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C与CIK共培养对肝癌细胞杀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同源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DC-CIK细胞的增殖活性、表型的变化,及其对肝癌细胞细胞毒作用的影响.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置于37℃,5%CO2培养箱培养2小时,收集非贴壁细胞用于诱导培养CIK细胞,贴壁细胞诱导分化出成熟DC,将成熟DC和CIK细胞按1:5的比例混合培养3天,用MTT法检测DC-CIK共培养细胞杀伤SMMC-7721肝癌细胞株的活性.结果显示: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DC-CIK细胞群的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较单纯的CIK细胞更高.结论:DC与CIK共培养细胞是一种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活性均高于CIK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健康人和肿瘤患者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在淋巴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及普通无血清培养基中的细胞形态、体外扩增速度、细胞表型及其对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方法取健康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各3例,经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在淋巴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及普通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γ(rhIFN-γ)、抗人CD3单克隆抗体(OKT3)和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体外诱导CIK细胞,比较细胞的形态、扩增速度、细胞表型及杀伤活性。结果在不同培养基中健康人外周血CIK细胞的扩增速度、流式细胞学检测的CD3+CD8+和CD3+CD56+细胞百分比以及对K562和HL-60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来源的PBMC在不同的培养基中经过诱导获得的CIK细胞在增殖速度、流式细胞学分析结果及杀伤活性方面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肿瘤患者的PBMC经诱导培养获得的CIK细胞可有显著差别,为临床进一步提高CIK细胞的治疗效果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肿瘤细胞培养上清对CIK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两种血液肿瘤细胞K562和HL-60培养上清液对脐带血CIK细胞的影响作用。方法 在细胞因子诱导的脐带杀伤细胞(CIKs)形成的过程中,加入肿瘤细胞培养上清,观察CIK细胞为主的异质性细胞群体。随培养时间延长,CD3^+CD56^+细胞比例明显升高。K562和HL-60培养上清液能明显抑制CIK的增殖率和杀伤活性,免疫表型亦有显著的变化(P<0.05)。结论 K562和HL-60培养上清液能抑制脐带血CIK细胞的活性,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免疫逃避和耐受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抗原负载的DC及CIK对结肠癌细胞SW1116杀伤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以及CIK(cytokine induced cells)细胞对结肠癌细胞SW1116的体外杀伤作用,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方法 用IL-4、GM-CSF、TNFα等细胞因子诱导培养DC细胞,并用抗原进行负载;用CD3Ab、IFNγ、IL -2、IL-1α等诱导培养CIK细胞,分别用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进行体外杀伤活性实验,比较两者对SW1116的杀伤效果.结果 抗原负载的DC和CIK对SW1116均有较强的杀伤效果,分别达到64.10%和67.70%.结论 抗原负载的DC及CIK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S-180肉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与5-氟尿嘧啶使用,对S-180肉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以观察黄芪多糖对S-180肉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有改变及凋亡率。结果 黄芪多糖可抑制S-180肉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与5-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对S-180肉瘤细胞杀伤作用强于2种药物单独使用。黄芪多糖处理后的S-180肉瘤细胞出现低于G,期DNA含量的亚二倍体凋亡峰,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结论 黄芪多糖对S-180肉瘤细胞有杀伤作用;黄芪多糖与5-氟尿嘧啶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 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 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以及抗白血病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 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与CIK共培养,以CIK细胞单独培养为对照.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测定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分泌干扰素γ(IFN-γ) 、白细胞介素12(IL-12) 的水平.