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郴州市2006-2009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鼻、咽拭子标本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方法进行病毒初筛及分型鉴定。结果 2006-2009年4所哨点医院共报告ILI 21 960例,平均ILI就诊百分比为2.30%,共检测ILI鼻、咽拭子标本5 350份,分离到季节性流感阳性毒株607株,阳性率11.35%,主要流行毒株为A(H1N1)和A(H3N2),在不同年份交替流行,其次每年都有B型流感病毒存在。疑似流感疫情标本1 228份,阳性毒株779份,阳性率63.44%,2006-2008年郴州市流感暴发疫情以B型为主,2009年郴州市流感暴发疫情以甲型H1N1型为主,季节性流感病毒也较活跃。结论 2006-2009年郴州市流行的流感毒株主要有季节性H1N1亚型、H3N2亚型、B型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4种,流感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廊坊市2013年-2015年度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廊坊市流感病原学特征,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4月-2015年3月,由廊坊市3所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进行流感病毒核酸分型检测,并从时间、性别和年龄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2015年度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2 553份,阳性374份,阳性率为14.65%,其中季节性H3、新甲型H1和B型流感病毒分别占总阳性数的64.44%、18.98%和16.58%。2013年-2014年以新甲型H1为主,占总阳性数的52.99%;2014年-2015年季节性H3占总阳性数的87.92%,为本监测年度的优势病毒。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病例主要分布在冬季;5岁~年龄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4.14%;不同性别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38,P0.05)。结论廊坊市检出的季节性H3、新甲型H1和B型流感病毒随时间其优势型别呈交替变化趋势;冬季是流感防控的重点季节;发病人群主要为5岁~年龄组,是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鄂尔多斯市2009年-2015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探寻流感流行趋势和变化规律,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该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咽拭子监测样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分析。结果 2009年-2015年共检测样本2 619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10份,总阳性率为11.84%。其中乙型129份(41.61%),季节性H3亚型83份(26.77%),新甲型H1N1亚型82份(26.45%),季节性H1亚型1份(0.32%),其余15份为甲型未分型。流感流行曲线以冬春峰为主,发病年龄构成以0岁~5岁年龄组人群为主。结论 2009年-2015年鄂尔多斯市流感在冬季、春季高发,新甲型H1N1亚型、季节性H3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株交替成为流行优势毒株。进一步加强对疑似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分析,可快速确定流行病毒株,实时监测变异病毒株,精准定位疫苗病毒株,为预防流感暴发流行和决策流感疫情防控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宿迁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情况和流感病毒病原季节性分布特点。方法对监测哨点医院的儿科、内科、急诊科和发热门诊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进行采集,24 h内采用real-time PCR进行核酸检测,流感病毒分离采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流感病毒亚型鉴定采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结果 2011年-2013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2 098份,标本中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75份,阳性率为13.1%,其中甲型H3N2流感占40.0%,乙型占35.6%,新甲型H1N1占24.0%,甲型(未分型)占0.36%。275例real-time PCR法检测阳性的样本经MDCK培养,共有123例阳性,阳性率为44.7%,其中甲型H3N2占40.6%,B型(Victoria系)占32.5%,新甲型H1N1占26.8%。结论甲型H3N2、B型(Victoria系)和新甲型H1N1作为优势病原交替出现,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同时发现新甲型H1N1成为甲型流感病毒的重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4年石家庄市流感病毒监测资料,为流感,特别是甲型H1N1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搜集石家庄市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数据,采集部分ILI咽拭子标本,用Real Time 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2家哨点医院门(急)诊共报告ILI 338846例,ILI就诊百分比为1.10%。采集ILI咽拭子标本1926份,经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468份,阳性率24.30%,其中甲型H1N1、季节性H3N2、B型分别占50.00%、17.52%、32.48%,各监测年度ILI%高峰和检测阳性率高峰相一致。除2011-2012年度,其他均有甲型H1N1流感检出,其在2013-2014年流感流行季为优势流行株。