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约1/3的房颤(AF)患者伴发慢性肾脏疾病(CKD)。AF患者存在全身性栓塞风险,因抗凝药物的使用存在出血的风险。CKD,尤其是终末期CKD,增加了AF患者血栓栓塞以及大出血的风险。许多研究已评估了华法林在AF合并CKD,尤其是终末期CKD患者(包括血液透析患者)缺血性卒中,全身栓塞和大出血风险的影响,但研究结果不一致。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已在Ⅲ期(中度)CKD患者中进行了研究,研究提示,经剂量调整后,NOACs可获得与华法林相近的预防血栓栓塞的疗效,并可明显减少致命性出血的风险。本文就CKD合并非瓣膜性AF患者使用华法林和NO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持续48 h即可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导致动脉栓塞,其中90%是缺血性脑卒中,而慢性肾脏疾病可进一步增加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出血风险。因此,在伴有慢性肾脏疾病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抗凝尤为重要。华法林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房颤患者虽可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但是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华法林可增加出血的风险,且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目标范围的时间非常困难。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能显著地降低卒中、颅内出血和死亡风险。然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轻度、中度、重度,甚至血液透析房颤患者的应用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病与心房颤动(房颤)密切相关并常常共存。慢性肾病和房颤均是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房颤合并慢性肾病人群其缺血性卒中及体循环栓塞的风险显著增加。对于普通的房颤人群,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是预防缺血性卒中和体循环栓塞发生的有效干预手段,并且慢性肾病还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合并慢性肾病的房颤人群进行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可能并不具有临床净获益。目前针对房颤合并慢性肾病人群口服抗凝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结论尚存争议,其获益风险比不明确。本文对房颤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导管消融给房颤患者带来获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卒中等栓塞事件的风险,为减少血管栓塞事件进行抗凝治疗又会导致患者出血风险增加。因此,对房颤消融患者如何进行围手术期抗凝管理,一直是目前临床上十分棘手的重点难点问题,随着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应用的逐渐增多,其与传统抗凝药物的对比性研究进展如何?该如何看待两者的优势和劣势?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阜外医  相似文献   

5.
徐梅  韩强  杜金凤 《北方药学》2014,(11):33-35
华法林是最古老的口服抗凝药物,目前仍是长期抗凝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华法林能有效减少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目前唯一可以降低房颤患者卒中和栓塞风险、降低病死率的药物。华法林是双香豆素的衍生物,可以抑制新的血栓形成,减少血栓扩大和进展,抑制血栓脱落预防栓塞,有利于清除形成的血栓。华法林抑制凝血因子羧基化,使凝血因子不能与磷脂表面结合,破坏其加速血液凝固[1]。出血风险增高是华法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临床医生不能积极使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因此需对房颤患者进行长期的抗凝治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在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同时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介绍了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并介绍了利伐沙班在特殊人群房颤中的应用,为临床医护人员在房颤患者中如何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以及房颤患者卒中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抗凝药物的出现对防治上述一系列疾病有积极作用.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等,作为过去几十年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剂,对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有重要作用.然而其治疗窗窄,需要频繁监测凝血功能,容易受食物、药物的影响,具有起效和失效时间长等缺点[1],使其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的出现为抗栓治疗提供了新选择.利伐沙班、阿派沙班、依度沙班以及达比加群酯等已被批准用于全身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预防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脑卒中.然而随着NOACs不良反应报道的逐渐增加、缺乏有效拮抗剂以及价格昂贵等因素,使其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NOACs不良反应因素及应对策略研究现状系统回顾,旨在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其导致人类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研究证实房颤使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5倍以上,大约25%的缺血性卒中来源于心房颤动[1],脑卒中的病死率是20%,而存活的患者中有60%最终发展成严重瘫痪。药物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中能够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血栓栓塞性事件的危险性,华法林是传统的、能够长期口服的抗凝血药物,然而,华法林抗凝作用的个体差异很大,部分患者服用常规剂量也可以发生出血性并发症,需要频繁监测凝  相似文献   

9.