结果 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比率较同条件下CIK细胞组显著增多(P<0.05);共培养3 d,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NF-γ分泌量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的分泌量高(P<0.01,P<0.05);在5∶1~40∶1的效靶比范围内,DC-CI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5),且杀伤率与效靶比呈正相关.结论 DC-CIK细胞增殖能力和抗白血病活性显著高于CIK细胞,DC-CIK细胞可作为一种临床有效的抗白血病免疫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与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446在不同效靶比的情况下对NCIH-446的杀伤效果,为临床合理应用CIK治疗肿瘤提供科学的数据。方法体外培养CIK细胞并鉴定,与NCIH-446细胞在50∶1,25∶1,12.5∶1的比例下进行共同培养,用xCELLigence RTCA S16实时无标记细胞功能分析仪对两者的作用进行实时监测,共监测48h。结果 CIK与NCIH-446在50∶1,25∶1,12.5∶1时,随着时间的延长,CIK对NCI446的杀伤作用也逐渐提高,从2h的74.18%,67.98%,46.76%到48h的95.00%,96.95%,93.82%。但在同一时间段3种不同比例的杀伤活性,2h和6h有差异(P0.01),13h后同时间段的杀伤活性没有明显差异,但杀伤效果均明显提高。结论 CIK与NCIH-446在效靶比为50∶1、25∶1、12.5∶1时细胞的杀伤性在2h,6h时存在数量依赖关系,细胞数越高,杀伤活性越强。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依赖关系不明显,各种比例的细胞杀伤作用均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脐血DC-CIK细胞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其对淋巴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采集脐血单个核细胞诱导DC和CIK细胞。将DC和CIK细胞按1:5的比例混合培养,以脐血CIK细胞为对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扩增倍数,MTT法检测效应细胞杀伤淋巴瘤细胞的活性,ELISA法测定分泌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脐血DC—CIK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单纯CIK细胞(P〈0.05);DC,CIK细胞共培养后,CD3^+CD8^+和CD3^+CD56^+细胞比例较同条件下CIK细胞明显增多(P〈0.05);混合培养3d,脐血DC—CIK细胞上清液中IL-12,IFN-γ,TNF—α含量均比CIK细胞单独培养分泌量高(P〈0.01,P〈0.05,P〈0.05);在2.5:1~20:1效靶范围内,脐血DC—CI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CIK细胞(P〈0.05),且对HL和NHL细胞杀伤活性无显著差异。结论脐血DC可增强同源CIK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抗淋巴瘤效应。因脐血来源丰富,且输注不易引起严重的移植物排斥反应,其DC—CIK细胞在免疫治疗方面应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几种不同物质杀伤肿瘤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蒸馏水、酒精、5-FU、丝裂霉素对胃癌BGC-823与食管癌TE-13细胞株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应用BGC-823、TE-13两种肿瘤细胞株常规培养,分为常温蒸馏水、43 ℃蒸馏水、40%酒精、75%酒精、5-FU、丝裂霉素6组,另设阴性对照组.各组加入不同物质作用5 min后,每孔加MTT20 μl,作用4 h后测值,重复四次,计算平均抑制率.结果:蒸馏水和酒精对BGC-823、TE-13两种瘤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5-FU、丝裂霉素对BGC-823、TE-13两种细胞均无出现抑制作用.结论:蒸馏水和酒精在体外对胃癌BGC-823与食管癌TE-13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此,在恶性肿瘤手术中可用蒸馏水冲洗胸、腹腔及伤口,亦可用蒸馏水或酒精处理术中污染的器械、缝针等,均可达到较好的肿瘤细胞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DC、CIK治疗胃癌1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IL-3-PE38KDEL基因转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HL60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脂质体将融合基因IL-3-PE38KDEL转染CIK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FCM)法检测转基因前后CIK分泌细胞因子能力及细胞表型的变化,MTS法检测基因转染CIK细胞对HL60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变化,建立HL60裸鼠模型,给予IL-3-PE38KDEL转染CIK细胞、空质粒转染CIK细胞、未转染CIK细胞及生理盐水,观察其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通过脂质体成功将IL-3-PE38KDEL转染CIK细胞,转染前后CIK细胞的分泌细胞因子能力及细胞表型无明显变化,转染后CIK细胞对HL60细胞的杀伤活性较空质粒转染CIK细胞及未转染CIK细胞明显提高,体内实验表明基因转染CIK细胞可明显抑制裸鼠皮下HL60细胞移植瘤的生长。结论 IL-3-PE38KDEL基因转染CIK细胞能够明显抑制体内外HL60细胞的生长,同时不影响CIK分泌细胞因子能力及细胞表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恶性肿瘤患者行DC联合CIK免疫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患者做好采集血液样标本前的护理、采血护理、DC回输护理、CIK回输护理、不良反应护理.结果:共进行DC联合CIK免疫治疗70例次.其中2例出现发热(体温<39.0℃),1例出现短暂性寒战,2例出现轻度皮疹,其余顺利完成治疗.