2010-2011年与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相比,甲型H1N1流感阳性标本的年龄构成有差异(χ2=17.91,P<0.01)。结论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石家庄市流感活动较弱,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常态化,与季节性H3N2和B型流感病毒成为主要流行型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安康市2012-2014年流行期流感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及分析,了解安康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先用real-time PCR检测,阳性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共监测1所哨点医院ILI咽拭子标本905份,其中PCR阳性171份;分离出流感病毒97株,其中新甲型H1N1 62株,季节性A(H3N2)11株,B型(yamagata)24株。结论 2012-2014年流感流行季节中安康市流行的优势毒株为新甲型H1N1,12月至次年1月为流行高峰,有其他型别的交替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荆门市2010—2014年流感哨点监测结果,掌握流感病毒的变异、变化及流行规律。方法收集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流感病毒检测,用狗肾传代细胞法进行流感病毒鉴定。结果 2010-2014年共检测3 111份流感样病例,分离流感病毒367株,阳性率为11.80%;其中季节性H3亚型171株、新甲型H1N1 85株、B型111株;4年间3种流感亚型交替流行,2010年B型和季节性H3亚型为主,2011年新甲型HINI为主,2012年B型和新甲型HINI为主,2013年以新甲型H1N1和季节性H3亚型为主,2014年以季节性H3亚型为主。结论 2010-2014年荆门市流感病毒株的主导型别每年都发生变化,流感流行整体处于相对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009年天津市流感流行趋势、流感样病例群体暴发和甲型H1N1重症病例病原学监测情况。方法:对2009年国家级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采用病毒分离鉴定和real-time PCR检测。对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重症病例、集中暴发病例及散发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进行real-time PCR检测。同时对2009年5月-7月的ILI散发病例进行RT-PCR和Real-time PCR法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对2009年9月份国家哨点医院采集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两种方法进行。结果:2009年共采集国家级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标本3264份,970份流感病毒阳性,总检出率为29.7%,其中甲型H1N1亚型占55.9%(542/970株),季节性H3占26.5%(257/970株),季节性H3占26.5%(257/970株),季节性H1占7.9%(77/970),B型占0.9%(9/970株)。10月甲型H1N1明显上升,11月达高峰(91.1%),15~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72.7%)。650份疑似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中,196例(30.2%)为阳性,25~岁年龄组阳性数最高(106例),男女比例相似。321份暴发疫情标本中,190份为流感病毒阳性(59.2%)。其中甲型H1N1占44.5%(143/190),季节性H3占12.8%(41/190),B型占1.9%(6/190),未检出季节性H1。4、5月以B型为主,9~12月以甲型H1N1为主。主要为5~25岁学生。对129例散发ILI病例同时进行RT-PCR和Real-time PCR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均为18例流感病毒阳性。对9月份采集的474份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178份核酸检测阳性,其中107例分离出毒株。结论:2009年天津地区同时存在甲型H1N1、季节性H1、H3和B型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优势流行型。重症病例中30.2%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暴发疫情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RT-PCR和Real-time PCR法均可用于检测流感病毒。ILI核酸检测阳性率高于病毒分离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黄涛 《广东卫生防疫》2011,(1):47-48,51
目的对崇左市2009年流感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2009年崇左市流感病原学特征,为流感的实验室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9—12月崇左市国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及各地送检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561份,应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样本中的A M、B NS、H1HA、H3HA、SWH1 NP、SWH1 HA基因。结果 561份标本中,检测到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7份,季节性流感病毒H1亚型核酸阳性5份,季节性流感病毒H3亚型阳性36份,甲型H1N1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阳性169份,季节性H1和季节性H3流感病毒核酸同时阳性1份。甲型H1N1的检出率较高为30.12%(169/561),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4.81%(27/561),季节性H1流感病毒阳性率为0.89%(5/561),季节性H3流感病毒阳性率为6.42%(36/561),季节性H1和季节性H3流感病毒核酸同时阳性率为0.18%(1/561)。结论甲型H1N1是2009年崇左市流感的主要毒株类型。  相似文献   

10.
