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aqMan-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TaqMan-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VP)的方法,用于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食品中VP的污染状况调查。[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VP t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TaqMan-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体系,应用于食品中VP检测。[结果]TaqMan-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体系灵敏度为1.3×104cfu/ml(33 cfu/PCR反应体系),特异性好,无交叉反应。[结论]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体系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提高VP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可应用于VP食品污染状况调查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简便的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方法根据Gen Bank上公布的VP tdh基因序列,在其保守区域设计CPA引物和探针,并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验证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本方法对tdh基因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对tdh阳性质粒DNA和菌液检测的灵敏度分别达到了1.8×101copy/μl和6.2×103cfu/ml;对82份临床标本的检测阳性率与荧光PCR法相同,大大高于传统培养法。结论本研究建立的CPA法快速、简便、灵敏、特异,适用于VP腹泻患者的床边诊断以及食物中毒的现场快速检验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荧光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方法。[方法]根据基因库公布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FAM荧光剂标记探针的5',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分析,使用于食物中毒样品的快速检测。[结果]检测灵敏度为170.8fg/μl,菌液的灵敏度为30~70cfu/ml。用此反应体系检测53株副溶血性弧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未见与其它试验种属细菌交叉。对3起食物中毒样品45份用荧光PCR法和国标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荧光PCR检测阳性22份,国标法阳性20份。荧光PCR检测从样品处理到结果只需8h。[结论]荧光PCR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可用于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4.
Taqman MGB探针实时PCR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对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副溶血性弧菌的toxR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建立基于Taqman MGB探针的实时PCR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方法。[结果]通过对20种细菌的DNA进行扩增,结果6株副溶血性弧菌均可产生特异性扩增,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对纯菌而言,菌液灵敏度为23/ml,DNA浓度为130Pg。定量关系式为:y=3.353151Ln(x)+43.797989,R^2=0.947952。67份冷冻海产品中2份副溶血性弧菌实时PCR检测结果阳性,相对应的有1份样品副溶血性弧菌培养阳性,检测时间仅需2h。[结论]该反应体系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极高的特异性,可用于食品和食物中毒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宋士利 《现代预防医学》2014,(10):1862-1865
目的建立双重荧光PCR用于检测食物中毒中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用于扩增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和沙门菌invA基因(invA),采用倍比稀释法检测方法的DNA灵敏度和菌液灵敏度,采用9株其他肠道致病菌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结果两种病原菌DNA检测灵敏度分别为65 fg/PCR和56 fg/PCR体系,菌液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1 cfu/ml和9 cfu/ml,特异度100%。用建立的方法对4起食物中毒进行检测,共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5株和沙门菌8株。结论该方法高效并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在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快速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方法:以溶藻弧菌等17种相关试验菌株做特异性检测;并将标准菌株稀释成不同梯度,做灵敏度检测。结果: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有很好的特异性且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并可节省人力,具有快速方便等优点。结论:适用于样品中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的快速检测。检测限分别为:霍乱弧菌为280 cfu/ml;副溶血性弧菌为:100 cfu/ml;创伤弧菌为:450 cfu/ml。  相似文献   

7.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建立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方法 ,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检验。方法 :根据 Gen Bank公布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 (TDH)的保守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 ,用 FAM荧光剂标记探针的 5′,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 ;同时以 11种细菌作对照 ,建立改良分子信标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实时 PCR反应体系 ,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 :检测 12种细菌 ,只有副溶血弧菌有荧光信号 ,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 ,DNA灵敏度为 16 6 .6 fg/ μl,菌液灵敏度为 6 9cfu/ ml或 6 cfu/ PCR反应体系。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反应体系检测 4 0株副溶血弧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 ,无干扰。对 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 4 8份样品和 10 0份海产品进行检测 ,9份副溶血弧菌实时 PCR阳性 ,其中 7份副溶血弧菌细菌培养阳性 ,其余样品都为阴性。检测时间仅需 2 h。结论 :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可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 ,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测试片检测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测试片的检测性能进行测试研究。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等49株标准和参考菌株检测测试片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可重复性。结果:该测试片对纯菌的检测灵敏度达到8 cfu/m l;与霍乱弧菌等17种非目的菌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结果相对偏差低于8%;24 h可完成检验工作。应用该测试片检测人工染菌样品和自然样品,检测结果与GB或SN标准方法一致。结论: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测试片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可用于食品和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初筛。  相似文献   

