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研究采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11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45%;电话随访2个月之后,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82%,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4.5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本院的分组治疗,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其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与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临床效果并观察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较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溃疡恢复,消除周边组织炎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尹亚东 《国医论坛》2006,21(3):27-28
目的:对比中药和西药对消化性溃疡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中药和西药对该病的临床效果和远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72.97%,总有效率97.30%,1年复发率18.52%;对照组临床治愈率36.36%,总有效率84.85%,1年复发率58.33%.结果:中药治疗组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尤其是远期效果较西药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促进患者溃疡的愈合,消除周边炎症反映,具有提高溃疡愈合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浙江省中医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满意度评分为(98.32±1.68)分,高于对照组的(81.23±5.12)分(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7.8%(P0.05)。结论:中医护理模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运用中医治疗,对照组运用西医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年内的复发率上,观察组为10%,对照组为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有效的降低复发率,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保证治疗安全与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运用价值。方法: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组予柴胡疏肝散,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溃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0.9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随访,对照组复发率38.46%,观察组5.56%。结论:应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对多种内科疾病均有显著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选取40例展开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20例行西药治疗,观察组20例行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0.00%,P 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患者,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化瘀生肌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中药化瘀生肌汤治疗,对照组口服法莫替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总复发率27.5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总复发率72.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瘀生肌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灶愈合快,复发率低,并达到收敛溃疡,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及生肌等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健脾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36例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中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探索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理和前景.方法:将25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136例,西药对照组116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5%,对照组87.9%,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愈患者2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姚德才  王洪京 《光明中医》2010,25(11):2011-2012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愈疡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的疗效。方法将119例经日本Olympus GIF-V70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湿热证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清热化湿愈疡合剂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西药奥美拉唑治疗,疗程6周。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溃疡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6%。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1~6月复发率、7~12月复发率、1年总复发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溃疡复发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清热化湿愈疡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具有显著疗效,还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片、克拉霉素颗粒、果胶秘胶囊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半年后随访比较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2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100.0%;复发率为3.6%。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复发率为1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建中汤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及克拉霉素分散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建中汤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复发率、Hp根除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治疗有效率、中医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建中汤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80例已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三联疗法(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观察组在常规三联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年后观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有效率为72.5%,两者存在差异性(P〈0.05);1年后,观察组患者临床复发率为2.5%,对照组复发率为15.0%,亦存在差异性.结论:中药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总体有效率,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2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西医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8.62,12.14;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且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生肌敛疡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观察组给予生肌敛疡汤(自拟)加味,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雷尼替丁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06%,对照组78.22%;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3.96%,对照组15.54%;1年复发率观察组4.08%,对照组16.67%;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敛疡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节点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本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试验组给予节点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消化性溃疡病辨证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94.82%,对照组有效率84.9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为6.90%,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3.2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为11.21%,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21.23%,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点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陈雅斐 《新中医》2015,47(6):65-66
目的 :观察温中散寒方加减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中散寒方加减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2组3年随访调查,记录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对照组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随访调查提示,观察组1年复发率1.67%,2年复发率3.33%,3年复发率10.00%,对照组分别为30.00%,33.33%,38.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中散寒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