋巴母细胞(B95a)分离到麻疹病毒13株,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分离到的麻疹病毒株中扩增出核蛋白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结果 13株麻疹病毒均属H1基因型H1a亚型。结论 2006~2009年广西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基因型均为H1基因型,H1a为流行优势株。  相似文献   

10.
长春市麻疹病毒流行株M和N基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5~2006年长春市麻疹病毒的优势基因型及其核蛋白(N)、基质蛋白(M)基因序列特征.方法:采集2005~2006年长春市暴发和散发麻疹临床病例标本,使用WHO推荐的Vero/SLAM细胞进行麻疹病毒分离.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麻疹病毒分离株的核蛋白(N)基因羧基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和基质蛋白(M)基因的188个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共分离到11株麻疹病毒野毒株.经对分离株的核蛋白(N)碳末端450个核苷酸进行序列测定和亲缘性关系比较,N基因与Hl基因型代表株相比同源性为98.0%~98.4%,和其它已知麻疹病毒的22个基因代表株相比,长春市麻疹毒株在核昔酸水平上最大变异为10.9%.M基因的144 bp中,流行株均有4-11核苷酸不同于疫苗株Changchun-47,其中只有06JL-1毒株的2个碱基突变有意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结论:2005年和2006年流行株的核酸序列有所不同,每个年份内流行株相同,而两年流行株之间有所差别,但是属于HJ基因型.说明长春市近年来麻疹的流行株仍然是Hl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6年河北省流行的麻疹病毒基因型特征。方法对2006年分离的30株麻疹野病毒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30株麻疹野病毒均为H1a基因亚型,其核蛋白(N)基因碳末端456个核苷酸同源性为99.7%~98.0%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6.0%~100%之间;与S191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1.4%~92.3%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86.7%~89.4%之间。2006年分离到的30株麻疹病毒存在3个分支(传播链)。结论 H1a基因亚型为2006年河北省优势流行基因型,H1b基因亚型可能已经终止,麻疹野病毒与现行疫苗株S191之间变异仍在加大。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河北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基因型或亚型的特征,为制定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4年和2003~2005年分离的26株麻疹病毒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26株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456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26株麻疹病毒均为H1基因型:1994年在河北省分离到的2株麻疹病毒为H1c亚型,但在2003~2005年未监测到;2003年的1株为H1a亚型;2004年1株为H1a亚型,另1株为H1b亚型;2005年19株为H1a亚型,2株为H1b亚型。2003~2005年的24株麻疹病毒核苷酸同源性为95.6%~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94.0%~100.0%,平均变异0%~1.6%。结论河北省近年来流行的麻疹病毒以H1a亚型占绝对优势,其次为H1b亚型,H1c亚型可能已经被阻断。河北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间存在较大的遗传距离,基因变异校大,河北省与其它省之间存在相同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播链,不同年份也存在相同麻疹病毒的持续循环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麻疹病毒学监测数据表明,H1基因型是中国本土优势基因型。本研究分析广东省中山市2014年麻疹病毒分子生物学流行特征,为麻疹消除策略修订或制定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采集广东省中山市2014-01-01-2014-12-31全年疑似患者的急性期咽拭子,通过RT-PCR和基因测序分析N基因碳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应用BLASTn对序列进行相似性检索,分析麻疹病毒基因特征,并与WHO推荐的参考株进行对比;采用MEGA对麻疹核蛋白核苷酸构建NJ种系进化树。结果广东省中山市麻疹监测网络实验室收检疑似麻疹咽拭子306份,核酸阳性213份,阳性率69.61%。对213份咽拭子核酸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共分离出98株麻疹病毒,病毒分离率46.01%。除zhongshan2014-5为D8基因型外,其他均是H1基因型。zhongshan2014-5与越南病毒株(Viet Nam:Ho Chi Minh CityAB928200)序列同源性100%,属于D8型。结论 H1基因型是中山市2014年流行麻疹病毒的绝对优势基因型,中山市首次发现输入性D8型麻疹病毒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014年4月中山市一起麻疹家庭聚集性暴发的病原,进行基因型别鉴定与分子特征分析,了解中山市流行麻疹野病毒的基因型。方法采集了3份病人的急性期咽拭子,通过RT-PCR和基因测序技术获取麻疹核蛋白基因碳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分析基因型别及分子特征,并与WHO建议的参考株及沪191疫苗株进行比对,采用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麻疹核蛋白核苷酸序列系统发育树。结果 3份病例样本的核蛋白碳末端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100%,均为H1型。样本序列与沪疫苗株19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2%,氨基酸同源性为88%;与WHO参考株(Hunan,CH/93/7-AF045212)同源性为97%,氨基酸同源性为95%,且产生6个氨基酸替换,其中第84个位点由丙氨酸替代为丝氨酸,蛋白质极性发生改变。