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背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用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替代指标,但它与冠状动脉事件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程度中的价值。设计: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对象:实验于2000-01/2002-01在解放军总医院完成。将285例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0支组,1支组,2支组,3支组4组,年龄33~74岁,平均(54.48±9.44)岁,其中男164例,女121例。方法:①测量体质量、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②测量卧位左臂血压。③采静脉血检测血脂。④用高分辨率B型超声,10MHz线性探头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动脉窦。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mm定义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用标准的Judkins技术作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管腔狭窄≥50%的病变血管支数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程度记录为0,1,2,3。左主干狭窄≥50%定义为2支病变,左主干合并右冠病变定义为3支病变。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不同测量位点的内中膜厚度。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③颈动脉不同位点内中膜厚度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④不同危险因子与内中膜厚度的关系。结果:285例患者全部完成实验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不同测量位点的内中膜厚度经卡方检验,左、右颈动脉窦的F值最大,分别为65.64和63.24。左、右颈动脉窦的内中膜厚度值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厚。②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进行回归分析表明,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颈动脉窦、右颈动脉窦、右颈内动脉、右颈外动脉的内中膜厚度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左颈动脉窦和右颈动脉窦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最重要的预测因子(t=3.61,P=0.391;t=2.58,P=0.247)。③颈动脉不同位点内中膜厚度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中左右颈动脉窦的阳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是89.9%,88.8%。④对不同危险因子与内中膜厚度的关系行多元回归分析,其结果是:年龄,体质量指数,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左颈动脉窦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结论:颈动脉窦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程度明显相关。二者有共同的病理与血液动力学基础。颈动脉窦内中膜厚度可以作为筛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颈动脉窦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用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替代指标,但它与冠状动脉事件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程度中的价值。
设计:病例分析。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
对象:实验于2000—01/2002—01在解放军总医院完成。将285例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0支组,1支组,2支组,3支组4组,年龄33~74岁,平均(54.48&;#177;9.44)岁,其中男164例,女121例。
方法:①测量体质量、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②测量卧位左臂血压。③采静脉血检测血脂。④用高分辨率B型超声,10MHz线性探头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动脉窦。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mm定义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用标准的Judkins技术作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管腔狭窄≥50%的病变血管支数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程度记录为0,1,2,3。左主干狭窄≥50%定义为2支病变,左主干合并右冠病变定义为3支病变。
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不同测量位点的内中膜厚度。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③颈动脉不同位点内中膜厚度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④不同危险因子与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结果:285例患者全部完成实验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不同测量位点的内中膜厚度经卡方检验,左、右颈动脉窦的F值最大,分别为65.64和63.24。左、右颈动脉窦的内中膜厚度值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厚。②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进行回归分析表明,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颈动脉窦、右颈动脉窦、右颈内动脉、右颈外动脉的内中膜厚度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左颈动脉窦和右颈动脉窦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最重要的预测因子(t=3.61,P=0.391;t=2.58,P=0.247)。③颈动脉不同位点内中膜厚度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中左右颈动脉窦的阳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是89.9%,88.8%。④对不同危险因子与内中膜厚度的关系行多元回归分析,其结果是:年龄,体质量指数,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左颈动脉窦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
结论:颈动脉窦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程度明显相关。二者有共同的病理与血液动力学基础。颈动脉窦内中膜厚度可以作为筛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与冠脉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9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于后期行颈动脉超声检测,记录各例临床资料和造影结果。结果经颈动脉粥样硬化评分分组后各组间冠脉狭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关系,二者是明显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00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作颈动脉超声检查,用Gensini方法计算冠状动脉造影积分,用Crouse方法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分析颈动脉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CAS的程度也越重,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组之间颈动脉斑块积分及冠状动脉造影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AS)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8)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程度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组间基线资料差异,采用相关分析探讨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是否存在心肌桥、心肌桥压缩程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55例病例,其中140例发现有心肌桥。MannWhitney检验结果显示:有心肌桥者左前降支近段、中段、远段,以及左回旋支近段、中段粥样硬化狭窄程度显著低于无心肌桥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左前降支近段、中段、远段,左回旋支近段、中段)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均1,均P0.05)。二元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桥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左前降支近段、中段、远段,左回旋支近段)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415,0.643,0.423,0.417,均P0.05);心肌桥压缩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左前降支近段、中段、远段,左回旋支近段、中段)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982,0.992,0.978,0.983,0.990,均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桥是左前降支近段粥样硬化(OR=0.443,P0.001)、左前降支中段粥样硬化(OR=0.656,P=0.045)、左回旋支近段粥样硬化(OR=0.431,P=0.001)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心肌桥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性因素,对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已被证实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一个危险因素~([1])。几十年来,包括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等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疗法已被引入临床,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除LDL-C外,富含甘油三酯的残粒脂蛋白(RLP)也被认为是ASCVD的重要致病危险因素,通常被认为是LDL经治疗达标患者的主要残留风险之一。然而,RLP目前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 )程度与血尿酸 (UA)水平的关系。