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病人的影像学资料,着重探究其MRI影像学特点。结果 10例病人中,MRI平扫缺乏恒定的影像学特征;在动态增强MRI影像上,肿瘤周边均呈“环形强化征”,其中明显环形强化8例,中度环形强化2例;肿瘤内部质地欠均匀,瘤内出现斑片状强化7例。结论 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在MRI平扫缺乏诊断的特异性;在垂体动态增强MRI上,肿瘤周边“环形强化征”伴瘤内斑片状强化的影像学特点具有极其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203例亚临床型垂体腺瘤卒中患者临床特点、诊断、处理与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亚临床型垂体腺瘤卒中病人203例,149例行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54例行开颅切除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均作内分泌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为cT或MRI。结果所有病人视觉损害、头痛或垂体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泌乳素腺瘤是本组病例中最常见病理类型。大腺瘤及巨腺瘤患者容易发生亚临床型垂体腺瘤卒中。术后随访有24例垂体腺瘤复发。19例接受放疗。9例术后长期服用甲状腺素替代药物,8例服用类固醇激素。结论亚临床型垂体腺瘤卒中的发病率比急性卒中高。亚临床型垂体腺瘤卒中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磁共振优于cT诊断亚临床型垂体腺瘤卒中。经鼻蝶手术治疗亚临床型垂体腺瘤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急性垂体腺瘤卒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急性垂体卒中的临床表现、诱发因素、辅助检查、治疗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35例急性垂体卒中病人。男17例,女18例。年龄19~69岁,平均46.5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内分泌激素及头颅CT和/(或)MRI检查。结果 头痛是急性垂体卒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次是视觉障碍,再次为眼肌麻痹。急性垂体卒中的可能诱发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CT和MRI检查对急性垂体卒中确诊率分别为26%和90%。经蝶手术22例,开颅手术13例,无手术死亡。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最多见,占65.7%。在急性垂体卒中后7天内手术,术后视力、视野改善率较高(P<0.05)。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3.2年,均恢复良好,肿瘤复发2例。术后4例放疗。术后长期需要甲状腺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睾酮和抗利尿激素替代治疗者分别为51%、56%、34%(男)、和3%。结论 突发头痛是急性垂体卒中最常见的症状。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急性垂体卒中的重要诱发因素,无功能腺瘤在急性垂体卒中最多见。MRI是急性垂体卒中首选的检查方法。经蝶入路手术减压是治疗垂体卒中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垂体卒中后7d内手术视力、视野改善更明显。术后放疗仅适用于肿瘤残留或复发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垂体腺瘤患者的垂体组织在MRI上的信号和方位,分析其与垂体腺瘤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108例,在术前MRI上,依据平面直角坐标系测量垂体与垂体腺瘤的相对位置,将垂体按位置分为侧方型、上方型及侧上方型。术后观察尿崩情况,并于术后1周、术后4~6个月分别复查头颅MRI。结果在术前MRI T1平扫像上显示垂体亮点的86例中,垂体后叶相对于脑桥呈高信号的有53例,其中9例(17.0%)术后发生尿崩症;呈稍高信号的有20例,其中6例(30%)术后发生尿崩症;呈等信号的有13例,其中4例(30.8%)术后发生尿崩症。三组的尿崩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功能型腺瘤的垂体组织多位于侧方(64%),生长激素(GH)型腺瘤患者垂体组织多位于上方(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08例垂体腺瘤患者中,65例在MRI上观察到垂体组织,部分病例术后垂体的体积恢复不满意,其中侧方型28例中有4例(14.3%),上方型和侧上方型37例中有13例(76.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垂体腺瘤患者MRI上显示的垂体后叶信号强度与术后尿崩发生率呈负相关。生长激素型腺瘤者垂体组织位于肿瘤上方者较多;无功能型垂体腺瘤者,垂体组织位于肿瘤侧方者较多。术前垂体位于肿瘤侧方者,术后垂体组织体积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5.
已为人们所熟知的垂体腺瘤急性出血性梗死,即垂体卒中,并不多见。而手术中才被发现的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形式的垂体腺瘤出血,却常见得多。国外文献中对垂体腺瘤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已有较多的讨论。本文目的在于分析讨论垂体腺瘤出血的发生率、分类以及出血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症状等诸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垂体腺瘤卒中的临床经过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卒中的诊断、临床分型、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19例垂体腺瘤卒中患者的临床经过和治疗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19例中男6例,女13例。