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希  刘俊蕊 《慢性病学杂志》2018,(11):1489-1491
目的采用空腹血糖(FPG)联合糖尿病风险量表的方法在社区人群中进行糖尿病早期筛查,探究高效的筛查方式,达到降低糖尿病前期(IGR)人群向糖尿病转化目的。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山东黄河医院所辖社区的56 718名居民健康档案,按照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标准,对45岁及以上符合标准的居民采用FPG联合丹麦糖尿病危险因素(DDRS)量表对无症状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并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筛查方法的效果,以山东省居民健康档案相关体检中血糖数值为基础,将患者分为正常血糖(NGR)、IGR和糖尿病(DM) 3类。结果 2型糖尿病(T2DM) 940例(20.08%),女性高于男性,≥65岁年龄组为所有年龄组中最高(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为1 026例(21.91%),不同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GR组中腹型肥胖和血压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危险因素检出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中IGT或IFG史的检出率高,与其他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PG联合DDRS量表筛查糖尿病及IGR敏感度高。FPB联合DDRS的方法在≥29的切点取得最大灵敏度74.57%,特异度82.32%。结论 FPG联合DDRS量表可以作为社区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阚国慧 《健康天地》2009,3(12):112-114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社区康复的作用,探讨糖尿病防治新模式。方法:通过健康体检筛选出符合糖尿病前期标准的人群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干预组人群50例。对干预组糖尿病患者开展了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结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干预后DM前期人群的相关知识知晓率、经常锻炼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重控制率差异无显著性。另外,对干预前后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DM前期人群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等均有所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M患者进行社区干预,可明显提高DM前期人群的知识知晓率、经常锻炼率、血糖控制率及血脂控制率,可有效减缓IGT和IGF向DM的转变,降低各种DM高危因素指标,有望减少DM的发病率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DM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高危人群临床选择性筛查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选择性筛查方法在社区早期发现糖尿病的筛查效果。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前来就诊的45岁以上具有高血压、体质指数≥24kg/m2、糖尿病家族史等1项或几项高危因素者作为筛查对象,进行空腹血糖(FPG)和2h血糖检查。并随机调查部分筛查对象的认知和行为现况。结果757名高危对象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调节受损检出率分别为31.04%,8.85%和24.57%。总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70.28%和60.14%(P<0.01),其中糖尿病和IFG检出率的性别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调查的199名筛查对象中,96.98%和89.45%的调查对象对筛查项目和费用表示认同,90.95%愿意动员身边具有高危因素者进行筛查。调查对象对糖尿病高危因素和糖尿病前期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分别仅占27.14%和25.13%,医生主动动员筛查者占31.16%。结论对45岁以上的具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FPG和2h血糖筛查有较高的检出率,通过加强社区医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社区宣传、发动以及已接受筛查的高危人群的伙伴影响,临床选择性筛查可以作为社区糖尿病早发现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分析南昌地区中老年人群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病以及治疗、达标状况,为社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对南昌市15个社区,年龄40岁及以上共计10 071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测。结果实得有效人数10 008例,糖尿病(DM)患病率为13.47%(标化后为14.2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25.39%(标化后为22.66%),糖尿病知晓率为44.88%,药物治疗者占60.99%。其中选择口服降糖者最多,口服降糖药患者中,单一服药者最多,所选药物中,ɑ-糖苷酶抑制剂多于磺脲类促泌剂及双胍类。在已知DM患者中,血糖达标率23.47%,血脂达标率25.45%,血压、体重达标率分别为41.16%、40.00%,各指标均达标者仅占2.8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53.56%;合并脂代谢异常者68.84%;合并超重或肥胖者74.11%;合并代谢综合征(MS)45.25%;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以及MS的比率为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糖代谢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南昌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较高;社区糖尿病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并存在着糖尿病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治疗不规范和综合达标率低的状况。提示要加强对社区40岁及以上人群定期用OGTT方法进行糖尿病的筛查,规范并综合治疗糖尿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综合达标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指尖毛细血管空腹血糖(指尖FPG)筛检社区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低减(IGT)]的切点,为人群普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保定市3个社区,以社区内45岁以上居民3250人为筛查对象.对指尖FPG≥5.1 mmol/L者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空腹血糖及服糖2 h静脉血浆血糖(2hPG),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应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确定糖尿病及IFG、IGT的切点,判断诊断价值.