楼萍  李哲婷  刘英豪  颜淑妩  邓婵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022-1023,1027
目的分析衡阳市2009-2011年度流感病毒流行情况,了解病毒毒株的型别及变化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鼻咽拭子标本,采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和(或)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分离到的毒株采用血凝抑制实验(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09年3月-2011年2月共采集2 682份ILI咽拭子标本,采用病毒分离887份,分离到毒株116株,分离阳性率13.08%,其中季节性A(H1N1)亚型31株,季节性A(H3N2)亚型35株,B-victoria系36株,B-yamagata系6株,新甲型H1N1 8株;采用核酸检测2 143份,核酸阳性737份,阳性率34.39%,其中新甲型H1N1 543份,季节性A型146份,季节性B型48份。结论 2009年3月-2011年2月流感毒株各型别阶段性交替形成优势株。全年皆有流感样病例,夏季高峰较明显。2009年是流感大流行年,9月新甲型H1N1的流行成为主导,并在11-12月份达到流行高峰。为更好防控流感,及时掌握流行趋势,仍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深圳口岸2009年流感监测结果,了解口岸这一特定人群流感流行特征。方法选择监测期内由深圳罗湖口岸、福田口岸、深圳湾口岸3个传染病监测口岸工作部采集入境有流感样症状的发热旅客鼻咽拭子样本,提取病毒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同时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共采集鼻咽拭子样本2 166份,其中497例阳性,总阳性率为22.95%。甲型H1N1流感阳性264例(占53.12%),季节性甲型流感阳性220例(占44.27%),季节性乙型流感阳性13例(占2.62%)。男性样本1590份,阳性339例(阳性率21.32%);女性样本576份,阳性158例(阳性率27.43%)。10~19岁年龄组甲型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为21.91%。2009年7、8月流感阳性率最高,阳性率分别为46.70%,41.44%;其次为2009年1、2月,阳性率分别为19.61%、21.70%。结论深圳口岸存在甲型H1N1、季节性甲型和乙型3种流感流行,以甲型H1N1和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流行毒株;青少年易于感染甲型流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奉贤区2011年-2013年流感监测结果,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方法对奉贤区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流感样患者鼻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2011年-2013年共检测标本1 924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94份,总阳性率为15.28%。2011年流行期,B型流感病毒与甲型H1N1病毒同时流行,2012年流行期B型流感病毒与H3N2流感病毒同时流行,2013年流行期H3N2流感病毒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同时流行。结论 2011年-2013年奉贤区流感流行以冬春季高发,呈B型、甲型H1N1和H3N2交替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咸宁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分析流感流行趋势及病原学特点,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国家流感监测系统,收集2013-2017年度咸宁市中心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采集流感样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 结果 2013-2017年共检测5 259份ILI标本,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95份,阳性率为11.31%;阳性率逐年攀升(χ2=102.733,P=0.000),2017年最高,达到17.88%;流感高发季以冬春季为主,间隔出现夏季高峰;流行型别主要是新甲型H1流感病毒、季节性H3流感病毒和B型流感病毒,2013年以新甲型H1为主,2016年以B型为主,2014-2015年和2017年以季节性H3为主;男女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岁组阳性率最高,不同年龄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24,P=0.000)。 结论 咸宁市在2013-2017年中流感以冬春季和夏季流行为主,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呈现出逐年攀升的态势,新甲型H1、季节性H3、B型三种优势毒株交替出现,5~岁组儿童为发病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玉溪市流感流行动态,揭示玉溪市流感流行及病原学的变化,为更好地做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方法按全国流感监测方案,对暴发疫情和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结果 2009年玉溪市流感网络实验室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980份,甲型H1N1核酸阳性143份,阳性率14.59%,甲型H1阳性11份,阳性率1.33%;甲型H3阳性80份,阳性率8.16%;B型核酸阳性6份,阳性率0.61%。结论玉溪市的流感病原,季节性H1、H3、B型和甲型H1N1流感同时存在,但甲型H1N1逐步成为流行的优势毒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9月-2011年2月,由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淮北市2009~2011年12月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1620份,核酸阳性标本242例,阳性率为14.94%。其中,甲型H1N1196例,主要集中在2009年8月~12月;季节性H12例,季节性H334例,B型流感病毒10例。结论2009—2011年流感监测结果显示,2009~2011年,淮北市流感疫情以甲型H1N1为主,伴有甲型H3亚型和乙型散发。流感的发病人群以5—59岁年龄段为主,是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湘潭市2014年-2015年流感流行毒株型别分布情况进行监测分析,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A/B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样本进行新甲H1、季节性H1、H3、H5、H7、H9亚型分型。