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导航在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5例三叉神经痛病人术前均行CT薄层扫描.将影像学资料输人神经导航系统,标记卵圆孔等重要结构后行三维重建,术中在导航引导下进行卵圆孔穿刺后行射频热凝治疗。结果术中卵圆孔穿刺准确率100%,术后即刻疗效优良9例,良好6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三叉神经痛的射频热凝治疗中.应用神经导航提高了穿刺卵圆孔的精确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使用CT和神经电生理定位引导射频热凝术穿刺半月神经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人取仰卧位或坐卧位,采用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在CT颅底薄层扫描(行三维重建)引导下穿刺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并通过神经电生理电刺激确定电极针裸露段的准确位置,温控射频对靶点进行毁损,然后在麦氏囊内注射甘油0.3 ml.结果均一次性穿刺进入卵圆孔,定位准确,在热凝毁损不同三叉神经感觉分支时未损伤其他脑神经.疼痛即刻消失,仅术区面部遗有麻木感,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颅底CT薄层扫描配合神经电生理定位,提高了卵圆孔穿刺的成功率和精确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神经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的156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头部3D-CT薄层连续平扫,并将影像资料导入SteahhStation Tria Plus手术导航系统,图像经三维重建后,确认患侧卵圆孔作为靶点,在导航实时引导下进行卵圆孔穿刺,并行电生理测试,再次确认靶点的位置无误后,进行射频热凝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穿刺成功,射频热凝术后,患者原有的面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前患者VAS评分为9.67±0.47,术后VAS评分为0.22±0.57,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且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神经导航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是一种微创,安全和疗效显著的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18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8,自引:7,他引:51  
目的对1860例采用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例进行分析,并探讨X线、三维CT及导航卵圆孔定位在难治性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及技巧。方法对单纯第I支、第II支和第III支疼痛者分别进行眶上孔、眶下孔或侧入路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对第II支合并第III支疼痛者应用改良的Hartel前入路卵圆孔穿刺法进行温控射频热凝靶点毁损。同时对42例定位困难的三叉神经痛病人,在射频热凝治疗术中应用X线、三维CT或导航进行卵圆孔定位或在术中验证靶点。结果术后即刻疗效:优良1465例,良好326例,无疗效69例,总有效率96.3%。8个月~2年远期随访1052例,1年内复发117例,2年内复发261例,1年复发率为11.1%,2年复发率为24.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温控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可靠,X线、三维CT及导航卵圆孔定位弥补了徒手穿刺的缺陷,提高了卵圆孔穿刺的成功率和精确性,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治疗后复发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2年12月在我科接受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213例,其中复发病例15例,11经改变射频条件再次对其行射频毁损,4例行微血管减压术,分析手术复发的原因及对策。结果11例患者再次射频毁损治疗,9例患者术后面部疼痛消失;2例术后一周内逐步缓解。另外4例行微血管减压治疗,术后面部疼痛均缓解,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面部麻木感,经积极治疗后逐步缓解。结论卵圆孔偏大、毁损温度低是导致射频热凝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责任血管持续压迫次之,术前严格把握适应证、选择适当的射频条件可以减少手术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无框架立体定向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系统引导下,对3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行经前入路卵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术中电刺激验证靶点,而后进行靶点射频热凝治疗。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随访6~36个月,疼痛完全消失29例,疼痛减轻1例;术后出现面部麻木8例,咀嚼力减弱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无框架立体定向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明显减少盲穿过程因深度或方向掌握不当产生的并发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射频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采用穿刺技术将前端裸露的绝缘针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70~80℃热凝,并对手术效果进行随访.结果疼痛完全消失者90例,疼痛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者12例,无变化者6例,总有效率为94.4%,复发率为3.9%.结论射频术汉疗三叉神经痛效果明显,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温控射频热凝加甘油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穿刺方法、疗效、复发率、并发症。方法 采用Hartel前入路穿刺法。温控射频热凝加甘油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52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94.2%、复发率为7.7%。结论 温控射频热凝加甘油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是安全、简便、有效、适应证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9—2017-03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神经外科152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中使用TSEP、BAEP监测的110例患者为观察组,未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有效率(含显效、好转)以及面瘫、眩晕、面部麻木及听力下降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有效率94.5%(104例),出现眩晕3例(3%);对照组术后有效率76.2%(32例),出现眩晕10例(23.8%),听力下降2例(4.8%),面部麻木5例(11.9%),面瘫1例(2.4%)。2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有效对术者实时预警,避免脑神经损伤,保障微血管减压术的效果,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虚拟现实技术辅助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VR)技术卵圆孔重建在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中的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 对26例第Ⅱ、Ⅲ支疼痛的三叉神经痛病人,于射频热凝治疗术中应用虚拟现实重建,根据针尖靶点与卵圆孔的关系,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进行温控热凝射频治疗.结果 VR技术可清楚显示射频针与卵圆孔的三维成像关系,经1~2次调整后针尖位于卵圆孔.