结论引起此次家庭聚集性暴发的麻疹病毒为同一来源,基因型别为H1型;病毒出现了新的氨基酸位点突变,需进一步监测与跟踪。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北京市门头沟区流行麻疹病毒(Me V)的基因型别及特征。方法采集麻疹疑似患者咽拭子和尿液标本分离病毒,提取病毒RNA,逆转录PCR扩增病毒的N基因碳末端的634 bp的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在发病的39例患者中,14例扩增到N基因片段,序列阳性率为35.9%,经过序列比对,均为H1基因型。本研究所获得的14株麻疹病毒H1基因亚型在亲缘关系进化树上与WHO推荐的H基因型代表株Hunan.China93-7/H1-H1c同属一个分支,核苷酸同源性为96.7%~97.9%,氨基酸同源性为95.5%~97.3%。结论 H1基因型麻疹病毒是门头沟区麻疹病毒的优势流行株,与北京市及全国麻疹病毒流行株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输入性麻疹野病毒对云南省边境地区麻疹分子流行病学的影响。方法用淋巴信号激活因子转染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SLAM细胞),从麻疹患者的标本中分离麻疹病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核蛋白(Nucleoprotein,N)基因羧基末端的676个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以N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序列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核苷酸变异分析。结果云南省于2009年监测到麻疹病毒株MVi/Menglian.Yunnan.CHN/47.09/1,经过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D11基因型,为全球首次发现,并将此毒株定为D11基因型的标准株;云南省于2012年监测到麻疹病毒株MVi/Yunnan.CHN/02.12/01,在亲缘性关系树上与D9基因型参考株同在一个大的分支,同源性为96.3%,为D9基因型麻疹病毒。两起麻疹疫情均为输入性麻疹野病毒。结论两次输入性麻疹病毒均造成云南省边境地区的流行,云南省在含麻疹成分疫苗的常规免疫基础上适时进行强化免疫,有效阻断了输入麻疹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基因型或亚型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4年用健康产婴脐血单个核细胞分离的麻疹野病毒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麻疹病毒核蛋白(N)基因羧基(COOH)末端676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定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通过分析COOH末端450个核苷酸序列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并分析毒株变异情况。结果2003年和2004年各分离麻疹病毒3株(XJ03-26、XJ03-27、XJ03-74;XJ04-146、XJ04-150、XJ04-152),除XJ03-26株与沪191株核苷酸差异<1%,属疫苗相关株A基因型外,其余5株均为H1基因型。其中XJ03-27、XJ03-74、XJ04-150、XJ04-152与H1a参考株China9322的核苷酸差异为0.5%~1.6%,同属于H1a亚型;XJ04-146与H1b参考株China9475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7%,属于H1b亚型。4株H1a毒株分属两组(即XJ03-27与XJ04-150,XJ03-74与XJ04-152),每组内毒株N基因COOH末端450个核苷酸序列几近相同或无差异。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3~2004年流行的麻疹病毒以H1a亚型为主,亦存在H1b亚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行的麻疹野病毒间存在较大基因变异,不同年份存在相同麻疹病毒的持续循环传播,需加强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及病毒学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江西省2013年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和特征,掌握江西省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和流行特点。方法采用Vero/SLAM细胞分离培养麻疹病毒,用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N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2013年江西省分离的15株麻疹病毒株均为H1a基因亚型,与H1基因的同源性为97.3%~98.1%;与中国疫苗株Shanghai-191株的N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3.7%~94.7%。结论 H1a基因亚型为江西省本土流行病毒株的优势亚型,近年来江西省流行的麻疹病毒无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深圳市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和特征.方法采用B95a细胞分离培养麻疹病毒,通过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N基因C末端450bp片段并测序,分析和基因库Genebank中麻疹病毒的各基因型代表株序列的同源性.结果分离到1株麻疹病毒,与H1基因型代表株相比同源性为98.4%.结论深圳市麻疹流行株属于H1基因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深圳市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和特征。方法:采用B95a细胞分离培养麻疹病毒,通过P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N末端450bp片段和H基因合序列并测序、分析和基因库Genebank中麻疹的各代表株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进行比较。结果:分离到1株麻疹病毒,N基因与H1基因型代表株相比同源性为98.4%,H基因与H1基因代表株同源性达99.5%。结论:深圳市麻疹流行株属于H1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