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寻求适合 O139群霍乱疫情的病原学检测方法,以便为 O139群霍乱疫情的防控提供及时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 O139群霍乱弧菌的核酸检测、常规分离培养、 O139群霍乱弧菌快速检测(胶体金法)。结果O。群霍乱弧菌的核酸检测阳性结果9份,且从这9份标本中分离到阳性菌株9株,有7份试样第一次增菌液胶体金法呈阳性反应,2份试样经过第二次增菌后胶体金法才呈阳性反应。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胶体金法作为辅助检测 O139群霍乱弧菌的方法,可以较快得到初步结果,将两种方法与传统的分离培养鉴定相结合,可以保证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田云天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688-1688,1690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霍乱的发生、流行及变化特点,为制定今后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渝北区2003~2004年两起O139霍乱疫情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2004年渝北区霍乱疫情较2003年疫情涉及的时间长,地域广、病人及阳性带菌者多,但两起疫情感染率、感染发病率无统计学意义。两起疫情都因农村群体就餐食物污染引起暴发,病人均以中老年、农民、女性病人为主。但2004年病人临床表现较2003年轻,季节分布已进入冬季,病人发病时间分散。结论:应加强群体性聚餐申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市场上销售的水(海)产品的监督监测;霍乱防制在冬季不能放松;应加强农村村民的霍乱防治知识教育和霍乱的日常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大丰市裕华镇丰裕村成功扑灭了一起因聚餐引起的霍乱疫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O139群霍乱疫情发生的比例不断上升,疫情的发生主要跟食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产品,特别是甲鱼有关。2013年5月9日,麻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上级主管部门通知,该市熊家铺一男子因剧烈腹泻在武汉协和医院被临床诊断为疑似霍乱病例,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经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实验室复核诊断为O139群霍乱弧菌,毒素基因(ctxAB)阳性,对病因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9日,泰兴市发生了一起O139型霍乱疫情,这是继2003年后霍乱疫情在泰州市的重新发现.疫情发生后,疾控部门对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未发生死亡病例和二代病例.  相似文献   

6.
微量板培养法在O139群霍乱疫情中的应用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采用霍乱弧菌常规培养法与微量板培养法,对一起O139群霍乱疫情现场疫源标本进行比对检测研究,以探讨微板法替代常规法的可能性。方法:用霍乱弧菌常规培养法口与霍乱弧菌微量板培养法心,对某地O139群霍乱疫情现场采集的442份疫源检索样品,同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对比观察检测结果。结果:两种方法同时检测442份样品,共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18株,其中常规法检出16株,微板法多检出2株为18株。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2%和4.07%,阳性符合率为88.89%,检出率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微板法稍好于常规法,并且微板法还具有以下优点:1)灵敏度高;2)抗原凝集性好;3)培养板体积小、培养基量少(每孔仅1ml)、容量大(每板可做24份样品);4)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设备;5)微量板使用后,经消毒清洗可回收再利用,节约成本,在工作量大时,其实用、简便的优点更为突出。