本组26例病人疼痛全部消失,优良率100%,优于常规治疗方法的78.8%,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1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VR技术提供了穿刺过程的实时三维成像,为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射频热凝治疗射频针与卵圆孔的关系提供了可靠的解剖学依据,提高了卵圆孔穿刺的成功率和精确性,并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治疗情况,其中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组28例,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组32例,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微血管减压术的治愈率优于射频热凝组;两组的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首选微血管减压术,而射频热凝术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或有开颅手术禁忌症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01—2016-01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的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2组患者随访1~18个月,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并发症与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结果显示,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面部感觉减退或麻木、听力下降或耳鸣、恶心呕吐、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4.2%,对照组复发率为1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均能取得显著的疗效,但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后患者的复发率更低,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底CT重建加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方法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在颅底CT重建加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下,运用射频治疗2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结果 28例全部穿刺成功,无穿刺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一次止痛.随访4年,1年复发1例,2年复发2例,3年复发3例,共复发6例.结论 颅底CT重建加神经电生理联合引导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创伤小、疗效确切,可作为外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采用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 甘油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结果和副作用。方法 仰卧位或坐位,Hartel前入路穿刺法,局麻下经卵圆孔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温控射频热凝对靶点进行毁损并注入甘油0.3~0.55ml。结果 疼痛消失8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5%。随访75例,随访时间平均为2.1年,8例复发,复发率为10.6%。结论 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 甘油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和副作用,它是高龄或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病人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D-CT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精确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分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300例,采取hartel前入路法穿刺,当穿刺针触及颅底或患者出现剧痛时,行颅底CT薄层扫描,根据卵圆孔与穿刺针的相对方位调整进针进入卵圆孔,再次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根据射频仪电生理刺激结果确定针尖确切位置,行三叉神经分支的选择性精确热凝。结果一般经过0~2次调整所有病例均穿刺成功,结合射频仪电生理定位可做到分支精确毁损,手术近期有效率在95%以上,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3D-CT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做到安全、确切和有效,三维CT重建可准确地反应穿刺针的方位及进入深度,结合电生理定位,可达到三叉神经分支精确毁损。  相似文献   

16.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目前治疗手段多样,其中射频热凝治疗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疗法,治疗的关键在于穿刺卵圆孔的准确率及深度的掌握,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将虚拟的数字化影像与实际神经系统解剖之间建立动态的联系,可在术中实时动态指示穿刺部位,从而保证精确定位和减少损伤。本文系统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临床上联合应用神经导航定位系统与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辅助穿刺半月节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相关文献并总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射频温控热凝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对门诊及住院的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采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或外周神经,应用射频温控热凝毁损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结果共治疗各类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131例。其中三叉神经痛115例,偏头痛1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例,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1例。随访8~46个月,平均12个月。获得优良者106例(80.9%),良好21例(16.0%)。除原疼痛部位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减退外,无其他严重、永久并发症。结论采用经皮穿刺射频温控热凝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操作安全,治疗效果良好,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目的 提高对三叉神经痛热凝射频治疗并发症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从 1 980年至 2 0 0 1年收治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 3 70 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所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总有效率达 97%。出现咬肌瘫痪 71 0例 ,复视 6 3例 ,角膜炎 2 6例 ,神经麻木性疼痛 1 9例 ,听力减退 1 4例 ,后组颅神经损伤 1 1例 ,视神经损伤 5例 ,肢体偏瘫 4例 ,腮腺瘘 2例 ,死亡 1例。结论 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是一损伤轻 ,疗效肯定和可重复的治疗方法 ,但也具有诸多且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应用卵圆孔定位仪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卵圆孔定位仪在选择性经皮温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方法对三叉神经第Ⅱ、Ⅲ支疼痛者或第Ⅰ、Ⅱ、Ⅲ支同时疼痛者应用Hartel前入路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其中260例患者应用三叉神经卵圆孔定位仪辅助定位,对39例患者术中应用X线或三维CT进行卵圆孔靶点验证。结果所有病例穿刺成功。术后即刻疗效:优良206例,良好42例,无疗效12例,总有效率95.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卵圆孔定位仪可用于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辅助定位,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梳理对复发型和无血管压迫型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采用神经梳理处理的复发型(16例)和无血管压迫型(18例)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7 d内,总疼痛缓解率为85.2%,复发型疼痛缓解率为81.3%,无血管压迫型疼痛缓解率为88.9%;轻度面部麻木13例,明显面部麻木21例。术后3个月,总疼痛缓解率为76.5%,复发型疼痛缓解率为75.0%,无血管压迫型疼痛缓解率为77.8%;轻度面部麻木28例,明显面部麻木8例。术后3个月,面部麻木明显改善(P<0.05)。结论 神经梳理可作为治疗复发型和无血管压迫型三叉神经痛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