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广宇 《现代养生》2014,(8):112-112
本文从检验质量现状出发,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床检验分析质量指标设定方式优势,及其对提高检验质量指标的作用,以期为日后的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指标工作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2.
质量是临床实验室管理的核心。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15189:2012中对质量指标的建立、应用、评估和监测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根据ISO 15189:2012的规定,对质量指标和质量目标的概念、定量检验项目分析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应用进行诠释,以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标准化西格玛验证图评估实验室常规生化检测项目性能水平.方法 选取2021年4月室间质量评价(EQA)回报结果中偏倚绝对值的平均值作为项目的偏倚估计,选取3个月室内质控累积在控变异系数作为不精密度估计,采用卫生行业标准WS/T 403-2012的允许总误差作为项目质量规范,绘制标准化西格玛性能验证图.对σ<6的...  相似文献   

4.
医疗质量指标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医疗质量指标评价方法,本对某医院1996年至2000年医疗质量的指标确定了医疗质量的评价体系,运用卫生管理统计学原理进行数据处理,排出评价位次,达到客观的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目的,结合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和5年中各指标的动态变化,将工作效率指标,诊断质量指标,管理质量指标逐一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5.
陈立 《中国医院统计》2004,11(2):127-129
目的减少医院目标定量管理中的差错,提高考核计分质量.方法采用以6σ为目标的DMAIC方法,对目标考核定量管理中的计分过程进行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结果明确了医院目标定量管理中造成缺陷的因素,规范了考核计分过程,使4.75σ提高到5.1σ水平,降低了缺陷,提高了计分质量.结论以6σ为目标的DMAIC方法对减少医院目标定量管理中的差错,提高考核计分质量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质量指标是对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的衡量,它可监测和评价检验全过程中各个关键步骤的性能满足要求的程度,已经成为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介绍了质量指标在我国的建立与应用情况,有助于实验室等各相关方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综合评价法中的综合系数公式,来反映各医疗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资料来源及评价内容 1.1 本文资料来源于大庆市第四医院统计室1994年至1995年年终报表。 1.2 评价内容:运用综合系数评价床位利用与疗效及医院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8.
医疗质量指标的动态描述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动态指标动态评价医院工作状态。方法:制订动态指标的参考值,利用控制图完成对指标的控制。结果:空床数,占床比,在院平均住院日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以周历为一个周期。外科受节假日影响较大。结论:动态指标控制有利于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基于病种的动态指标更具实际控制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级检验方法用于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3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分级检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拉网式检验。分别检测2组患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LDL、Apo AI、Apo 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TC、HDL的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检查,能提高检查结果准确性,缩短等待时间,控制重检查,减少患者支付的医疗费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医学检验实验室建立质量目标管理 ,以适应社会需求。〔方法〕 分析目前我国医学检验实验室建立质量目标管理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探讨 6 质量管理理与质量目标管理的关系。〔结果〕 目前国内的实验室普遍未建立科学的质量目标 ,而国外许多产品的质量目标已达到合格率为 99999.6 6 %。国内医学检验实验室在质量管理上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结论〕 医学检验实验室只有建立科学的质量目标 ,才能促进实验室不断改进以获得高质量的检验报告 ,以适应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和防疫措施 ;避免医疗事故 ,服务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Westgard方法决定图判定Olympus AU2700生化检测系统的性能。方法:依据NCCLS EP5-A文件进行精密度实验操作,应用EXCEL软件对Olympus AU2700生化分析仪测定19个常规生化项目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批内、批间、日间和总不精密度。不准确度根据2009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第3次全国常规化学室间质评统计结果确定。计算各项目的不精密度、不准确度相对于CLIA88总允许误差(TEa)的百分比,并利用Westgard方法决定图判断生化检测系统性能的可接受性。结果:钠(Na)和尿素氯(Bun)性能差,钙(Ca)、总胆红素(T-Bil)和肌酐(Cr)性能边缘,氯(C1)、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KP)和直接胆红素(D-Bil)性能良好,其余10个项目的性能优秀。结论:Na和Bun性能差,需要对其进行方法改进和性能的重新评估。应用Westgard方法决定图可简单、准确、直观地判断检测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2.
