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清血浆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的诊断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感染性腹水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出现SBP分为SBP组和非SBP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PCT和CRP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非SBP组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SBP组(P0.05)。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的PCT和CRP检测水平。结论当患者的PCT及CRP升高时其对肝硬化腹水SBP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腹水中内毒素(LPS)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其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肝功能分级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鲎试剂三肽显色基质偶氮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正常人的血浆、6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腹水LPS和TNF-α水平,并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无论有无合并SBP,肝硬化患者的血浆LPS、TNF-α及ALT、TBIL、P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合并有SBP组高于无SBP组(P<0.05)。结论检测血浆及腹水中的LPS和TNF-α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SBP,对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指导治疗以及判断疗效有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易感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入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并发SBP患者62例为SBP组,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未发生SBP患者62例为非SBP组。收集SBP组确诊及非SBP组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腹水白蛋白和腹水总蛋白水平。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RAF6基因rs5030445位点基因型分布。结果 SBP组NLR、PCT、CRP水平均高于非SBP组,腹水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低于非SBP组(P<0.05); SBP组TRAF6基因rs5030445位点AA基因型频率高于非SBP组(P<0.05); AA型SBP患者NLR、PCT、CRP水平高于GG/GA组,腹水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低于GG/GA组,不同基因型患者30 d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TRAF6基因rs5030445位点AA基因型可能增加肝硬化患者SBP风险,但与患者入院后30 d病死率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4(IL-4)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及评估短期预后的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SBP分为SBP组和对照组,分析SBP组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PCT、hs-CRP、IL-4、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评估PCT、hs-CRP、IL-4对肝硬化并发SBP的诊断价值;SBP组分为好转亚组和恶化亚组,分析PCT、hs-CRP、IL-4对SBP组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80例肝硬化患者中42例(52.50%)并发SBP,腹水培养阳性14例,革兰阳性菌5株(35.71%),革兰阴性菌9株(64.29%);SBP组PCT、hs-CRP、IL-4、TBIL高于对照组,ALB低于对照组(P<0.05);PCT、hs-CRP、IL-4及联合检测的AUC分别为0.804、0.717、0.687、0.877;SBP组中好转28例,恶化14例。好转患者PCT、hs-CRP、IL-4低于恶化患者(P...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探讨检测体液中一氧化氮(NO)水平对诊断肝硬化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78例肝硬化的患者,其中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56例,设为观察组A,选择肾功能损伤合并SBP患者56例,设为观察组B,再选择56例体检健康的人群设为对照组,均使用硝酸还原酶法对其腹水、血清及尿中的NO水平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A、B腹水、血清、尿中的NO水平显著升高,其中腹水、血清中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合并SBP和肾功能损伤合并SBP的患者尿中的NO水平均会显著高于肝肾功能正常的人群,肝硬化患者容易并发肾功能损害及原发性腹膜炎,检测体液中NO能早期发现并发症出现,及早治疗,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宁  李智伟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9):1225-1227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22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SBP组与非SBP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22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中,78例并发SBP.单因素分析显示:SBP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腹水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胆固醇(C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腹水总蛋白、血清钠均明显低于非SBP组,而血清总胆红素(TBIL)、Child-PughC级比例明显高于非SBP组.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ALB、腹水白蛋白、血清钠是肝硬化并发SBP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充分认识上述各种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可以进一步降低SBP的发生率,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检测肝硬化病人硒的浓度,探讨肝硬化程度及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时对血清及腹水中硒浓度的影响。对32例肝硬化病人及10例健康人血清及腹水中硒浓度进行检测。病人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10例),Ⅱ组为肝硬化代偿期(16例),Ⅲ组为肝硬化合并大量腹水(14例),Ⅳ组为大量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3例)(SBP)。用939AA光谱测定仪-Unicam VP99蒸发系统通过原予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水中硒浓度。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所有肝硬化病人血清中硒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代偿期肝硬化病人(Ⅰ组)比其它两组(Ⅱ、Ⅳ组)病人血清中硒浓度更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的两组病人不论有无自发性腹膜炎(Ⅲ、Ⅳ组)腹水硒浓度无差异。结论为,肝硬化病人血清硒浓度降低,硒浓度下降与肝硬化程度及SBP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头孢噻肟(CTX)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和腹水中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为治疗SBP寻找一种最佳的给药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7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静脉滴注CTX 2 g后不同时间血清和腹水中CTX的浓度;所得数据采用3P87(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拟和,求出有关动力学参数. 