急性垂体腺瘤卒中3例首先行脱水、激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即行经颅垂体瘤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出院时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单眼动眼神经麻痹1例无改善。亚急性垂体腺瘤卒中14例中部分卒中9例,其中6例手术治疗,术后均恢复良好,视力改善出院,3例保守治疗,2例2月后复查MRI。肿瘤内出血完全吸收,肿瘤缩小,后经7刀治疗。1例半年后复查MRI,肿瘤完全消失。完全卒中5例中2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均顺利恢复出院,3例采用保守治疗,3个月~半年后复查MRI,肿瘤缩小1例,完全消失2例。慢性垂体腺瘤卒中2例均手术治疗,术后顺利康复,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有明显视力、视野障碍的垂体腺瘤卒中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以切除肿瘤挽救视力。亚急性垂体腺瘤完全卒中,患者如无明显视力、视野障碍,宜先行保守治疗3~6个月,如未自愈再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67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 67例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 ,并与 2 2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比较。  结果 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临床表现以内分泌紊乱多见 ,头痛、视力视野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较对照组更多出现侵犯颅外和周围脑组织引起的各种症状。CT值为 52 2Hu ;MRT1 加权呈等信号或混杂信号 ,T2 加权高信号多见 ,混杂信号次之。本组全切除加次全切除率为 61 2 % ,以扩大额下硬膜外入路及经额入路的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率高于对照组 ,生活质量低于对照组。  结论 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临床表现复杂 ,影像学检查信号特殊 ;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及术后常规放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垂体腺瘤伴Rathke囊肿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伴有Rathke囊肿的垂体腺瘤病例资料。结合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手术治疗以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病人均经翼点入路行开颅手术,术后病理结果为垂体腺瘤合并Rathke囊肿。1例术后随访13个月复查MRI示未见肿瘤及囊肿复发,1例术后视力较术前好转。结论伴有Rathke囊肿的垂体腺瘤临床罕见,鞍区MRI提示垂体腺瘤旁存在囊性信号应考虑合并Rathke囊肿。临床明确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对于压迫症状明显且伴有Rathke囊肿的垂体腺瘤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切除垂体微腺瘤的手术选择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垂体微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力争肿瘤包膜外切除,必要时适度电凝瘤床。免疫组化分型:泌乳素腺瘤8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7例,生长激素腺瘤5例,促甲状腺激素(TSH)腺瘤1例,多分泌功能腺瘤5例,无功能腺瘤4例。结果手术全切肿瘤28例,次全切除2例(生长激素腺瘤和ACTH腺瘤各1例)。术后4个月,23例激素水平降至正常,2例下降大于50%,1例无明显变化。随访30例,时间6~78个月。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症状性无功能垂体微腺瘤可行经蝶手术治疗,功能性微腺瘤经蝶手术确切有效。术中精确定位与显露肿瘤以及熟练处理海绵间窦出血,是全切除垂体微腺瘤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伴有Rathke囊肿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伴有Rathke囊肿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11例患者全切9例,次全切除2例,囊肿均切除,术后均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8~52个月,术前视力下降的7例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明显改善,其中6例患者视力恢复正常,3例月经紊乱患者月经恢复,1例头痛患者术后头痛消失。术后复查垂体磁共振未见肿瘤或囊肿复发。结论伴有Rathke囊肿的垂体腺瘤临床罕见,垂体MRI提示肿瘤内存在囊性信号应考虑合并Rathke囊肿的存在,压迫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神经肽Y(NPY)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索NPY对肿瘤内分泌及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方法 收集垂体瘤手术标本59例,其中垂体腺瘤57例,垂体增生2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方法研究NPY在垂体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全部组织均有NPY表达,其中促性腺细胞腺瘤表达水平最高,是泌乳素腺瘤的9.3倍(P〈0.05),无功能腺瘤的5.8倍(P〈0.01),生长激素腺瘤的2.7倍(P〈0.01)。(2)不同类型垂体腺瘤之间,NPY表达与肿瘤增殖指数呈负相关(P〈0.05)。