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3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对于8例以一侧症状为主者,行单侧椎板间隙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对于15例髓核突出大或中央型突出合并双侧症状、出现马尾综合征者,行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随访1~15年,平均3...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比较前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47例患者(男29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3岁,平均随访(53.5±5)个月。25例行双侧小关节切除自体小关节骨质及Cage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路组),22例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前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基本情况,采用临床功能评估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并评价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时放射学结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上经后方椎板切除入路优于前外侧入路,在临床症状改善率以及神经损伤发生率上两种手术方式没有显著差异性。后路组术中3例硬脊膜撕裂,1例椎弓根位置偏斜,随访时骨性融合率96.00%。前路组术中2例硬脊膜破裂,3例术后单侧神经根麻痹,1例术后出现难以控制性呃逆,随访时骨性融合率95.45%。[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是必要的,经后方椎板切除入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治疗的原因、方法和疗效。方法我院2005--2010年收治28例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14.2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11例(39.29%),良13例(46.43%),可4例(14.29%)。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因包括初次手术方案选择不当、继发性腰椎不稳、合并腰椎管(侧隐窝)狭窄、残存髓核组织再突出及硬膜外瘢痕形成。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147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回顾性研究,旨在提高对本症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报告147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结果:治疗腰1,210例,腰2。3 32例,腰3,4 105例,其中双间隙突出34例,跳跃性突出27例,伴椎管狭窄31例。瘫痪3例,非手术治疗34例,手术113例,优47例,良8例,差92例,重点讨论了高位腰椎及椎间盘和神经根的解剖特点和临床三大特征及诊断治疗,提出对不同程度的病人用不同治疗方式以及手术中需要注意的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是指L1 ,2 ,L2 ,3 和 L3 ,4椎间盘突出。因上段腰椎管及神经根的解剖学特点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低 ,且其临床表现有其特点。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 0 .4~ 5 .2 %[1 ] ,但部分文献中的病例包含合并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 ,故其发病率可能偏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们采用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12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0~65岁。突出节段:L1~24例,L2~33例,L3~45例。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同时伴或不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和皮肤麻木等症状;经系统保守治疗无效,症状持续均≥6个  相似文献   

7.
侧后方入路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侧后方入路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和适应证。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18~61岁,平均35.6岁。单节段突出23例:L1,26例、L2,312例、L3,45例,多节段突出4例:L1,2 L4,51例、L2,3 L3,42例、L3,4 L4,5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侧后方入路手术,直接摘除压迫脊髓前方的间盘组织、骨增生组织,如椎间盘不稳,则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3个月,平均29个月。根据Otani等分级方法评定疗效:优13例,良10例,进步4例。结论:侧后方入路手术是一种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方法,临床应用时要掌握好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报告39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L1-22例,L2-33例,L3-434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4年5个月,疗效优2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从发病机理、解剖结构及临床特点讨论了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并提出了术中的注意点及二次以上手术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MED)下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9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经下关节突内侧咬除法进入椎管行MED手术。结果手术时间1.5~3(2±0.5)h,出血量50~300(80±25)ml。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住院时间6~12(8±2)d,术后2 d内腰腿痛症状即有明显缓解。9例均获随访,时间1~12个月。疗效按Nakai分级评定:优8例,良1例。结论MED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长明 《颈腰痛杂志》2003,24(6):375-37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手术已成为其常用的治疗手段,本文复习了相关文献,着重对传统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显微腰椎间盘摘除术、微创椎间盘摘除手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异体椎间盘移植等手术治疗现状与进展综述,旨在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24例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行手术治疗。结果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优15例,良7例,可2例。结论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8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8例行单侧扩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6例行双侧开窗减压,6例行后路半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8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28例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16例行椎间自体髂骨植骨,12例行cage椎间植骨术。单侧椎间植骨融合14例,双侧椎间植骨融合14例。应用JOA评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的神经功能,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2例硬脊膜撕裂,1例出现单侧神经根麻痹。JOA评分由术前(11.85±2.41)分提高到术后(25.34±3.23)分,优良率为83.78%。其中单侧开窗组评分由术前(11.60±2.30)分术后改善到(24.85±3.30)分,优良率83.06%;双侧开窗组由术前(11.50±2.40)分术后改善到(25.50±3.20)分,优良率81.12%;半椎板切除组由术前(11.71±2.34)分术后改善到(25.83±3.41)分,优良率86.36%;全椎板切除组由术前(11.92±2.53)分术后改善到(24.49±3.19)分,优良率80.00%。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66个月,随访期内26例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  相似文献   

13.
