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服用帕罗西汀和喹硫平,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均为8周。应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Y-BOCS、HAMD、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第6周开始两组间Y-BOCS、HAMD、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可以提高疗效,安全性较好,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抑郁症躯体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组(联合组),单一使用帕罗西汀组(单一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入院次日早餐后口服帕罗西汀10mg/d,联合组同日晚8时给予喹硫平50mg/d。单一组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在晚8时允许口服唑吡坦5~10mg/d。在2周内将帕罗西汀、喹硫平剂量增加到患者的所需剂量,研究全程6周。在疗前、治疗后第1,2,4,6周末进行HAMD-17、焦虑/躯体化因子、CGI—SI评定。在治疗后第1,2,4,6周末进行TESS评定。治疗第6周末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脑电图。结果治疗后的第2周末,联合组HAMD-17、CGI—sI得分比单一组低,并维持至研究结束(P〈0.01)。联合组治愈20例,好转10例,无效5例。单一组治愈11例,好转15例,无效9例。经Ridit分析联合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单一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药物反应均比较轻微,未影响治疗的进行。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的喹硫平能快速改善抑郁症状及躯体症状,而且痊愈率高于单一帕罗西汀治疗患者,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3.
喹硫平与唑吡坦联用致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例55岁女性患者,因行为异常、躁动、失眠等症状给予喹硫平0.2g,1次/d口服;唑吡坦5mg,每晚睡前服。用药9d后出现吞咽困难、多汗,随后逐渐出现言语不利,偶处于谵妄状态,双手不自主抽动,四肢肌张力增高。T38℃,BP171/87mmHg。实验室检查:WBC24.2×109/L,CK22820U/L,CK-MB225U/L,肌红蛋白1790U/L,LDH2565U/L。停用喹硫平及唑吡坦,纠正电解质紊乱,行保肝、营养支持治疗,应用血液透析。第10天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共住院36d出院。  相似文献   

4.
周婧琪  朱峰  胡金涛 《海峡药学》2022,34(1):210-211
1例13岁男童因“悲观不悦乏趣伴自伤半年余,加重1周”诊断为“抑郁症”,无既往癫痫史,脑电图示正常,入院后给予喹硫平片、舍曲林片进行对症治疗,用药后患者出现癫痫持续状态,考虑喹硫平片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立即停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补液支持,后患者好转。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双向情感障碍(B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8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GQOL-74)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17评分与MA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D-17评分(10.36±2.52)分与MADRS评分(13.43±1.5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43±2.64)、(17.66±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低于对照组的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理功能(78.42±6.25)分、物质生活(78.53±5.48)分、躯体功能(78.34±6.33)分、社会功能(80.44±5.5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8.26±7.45)、(68.42±6.52)、(67.34±7.44)、(70.55±7.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可实施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患者抑郁情况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姜景丽 《首都医药》2014,(20):65-66
目的总结分析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治疗6周后通过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价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HAMA评分(8.56&#177;3.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50%高于对照组20.00%,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喹硫平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强迫症患者给予帕罗西汀与喹硫平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评价和探讨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空白组,各33例。口服帕罗西汀与喹硫平治疗的为空白组,口服帕罗西汀与喹硫平并联合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患者为试验组,上述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10周),通过对强迫症减轻有效率及国际公认的抑郁症评分表(HAMD、SDS)测定患者抑郁改善情况,对两种疗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强迫减轻有效率(96.97%)显著高于空白组(72.73%),P <0.05。另外,在HAMD和SDS评分差异比较上,试验组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均<0.05),上述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结论对强迫症患者给予帕罗西汀与喹硫平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相关症状并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有利于强迫症患者的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对双重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双重抑郁症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和帕罗西汀与喹硫平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5.71%) (x2 =4.328,P<0.05).结论 采用帕罗西汀与喹硫平联合对双重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149例喹硫平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剑文  马燕  毛叶萌 《中国药房》2011,(32):3031-3033
目的:分析喹硫平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为精神科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年1月-2010年7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并使用喹硫平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喹硫平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占20.7%,临床表现为锥体外系反应、头晕、嗜睡等;其次为肝胆系统损害,占18.1%,表现为肝功能异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周内发生反应为36例,占24.2%;28d内发生反应89例,占59.7%。关联性评价中,报告评定为可能的为125例(83.9%)。结论:喹硫平的药品不良反应虽较少,但其不良反应依然需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5例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疗程为4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疗效评定,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比较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与单用帕罗西丁治疗抑郁症的起效快慢及疗效。结果在4周的疗程中,分组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7.107,P=0.000),两组药品不良反应之间无统计学差异(r=0.162,P=0.688〉0.05)。两组在第4周末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t=5.720,P=0.000〈0.05)。结论帕罗西汀合用喹硫平治疗抑郁症起效时间及疗效均优于单用帕罗西汀,联合用药未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14.
辛传伟  杨秀丽 《医药导报》2008,27(3):320-320
患者,男,83岁。因脑梗死、脑血管病变所致精神障碍于2006年6月5日开始服用氯丙噻吨片25 mg,tid。6月12日开始服用茴拉西坦胶囊2粒,tid。6月27日开始服用盐酸多奈哌齐片5 mg,qd,7月4日开始服用丙戊酸钠片0.2 g,qd,7月13日开始逐量增服富马酸喹硫平(商品名:思瑞康,英国AstraZene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喹硫平少见的不良反应。方法对4家精神疾病杂志近10年刊登的有关喹硫平药品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喹硫平少见的不良反应累及11大系统23个病种。发现新的不良反应有:神经系统周围型神经损害,消化系统黄疸,泌尿系统尿潴留、下肢水肿,精神障碍强迫症、谵妄等。结论喹硫平的不良反应虽然较多,但经过及时对症处理可治愈。尚属比较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因“间断情绪低、失眠与兴奋、话多、情绪高交替发作38年,复犯3周”,于2018年12月20日入院,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查体:体温36.3℃,脉搏96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56/99mmHg(1mmHg=0.133kPa)。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接触主动,思维奔逸,思维联想快,话多,语速快,自觉脑子反应快,未引出明确的幻觉、妄想症状,自觉能力强,自我评价高,认为丈夫配不上自己,情感高涨,表情愉快,自觉最近心情很好,有点飘飘然,诉自己在家特别愿意干家务,精力充沛,活动增多,主动和病友聊天,部分自知力,能认识到现在有点话多,不太正常。  相似文献   

17.
18.
朱跃平 《中国药业》2011,20(7):61-61
目的 总结神经阻滞剂所致恶性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26例神经阻滞剂所致恶性综合征的精神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人员应充分熟悉病情,重视持续高热的护理,强化基础护理.26例患者因发现及时,积极治疗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对神经阻滞剂所致恶性综合征患者应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1例抽动症患儿使用氟哌啶醇导致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的不良反应,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判断该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和氟哌啶醇的相关性,并分析发生的原因和易感因素。结果:氟哌啶醇很可能是引起了该患儿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的药物,经过药物的调整,病情已得到控制。结论:在使用氟哌啶醇中应密切监测症状体征,避免过快调整剂量,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NMS)又名抗精神病药物恶性综合征是一由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所产生的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肌强直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1]。作者曾遇到1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