结果 CTX的体内代谢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与文献报道相同;t1/2β较正常人延长,提示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CTX清除速度减慢;t1/2α与正常人相似,说明CTX分布与正常人无差别;腹水中CTX浓度8 h为1.30 μg/ml,能够达到大多数分离菌的MIC值,10 h CTX浓度为0.5 μg/ml,低于大多数分离菌的MIC值,达不到杀菌效果.结论治疗SBP,CTX最佳给药方案为:CTX 2 g,1次/8 h静脉注射,能够确保腹水中药物浓度达到并维持足够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 TNFR-Ⅱ)、降钙素原(PCT)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评估新生儿细菌性败血症病情进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细菌性败血症患儿为A组,60例普通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为B组,7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s TNFR-Ⅱ、PCT、TNF-α水平,分析血清s TNFR-Ⅱ、PCT、TNF-α水平和细菌性败血症新生儿危重评分的关系。结果 3组新生儿血清s TNFR-Ⅱ、PCT、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儿血清s TNFR-Ⅱ、PCT、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B组患儿血清s TNFR-Ⅱ、PCT、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极危重组患儿血清s TNFR-Ⅱ、PCT、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危重组,危重组患儿血清s TNFR-Ⅱ、PCT、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危重组(均P0.05)。治疗7 d后,细菌性败血症患儿血清s TNFR-Ⅱ、PCT、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血清s TNFR-Ⅱ、PCT、TNF-α水平与新生儿细菌性败血症危重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细菌性败血症患儿血清s TNFR-Ⅱ、PCT、TNF-α水平异常增高,联合检测血清s TNFR-Ⅱ、PCT、TNF-α水平能为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性败血症及评估病情进展提供信息,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外周血T辅助细胞(Th)1/Th2平衡变化,并探讨其与肠道菌群改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4月-2021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78例肝硬化SBP患者为SBP组,同期42例肝硬化无菌性腹水(SA)患者为SA组;患者入院后第二天收集新鲜粪便标本,采用平板活菌计数法检测肠道菌群主要成分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数量,并计算双歧杆菌与大肠埃希菌数量对数值的比值(B/E);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外周血Th1、Th2比例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0水平。结果 SBP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及B/E值均少于SA组,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数量多于SA组(P<0.05);SBP组患者外周血Th1细胞比例及Th1/Th2比值高于SA组(P<0.05),Th2细胞比例低于SA组(P<0.05);SBP组患者外周血IFN-γ、TNF-α水平均高于SA组(P<0.05),IL-4和IL-10水平均低于SA组(P<0.05)。结论 肝硬化SBP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病原菌特点,探讨引发细菌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标本的检验结果,分析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分析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性别、年龄、腹水蛋白的资料,归纳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12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6例,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61.29%,革兰阳性菌12株占38.71%,以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较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头孢替坦、氨曲南耐药率较高,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较敏感;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耐药性较高,而对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头孢吡肟较敏感。Child-Pugh评分、总胆红素水平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影响因素(P<0.05)。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经对症治疗后,腹痛、腹泻、发热症状均缓解,复查腹水常规、腹水培养,未见异常。结论临床医师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及时进行干预,以降低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血清中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及其在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肝硬化并发SBP患者96例作为肝硬化并发SBP组,肝硬化未并发SBP患者96例作为肝硬化组,同期9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颗粒蛋白前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结果肝硬化并发SBP组血清颗粒蛋白前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72.15±7.58)μg/L、(14.86±2.65)mg/L、(1.42±0.08)ng/ml]均高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P<0.05),肝硬化组C反应蛋白水平[(7.48±1.52)mg/L]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和对照组颗粒蛋白前体和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并发SBP组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呈正相关(r=0.597、0.653,P<0.05)。血清颗粒蛋白前体诊断肝硬化并发SBP的截断值为63.28μg/L,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灵敏度为88.92%,特异度为91.43%。肝硬化并发SBP存活者和死亡者不同时间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时间和分组之间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有交互作用(P<0.001),两组之间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升高,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在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终末期肝病患者血清、腹水内毒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患者血清、腹水中内毒素水平及其与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形成的关系。方法根据患者有无出现腹水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A组:肝硬化合并腹水组,26例,B组:肝硬化无腹水组,10例,C组: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腹水组,19例,D组:慢重肝无腹水组,10例;同时设立正常人群对照,采用鲎试剂基质偶氮显色定量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腹水内毒素水平。