结果 检出糖尿病230例(7.3%),IFG 166例(5.2%),IGT 204例(6.7%);以指尖FPG为测试变量,以是否FPG≥7.0 mmol/L及或2hPG≥11.1 mmol/L为说明变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905,最佳切点为6.0 mmol/L,最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8.0%和89.3%;以是否FPG<5.6 mmol/L、是否FPG<7.0 mmol/L及7.8 mmol/L≤2hPG≤11.1 mmol/L为说明变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3、0.719,最佳切点均为5.7 m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50.3%、28.0%;60.8%、28.0%).结论 用指尖FPG 6.0mmol/L为切点筛查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相对可靠;但指尖FPG筛查IFG、IGT不可靠.指尖FPG筛查社区人群简便、快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随访3年糖代谢转归情况,为糖尿病的早期防治及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青岛市抽取3 844名35~74岁非糖尿病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和糖调节受损(IGR)组,其中IGR组再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异常(IGT)组和IFG+IGT组,观察2006—2009年3年中研究对象糖代谢指标转归情况。结果青岛市随访3年非糖尿病人群2型糖尿病(T2DM)累积发病率为11.2%;其中男性和女性人群T2DM 3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2.9%和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和农村地区人群T2DM 3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9.1%和12.0%,其中城市地区45岁~、55岁~和65~74岁人群T2DM 3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6.4%、12.5%和11.5%,均低于农村地区的11.1%、19.9%和2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和农村地区35~44岁人群T2DM 3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9.0%和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GT、IGR、IFG、IGT和IFG+IGT组T2DM 3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1%、20.8%、20.9%、14.5%和32.3%;各组T2DM 3年累积发病率比较,IFG、IGT和IFG+IGT组T2DM 3年累积发病率均高于NGT组(P0.05),IFG+IGT组T2DM 3年累积发病率分别高于IFG、I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岛市非糖尿病人群糖尿病发病率较高,农村地区≥45岁人群和IGR人群是T2DM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的筛查,探讨糖尿病早期预防和控制策略。方法采用天津市城市老年人糖尿病筛查表,对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糖尿病的筛查,并进行早期干预和临床分析。结果在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的筛查中,糖尿病(DM)、糖耐量低减(IGT)及空腹血糖损害(IFG)的检出率分别为17.58%,1%和0.82%。与检出率相关的因素有: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和家族史,显示社区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中存在大量无症状的DM、IGT、IFG人群。结论在社区开展老年糖尿病筛查,对高危人群开展广泛的糖尿病教育和防治,早期发现DM、IGT和IFG,把糖尿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是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6岁以上城乡居民空腹血糖(FPG)异常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按分层抽样原则,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各抽取1个市(县),对在当地居住满5年的2 000名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血样采集。结果江苏地区6岁以上居民空腹血糖异常率为4.8%,16岁以上人群随年龄的增长,血糖异常率呈明显上升趋势(χ2=65.37,P0.01)。男性人群空腹血糖异常率(7.0%)显著大于女性人群(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0,P0.01),其中45岁以上男性人群空腹血糖异常率最高,为19.1%,45岁以上女性人群空腹血糖异常率为9.8%。从3个地区比较来看,苏南昆山地区人群空腹血糖异常率(7.7%)显著高于苏北灌云和苏中姜堰地区(均为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3,P0.01)。从主要职业情况来看,本次调查显示农民的空腹血糖异常率(16.5%)最高,其中男性为22.8%,女性为11.4%,其它依次为机关干部离退休人员=科技人员全职主妇(夫)公司职员工人医药卫生人员教师在校学生。从主要文化程度来看,文化程度为小学或以下人群空腹血糖异常率(22.4%)显著高于其他文化程度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7,P0.01),其中男性人群空腹血糖异常率最高,为38.9%。结论江苏地区糖尿病(DM)总体发病率低于全国水平,但部分人群呈高发状态,应加大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定期筛查,以达到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为有效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东院区内分泌科住院的439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室生化指标测定;由专业眼科医生进行双侧眼底照相,根据病变严重程度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根据年龄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评价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控制良好为≥65岁人群HbA1C8.0%,65岁人群HbA1C6.5%)。用SAS 9.4软件进行t检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39例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138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30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年龄、男性比例、糖尿病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及服用降压药的比例均高于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而尿酸、甘油三酯、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均低于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血糖控制良好的T2DM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低于血糖控制差的患者(OR=0.450,95%CI:0.212~0.957),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血糖控制良好的T2DM患者发生Ⅱ期及以上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低于血糖控制差的T2DM患者(OR=0.326,95%CI:0.131~0.81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5岁以下T2DM患者HbA1C控制在6.5%以下,65岁及以上T2DM患者HbA1C控制在8%以下,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风险,特别是Ⅱ期及以上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宁波市近郊农村女性居民不同血糖状态分布特征,为社区糖尿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宁波市某乡镇1 298名成年女性中非确诊糖尿病者通过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浆葡萄糖(2hPG)检测,进行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筛查。