(3)NPY在生长激素腺瘤中的表达与血清生长激素浓度呈正相关(P〈0.05)。(4)垂体卒中组NPY的表达显著高于非卒中组(P〈0.05)。结论 NPY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类型及其生物学特性有关;与垂体腺瘤生物学行为相关,NPY对肿瘤细胞增殖发挥抑制作用:生长激素腺瘤NPY表达水平与其内分泌行为相关:NPY对肿瘤血液动力学变化和肿瘤血管形成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讨论儿童和青春期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垂体腺瘤的 2 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男 8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15 7岁。 2 6例有表现为典型的库欣病 (Cushing sdisease) ,10例有发育迟缓。均行经蝶窦显微外科垂体腺瘤切除术 ,2 6例行瘤周垂体切除。本组无死亡。随诊 1~ 10年 ,复发 5例 ,其中 3例再经蝶窦手术 ,2例行垂体放疗后 7年再次复发行肾上腺切除术 ,术后垂体功能低下 ,用强的松替代治疗。结论 儿童和青春期ACTH腺瘤大多数为垂体微腺瘤 ,发病年龄较小 ,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 ,经蝶窦显微外科垂体腺瘤切除术是最佳治疗方法 ,术中行瘤周垂体切除可提高疗效。对于临床症状复发 ,影像学检查有明显肿瘤复发者应再次经蝶窦手术治疗 ,而症状复发但影像学检查无明显肿瘤者 ,行蝶鞍区放疗或肾上腺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相关垂体腺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型(MEN1)相关垂体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垂体功能与鞍区MRI检查。开颅经翼点入路行肿瘤切除2例,显微镜下经口鼻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28例。结果病变均镜下全切除,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8年,肿瘤复发13例。结论 MEN1相关垂体腺瘤好发于中青年,以泌乳素型和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常见。有甲状旁腺腺瘤或胃泌素瘤等其他内分泌肿瘤的病人,应考虑到合并有垂体腺瘤的可能。MEN1相关垂体腺瘤倾向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动态MRI检查在Cushing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分析动态:MRI检查对普通MRI检查未发现垂体瘤的Cushing病(库欣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普通:MRI检查未发现垂体微腺瘤的Cushing病人进行动态:MRI检查的结果,以及比较术中所见。7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3.5岁,平均病程2.7年,有典型的Cushing综合征的表现。结果动态MRI检查7例中,4例显示垂体微腺瘤,并经手术证实;3例未显示垂体腺瘤,但手术证实2例为垂体微腺瘤,1例为垂体细胞增生。随诊1—6个月,皮质醇降至正常6例。结论 对于临床症状和内分泌学检查符合Cushing病,而普通MRI检查未发现垂体腺瘤的病例,采用动态MRI检查能提高垂体ACTH微腺瘤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鼻蝶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大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8例经鼻蝶内镜手术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不同肿瘤大小、侵袭性及类型患者手术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垂体腺瘤手术切除率与肿瘤体积和是否为侵袭性有关。侵袭性肿瘤和肿瘤体积越大者,手术切除率越低。不同肿瘤大小和切除程度的泌乳素(prolactin,RPL)型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型腺瘤患者术后的血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0. 001)。78例患者中,术后并发脑脊液漏者6例、临时性尿崩者10例、高热及电解质紊乱者8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鼻出血3例、视力减退1例;经相应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或好转。术后,36例患者头痛缓解,28例患者视力、视野改善,3例患者手指灵活度改善; 40例患者血清激素水平降低或恢复正常,相关症状好转。术后3个月复查MRI显示,肿瘤全切者61例(全切除率78. 2%),次全切者11例(14. 1%),大部分切除者6例(7. 7%)。血清激素水平检测显示,29例PRL型垂体瘤患者的PRL水平,以及40例GH型垂体瘤患者的GH水平分别较术前降低或恢复正常。结论经鼻蝶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创伤较小、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异位垂体腺瘤的概念、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3例异位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结果 临床表现为头痛2例,性功能减退伴双眼视物模糊1例,肢端肥大伴精神症状1例;内分泌检查显示血生长激素(GH)和催乳素(PRL)水平明显增高各1例;MRI平扫显示蝶窦内占位2例,蝶窦及斜坡占位1例,MRI增强显示上述病灶明显强化;采用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镜或内窥镜下肿瘤全切2例,蝶窦及斜坡占位行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垂体腺瘤. 