应用操作过程规范图设计临床检验室内质控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操作过程规范 (OperationalProcessSpecifications,简称OPSpecs)图显示的是测定方法的不精密度、不准确度和已知质量保证水平达到规定质量要求需要采用的质控方法之间的一种线条图。OPSpecs图可用于证实当前统计质控的方法是否适当 ,或选择新的控制方法是否能达到分析质量要求。由于不需计算临界误差并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 ,应用OPSpecs图可简化设计质控方法的过程。只要将测定方法的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标记在OPSpecs图上 ,就能直接查出选择的质控方法保证质量水平的能力。原理和方法1 规定操作要求操作过程规范指的是实验室测定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临床检验专业质控指标的监测,分析、探讨如何合理利用检验前五项质量指标来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实时监测并收集新疆某院临床检验中心的3 816份不合格标本数,回顾性统计分析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血培养污染率、抗凝标本凝集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运用检验标本相关的4项质量指标(抗凝标本凝集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标本类型错误率)对本院住院精神病患者标本实时监测及管理,以提高分析前标本质量。 方法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回顾性统计我院精神病患者2017年4个质量指标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沟通、培训,观察2018年4项质量指标来评价整改情况。 结果2017年与2018年4项质量指标分别比较除标本容器错误率无统计差异外(P>0.05),其余3项质量指标均有统计差异(P<0.05)。不合格标本的病区分布中,抗凝标本凝集率最高的为精神科妇女儿童病区占1.024%;标本容器错误率最高的为精神科老年病区占0.050%;标本采集量错误率及标本类型错误率最高的均为心身科病区,分别占比0.078%、0.068%。 结论运用检验标本相关4项质量指标对本院精神病住院患者标本进行实时监测、动态管理,统计分析找出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沟通培训,能有效提高分析前检验标本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的检验方法对尿液标本尿液潜血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64例尿液潜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2例,实验组采用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方法联合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验,对照组采用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检验准确率97.56%,对照组检验准确率为80.4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应用尿液分析仪检验尿液潜血准确性较低,与显微镜红细胞技术方法联合应用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及评价标准。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的240例水样,分别采用滤膜法和多管发酵法检验,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准确率。结果: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多管发酵法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滤膜法,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滤膜法与多管发酵法均属于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相较于滤膜法,多管发酵法检验准确率更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提高痰液细菌学检验,对痰标本的细菌学检验,对痰液标本收集,检查结果,结果评价进行分析。掌握上呼吸道标本及下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及评价标准。方法 随机抽取生活中的饮用水600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水样采取多管发酵法进行检验,对照组水样采取滤膜法进行检验,对比2组水样的检验效果以及评价标准。结果 观察组268份检测结果合格,32份不合格,总合格率为89.3%,对照组200份合格,100份不合格,总合格率为66.7%,观察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多管发酵的检验方法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取滤膜法进行过滤检验的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管发酵的检验方法检验后的水样数值准确性较高,符合相关饮用水的判定标准,因此在相同的检验环境下,多管发酵的检验方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rrjk》2017,(8)
目的:探究不同的梅毒检验方法检验梅毒螺旋体的检验效果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患有梅毒的患者40例,采用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三种不同的方法对梅毒螺旋体进行检验,将三种检验方法的特异度、阳性率和敏感度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三种检验方法检验处的阳性率均较高,TPPA的阳性率为100.00%,ELISA的阳性率为98.32%,TRUST的阳性率为89.37%,TPPA和ELISA检验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RUS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PA的敏感度为97.16%,ELISA的敏感度为84.17%,而TRUST只有70.49%,TPPA和ELISA的敏感度均明显高于TRUST,且TPPA和ELISA的特异度也均高于TRUS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上不同的梅毒情况,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可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避免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