统计分析该人群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检出率,比较不同血糖代谢状态人群的体重、腰围、血压等差别。【结果】有效筛查1 276人,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17.48%(年龄调整检出率为13.57%),糖尿病检出率为4.23%(年龄调整检出率为2.25%)。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0岁以下无糖尿病检出。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检出均主要依据单纯符合2hPG诊断标准来判定。血糖正常和异常人群的体重、腰围、血压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重视2hPG检测在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筛查中的作用,并加强对体重、腰围、血压异常人群和40岁以上人群的血糖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个体化临床营养疗法强化干预对新诊断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上海市虹口区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新筛查并诊断为糖尿病前期患者70例,以社区为单位分为临床营养治疗组(干预组)35例和常规随访组(对照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进行每2个月1次的个体化膳食分析、营养指导以及糖尿病健康教育。随访8个月分析转归及影响因素。结果 8个月后,干预组在体质指数、体脂率、餐后2 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2.86%)进展为糖尿病,但干预组有31例(88.57%)患者逆转为正常糖耐量(NGT);对照组仅1例(2.86%),两组逆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体脂率、总胆固醇值的下降与糖尿病前期逆转为NGT呈独立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营养干预可显著增加糖尿病前期人群的NGT逆转率。体脂率、总胆固醇值的下降是糖尿病前期人群逆转为NGT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发现和管理。方法:筛查深圳市宝安区40岁以上人群,发现血糖升高者,进行临床检查后在2000年确诊有516例2型糖尿病,将新发现的糖尿病病例列为初治组,将发现有糖尿病治疗史的病例列为再治组。结果:在两组之间中,无症状的病人人数有显著差异(P<0.01),但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尿糖、体重指数、腰/臀比值,无运动和有合并病等异常情况的2型糖尿病病例中2组没有差异(P>0.05)。结论:每年进行40岁以上人群血糖常规检查对发现糖尿病最有效。应对所有40岁以上的人群应建立健康档案以便管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社区中老年人中PDM人群的血糖与血脂特征,探讨多指标联合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9 946名社区中老年人用FPG、2 h PG筛查PDM;选择其中1 048名PDM筛查血脂(TG、CHO、HDL、LDL)、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水平,分析其特征。结果 9 946名中老年人,不同性别间FPG、2 h 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P=0.217),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217,P0.01)。2 h PG检测DM漏检率为13.13%(91/693);PDM漏检率为13.95%(277/1 986)。TG、CHO、HBA1C、HDL、INS、LDL各项都存在超标人群,以CHO最高。结论社区中老年人有大量的PDM和DM隐匿其中,多无临床症状,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一样,在PDM人群中常伴随发生,联合检测能早期发现PDM及并发症,对监控社区中老年人中DM主要危险因素与血糖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浙江省临海市农村社区糖尿病人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农村地区DPN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临海市38个农村社区建档的糖尿病慢性病管理人群进行DPN筛查,共完成筛查621例,男性247例,女性374例,年龄31~89岁,平均(60.5±11.4)岁。DPN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进行诊断。根据有无DPN分为DPN组(212例)与非DPN组(409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DPN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临海市农村社区糖尿病人群中DPN患病率为34.14%;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史、腰围、体质指数、收缩压、肌酐、尿酸、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腰围、体质指数和尿酸是与DPN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长期良好控制血糖、血压及多项代谢异常可能对DPN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宁夏银川市居民糖尿病(DM)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健康行为状况及患病情况,为以社区为基础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银川市2个社区年龄20周岁~的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调查1 132份问卷,1 084份有效,有效率为95.76%;糖尿病知识普及率较低,6项DM相关知识全部正确回答率仅为12.73%;经χ2检验,各年龄段人群对各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对并发症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l);男女性对各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仅糖尿病的饮食运动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非DM组与DM组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知晓DM知识及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银川市居民对糖尿病各项知识知晓率较低,不利于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应通过有效途径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35岁及以上人群未诊断糖尿病的特征,为调整糖尿病早发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3年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以35岁及以上18 736名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根据空腹血糖(FP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水平(2 h PG),结合调查问卷中是否已诊断过糖尿病来鉴别未诊断糖尿病。