9.
冯江波  吕淑霞  胡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4842-4844
[目的]提高贝类海鲜中副溶血型弧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灵敏度。[方法]选取副溶血性弧菌的属特异性tl基因设计引物,对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20μl体系中加入了20μg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结果]13株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均扩增出450bp条带,纯培养菌液的检出限低至4×103cfu/ml,污染样品的检出限低至4cfu/g。[结论]适量的牛血清白蛋白浓度可显著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CPA)结合免疫金标方法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方法用加热煮沸方法提取菌株和标本的DNA;对CPA方法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并和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比较;并用建立的方法对模拟牡蛎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 60℃40 min即可完成反应,且敏感性和特异性高,14株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结果均阳性;最低检测限为1.8 cfu/ml,模拟样本的检测限达到180 cfu/g。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扩增效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特别适合在基层实验室和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多重PCR技术联合液相芯片技术快速、准确同时检测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方法针对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目标基因设计特异性的引物探针,建立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将PCR产品与偶联核酸探针的微球混合物进行杂交,利用液相芯片检测仪来检测杂交结果,并对检测方法的重复性、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评价,以及使用实际样本对该方法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该方法检测5种食源性致病菌,重复性良好,变异系数均2%;沙门菌inv A与霍乱弧菌hly A的检测灵敏度为50 cfu/ml,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金黄色葡萄球菌Sa442、副溶血性弧菌toxR的检测灵敏度为100 cfu/ml;检测的特异度为1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液相芯片检测方法能快速、准确、特异地同时检测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多重PCR检测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tl、tdh、trh基因设计引物,多重PCR扩增,进行特异性和标准菌株的验证,并用经典方法做平行试验。结果:本实验设计的引物能特异性地扩增副溶血性弧菌的450、269、500 bp的片断,而对其它种类的菌无特异性扩增。结论:本实验方法可在增菌后8 h快速、简单、准确的检测出食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灵敏度可达15 cfu/ml。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某地区食物中毒低发期食品从业人员副溶血性弧菌携带情况。方法运用实时荧光PCR法快速检测肛拭子样本,阳性样本采用传统培养法进行分离鉴定。结果1200份食品从业人员肛拭子样本中,9份样本实时荧光PCR检测为阳性,PCR阳性率为0.8%。结论在食物中毒低发期,深圳某地区食品从业人员副溶血性弧菌携带率为0.5%。  相似文献   

14.
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摇床培养法快速增菌后,提取Vp基因组DNA,用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结果:Vp含量为2.5×10-1~2.5×102 cfu/ml的海产品样本经摇床振荡培养3 h后,PCR检测阳性。结论:摇床培养结合PCR反应可在8 h内获得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5.
肖勇  沙丹  凌霞  孙纳  管红霞  张敬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611-3614
目的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结合毛细管电泳成像技术建立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的方法。方法根据沙门氏菌hilA基因、志贺氏菌ipaH基因、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Sa-442 Sau3AI fragment基因及大肠杆菌O157的rfbE基因设计异性特PCR引物,被检样品经4 h振荡培养后金属浴裂解制备DNA模板,使用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核酸检测系统分析PCR扩增产物。结果在580 bp、423bp、257 bp、245 bp和194 bp处分别出现预期的特异性DNA条带,且无非特异扩增条带出现。敏感性试验显示在模拟标本中的检测灵敏度,沙门氏菌为101-2cfu/ml、志贺氏菌为101cfu/ml、副溶血性弧菌为102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02cfu/ml、大肠杆菌O157为101cfu/ml。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特异性和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可同时完成5种病原菌的检测,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岳友宏  苏良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9):1413-1415
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tlh和tdh基因的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 方法 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tlh、t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及电泳检测.同时优化反应体系,测定稳定性、重复性、特异性及灵敏度. 结果 本实验设计的引物能特异性地扩增副溶血性弧菌的450、269 bp的片段,而对其它种类的菌物无特异性扩增,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双重PCR检测灵敏度为100 cfu/ml.并进行了肛门拭子样品的检测. 结论 初步建立能在8h内快速、灵敏、特异地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毒力菌株的双重PCR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一起因交叉污染所致河流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共有720人就餐,出现食物中毒共24人,罹患率为3.33%(24/720),对44份可疑食物样品和24份肛拭样本检测发现,其中检出河流弧菌阳性2例,检出率为8.33%,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12例,检出率为50.00%。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疾病潜伏期、流行病学特点及现场卫生状况,确定此次食物中毒病原体为河流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中毒原因是食用了被河流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食物污染是食堂晚餐食品加工过程中交叉污染所致。结论此次暴发事件是食用被河流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引起。河流弧菌作为本地区首次被检出的一种致病弧菌,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副溶血性弧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应用于食品、食物中毒样本的快速检测。方法:食品样本先选择性增菌,取上层液提取DNA,粪样直接提取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并与常规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食品54份,食物中毒粪样12份,检测阳性食品21份、粪样9份,检测结果与培养法比较,阳性检出率分别为食品38.9%、31.5%;粪样均为75.0%。结论:副溶血性弧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中副溶血弧菌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检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食品中副溶血弧菌污染的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副溶血弧菌gyrase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副溶血弧菌FQ-PCR诊断试剂盒,研究其灵敏度、特异性,并应用于模拟食品样本检测。结果在31株不同菌株的检测中,8株副溶血弧菌结果均为阳性,而其他23株弧菌科及其他菌属的菌株均为阴性;纯菌条件下定量检测低限10cfu/ml;对模拟样本直接进行,检测低限为10^3cfu/g,经培养增菌后,检测低限则达到2cfu/g。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检验周期仅需36h,扩增与检测在封闭单管进行,可避免常规PCR方法易污染缺陷,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食物中毒样品中分离致病菌并进行血清型鉴定,以便确认可疑食品和病人肛拭子之间的溯源关系.方法 参照GB/T4789.7-2008方法,对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以下简称为VP)做血清分型、溶血毒素检测.结果 经检测,3份剩余食品中检出4种不同血清型VP,优势菌型为02: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