方法 1 4 2例糖尿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 ,依据颈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 )程度分为 5组 ,同时检查血UA值。结果 5组间血UA值分别为 :内膜增厚组 (2 82± 5 2 ) μmol/L ;内膜斑块形成组 (30 9± 5 0 ) μmol/L ;管腔轻度狭窄组 (335± 5 0 ) μmol/L ;管腔中度狭窄组 (36 3± 4 8) μmol/L ;管腔重度狭窄组 (393± 4 8) μmol/L。 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作直线相关分析r =0 .893,P <0 .0 5。结论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 )程度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相关性及颈动脉超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0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行术前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斑块性质分为易损斑块组与非易损斑块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及ACS发生率差异度。结果颈动脉易损斑块组与非易损斑块组患者年龄、性别、BMI、身高、体质量、血清TC、TG、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患者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及ACS发生率均高于非易损斑块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预测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脂蛋白(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及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高血压病患者,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55例健康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测定血浆LP(a)的浓度。结果:AS者LP(a)明显高于颈动脉超声阴性者,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患者斑块明显增加.动脉狭窄明显及LP(a)值明显增高,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增高尤为显著。结论:LP(a)异常增高能促进AS形成,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非冠心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3种脂蛋白水平,并采用Gensini评分评价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独立相关(P0.05)。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670,P0.01),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374,P0.05),低密度脂蛋白与Gensini评分无相关性(r=0.256,P0.05)。结论 3种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独立相关,且高密度脂蛋白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动脉狡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05例一临床拟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腹主动脉造影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进行独立t检验、趋势X^2检验、线性关联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腹主动脉数字减影检查的305倒患者中,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12.8%,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72例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狡窄的发生率为22.3%;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的103例患者中,无1例有肾动脉狭窄及病变存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有冠心痛者,血肌酐≥100μmol/L是肾动脉狡窄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年龄〉60岁、血肌酐≥100μmol/L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时应进行常规腹主动脉造影检查,而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可不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6.
老龄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欧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1):80-81
现代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脉压亦是CHD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其对CHD的发生的预测作用甚至大于动脉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目前国内外大多将脉压>63 mmHg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界限[1-2]。作者通过对50例老龄高血压经临床诊断为CHD并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分析,旨在研究探讨老龄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率及程度之间的关系。1临床资料所选50例患者均来自2003年2月2006年2月在… 相似文献
17.
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89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80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有无斑块及斑块类型;对冠心病组不同支病变间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及斑块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冠心病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87.64%,显著高于对照组(33.75%,P〈0.01)。②两组颈动脉斑块以软斑最多见,冠心病组软斑占37.12%,扁平斑占16.59%,混合斑占25.76%,硬斑块占20.53%;对照组软斑占34.09%,扁平斑占22.73%,混合斑占25.00%,硬斑占18.18%。③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者之间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斑块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超声了解颈动脉病变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联合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 收集131例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于入院第2天接受血浆MPO浓度检测,入院1周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CAG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计算颈动脉斑块的IMT积分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应用ROC分析分别比较颈动脉IMT积分、粥样斑块Crouse积分、血浆MPO浓度及三者联合检测冠心病的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MPO浓度、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Crouse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IMT积分、Crouse积分及血浆MPO浓度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IMT积分、Crouse积分、MPO及三者联合检测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7、0.792、0.785及0.814,提示三者联合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明显优于单个指标.结论 联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Crouse积分与血浆MPO浓度检测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463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积分及病变支数评价冠状动脉硬化程度.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12小时内采集空腹血清,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并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按照病变支数分别分为0支病变组、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各组组间对比分析.Gensini积分进行对数转化后与血脂进行相关性分析.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 (1)1、2、3支病变组血清non-LDL-C水平分别为(3.39±0.83)、(3.66±0.95)、(3.94±1.07),均高于正常组(2.66±0.71)(P<0.01).2支和3支病变组血清non-HDL-C水平均高于1支病变组(P<0.01).而2支病变组与1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non-HDL-C、LDL-C、TC与Gensini积分对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P<0.01)、0.175(P<0.01)、0.203(P<0.01).控制任意2个因素后进行偏相关分析,non-HDL-C与Gensini积分对数的偏相关系数为0.163(P<0.01),LDL-C、TC的偏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non-HDL-C与冠状动脉硬化明显相关,且较TC、LDL-C相关性更好. 相似文献
20.
彭勤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14(11):813-814
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都证实大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联系[1~3]。本文应用冠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超声检测颈动脉而早期筛选和发现冠心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1资料和方法本文32例,男30,女2,年龄32~6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