结论:微板法可以用于霍乱弧菌病原检测,可靠性较高,且检测霍乱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已达到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南通市O139霍乱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通市1999~2011年O139霍乱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南通市1999~2011年共报告O139霍乱72例,以散发疫情为主;流行高峰在7~10月;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发病年龄有老年化的倾向;病例临床分型以中重型为主;大部分发病与聚餐或食用不洁食物有关.结论 针对南通市O139霍乱流行特点,应落实“三管一灭”,开展卫生宣教,加强疫情监测,坚持“早、小、严、实”的原则开展疫点处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道了一种快速、简便、特异、敏感和价廉的斑点印迹ELISA法,用以检测水泻患者粪便中的霍乱弧菌O139抗原。 该方法将3μl等份样本点印到硝基纤维素(NC)带上并风干,另设阳性对照为3μl霍乱弧菌O139TH166Ly,阴性对照为3μl适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O139霍乱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患者及其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人群、环境、水体和食品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按国家标准诊断患者和带菌者。结果2002-2006年共发生4起疫情,暴露者818人,感染率为20·66%,罹患率为3·42%,带菌率为17·24%,死亡率为0·12%;各起疫情均与聚餐有关,均有食用虾或甲鱼史;疫情发生地均为近郊农村,宴席性质均为农村家宴;患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腹泻,水样便,中重度病例占39·29%。结论4起O139霍乱疫情与虾或甲鱼携带O139霍乱弧菌污染食品、食具传播有关,感染率高,带菌者明显多于患者,发病重,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是预防O139霍乱食源性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3种检测霍乱肠毒素(CT)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方法:利用PCR法、山梨醇发酵试验和CT平板测定法对霍乱弧菌的CT进行检测。结果:185株霍乱弧菌PCR法检测CT阳性92株,阴性93株;山梨醇发酵试验检测CT阳性92株,阴性93株;CT平板测定法检测CT阳性78株,阴性107株。结论:PCR法和山梨醇发酵试验检测霍乱弧菌CT的符合率为100%;CT平板测定法只可用于检测0139群霍乱弧菌的CT;山梨醇发酵试验可用于检测霍乱弧菌的CT,其操作方便简单,检测CT最快5h出结果,是一种实用的CT快速检测法。  相似文献   

11.
O_(139)霍乱的流行特点及趋势分析董柏青,李翠云,王鸣柳,刘飞鹰在人类与霍乱斗争长达近两个世纪(1817年至今)以来,01群霍乱弧菌是引起流行性霍乱的唯一病原。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不致病或仅引起散发腹泻和肠道外感染”的非01群霍乱弧菌最近被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一起霍乱暴发的原因及其临床表现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疫点所有聚餐人员进行个案调查,以肛拭和食品、环境采样培养分离霍乱弧菌,按国家标准诊断患者和带菌者,并采取控制措施。结果此次霍乱暴发流行时间为2007年9月12—28日,感染者15例(6.64%),发病者6例(2.65%),带菌者9例(3.98%)。患者临床表现差异极大,1例重型患者很快出现脱水、休克及无尿肾功能损害,而5例轻型患者仅表现无痛性腹泻数次。均有参加丧葬宴聚餐食海虾史,且从剩余虾中检出O139型霍乱弧菌。结论此次疫情是因进食被O139型霍乱弧菌污染的外地海虾而引起的O139型食源性霍乱暴发,以轻型患者及带菌者为多。应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及对该病与普通肠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2008年10月武汉市一起霍乱疫情的应急处置经过,并进行探讨。[方法]按照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确诊病例及开展调查处理。[结果]该起疫情共发现1例霍乱O139病例(临床分型为典型病例、中型)、2例健康携带者。经对患者及健康携带者的隔离治疗、疫点消毒、共同暴露人群的居家医学观察等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二代病例。[结论]虽然疑似感染源虽未能检出阳性标本,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可能为发病前一天的一次聚餐时感染。  相似文献   

14.