结论 异位垂体腺瘤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和(或)内分泌紊乱,头颅CT、MRI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手术全切肿瘤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二次经蝶手术策略、技巧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巨大垂体腺瘤二次经蝶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切除程度、术后症状、激素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处理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无功能性腺瘤22例,其中无功能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例;生长激素腺瘤8例。功能性垂体腺瘤病人术后激素水平均不同程度下降。术后并发一过性尿崩症9例,脑脊液鼻漏4例,无死亡或严重并发症病例。术后3个月行MRI复查17例,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7例。部分切除6例。结论对单纯经蝶或经颅入路均无法一期全切除或术后随访肿瘤复发的巨大垂体腺瘤病例.二次经蝶手术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背景发生于垂体的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垂体腺瘤临床罕见,由于其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易误诊为垂体腺瘤,是术前诊断鞍区肿瘤的难点。本文回顾分析1例鞍区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生长激素垂体腺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经过,结合文献对此类临床少见垂体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28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头痛伴视物模糊8月余,以及肢端肥大和闭经表现。头部CT和MRI显示鞍内和鞍上不规则占位性病变,呈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界清晰,压迫视交叉和第三脑室底部。手术全切除肿瘤。组织学形态观察,肿瘤组织分为两部分结构,一部分为不规则簇状排列的神经节细胞样细胞分布于神经纤维背景中,另一部分为片状排列或局部乳头状结构的圆形和卵圆形细胞,两部分结构相互混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神经节细胞样细胞区域肿瘤细胞胞质突触素(Syn)呈弥漫性强阳性,腺垂体激素呈阴性;圆形细胞区域肿瘤细胞胞质Syn呈弥漫性阳性,约30%肿瘤细胞生长激素呈阳性,其余神经垂体激素呈阴性。最终病理诊断为(鞍区)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生长激素垂体腺瘤(WHOⅠ级)。术后未予放射治疗,随访1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肿瘤未复发。结论鞍区混合性神经节细胞瘤-垂体腺瘤临床罕见,鉴于目前大多支持该肿瘤是起源于垂体干/祖细胞、具有内分泌细胞和神经元双向分化的独立肿瘤实体,故建议采用"伴神经节细胞分化的垂体腺瘤"的诊断术语,应注意与两种独立肿瘤形成的碰撞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型与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垂体后叶MRI高信号影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无功能型垂体腺瘤与16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45例无功能型垂体腺瘤中,39例可见垂体后叶高信号影,其中位于鞍上24例,鞍内3例,鞍内及鞍上均可见12例;16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中,15例出现垂体后叶高信号影,其中位于鞍上1例,鞍内14例。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体积明显大于生长激素型腺瘤体积(P0.05),向鞍上及海绵窦侵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P0.05),而向鞍下侵犯及局限于垂体窝内生长的发生率低于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P0.05)。无功能型与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垂体后叶高信号影的最长径线分别为(8.32±3.37)mm、(5.83±1.64)mm,最短径线分别为(1.67±0.33)mm、(2.23±0.7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激素型与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生长特点不同,其垂体后叶MRI高信号影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伴发Rathke裂囊肿(RCC)的临床表现和MRI特点,提高对病变的认识。方法对连续收治的8例垂体腺瘤伴发RCC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视力下降及垂体激素分泌紊乱的症状;1例患者在体检中偶然发现。MRI表现有:1鞍区内存在两种病变,往往以肿瘤成分为主,伴发1个甚至多个的RCC;2边界清晰,主体位于鞍内,可向鞍上生长;3垂体腺瘤T_1WI呈等或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囊腔T_1WI主要呈低信号,T_2WI信号多样化;4部分囊腔内可见T_1WI等信号,T_2WI低信号的囊内结节;5增强扫描,垂体腺瘤呈不同程度的强化,囊壁多数不强化。结果随访4个月至7年,术后头痛、视力下降及内分泌紊乱症状均得到改善。1例垂体腺瘤有残留需二期手术,1例于术后7年复发。结论垂体腺瘤伴发RCC的患者,常缺乏RCC的特异性表现;如MRI示鞍区病变为囊实性,且其主体位于鞍内、囊腔信号均匀、囊壁不强化,应考虑到垂体腺瘤伴发RCC的可能性,若囊内存在结节,则具有诊断意义。经蝶手术为治疗首选,术后需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