结果 2014年-2015年湘潭市流感网络实验室共检测ILI样本4 239份,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样本926份,总阳性率为21.84%,其中H3亚型占67.06%、新甲H1亚型占11.66%、B型占21.27%。2014年-2015年流感优势流行株为H3亚型,同时混合新甲H1、B型流行。男、女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1,P0.05)。不同年龄组流感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974,P0.01),以5岁~组最高,为39.49%;15岁~组次之,为29.78%。结论 2014年-2015年湘潭流感流行以季节性H3亚型为优势流行株、同时混合新甲型H1和B型流行;高发人群主要是学龄儿童,青少年学生。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了解黄浦区2009-2014年间流感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流感监测方案,收集本区流感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相关诊室就诊情况以及ILI 就诊情况,对部分病例进行采样开展病原学监测,使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亚型鉴定,阳性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2009-2014年黄浦区各周ILI%为0.27%~1.54%之间,三级医院周ILI%明显低于二级医院。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8315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2552份,阳性率为30.69%。结论 本区流感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夏季偶有流行。流感病毒优势亚型交替频繁,2009年本地区优势流行株为甲型H1N1,非流行年份优势流行株为H3和B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崇左市2013年流行性感冒(流感)实验室控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2013年崇左市流感病原学特征,为实验室诊断流感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3年崇左市人民医院及各地送检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912份,应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技术检测样本中的AM、BNS、H1HA、H3HA、SWH1 HA、H5HA、H9HA、H7HA、N9NA基因。结果 912份标本中,检测到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9份,季节性流感病毒H1亚型核酸阳性0份,季节性流感病毒H3亚型阳性4份,甲型H1N1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阳性58份,季性性H3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同时阳性1份,均未检测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中的H5HA、H9HA、H7HA、N9NA基因。甲型H1N1的检出率较高为6.36%(58/912),阳性构成比为70.73%。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为2.08%(19/912),季节性H1流感病毒阳性率为0.00%(0/912),季节性H3流感病毒阳性率为0.44%(4/912),季性性H3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同时阳性率为0.11%(1/912)。均未检测出人感染H5,H9,H7N9禽流感病毒。结论甲型H1N1仍是2013年崇左市流感的主要毒株类型,流行趋势以散发为主,较2009年大暴发流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金山区唯一一家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以掌握2010年-2011年度金山区流感流行情况。方法:提取咽拭子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新甲H1N1、季节性H1N1、季节性H3N2、B型流感病毒,对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培养,并进行鉴定。结果:2010年1月-12月,共采集样品631例,阳性数189例,阳性率30.0%,培养出符合滴度的流感病毒毒株6株,为5株B Vic-toria系和1株B Yamagate系;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采集312例,阳性数81例,阳性率26.0%,培养出符合滴度的流感病毒毒株30株,包括5株季节性H3型,4株新甲型H1N1型,13株B(Victoria系)型,8株B(Yamagate系)型。结论:2010年、2011年金山区流感流行特点为冬春季和夏季高发,病毒优势株从数量上呈B、新甲H1N1、季节性H3交替流行态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巴中市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流行趋势及其病原学特征,为巴中市流感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7年巴中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应用SPSS 25.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0-2017年,巴中市流感网络实验室共检测标本3 534份,检出核酸阳性709份,阳性率为20.06%。其中A型阳性481份,包括新甲型H1N1阳性132份,季节性甲型H3阳性348份,甲型H9N2阳性1份,2014年发现四川省内首例H9N2禽流感感染病例,B型流感病毒阳性228份。巴中市流感病毒型别变换频繁,主要流行优势株为A(H3N2)型(49.08%)流感病毒,各型别交替或共同流行,各年度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07,P0.05)。甲型H1N1和B型流感病毒在5~14岁组阳性率最高,在60岁及以上组阳性率最低,不同年龄组间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67,P0.05),季节性甲型H3流感病毒在各年龄组中阳性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8,P0.05)。不同性别流感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型H3亚型流感病毒一直处于较活跃状态,各年龄人群均易感。应加强对老龄人群及低龄儿童的流感防控宣传和疫苗接种,继续对流感样病例进行持续监测,密切掌握流感病毒的变异和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