《上海预防医学》2021,33(2):128-131
【目的】对2018年浙江省海盐县一起霍乱疫情进行霍乱弧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分析,为霍乱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病例、密切接触者粪便样本和外环境、食品样本进行菌型鉴定和毒力基因检测,并对菌株进行临床常用的2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采集1例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样本101份、外环境样本35份、食品40份,总计176份样本。在1份病例的首次粪便样本中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经实时荧光PCR法检测为毒素基因ctxA阳性,其余175份样本均未检出霍乱弧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喹诺酮类(诺氟沙星、左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类(头孢噻肟、头孢噻吩)、青霉素类(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对四环素、强力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利福平耐药。【结论】本次霍乱疫情检出1株携带ctxA毒素基因的O139群霍乱弧菌,诺氟沙星、左氟沙星等抗生素可作为临床治疗与预防用药选择参考,该菌株出现多重耐药及耐药谱变化的现象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3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及临床实用性,为临床中小型实验室选择合适的临床检测方法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方法对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同时进行以绿蝇短膜虫为基质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免疫印迹法(IBT)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检测结果以间接免疫荧光法为参考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IFA、IBT、ELISA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7.8%、84.4%、82.2%。以IIFA为参考方法算得IBT、ELISA与IIFA的阳性符合率分别是95.7%、97.1%。结论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的阳性符合率均在95%以上,此2种方法无需荧光显微镜,且结果更易判读,因此对于没有荧光显微镜的临床中小型实验室,同样可以选择免疫印迹法或酶联免疫法进行抗ds DNA抗体的检测,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O139霍乱疫情应对经验,为今后的霍乱防治和处置提供借鉴。[方法]对2009年1月在玉溪市所属通海县四街镇四寨村发生一起霍乱暴发疫情,从病例的发现、确诊、报告、现场调查与处理、技术应对与行政应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参宴的639人中,通过粪便或肛拭子检验,结合临床症状,确诊O139型霍乱病例20例(其中实验室确诊17例,临床诊断3例),罹患率为3.13%;检出O139型霍乱弧菌健康带菌者27人,带菌率为4.23%。未发生二代病例、无死亡病例,疫情在1周内完全控制。检测霍乱病例和带菌者的密切接触者228人,检测当地未参加丧宴的67例腹泻病例标本,检测暴发点外环境标本432份,均未检出霍乱弧菌。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丧宴提供的煮萝卜是发病/带菌的危险因素,OR值为3.71。[结论]这是一起由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输入性食源性霍乱暴发疫情,由于发现、诊断、报告及时,应急处置措施得当,疫情得到快速彻底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O139型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原因.方法 对腹泻、呕吐、发热等具有临床症状的病人及参与聚餐和收吃剩菜的人员进行个案调查、肛管采样和疫区环境卫生学调查.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方法对现场调查资料和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次疫情共发生霍乱病人20例,罹患率为2.61%,带菌者9例,带菌率为1.17%,无死亡病例.三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原因均为酒宴聚餐,可疑食物为从外地进购的冷藏甲鱼.经调查三起霍乱暴发疫情均为单独引起,无相互之间传播的证据,无二代病例发生.结论 预防控制霍乱的发生与流行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①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特别注意监测从外地进购的冷藏食品及海水产品;②加强霍乱疫源内、外环境监测和疫源地消毒;③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④做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及在霍乱流行期和疫区限制酒宴聚餐规模和数量.  相似文献   

18.
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菌株在流行病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57大肠杆菌是致泻性大肠杆菌的一种主要血清型,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可能并发溶血性尿毒症和紫癜而受到重视。自从1982年首次从食用牛肉汉堡包而导致出血性腹泻患者粪便和汉堡包中分离到此菌后,相继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日本发生多次由O157菌株引起腹泻的爆发和流行。如美国每年有2万多人感染,30多起爆发;1996年日本发生上万儿童感染,19人死亡。我国1988年首次报告O157感染的病例。为进一步搞清我国O157菌株的流行情况,必须建立一套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一、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4种检测产ESBLs菌株方法,为合理采用检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用纸片表型确证试验、双纸片协同试验、琼脂稀释法表型确证试验和改良三维试验法检测产ESBLs菌株,比较4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通过4种ESBLs检测法的结果比较,ESBLs菌株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并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琼脂稀释法表型确证试验、三维试验结果准确率较高,适合以科研为目的的检测;纸片表型确证试验和双纸片协同试验是临床检测ESBLs菌株最迅速、简便、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3种梅毒血清,从血清学角度探讨检测3种梅毒血清的检测。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以及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技术对梅毒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梅毒患者的阳性率被3种不同方法检测出来,数据结果均比对照组高,并且各自呈现的敏感度不一,由高到低依次是TRUST、TPPA、ELISA。结论 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诊断以及治疗梅毒的应用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