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Rao-Scottχ2检验、Pearson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5岁及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7.57%,其中未诊断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为31.94%。在符合诊断标准的3 795例糖尿病患者中,未诊断糖尿病的构成比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城乡结合地和农村的未诊断糖尿病构成比分别为26.56%、37.34%和4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医疗保险类型间未诊断糖尿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诊断糖尿病患者中以单纯OGTT 2 h PG升高为主要血糖异常形式,占49.80%,其次是FPG和OGTT 2 h PG两者都升高(26.50%)及单纯FPG升高(23.70%)。未诊断糖尿病患者血压和体质指数(BMI)未达标的比例分别为84.15%和64.69%,不经常体育锻炼率(77.74%)高于确诊糖尿病患者(7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性别后,不经常体育锻炼在两组间仍有差异(OR=0.772,95%CI:0.658~0.906,P0.01)。结论上海市未诊断糖尿病中糖负荷后血糖升高比例高,未诊断糖尿病预后危险因素控制情况不乐观,改进初筛方法在重点人群中加强筛查,早期发现糖尿病,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高危人群评分在糖尿病高危筛查中的应用,分析糖尿病前期在高危人群中的分布及危险因素为预防2型糖尿病提供思路。方法对筛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糖检测。结果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2.5%男性患病率为11.8%,女性患病率为12.9%,18-44岁组、45~59岁组、60岁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9.5%、8.7%和15.5%。筛查人群的超重率为46.0%,肥胖率为29.5%;吸烟率为31.5%,戒烟率为3.5%,饮酒率为27.5%;体育锻炼率为81.5%;嗜盐率为20.0%血压控制率为51.0%。半年血压、血糖、血脂检测率分别为92.5%、53.5%、41.5%。超重肥胖、吸烟是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高危人群评分标准的灵敏度为90.5%。结论高危人群评分标准可用于高危人群快速诊断,东丽社区居民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J寸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对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干预的效果,为家庭医生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静安区北站社区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453例,按是否自愿接受家庭医生签约管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按照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要求进行干预。观察组由签约的家庭医生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由社区从事公共卫生的医护人员进行管理。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庭医生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可使其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提高,血糖控制较好,且可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率。社区家庭医生积极参与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干预管理,能够有效地延缓和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有助于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街社区进行社区健康体检时发现的糖尿病前期人群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所入选患者进行血糖、血压、身高、体重等体格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等干预方法进行干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及饮酒、饮食不当、缺乏锻炼、超重肥胖不良行为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酒、饮食不当、缺乏锻炼、及超重肥胖等不良行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效果良好,可以有效促进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行为形成,从而预防或延迟糖尿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上海市城镇社区50岁及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社区人群脑卒中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2个社区的50岁及以上的2 031名居民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结果分为对照组(无高血压和糖尿病,881名)、高血压组(781例)、糖尿病组(112例)和高血压糖尿病组(257例),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计算脑血流动力学积分值。结果对照组、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糖尿病组的脑血流动力学积分值分别为(80.4±23.4)、(67.9±28.0)、(73.0±24.3)和(56.3±3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954,P0.01),积分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对照组、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糖尿病组脑血流动力学积分异常率(75分)分别为28.6%、48.9%、41.1%和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69,P0.01),积分值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将脑血流动力学积分值按四分位数分组,4组人群积分值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951,P0.01),低分(P0~P25)比例较高的依次是高血压糖尿病组、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结论高血压和糖尿病均可导致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异常加重,应加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脑卒中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