结果无论检测血清或者腹水,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P0.001),且两组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组(SBP)的血清及腹水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SBP组(P0.001),定性研究发现,血清和腹水内毒素阳性患者在两组间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阳性组在血清中和腹水中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3.8%、89.4%;无论慢性重型肝炎或者肝硬化合并腹水组患者与无腹水组比较,组间内毒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及腹水中的内毒素水平与终末期肝病以及SBP的出现密切相关,而与有无合并腹水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对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3079例,在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148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患者49例(合并糖尿病组),未合并糖尿病患者99例(非合并糖尿病组);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405例患者中,根据有无SBP又分为SBP组(246例)和无SBP组(159例).记录相关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在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转归差,且真菌感染和混合感染发生率高.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SBP组转归差.结论 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时更易并发SBP,且抗感染疗效及预后差,更易发生真菌及混合感染;糖尿病与感染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乙肝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腹水降钙素原(PCT),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7(IL-7)表达水平对肝功能,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2017年1月一2019年7月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48例为研究组,单纯腹水患者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腹水PCT、HBP、IL-7水平,并分析研究组患者腹水PCT、HBP、IL-7不同表达水平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肠道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D-乳酸(D-Lac)]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腹水PCT、HBP水平分别为(1.04±0.28)ng/ml,(90.26±21.47)ng/ml均高于对照组,IL-7(788,43±176.52)pg/ml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腹水PCT HBP水平与肝功能指标ALT、AST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IL-7水平与ALT,AST呈负相关,与ALB呈正相关(均P<0.05);腹水PCT,HBP水平与肠道屏障功能指标DAO、ET,D-Lac呈正相关,IL-7水平与DAO、ET、D-Lac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腹水PCT、HBP、IL-7与肝功能,肠道屏障功能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及时确诊﹐为判断病情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124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结果,同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主要表现包括发热、腹胀、腹痛;124例患者中共有81例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65.32%,共检出病原菌88株,其中革兰阳性55株占62.50%,革兰阴性菌31株占35.23%,真菌2株占2.27%;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是否合并有消化道出血、血常规WBC水平、腹水常规WBC水平、白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经单因素分析,血清白蛋白、腹水WBC、腹水白蛋白以及伴有消化道出血与SBP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P<0.05);经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化道出血和腹水蛋白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主要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导致,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较为多见,患者腹水蛋白≤10g/L和消化道出血是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rrjk》2017,(14)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用于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实际疗效,探讨该类型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32)及对照组(n=24),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支持治疗,其中观察组给予3周疗程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积极穿刺放腹水操作;对照组给予2周疗程抗感染治疗,不进行穿刺放腹水操作。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血液及腹水白细胞数量变化及随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及腹水白细胞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1年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量足疗程抗菌药物及积极穿刺放腹水治疗方案用于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显著提升了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和腹水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丹参治疗作用机制。方法肝硬化腹水并SBP 7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A组)常规治疗 丹参;观察组37例(B组)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和腹水的NO、ET的变化,同时选肝硬化腹水漏出液组35例(C组)作对照。结果SBP组血清和腹水的NO、ET水平明显高于漏出液组,且腹水NO、ET水平又明显高于血清中的NO、ET水平(P<0.01)。丹参组治疗后血清和腹水中NO、ET下降水平和住院天数缩短,与观察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水NO、ET的检测有助于SBP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丹参是治疗SBP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医院2009年1月1日-2011年6月30日的59例慢性重型肝炎及肝硬化并发SBP患者及同时期非SBP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腹水检查SBP组患者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比值≥0.50占83.05%,而非SBP比值≥0.50的患者占12.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7,P<0.01);SBP组药物治疗后治愈率为37.29%.结论 SBP是肝病晚期的严重的并发症,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的指标;最佳的治疗药物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253例、原发性肝癌2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肝硬化患者及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发SBP的比例,并对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实验室结果、腹水培养结果、药敏情况、预后等进行分析,并与未合并SBP的患者进行死亡率分析。结果肝硬化合并SBP的发病率为33.99%,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19.17%),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本研究发现6株,比例为35.29%,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比例为23.53%;治疗过程中,头孢类抗生素疗效优于其它种类抗生素;肝硬化合并SBP死亡率高于未合并患者。结论诊断SBP 主要依据以腹水白细胞、PMN 及外周血象中性分类为主,治疗时以头孢类抗生素为主,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