结论:DC联合CIK免疫治疗作为肿瘤生物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其不良反应虽较放疗、化疗小,护士也应加强临床观察,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负载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高表达P-糖蛋白(Pgp)的多药耐药(MDR)的肝癌细胞株HepG2/ADM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机制研究。方法用常规方法诱导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产生DC和CIK细胞,制备HepG2/ADM细胞冻融抗原后冲击DC,并与CIK细胞分别共培养24、48、72、96h,并将未负载抗原的DC和CIK细胞共培养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DC、CIK细胞的表型,采用CCK-8试剂检测HepG2/ADM细胞的增殖活力。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内mdr-1mRNA的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gp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未负载抗原的DC-CIK相比,负载抗原的DC-CIK表面分子表达明显增高(P0.05),对HepG2/ADM细胞增殖活力抑制作用更加明显(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分别显示,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未负载抗原的DC-CIK和负载抗原DC-CIK的HepG2/ADM细胞内的mdr-1mRNA和P-gp蛋白水平分别都有明显的降低(P0.05),而且后者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经抗原冲击的DC和CIK共培养可以明显提高对多药耐药HepG2/ADM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与MDR密切相关的mdr-1基因和及其编码的P-gp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并设计一种新颖的双靶点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结构,获得相应CAR-T细胞并验证其对肿瘤细胞的体内外杀伤效果。方法:构建并制备5种包含人源化CD19 scFv和CD79b scFv、CD8 hinge&TM-4-1BB-CD3ζ和/或CD3ε链胞内区的双靶点CAR-T细胞,荧光素酶法和ELISA法检测CAR-T细胞对3M-CD19-CD79b-Luc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和细胞因子的分泌,选取最优结构CAR-T细胞治疗Daudi-Luc细胞构建的白血病小鼠模型并评估其疗效,同时使用其他靶点代入优选结构,相同方法验证该结构的稳定性及有效性。结果:CAR-19-79b-T细胞培养7 d后,CAR-19表达率为21.6%-36.3%,CAR-79b表达率为21.7%-37.8%。CAR-19-79b-T细胞在10∶1效靶比时,对3M-CD19-CD79b-Luc细胞的杀伤率均显著高于T细胞对照组,其中CARⅢ、CARⅣ号结构细胞杀伤能力最强,均显著高于T细胞组(P<0.01);CARⅣ与CAR V结构IFN-γ和TNF-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声动力学疗法(SDT)杀伤肿瘤细胞的最佳声照处理时间点,探讨不同强度的聚焦超声激活血卟啉对H-22肝癌腹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卟啉衍生物(HpD)在H-22肿瘤细胞内的富集时间,选择最佳声照处理时间点。采用频率为1.43MHz,强度分别为1W/cm^2、2W/cm^2和3W/cm^2的聚焦超声结合血卟啉作用于H-22肿瘤细胞,于不同时间段取材,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的超微结构变化,并与单纯血卟啉或单纯超声处理后的细胞进行比较。结果加入HpD后45min,肿瘤细胞内药物含量最高,作为最佳声照处理时间点。形态学观察显示:单纯血卟啉处理对H-22肿瘤细胞仅有轻微影响;单纯超声处理对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并且细胞受损程度随着超声强度的增大和取材时间的延迟而逐渐加重;超声结合血卟啉对细胞的协同杀伤效应在同等条件下显著高于单纯超声处理的细胞。结论SDT对H-22肿瘤细胞的损伤效应依赖于超声强度以及声敏剂在细胞内的含量,并且表现出一定的时间相关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CIK-DC的抗胃癌细胞活性.方法 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DC和CIK细胞,再将DC与CIK混合共培养,用台盼蓝活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表型.将CIK-DC与胃癌细胞混合,使用MTT法测定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DC、CIK细胞共培养后,与胃癌细胞10:1 ~50:1混合的靶效比范围内,CIK-DC对胃癌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单独的CIK细胞(P<0.05),杀伤率与效靶比有关.结论 CIK-DC的抗胃癌细胞活性高于CIK细胞,是细胞免疫治疗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C、CIK生物联合治疗晚期肿瘤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晚期肿瘤患者行DC、CIK联合治疗的不同时期分析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加强护理观察,认真执行各项回输治疗操作,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结果:在已治疗的56例患者中,全部患者均圆满完成治疗,病情稳定.结论:在DC、CIK联合免疫治疗晚期肿瘤患者时,应给予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DC/CIK免疫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最有效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通过MHCⅠ、Ⅱ类途径将外源性抗原呈递给CD3+CD4及CD3+CD8+TC,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CTL,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同时激发免疫记忆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