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年12月-2002年12月,对204例增生狭窄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限化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由于影像学诊断的迅速发展,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的检出率大大增加,从1998年10月2002年10月对收治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50例,现将其临床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韩健  汤永安  尹战海 《中国骨伤》2009,22(4):274-27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个性化治疗的必要性及实用性,分析个性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椎间盘突出物的大小,纤维环是否破裂,椎间盘是否游离、脱垂,是否合并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及是否伴有神经症状等,分别采用个性化的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开放性手术治疗。其中393例获得随访,男189例,女204例;年龄23-76岁,平均44.6岁。210例保守治疗,145例微创治疗,38例开放手术治疗。根据Macnab标准对治疗结果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93例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3个月一3年)。根据Macnab标准:显效346例,有效29例,无效18例,显效率88%(346/393),有效率95%(375/393),无严重并发症。保守治疗复发率18.1%(38/210)。微创治疗复发率9.6%(14/145),开放手术复发率5.3%(2/38)。结论:保守治疗应用普遍,对轻症患者疗效可靠;微创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有主流趋势;开放手术治疗适应证要求严格,传统手术方式受到挑战。个性化治疗适应证的选择是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与有无临床症状的影像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区域定位评分法研究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突出、脱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及原因分析。方法:将符合要求的CT病理分型为膨出、突出、脱出的体检或住院或门诊患者120例,按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分为2组,每组按CT病理分型分3组,年龄20-59岁,平均38.5岁,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椎间盘分布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区域定位评分法对各组评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矢状径指数(SI)、盘黄韧带前间隙、侧隐窝上口宽度、硬膜囊前后径。CT值由X线断层扫描测定,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④腰椎间盘突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在SI、CT值、CT评分、硬膜囊前后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侧隐窝上口宽度、盘黄韧带前间隙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腰椎间盘突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突出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脱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突出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腰椎间盘突出大小、部位、类型不一定与临床症状存在必然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压迫程度无正比关系;②椎管内突出髓核是否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存在着诸多或必然因素,可能与椎间盘突出物可代偿的椎管储备容量、受累神经根对机械压迫的逃逸避让与弹性延长功能,以及受累神经根低氧消耗与抗缺血性损伤代偿作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51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无明显侧隐窝狭窄且离断骨块较小者17例,采用开窗、半椎板切除摘除骨块与髓核;伴有明显侧隐窝狭窄者10例,在扩大开窗、摘除骨块与髓核的同时切除关节突内缘、扩大神经根管;中央型或旁中央型者(或部分合并有椎管狭窄者)21例,采用双侧开窗切除突出椎间盘和离断骨块;离断骨块较大、累及椎管前方大部分或黄韧带增厚伴明显椎管狭窄者3例,采用全椎板切除骨块与髓核、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应用JOA评分及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9年6个月,平均3年6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4.48分,末次随访时平均14.5分,改善率为95.2%;优良率为94.1%。3例伴有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末次随访时症状大部分消失;其中1例有排尿排便障碍患者,大小便功能明显改善。行PLF的3例患者X线检查显示植骨融合率100%,融合节段稳定。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摘除突出椎间盘及后缘骨块,彻底解除突出物对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的压迫,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乔欣 《中国骨伤》2002,15(12):765-76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破裂、突出,压迫或刺激相邻组织所出现的综合征,系骨科常见疾病,也是患者产生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运龙  赵医琳 《中国骨伤》2009,22(4):284-285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损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其病变发展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常常导致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终身的痛苦。本院自1997年6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24例中,合并马尾神经损伤49例,占21.8%,根据本组随访疗效提出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后路经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要点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顺性分析2000年3月~2002年3月应用、MED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2例.男171例,女71例:年龄19—71岁,平均34岁。术前均行CT检查,常规扫描L3-S1三个椎间隙,48例术前行MR检查,检查结果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193例.双节段椎间盘突出46例,三节段椎间盘突出3例。手术切除单节段205例,双节段36例.三节段1例。结果:术后1-6d下床活动,平均2.2d,术后住院3~12d.平均5.2乱切口浅层感染1例,经换药后二期愈合,全部病例随访2-15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平均3.6周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一般工作.恢复原工作率52.4%,接Macnab疗效评价标准.优183例、良44例、可13例、差2例,优良率94%。术中发生硬膜及神经根袖损伤6例.椎间隙定位错误1例~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经卧床制动、理疗和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减少MED手术并发症、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