晚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的发生风险较高,需接受抗凝治疗。同时,晚期CKD患者出血风险增加使得抗栓治疗复杂化,故需重视其抗凝药物的合理选择和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起效快、半衰期短且无需监测实验室指标,其在晚期CKD患者中的应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需平衡出血和血栓风险,本文根据各类抗凝药物特点,结合抗凝药物在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国内外最新抗凝、抗栓指南,综述了肾功能不同阶段选择的抗凝药物及剂量。新型直接口服抗凝药的使用是抗凝治疗的新进展,对于轻至中度肾功能不全者,新型直接口服抗凝药是一个合理的选择,阿哌沙班或可成为中重度肾功能不全伴静脉血栓栓塞症治疗药物华法林的替代。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抗凝治疗状况,为提高抗凝治疗的合理性、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收集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房颤合并CKD患者90例以及房颤但肾功能正常者90例的病历资料。对患者华法林使用率、抗血小板药使用率、抗栓药物的出血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年龄、合并慢性疾病、既往脑血管事件、出血风险评分等单因素对华法林使用率的影响。结果:房颤合并CKD患者的抗栓比例为68.9%,其中华法林抗凝比例为10.0%,低于肾功能正常患者;合并CKD患者的抗栓药物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 CKD并未增加抗栓药物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华法林使用单因素分析提示高龄、冠心病、CKD对其影响较大。结论:我院房颤合并CKD患者的抗凝治疗严重不足。临床药师应加强药学服务,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开展药学跟踪随访工作,确保抗凝治疗的延续性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心房纤颤(房颤)发病率增高,由房颤所致栓塞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随之增高。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但同时可以合并严重出血等并发症,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如何对老年房颤患者进行有效的抗凝治疗并最大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人们所关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率失常,并随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明显增高,在年龄低于5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低于2%,而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则增加到13%[1],由于老年人房颤发病率增高,作为其重要合并症之一的栓塞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呈增高趋势,风湿性瓣膜病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7倍,而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危险性可增加4倍,栓塞性脑卒中已经成为影响老年房颤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抗凝治疗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已有多项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抗凝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老年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并在适应证、药物选择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3.
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已广泛用于防治静脉血栓栓塞以及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系统性栓塞.NOACs是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和/或P糖蛋白的底物,NOACs的暴露量易受CYP3A4和/或P糖蛋白抑制剂的影响.唑类抗真菌药是CYP3A4和/或P糖蛋白抑制剂...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比正常同龄人高5~6倍,≥75岁的房颤患者更是卒中发生的高危人群,80岁以上房颤患者卒中发病率接近10%[1].根据目前房颤各大治疗指南,在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中,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是目前唯一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的药物治疗手段.虽然高龄本身就是房颤抗凝治疗的适应证,但由高龄房颤患者大都合并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可能有卒中史、服用各种药物,根据HASBLED评分同时也是出血高危患者[2].其次,服用华法林初期需要频繁检测凝血功能给患者带来不便,所以华法林在高龄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本研究探讨小剂量递增法华法林治疗对高龄房颤患者抗凝作用的效果,研究高龄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适宜方法,以期在预防高龄房颤患者血栓性疾病的同时尽量避免出血性疾病的发生,减少凝血功能检测次数,以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了解我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药物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12月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的住院患者共149例,结合血栓栓塞风险评分、出血风险评分、INR在治疗范围的时间比例(TTR)等对其抗凝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49例患者中有144例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其中使用华法林的110例(TTR≥60%76例),使用阿司匹林24例,使用达比加群酯10例。经血栓栓塞风险评分,高危、中危、低危分别有80例、46例、23例。阿司匹林治疗患者中有2例发生脑卒中,华法林治疗患者中8例发生非严重的出血事件。年龄大、合并疾病多、栓塞及出血风险高等因素影响抗凝药物的选择。结论:我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现状较好,与国外指南推荐使用的抗凝方案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6.
华法林是唯一临床上可以长期口服的抗凝药物.华法林主要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瓣膜病和换瓣术后抗凝,非瓣膜病性房颤的血栓栓塞的预防等.目前我国在老年人群存在华法林应用率低、抗凝治疗不规范等问题,尤其担心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出血并发症增加,本文总结分析了30例75岁以上老年人口服华法林的疗效及安全性,来探讨老年人群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华法林抗凝作用,又可以把出血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7.
沙班类抗凝血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西 《天津药学》2015,(1):51-54
抗凝治疗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沙班类是最经典的抗凝药物,近年来新的抗凝药物研究进展很快。新的抗凝药物的优点是:口服、使用方便;可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剂量较稳定,不需时时监测;出血不良反应小。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奥米沙班等为目前研究和临床应用较多的新的抗凝药物。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最严重的后果是栓子脱落导致脑卒中,因此对于房颤患者治疗关键在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1]。经现有的风险评估,房颤患者长期应用口服抗凝药物可降低卒中或系统性栓塞的风险[2]。因华法林研究证据较充分,目前临床应用较为普遍,但因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剂量个体差异大及频繁监测凝血指标等,限制了华法林的应用[3-4]。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弥补了华法林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心房纤颤患者通过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治疗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方法持续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共120例,根据临床用药分为两组:阿司匹林组60例口服阿司匹林,华法林组60例口服华法林,进行临床观察,发生血栓栓塞疾病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循环栓塞疾病并发症发生率,接受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组明显低于口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组。结论华法林能有效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摘要:合并冠心病的房颤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围术期可能需要面对抗凝+抗血小板三联抗栓治疗,出血风险大大增加。临床药师参与1例拟行冠脉动脉造影术房颤患者的治疗,通过对其血栓栓塞风险和出血风险的评估,结合患者自身各项指标,选定抗凝治疗药物及术前药物调整方案。术后患者发生消化道中度出血,临床药师协助医生,分析已有治疗方案,判定出血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后患者未再发黑便等情况,避免了胃肠道进一步损伤。出院时对其进行宣教,嘱其仍需适时重启抗凝治疗,防止血栓事件发生。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诊疗可更好地保证患者的用药质量、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